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百科小编猎猎猎猎猎丶鹰给大家整理了鲣 Katsuwonus pelamis的档案资料,包括鲣 Katsuwonus pelami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鲣 Katsuwonus pelamis相关的详细信息。
鲣 Katsuwonus pelamis档案信息
物种名:鲣
拉丁名:Katsuwonus pelami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鱼纲Pisces
目:鲈形目 Perciforemes
科:金枪鱼科 Thunnidae
资源编码:21131119383
描述:鲣鱼全长1米,身体为纺锤形,粗壮,无鳞,体表光滑,尾鳍非常发达。主要特征是体侧腹部有数条纵向暗色条纹。鲣鱼背鳍有8至9个小鳍;臀鳍条14至15根,小鳍8至9个。尾鳍新月形,体侧具4至7条纵条纹,体背蓝褐色,腹部银白,各鳍浅灰色,大者长1米以上,一般体长400至500毫米。鲣为暖水性上层洄游鱼类(在日本近海,鲣鱼从春到夏北上,从秋到冬南下,作季节洄游。),分布于温带到热带的广大区域,多集群于辐射区冷暖水团的交汇处及水质澄清的海区。属黎明、昼行性鱼,白天出没于表层至260米水深,夜间上浮,经常吃沙丁鱼、竹篓角等鱼类和甲壳类。鲣鱼喜欢尾随鲸鱼,鲨鱼而做集体游动,先把水中大些的食物吃掉,剩下的便于鲸鲨吞噬。背鳍有8至9个小鳍;臀鳍条14至15根,小鳍8至9个。鲸鲨也会荫护鲣鱼,它们是一种共生关系。鲣鱼出现的海区常伴有海鸟群,在鱼群上方追捕食物。鲣鱼捕食沙丁鱼及其它鱼的幼鱼、乌贼、软体动物及小型甲壳类。通常数十万尾相伴回游在海洋中,以小鱼、虾和乌贼为食,鯷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如果一发现便上下左右群起夹攻,使得无处可逃的鯷只好跃出水面。
鲣 Katsuwonus pelami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11C0002400020269
标本号:32827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广东省
产地1:GD
采集人:李思忠等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