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红脚隼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红脚隼的图片

红脚隼(学名:Falco vespertinus,英文名:Red-footed Falcon)是隼科隼属的的小型猛禽,又叫西红脚隼、青燕子、青鹰、红腿鹞子等。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习性同阿穆尔隼(东红脚隼)。主要可见于东欧与亚洲,其族群由于栖地减少以及狩猎活动而逐渐减少。红脚隼在冬季会迁徙至非洲地区过冬,除此之外,在西欧也可见其踪迹,第一次出现在北美的纪录则于2004年的8月。 成年雄隼拥有一身蓝灰色的羽毛,以及红色的尾羽及鸟脚;雌隼则有灰色的背羽和翅膀、橙色的头部,以及附带黑色条纹的白色面部。红脚隼身长约28到34厘米;翅膀张开则宽约65到75厘米。主要猎物是大型昆虫,偶而会捕食其他小型鸟类或哺乳类。红脚隼非洲的一个亚种提升为了独立鸟种——岩隼。

中文学名:红脚隼

拉丁学名:Falco vespertinus

英文俗名:Red-footed Falcon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隼形目(Falconiformes)

中文科名:隼科(Falconidae)

中文属名:隼属(Falco)

繁殖区:古北界 : c

非繁殖区:s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09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红脚隼:形态特征图
红脚隼:形态特征图

体小(30厘米)的灰色隼。臀部棕色。似阿穆尔隼但翼下覆羽及腋羽暗灰而非白色。

雌鸟:与阿穆尔隼区别甚大,上体偏褐色,头顶棕红,下体具稀疏的黑色纵纹。眼区近黑,颏、眼下斑块及领环偏白。两翼及尾灰色,尾下具横斑。翼下覆羽褐色。

幼鸟:下体偏白而具粗大纵纹,翼下黑色横斑均匀,眼下的黑色条纹似燕隼。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橙红;脚-橙红。

叫声:高音的叫声ki-ki-ki;也有尖厉的keewi-keewi声。

红脚隼:形态特征图
红脚隼:形态特征图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红脚隼与阿穆尔隼的区别:

地理分布

红脚隼:地理分布图
红脚隼: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东欧至西伯利亚西部。

分布状况:在中国罕见。繁殖在新疆西北部乌伦河谷。

生活习性

红脚隼
红脚隼

红脚隼 栖息于低山疏林、林缘、山脚平原和丘陵地区的沼泽、草地、荒野、河流、山谷和农田耕地等开阔地区,特别是有稀疏树木的平原和低山、丘陵等地区较为常见。

通常单独活动,飞翔时两翅快速煽动,间或进行一阵滑翔,也能通过两翅的快速煽动在空中作短暂的停留。多见于有少量树木覆盖的开阔的平原。

主要以蝗虫、蚱蜢、蝼蛄、蠡斯、金龟子、蟋蟀、叩头虫等昆虫为食,也吃小鸟、蜥蜴、石龙子、蛙和鼠类等小型脊推动物,其中害虫占其食物的90%以上,在消灭害虫方面功绩卓著。觅食方式主要通过在空中飞翔搜觅地面食物,发现后则冲下捕食,也在空中追捕猎物。

在中国春季迁到北方繁殖地的时间大多在4月末至5月初,秋季离开繁殖地的时间大多在10月末至11月初。它是迁徙旅程最远的猛禽,单程为13,000~16,000kg。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5~7月份,通常营巢于疏林中高大乔木树的顶端,有时也侵占喜鹊等其他鸟类的巢,我国古代《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的诗句,这种“鹊巢鸠占”现象中所指的“鸠”就是红脚隼。

巢近似球形,有顶盖,侧面有两个出口,口径为17mm,巢距地面的高度为6~20m,主要由落叶松、柞树、刺槐等树木的干树枝构成。

每窝产卵4~5枚。卵呈椭圆形,白色,密布红褐色的斑点。卵的大小为37×30mm,卵重为14~19g。孵卵由亲鸟轮流进行,孵化期为22~23天。

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抚养大约27~30天后离巢。

亚种分化

红脚隼
红脚隼

在《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将红脚隼的不同亚种分为红脚隼(拉丁名:Falco vespertinus;英文名:Red-footedFalcon)和阿穆尔隼(拉丁名:Falcoamurebsis;英文名:AmurFalcon)两种。

红脚隼普通亚种(学名:Falcovespertinusamur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东北、河北、山东、江苏、向西至宁夏、甘肃、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福建、河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黑龙江中部。

保护现状

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红脚隼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