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嘴鹛(学名:Pomatorhinus superciliaris,英文名:Slender-billed Scimitar Babbler)是画眉科钩嘴鹛属的鸟类。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多生活于活动于满生蕨类的下木间、松树或竹林间。
中文学名:剑嘴鹛
拉丁学名:Pomatorhinus superciliaris
英文俗名:Slender-billed Scimitar Babbler
命名作者:Blyth, 184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画眉科(Timaliidae)
中文属名:钩嘴鹛属(Pomatorhin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nw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6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灰色
亚种分化
剑嘴鹛
剑嘴鹛滇西亚种(学名: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 forrest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西北部怒江和龙川江间山脉。
外形特征
剑嘴鹛
体型略小(20厘米)的树皮褐色钩嘴鹛。特征为近黑色的嘴极细长而下弯。头青石灰色,狭窄的眉纹白色。上体深红褐;下体锈色略沾皮黄,喉偏白。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枕和头侧烟灰色或蓝灰色,眼先黑色,眉纹白色,细长而显著;其余上体辉棕褐色,尾暗褐色或黑色,尾羽外翈基部缀有棕色,两翅暗褐色,外翈橄榄褐色,内侧次级飞羽棕褐色。颏、喉白色,具灰色条纹,胸和腹锈红色,两胁、肛周和尾下覆羽棕褐色,覆腿羽铅色。虹膜红褐色至灰黄色,嘴黑色,尖端较淡,脚暗灰色,角灰色或铅褐色。
野外鉴别
剑嘴鹛
中型鸟类,体长21~22厘米。嘴特别细长而向下弯曲,头顶和头侧烟灰色具长而窄的白色眉纹,在暗色的头上极为醒目,其余上体棕褐色或褐色。颏、喉白色杂有灰色条纹,其余下体锈红色。特征极明显,野外容易识别。特别是通过它特别细长而弯曲的嘴,很容易与各种钩嘴鹛相区别。中国还未见有与之相似的种类。
叫声描述
三音节的淌水般轻哨音及圆润的单高音唿声。鸣声为7~8个快速轻柔单音唿声。告警时作沙哑的吱叫声。
生活习性
剑嘴鹛
食物主要以甲虫、蚂蚁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此外也吃浆果、花蜜等。
性喧闹、惧生而好动,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栖于峻峭多岩地山区的常绿林地面或近地面处,常在竹林。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见成小群或与钩嘴鹛混群活动和觅食,频繁地出入于林下灌木和竹丛间,或在满生蕨类植物的下木间跳跃穿梭,也沿树干上下活动,不时发出单调的叫声。
地理分布
剑嘴鹛:地理分布图
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至云南西部、缅甸北部及西部和越南北部。
国内分布:我国见于云南西部腾冲、高黎贡山、怒江与龙川江间山脉、澜沦江与怒江间山脉。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萨姆、缅甸和越南等国。
地理分布
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罕见,常于海拔1000米以上。亚种foresti为云南西部的留鸟。指名亚种及亚种intextus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亚种rothschildi可能在中国云南东南部(金屏)有见。 生境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竹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
生长繁殖
有关剑嘴鹛的繁殖情况,繁殖期4月~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1200~2400米的山地森林中,巢多置于林下地上。巢呈球形,主要由枯草筑成,每窝产卵3~5枚,卵的大小为23.8毫米×18.1毫米。
保护现状
剑嘴鹛
剑嘴鹛在我国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在国外也不多见,至今我国还未曾有标本保存,属珍稀濒危鸟类。目前已被鸟类生活国际 (Bird Life International) 列入全球濒危鸟类名录。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