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白腹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白腹鸫的图片

白腹鸫(学名:Turdus pallidus,英文名:Pale Thrush)是鸫科鸫属的鸟类。全长约24厘米。背至尾淡黑色,腹部及臀白色。外侧两枚尾羽的羽端白色甚宽。喜在地上活动。以昆虫、野果为食。性羞怯。是国家三有保护鸟类。

中文学名:白腹鸫

拉丁学名:Turdus pallidus

英文俗名:Pale Thrush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鸫属(Turd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1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白腹鸫:形态特征图
白腹鸫:形态特征图

体长21-24cm。

雄鸟:额、头顶和颈灰褐色,脸和喉部灰色,无眉纹,上体橄榄褐色,胸和两胁灰褐色,其余下体白色,尾羽两端白色,飞行时易见。

雌鸟:和雄鸟类似,不太容易区别雌雄。但雌鸟喉部白色,脸部颜色亦较浅且多斑纹。

虹膜-褐色;嘴-上嘴灰色,下嘴黄色;脚-浅褐。

叫声:似赤胸鸫的chuck-chuck声。告警时发出粗哑连嘟声,受驱赶时发出高音的tzee。

白腹鸫雄鸟 ,高老庄庄主摄
白腹鸫雄鸟 ,高老庄庄主摄
白腹鸫雌鸟 ,金属鼓皮摄
白腹鸫雌鸟 ,金属鼓皮摄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腹鸫的近缘物种为白眉鸫与灰背鸫。

白腹鸫和赤胸鸫的区别:白腹鸫似赤胸鸫但胸及两胁褐灰而非黄褐,外侧两枚尾羽的羽端白色甚宽。

白腹鸫和褐头鸫的区别:白腹鸫无眉纹;褐头鸫在中国数量稀少。

绘画作品
白腹鸫超写实插画,作者Bearid
白腹鸫超写实插画,作者Bearid

生活习性

白腹鸫
白腹鸫

白腹鸫是广泛分布于东亚和北亚的一种雀鸟。栖于低地森林、次生植被、公园及花园。性羞怯,藏匿于林下。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季节亦见成群。性胆怯,常躲藏。

迁徙:在我国北方为夏候鸟,南方为旅鸟或冬候鸟。每年4月末5月初迁来东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南迁。

生境: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m以上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杨桦林中,尤以河谷等水域附近茂密的混交林较常见,迁徙和越冬期间也见于常绿阔叶林、杂木林、人工松树林、林缘疏林草坡、果园和农田地带。

食性: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

生长繁殖

白腹鸫,泥瓦摄。
白腹鸫,泥瓦摄。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小树或高的灌木枝杈上,距地高1-5m,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树枝、枯草茎、须根和泥土等构成。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4-6枚,多为5-6枚。

地理分布

白腹鸫:地理分布图
白腹鸫:地理分布图

国内分布: 国内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吉林长白山等地;迁徙或越冬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贺兰山、乌拉特旗、宁夏、甘肃、青海、四川、陕西、江苏、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广西、福建、海南岛、香港和台湾等地。

国外分布: 国外繁殖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朝鲜,越冬于日本、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印度阿萨姆、尼泊尔、孟加拉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等地。

保护现状

白腹鸫
白腹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鸟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白腹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