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灰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灰鹀的图片

灰鹀(学名:Emberiza variabilis,英文名:Grey Bunting)是鹀科鹀属的鸟类。

灰鹀(学名:Emberiza variabilis)俗名:黑蒿鸟,属雀形目鹀科鹀属,分布在日本北部及堪察加南部,越冬至日本南部及琉球群岛。国内仅在台湾、江苏、宁夏等地有过零星记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北部。

中文学名:灰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variabilis

英文俗名:Grey Bunting

命名作者:Temminck,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鹀科(Emberizidae)

中文属名:鹀属(Emberiza)

繁殖区:古北界 : e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2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灰鹀
灰鹀

体型17厘米的青石灰色鹀:

繁殖期(夏羽)雄鸟:通体青石灰色,上背具黑色纵纹,肩角处有一排外缘浅灰的黑色点斑。

非繁殖期(冬羽)雄鸟:上体和胸部羽缘棕色,腹部羽缘白。

雌鸟:褐色及纵纹均似灰头鹀,但外侧尾羽无白色。

虹膜-深栗;嘴-上嘴灰黑,下嘴偏粉而嘴端暗黑;脚-粉褐。

叫声:鸣声为简单的短句接轻柔的拖长音。叫声为偏高的zhii声似灰头鹀。

灰鹀:亚成鸟,雌鸟(first winter)
灰鹀:亚成鸟,雌鸟(first winter)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灰鹀雄鸟和蓝鹀雄鸟的区别:灰鹀雄鸟繁殖羽全身羽色蓝色,而蓝鹀雄鸟的腹部、臀部、尾羽外侧为白色。灰鹀的嘴上黑下粉,而蓝鹀的嘴全黑。

灰鹀雌鸟和灰头鹀雌鸟的区别:灰鹀外侧尾羽无白色(还需找到更有力的辨识方法)。

地理分布

灰鹀
灰鹀

分布范围:繁殖于日本北部及堪察加南部,越冬至日本南部及琉球群岛。

分布状况:有记录偶见于中国东部沿海、台湾及宁夏的贺兰山。

生活习性

习性隐秘,藏匿于山区森林中的竹林及多荫的林下覆盖。以杂草种子、昆虫为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灰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