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鹃隼属的外形特征、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该属种类、保护现状、鹃隼属大全

鹃隼属的图片

鹃隼属(学名:Aviceda)为鹰科鹃隼属的鸟类,是一些中小型猛禽,共有5种28个亚种。栖居于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时也出现在疏林草坡、村庄和林缘田间,多在晨昏活动。主要以昆虫、蜥蜴、蝙蝠、鼠类和蛙等小型脊椎动物为食。栖息于高大树木的顶枝,以细树枝筑巢。常单独活动,有时也集3—5只的小群。繁殖期间每次产卵2~3枚。属留鸟。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鹃隼属(Aviced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鹃隼属的鸟类共有5种28个亚种,是一些中小型猛禽,其中褐冠鹃隼、凤头鹃隼和黑冠鹃隼头顶枕后具长羽冠,羽冠有2~3道

外形特征

黑纵纹,羽端白色。上体深色,背和肩羽缘颜色的深浅略有不同;飞羽具宽阔的暗灰色和黑色横斑;尾淡褐色

鹃隼属
鹃隼属凤头鹃隼

,间以黑色横斑及宽阔的近端斑。喉白,胸部羽色是大小不同的白色或浅灰色,下体余部满缀宽阔的淡红褐色和白色横斑。

地理分布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

鹃隼属
鹃隼属褐冠鹃隼

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

鹃隼属
鹃隼属鹃隼属分布图

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地森林、林缘地区、平原低山丘陵和高山森林地带,也出现于疏林草坡、村庄和林缘田间地带。常单独活动,有时也有3—5左右的小群活动。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和盘旋,黑冠鹃隼间或作一些鼓翼飞翔,活动极为悠闲,有时也在林内和地上活动和捕食。性警觉而胆小,但有时也显得迟钝而懒散,头上的羽冠经

鹃隼属
鹃隼属黑冠鹃隼

常忽而高高地耸立,忽而又低低地落下,好象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情都非常地敏感。活动主要在白天,特别是清晨和黄昏较为活跃。通常单独活动,主要在白天,尤以早晨和黄昏较为频繁,叫声低沉,常出没于茂密的森林中,在天空中翱翔,飞速缓慢。主要以蜥蜴、蛙、蝙蝠、昆虫和昆虫的幼虫等小型动物为食,也特别爱吃蝙蝠以及鼠类等小型脊推动物。

该属种类

(5种,28亚种)

一、西非鹃隼Avicedacuculoides(3种)

二、

鹃隼属
鹃隼属马岛鹃隼

马岛鹃隼Avicedamadagascariensis(3种)

三、褐冠鹃隼Avicedajerdoni(5种)

四、凤头鹃隼Avicedasubcristata(13种)

五、黑冠鹃隼Avicedaleuphotes(4种)

保护现状

西非鹃隼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鹃隼属鸟类大全

非洲鹃隼鹃隼属:非洲鹃隼

学名:Aviceda cuculoides

英文名:African Cuckoo-Hawk
马岛鹃隼鹃隼属:马岛鹃隼

学名:Aviceda madagascariensis

英文名:Madagascan Cuckoo-Hawk
褐冠鹃隼鹃隼属:褐冠鹃隼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学名:Aviceda jerdoni

英文名:Jerdon’s Baza
凤头鹃隼鹃隼属:凤头鹃隼

学名:Aviceda subcristata

英文名:Pacific Baza
黑冠鹃隼鹃隼属:黑冠鹃隼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学名:Aviceda leuphotes

英文名:Black Baza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鹃隼属的外形特征、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该属种类、保护现状、鹃隼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