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麻雀的麻雀属、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四害平反、保护现状、麻雀文化

麻雀的图片

麻雀(学名:Passer montanus,英文名:Eurasian Tree Sparrow)是雀科雀属的鸟类,又叫树麻雀(英文名:Tree Sparrow),俗名霍雀、瓦雀、琉雀、家雀、老家贼、只只、嘉宾、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宾雀,亦叫北国鸟(个别地方方言又称呼为:家雀、户巴拉)。雌雄同色,显著特征为黑色喉部、白色脸颊上具黑斑、栗色头部。喜群居,种群生命力极强。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中国全境,也广布于欧亚大陆。中国产5种麻雀,其中树麻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麻雀,其他种类如山麻雀、家麻雀比树麻雀少见,生活环境也有所区别。

中文学名:麻雀

拉丁学名:Passer montanus

英文俗名:Eurasian Tree Sparrow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雀科(Passeridae)

中文属名:雀属(Passer)

繁殖区:古北界, 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98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麻雀属

树麻雀。作者:重庆咔嚓。2009年。
树麻雀。作者:重庆咔嚓。2009年。

麻雀通常指树麻雀这一鸟种,也泛指雀形目(Passeriforms)文鸟科(Motacidae)麻雀属的所有鸟类,全世界共有19种,中国产5种,广泛分布于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各地,但在大洋洲仅有家麻雀1种。

外形特征

麻雀:形态特征图
麻雀:形态特征图
树麻雀辨识特征:黑色喉部,但黑色面积比家麻雀雄鸟小;白色脸颊上具有黑色斑块;头顶栗色,而家麻雀头顶灰色;上体棕色,体长比家麻雀略小
树麻雀辨识特征:黑色喉部,但黑色面积比家麻雀雄鸟小;白色脸颊上具有黑色斑块;头顶栗色,而家麻雀头顶灰色;上体棕色,体长比家麻雀略小

一般麻雀体长为14厘米左右,体型略小(14厘米)的矮圆而活跃的麻雀。顶冠及颈背褐色。

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可通过肩羽来加以辨别,成年雄鸟此处为褐红,成鸟雌鸟则为橄榄褐色)。

成鸟:上体近褐,下体皮黄灰色,颈背具完整的灰白色领环。与家麻雀及山麻雀的区别在脸颊具明显黑色点斑且喉部黑色较少。

幼鸟:似成鸟但色较黯淡,嘴基黄色。幼鸟喉部为灰色,随着鸟龄的增大此处颜色会越来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鸟雌雄极不易辨认。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粉褐。

叫声:叫声为生硬的cheep cheep或金属音的 tzooit声, 飞行时也作tet tet tet的叫声。鸣声为重复的一连串叫声,间杂以tsveet声。

麻雀叫声链接:

http://niaolei.org.cn/birdsounds/uta-suzume.html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树麻雀和山麻雀的区别:在国内分布最广泛的,也就是我们一般见到的麻雀是[树]麻雀,它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两颊各有一块明显的黑斑,且雌雄同色;而山麻雀雌雄异色,没有黑色耳斑。

树麻雀与家麻雀的区别:家麻雀在中国更少见,雌雄异色(雌鸟眉纹清晰),雄鸟两颊为白色,无黑斑,但喉部及上胸的黑色较多。

山麻雀:雄鸟
山麻雀:雄鸟
家麻雀:雄鸟
家麻雀:雄鸟白化麻雀

有白化变异的麻雀记录。

白化的树麻雀。作者:小小石石。2012年11月。
白化的树麻雀。作者:小小石石。2012年11月。
白化的树麻雀。作者:小小石石。2012年11月。
白化的树麻雀。作者:小小石石。2012年11月。

生活习性

麻雀,作者重庆咔嚓
麻雀,作者重庆咔嚓

麻雀不进行迁徙,是常见的留鸟。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 ,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

结群
麻雀
麻雀

除繁殖、育雏阶段外,麻雀是非常喜欢群居的鸟类。秋季时易形成数百只乃至数千只的大群,称为雀泛,而在冬季它们则多结成十几只或几十只一起活动的小群。这种小生灵非常聪明机警,有较强的记忆力,这和其它许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会对救助过它的人表现出一种亲近,而且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勇敢
麻雀,作者驰风
麻雀,作者驰风

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当有入侵鸟类时它们会表现得非常团结,直至将入侵者赶走为止。麻雀在育雏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勇敢,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在他的短篇小说《麻雀》中记载过一只亲鸟为保护不慎坠地的幼鸟以其弱小的身体面对一只大狗而不退缩的感人场面。如果你愿意对麻雀进行连续观测,你会发现它们是非常可爱的小生命,特别是它们的集体行为是研究鸟类行为学的重要素材。

食性
麻雀
麻雀

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掠食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较强。

麻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其中多为鳞翅目害虫。由于亲鸟对幼鸟的保护较成功,加上繁殖力极强,因此麻雀在数量上较许多种鸟要多,这样在庄稼收获季节容易形成雀害。冬季和早春,麻雀以杂草种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人类扔弃的各种食物。

生长繁殖

麻雀,作者驰风
麻雀,作者驰风

麻雀繁殖力强。

营巢
麻雀
麻雀

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它们的巢多用草茎、枯枝等搭建,巢址常选择在天然或人工的洞穴中,有时甚至将巢住在空调室外机中、烟囱中、热水器排气管中,这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麻烦。

产卵
麻雀
麻雀

在北方,3 ~4月开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窝,每窝产卵 4 ~ 6枚。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每次产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一个月左右离巢。在南方 ,几乎每月都可见麻雀繁殖雏鸟 。卵灰白色,满布褐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

育雏
麻雀
麻雀

雏鸟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寻食。

地理分布

麻雀:地理分布图
麻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欧洲、中东、中亚和东亚、喜马拉雅山脉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常见于中国各地包括海南岛及台湾,高可至中等海拔区。

中国有7个地理亚种–montanus于东北;saturatus于华东、华中及东南包括台湾;dilutus于西北;tibetanus于青藏高原;kansuensis于甘肃及内蒙古中部;hepaticus于西藏东南部;molaccensis于西南及海南岛的热带地区。

四害平反

麻雀,作者重庆咔嚓
麻雀,作者重庆咔嚓

麻雀麻雀形不惊人、貌不压人、声不迷人,加上和我们太熟悉了,反而使我们对它们了解得并不多。实事求是地讲,在以谷物为主要作物的粮食生产区域,麻雀的确能从人们那儿抢走很多的粮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害鸟也不为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麻雀对有害昆虫的控制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事实上在麻雀多的地区,害虫特别是鳞翅目害虫的数量明显要少于其它地区,这方面它们对农业生产又有积极的贡献。当它们需要获得食物时,我们应当对这些大自然的生灵适当地慷慨一些。可惜的是由于过去我们在生态认识上的不全面,曾对它们进行过大规模的围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明的遗憾。

列为四害
麻雀
麻雀

1958年,中国将它列为四害之一,政府动员全国城乡居民,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掏窝、捕打以及敲锣、打鼓、放鞭炮,轰赶消灭麻雀,轰赶得它们既无处藏身,又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最后累得坠地而死。一年以后,各地陆续发现园林植物出现虫灾,有些还是毁灭性的。60年代初停止捕杀后,数量恢复很快。但是20世纪最后近20年来,在中国由于大规模地使用农药,这使得麻雀大面积地减少,有些地区甚至到了绝种的程度,如中国的四川省,由于农耕区普遍滥用有机磷等农药,使得麻雀几乎绝种。这一现象在中国农耕区,尤其是水稻产区具有一定普遍性。20世纪末,在中国大面积的水稻产区,麻雀已成为罕见之鸟。

平反过程

为了麻雀,鸟类学家郑作新和同事们走遍河北昌黎果产区和北京近郊农村,采集848只麻雀标本,逐个解剖嗉囊和胃部,最后的结论是:“冬天,麻雀以草籽为食;春天养育幼雀期间,大量捕食虫子和虫卵;七八月间,幼雀长成,啄食庄稼;秋收以后主要吃农田剩谷和草籽。总之,对麻雀的益害问题要辩证地看待,要因季节、环境区别对待。”《人民日报》发表了郑作新的考察成果。但当时为麻雀翻案的声音非常微弱,没有引起注意。

1959年11月27日,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就麻雀问题写了一份报告,说:“科学家一般都认为,由于地点、时间的不同,麻雀的益处和害处也不同;有些生物学家倾向于提消灭雀害,而不是消灭麻雀。”两天后,毛泽东批示:“张劲夫的报告印发各同志”。

1960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虫’。”

从此,麻雀获得平反。

保护现状

麻雀
麻雀

麻雀繁殖能力很强,种群数量巨大,因而未列入濒危名单。但必须关注的是近年来本物种的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麻雀已经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鸟类。任何捕杀、出售、食用麻雀的行为,均属违法。农药污染以及中国人令人恶心的野味饮食消费心理,这使得麻雀大面积地减少,有些地区甚至到了绝种的程度,如我国的四川省,在短短几十年里,这些曾经与人类相伴了数万年的鸟儿出现了大范围的绝迹。

麻雀文化

麻雀,作者重庆咔嚓
麻雀,作者重庆咔嚓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哲学含义:“麻雀小”反映了这一事物的特殊性、“五脏全”反映了这一类事物的普遍性。因为普遍性存在特殊性之中,我们可以通过解剖“麻雀”这一特殊事物、而了解、掌握这一类事物的普遍性。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自己其中一篇随笔中曾写到过《麻雀》。

电影: 《麻雀》 、 《麻雀爱凤凰》 、 《麻雀变王妃》 、《麻雀变凤凰》 。

歌曲:《麻雀》、演唱者:郭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麻雀的麻雀属、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四害平反、保护现状、麻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