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兀鹫(学名:Sarcogyps calvus,英文名:Red-headed Vulture)是鹰科黑兀鹫属的鸟类。
黑兀鹫是热带地区特有大型猛禽,全身大部分羽毛为黑色,身体各部分的颜色与秃鹫有很大差异,虹膜为黄色或红褐色,嘴嘴粗大而强壮,呈暗褐色,下嘴基部黄色,蜡膜为橘红色,鼻孔呈椭圆形。分布整个亚洲的东南至中南部,一直延伸至巴基斯坦及新加坡,在中国仅见于云南,为留鸟,较为罕见。
中文学名:黑兀鹫
拉丁学名:Sarcogyps calvus
英文俗名:Red-headed Vulture
命名作者:Scopoli, 1786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黑兀鹫属(Sarcogyp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73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极危物种
Critically Endangered(CR)
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
外形特征
黑兀鹫
黑兀鹫体长80-83厘米,身体各部分的颜色与秃鹫有很大差异,虹膜为黄色或红褐色,嘴粗大而强壮,呈暗褐色,下嘴基部黄色,蜡膜为橘红色,鼻孔呈椭圆形。腿后边裸露的皮肤为暗橙红色,脚为暗红色或肉色体形比较粗壮,头部和颈部裸露无羽,露出橘红色的皮肤,颈部的两侧各有一个从头后面的耳部下方悬垂下来的巨大肉垂,呈橘红色。
耳部有一圈黑色的刚毛,颊部、眼先和头顶的两边也有少许黑色的刚毛。颈部下方的撮羽和覆腿羽为白色,其余羽毛均为黑褐色,上体还具有金属的光泽。飞翔的时候黑色的翼下有一条白色的横带,前胸和后胁的白斑和通体的一片黑色形成鲜明对照,反差极为强烈,即使在高空飞翔的时候也清晰可辩。
地理分布
黑兀鹫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老挝和马来西亚等地。
在中国仅见于云南的景东,腾冲,景洪,勐海,勐腊,盈江,泸水,福贡等地,为留鸟或冬候鸟,较为罕见。
生活习性
活动栖息
黑兀鹫黑兀鹫栖息于丛林
黑兀鹫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农田耕地和小块丛林地带,有时也进到茂密的森林地区。性情大胆而好斗,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地面上取食的时候便聚集成小群。
食物
主要以动物尸体为食,有时也捕食鸟类和小型兽类。
繁殖
繁殖期为12月至翌年1月,有时也在2—3月。通常营巢于村庄附近的果园和农田等开阔地区的树上,偶尔也在森林地区、稀疏灌丛地区或丛林中的树上营巢。巢呈盘状,用粗细枝条构成,里面垫有细的枝条、绿叶、青草以及兽毛和碎屑等。雄鸟和雌鸟共同参与营巢活动,通常雄鸟寻觅巢材,雌鸟筑巢,每窝产卵1枚,白色,被有红色的斑点。由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45天。
保护现状
黑兀鹫的数目一直在缓慢减少,于1994年在IUCN红色名录内由无危提升至近危。
濒危原因
黑兀鹫
导致此鸟数目急遽下降的主因,也是导致全球秃鹫数目急剧下降的主因,正是一种常用的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双氯芬酸钠。这种止痛药对秃鹫的毒性极强,由于兽医广泛使用此药,不少动物尸体体内均有高浓度的双氯芬酸钠,令以腐肉为生的秃鹫常出现中毒现象。此现象已导致秃鹫的数目近乎崩塌。自1990年起这种曾经分布极为广泛,数量极多的秃鹫以每年减半的速率减少。黑兀鹫于2007年被IUCN红色名录评核后确认为极危物种。
濒危等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等级:极危(CR)
中国家保护等级: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