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栗啄木鸟(学名:Blythipicus pyrrhotis,英文名:Bay Woodpecker)是啄木鸟科噪啄木鸟属的鸟类。
黄嘴栗啄木鸟(学名:Blythipicus pyrrhotis)嘴长而粗壮,鼻孔暴露。圆翅,初级飞羽稍长于次级飞羽。后趾发育完全,第4趾较第5趾略长。分布于印度和东南亚各地区及国家。中国见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广东、福建、海南。黄嘴栗啄木鸟分化为5个亚种,中国有3个。其习性为不錾击树木。黄嘴栗啄木鸟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黄嘴栗啄木鸟
拉丁学名:Blythipicus pyrrhotis
英文俗名:Bay Woodpecker
命名作者:Hodgson, 1837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啄木鸟科(Picidae)
中文属名:噪啄木鸟属(Blythipicus)
繁殖区:东洋界 : Nepal to s Vietnam and se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4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黄嘴栗啄木鸟
体型略大(30厘米)啄木鸟。识别特征为体羽赤褐具黑斑,形长的嘴浅黄色。与竹啄木鸟区别在体羽具黑色横斑。雄鸟颈侧及枕具绯红色块斑。与栗啄木鸟的区别在于横斑更显浓重,嘴为浅黄色。亚种hainanus的背及臀部无黑色横斑。 虹膜-红褐;嘴-淡绿黄色;脚-褐黑。
叫声:沙哑的嘎嘎声。高声大叫 keek, keek-keek-keek, keek, keek音频稳但音程回落,恰似八声杜鹃。
地理分布
黄嘴栗啄木鸟
尼泊尔至中国华南地区、海南岛,以及东南亚。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分布状况:普遍罕见,在海拔500~2200米的常绿林。指名亚种为云南及西藏东南部亚热带地带的留鸟,hainanus仅见于海南,sinensis在华南及东南部。
习性:不錾击树木。
黄嘴栗啄木鸟
黄嘴粟啄木鸟分布图
地理分布
1.黄嘴栗啄木鸟云南亚种(学名:Blythipicuspyrrhotisannamensis):分布于越南的南方高地。
2.黄嘴噪啄木鸟海南亚种(学名:Blythipicuspyrrhotishainanus):分布于中国海南岛。
黄嘴栗啄木鸟
黄嘴粟啄木鸟
3.黄嘴噪啄木鸟华南亚种(学名:Blythipicuspyrrhotissinensis):分布于中国南部(贵州、广西和福建)。
4.黄嘴噪啄木鸟指名亚种(学名:Blythipicuspyrrhotispyrrhotis):分布于尼泊尔,中国(四川,云南),老挝和越南北部。
5.黄嘴噪啄木鸟马来亚种(学名:Blythipicuspyrrhotiscameroni)马来西亚半岛。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
黄嘴粟啄木鸟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