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黑颈鸬鹚的地理分布、保护现状、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活习性、保护现状、致危因素

黑颈鸬鹚的图片

黑颈鸬鹚(学名:Microcarbo niger,英文名:Little Cormorant)是鸬鹚科小鸬鹚属的鸟类。

黑颈鸬鹚(学名:Microcarbo niger)为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俗名小鸬鹚。分布于自加里曼丹、爪哇岛以至印度和孟加拉国及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多生活于低地的淡水区、包括湖泊、池塘、江河、沼泽地及稻田等以及亦见于沿海地带及河口、红树林间。主要以鱼类以及蛙类、蝌蚪等为食。觅食方式主要通过潜水,在水下捕猎食物。

 

中文学名:黑颈鸬鹚

拉丁学名:Microcarbo niger

英文俗名:Little Cormorant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7

中文目名:鲣鸟目(Suliformes)

中文科名:鸬鹚科(Phalacrocoracidae)

中文属名:小鸬鹚属(Microcarbo)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30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地理分布

黑颈鸬鹚没有亚种分化。我国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德宏、临沧、保山、怒江、蒙自、腾冲、盈江、陇川、潞西、耿马等地,为留鸟;云南东南部蒙自为夏候鸟。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兴凯湖 高黎贡山 铜壁关

国外繁殖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苏门答腊、爪哇等地区,偶见于阿富汗和马来半岛。

保护现状

CITES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外形特征

全长约50cm。体形与普通鸬鹚相似,但较小。雄鸟全身羽毛亮黑色,繁殖期头顶和颊部斑杂有白色丝羽;肩羽、翅上

黑颈鸬鹚
黑颈鸬鹚

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呈银灰色,羽缘黑色。雌鸟羽色与雄鸟相似,头颈部渲染棕褐色。幼鸟通体褐色,下体近白。喉囊绿黄色,虹膜淡绿色。嘴形侧扁而细长,端部下曲成钩形,嘴角褐色。趾间具全蹼,呈黑褐色。

黑颈鸬鹚是中型水鸟,也是我国鸬鹚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体长为50一51厘米。嘴、脚短粗,头部较圆,颈部较短,身体细长,尾羽也比较长,呈圆尾状。全身的羽毛均为黑色,缀有深蓝色和蓝绿色光泽,腹部的中央为白色,两胁和胸部缀有淡褐白色。繁殖期间头顶、头的两边和颈级有少许窄的白色丝状细羽,枕部和后颈部仅有轻微的短羽冠,与红脸鸬鹚和海鸬鹚头部和颈部所具有羽冠明显不同,因此可以同它们相区别。在非繁殖期间,额部和上喉部为白色,头部和颈部的白色丝状细羽消失。虹膜为绿色,嘴为角褐色,尖端黑色,基部为铅紫色。喉囊和眼周的皮肤在非繁殖期为黑色,繁殖期为紫色,脚和跗跖为黑色,繁殖期还缀有肉紫色。

生活习性

黑颈鸬鹚
黑颈鸬鹚

黑颈鸬鹚为留鸟,栖息于内陆的湖泊、江河、水库、池塘、水田和沼泽等地区,在非繁殖季节也到村庄附近的小水塘活动。性情较为温顺,在水中活动时十分灵活,可以潜入10多米深的水下。它的飞翔能力也很强,但在地面上行走时则显得比较笨拙,休息的时候还要用坚硬的尾羽帮助支撑。主要以鱼类以及蛙类、蝌蚪等为食。觅食方式主要通过潜水,在水下捕猎食物。据说有时它与鹈鹕一起合作捕猎,在水面上排成半个圆圈,由鹈鹕在水面上用双翅拍击,驱赶鱼群,黑颈鸬鹚则潜入水中打围,彼此都能捕获到充足的食物。

生活习性

黑颈鸬鹚繁殖于各种适合于营巢而又富有食物的湖泊、池塘和沼泽地上,甚至也营巢于比较小的水塘中。繁殖期随地区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一年之中从3月份到12月份几乎部有繁殖的。常集成5一6对的小群在一起营巢,偶尔也有多至50一60对的大群在一起。营巢于水边的树上、灌丛间或者比较高的草丛之中。每窝产卵3一5枚,卵为尖卵圆形,大小为45×29毫米。

保护现状

黑颈鸬鹚的数量非常稀少,根据1992年冬季水鸟调查的结果,在亚洲南部有58110只,亚洲东南部有3062只,而在我国境内则未能见列。黑颈鸬鹚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分布地区狭小,种群数量稀少,应开展调查研究。

致危因素

环境污染:致危的主要因素是60年代以来,在分布区域的农田中施用的农药量日渐增多,污染水质。沼泽、河滩地中的鱼、虾及昆虫数量相应减少,致使黑颈鸬鹚的食物短乏,因而导致分布区种群数量的减少。

作为食物被捕猎: 狩猎情况日趋严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黑颈鸬鹚的地理分布、保护现状、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活习性、保护现状、致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