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黑头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黑头鹀的图片

黑头鹀(学名:Emberiza melanocephala,英文俗:Black-headed Bunting)属鹀科鹀属。分布于欧洲、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巴勒斯坦、印度、英国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偶见于东南部等地,主要生活于平原耕作区和矮林地带或山边稀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欧Carniola (克拉尼斯卡)。

中文学名:黑头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melanocephala

英文俗名:Black-headed Bunting

命名作者:Scopoli, 176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鹀科(Emberizidae)

中文属名:鹀属(Emberiza)

繁殖区:古北界 : sc

非繁殖区: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19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黄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黑头鹀
黑头鹀

体型略大(17厘米)、具褐色斑纹的鹀。下体近黄而无纵纹。雄雌两性均具两道近白的翼斑,下体及臀黄色而无纵纹。

繁殖期雄鸟头黑,但冬季色较暗,背近褐而带黑色纵纹,腰有时沾棕色。

雌鸟及亚成鸟皮黄褐色,上体具深色纵纹。

虹膜-深褐;嘴-灰色;脚-浅褐。

黑头鹀叫声:悦耳的加速鸣声似黍鹀,由高栖处作叫。飞行叫声为深沉而生硬的tchip似黄鹀叫,或为金属音tzik。

黑头鹀:雄鸟
黑头鹀:雄鸟
黑头鹀:雌鸟
黑头鹀:雌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黑头鹀与褐头鹀关系甚密,在伊朗北部的分布重叠处有混交。黑头鹀与褐头鹀的区别:

(1)黑头鹀亚成鸟野外与褐头鹀难区分。(2)黑头鹀雌鸟与除褐头鹀外的所有鹀的区别在色彩单一,尾下覆羽黄且尾无白色。与褐头鹀区别在嘴较大但不尖。

褐头鹀
褐头鹀

地理分布

黑头鹀地理分布图
黑头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地中海东部至中亚;越冬在印度。迷鸟至泰国、中国、日本及婆罗洲等地。

分布状况:在新疆西部的天山有极少的迁徙鸟记录。迷鸟至福建及香港。

分布于欧洲、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巴勒斯坦、印度、英国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偶见于东南部等地,主要生活于平原耕作区和矮林地带或山边稀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欧。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黑头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保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