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白喉矶鸫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白喉矶鸫的图片

白喉矶鸫(学名:Monticola gularis,英文名:White-throated Rock Thrush)是鹟科矶鸫属的鸟类。

白喉矶鸫(学名:Monticola gularis),别名:白喉石鸫、虎皮翠、葫芦翠、蓝头矶鸫,属雀形目鸫科矶鸫属,是体型小的矶鸫。两性异色。雄鸟限于头顶蓝色,与其他矶鸫的区别在喉块白色;雌鸟与其他雌性矶鸫的区别在上体具黑色粗鳞状斑纹;繁殖于古北界的东北部,越冬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偶见于日本。甚安静而温驯,常长时间静立不动。栖于混合林、针叶林或多草的多岩地区。冬季结群。注:有著者将此种作为蓝头矶鸫M. cinclorhynchus的一亚种(参见郑作新,1987, 1994)。

中文学名:白喉矶鸫

拉丁学名:Monticola gularis

英文俗名:White-throated Rock Thrush

命名作者:Swinhoe, 186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矶鸫属(Monticola)

繁殖区:古北界 : nc, ne

非繁殖区:s China,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9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蓝色

外形特征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

体型小(17厘米-19厘米)的矶鸫。两性异色。

雄鸟:蓝色限于头顶、颈背及肩部的闪斑;头侧黑,下体多橙栗色。翅黑,而腹栗,各色相衬显著。与其他矶鸫的区别在喉块白色,除蓝头矶鸫外与所有其他矶鸫的区别在于白色翼纹。

雌鸟:与其他雌性矶鸫的区别在上体具黑色粗鳞状斑纹;与虎斑地鸫的区别在体型较小,喉白,眼先色浅,耳羽近黑。

幼鸟:上体自额至尾上复羽均暗褐或黑褐色,而杂以棕色,头顶成点斑状,背部则形成横斑。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黯橘黄。

叫声:告警时发出粗哑叫声,夜晚发出优美而伤感的鸣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喉矶鸫与蓝头矶鸫的区别:白喉矶鸫曾被视为蓝头矶鸫的亚种,两者外形高度相似 。但蓝头矶鸫雄鸟无白色喉块且喉部蓝色。另外,从地域分布上看,蓝头矶鸫仅限于西藏东南部。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
蓝头矶鸫:无白色喉块
蓝头矶鸫:无白色喉块

地理分布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

繁殖于古北界的东北部,越冬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偶见于日本。

繁殖于中国东北、河北及山西南部。冬季南迁至中国南部及极东南部;偶见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分布于海拔800—1800米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平时栖于多岩山地的林间,常见它站在树顶或岩巅处。歌声徐缓而悠扬,太阳未出时多在低处鸣叫,随着太阳逐渐升起而向高处移动,歌声颇有韵味,似吹奏笛箫声。故人称“山地歌手”,食物几乎完全为昆虫,主要为甲虫、蝼蛄、鳞翅目幼虫等。

生活习性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

甚安静而温驯,常长时间静立不动。栖于混合林、针叶林或多草的多岩地区。冬季结群。

分布于海拔800—1800米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平时栖于多岩山地的林间,常见它站在树顶或岩巅处。歌声徐缓而悠扬,太阳未出时多在低处鸣叫,随着太阳逐渐升起而向高处移动,歌声颇有韵味,似吹奏笛箫声。故人称“山地歌手”,食物几乎完全为昆虫,主要为甲虫、蝼蛄、鳞翅目幼虫等。

生长繁殖

营巢于大树根茎部洞穴或崖壁天然洞中。巢由松针、草根、草茎、草叶等编成,产卵6—8枚。卵肉色带清晰的棕色斑点或块斑,钝端较密。雌鸟孵卵,孵化期13—14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14—15天。

保护现状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饲养寿命一般很难超过五年,鸟类网呼吁勿捕捉野鸟。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白喉矶鸫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