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鹦鹉(学名:Trichoglossus moluccanus,英文名:Rainbow Lorikeet)是鹦鹉科彩虹鹦鹉属的鸟类。
彩虹吸蜜鹦鹉又叫小五彩鹦鹉、彩虹鹦鹉、五彩绯胸鹦鹉、红胸五彩鹦鹉、胸赤五色、青海鹦哥等,体长约为20—30厘米,体重120—130克。一般雌鸟的羽毛、嘴、虹膜等部位的色彩都不及雄鸟的艳丽,但它们之间羽色的差异很小。它的嘴为橘红色,虹膜棕红色,脚为蓝灰色。头顶、下颌及脸颊部为深紫蓝色。枕部和颈上部有紫褐色和黄绿色的环带。背部、翅膀和尾羽为绿色。胸部为鲜红色,并具有蓝黑色的带状块斑。翅膀下的覆羽为红色,腹部、两胁为暗绿色,并有红色横斑,尾下覆羽为黄色。它们成群飞翔时,美丽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五彩缤纷,蔚为奇观,如同雨后的彩虹一般,因此而得名
中文学名:彩虹鹦鹉
拉丁学名:Trichoglossus moluccanus
英文俗名:Rainbow Lorikeet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8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彩虹鹦鹉属(Trichoglossus)
繁殖区:澳洲界 : ne, se, sc Australi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档案
彩虹鹦鹉彩虹吸蜜鹦鹉中文名: 彩虹吸蜜鹦鹉
拉丁学名: Trichoglossus haematodus
繁殖方式: 卵生
体长:24CM~28CM
生活习性
彩虹鹦鹉彩虹吸蜜鹦鹉大多数的彩虹吸蜜鹦鹉在当地都算是很常见的鹦鹉,栖息地涵盖了于低地的森林、草原、红树林、沼泽区、灌木丛、小镇、公园、农作区等地,喜欢在树冠层间活动,大多无大规模的迁徙行为,各地族群数量的多寡取决于食物是否充足、 花树是否茂盛,有无足够的花蜜等因素,有时也会飞越穿梭在各岛屿间活动或觅食,通常成对或一小群活动,偶尔也会大批聚集,常见与其它种类的吸蜜鹦鹉一起活动通常成对或成群活动,常和其它吸蜜鹦鹉或无花果鹦鹉等结群出现,栖息的树上常聚集数百只,群体活动时会发出吵杂的叫声,由于吸蜜鹦鹉肠道薄弱属于嗜果性鸟类所以饲养时应以蔬果类食物以及吸蜜鹦鹉专用粉状饲料喂食饲养,野生鸟刚饲养时死亡率高,人工繁殖鸟一旦适应环境即相当健壮与活跃,混养时不同种类间有可能会有攻击性的行为,可以给予定期沐浴,照顾上与饲养上各亚种之间大多相同。
生长繁殖
彩虹鹦鹉彩虹吸蜜鹦鹉对于人工繁殖的彩虹吸蜜鹦鹉来说,一旦开始繁殖,即十分多产且稳定的持续繁殖,一般而言,公鸟约在18-20月大时成熟,母鸟则需两年它们是多产且全年皆可繁殖种类,当然也有可能很早即开始繁殖,但还是建议在完全性成熟后始给予繁殖机会比较理想,一窝约产2颗蛋,孵化期23-26天,7-8个星期羽毛长成,不宜太晚将幼鸟移出,如果亲鸟又开始准备繁殖下一窝时幼鸟如尚未离巢可能会遭亲鸟攻击。
每年8月至翌年2月是它们的繁殖季节,这时常常群居在一种桉树上,雄雌配对,形影不离,相亲相爱,不停地相互点头,象鞠躬一样,然后比翼双飞,翩翩起舞,有时雄鸟还把口中的食物送到雌鸟的嘴里,所以当地人也称其为“情鸟”。它们把巢筑在高高的空心树干里,每窝产卵大多为2枚。孵化以雌鸟为主,当雌鸟外出觅食的时候,雄鸟则代为孵化。孵化期大约为23—25天。雏鸟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抚育,大约35—40日龄后离巢。它们的寿命也很长,一般可达25年左右。
地理分布
彩虹鹦鹉彩虹吸蜜鹦鹉彩虹吸蜜鹦鹉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帝汶和澳大利亚东部、北部等地。栖息于低地森林,也常见于公园和庭院。多成对或集群活动,活泼好动,叫声嘈杂。飞行呈直线,速度快。主要食物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芽、花蜜等为食,特别是苹果、梨以及刚灌浆而未成熟的玉米、高粱等,偶尔也吃一些昆虫。与此相适应的是,它的肌胃也比较小,而且非肌肉质。到了开花季节,彩虹吸蜜鹦鹉便从这一个树丛飞到另一个树丛,从这一个地区飞到另一个地区,能够象生活在南美洲的蜂鸟那样传播花粉。它的舌尖部布满了刷子状的突起,完全适应吸食花粉、花蜜及柔软多汁的果实的生活。为了寻找食物,往往长途跋涉,有时也会光临人家附近的果树或花园中采取花蜜。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由于人们用人工喂食的方法招引彩虹吸蜜鹦鹉,使它们逐渐和主人熟悉,形成著名的“鹦鹉盛会”,数量多达500—600只,堪与我国云南的“蝴蝶泉”的情景相媲美。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昆士兰,不仅能够欣赏这一世界奇观,还可以体验亲手饲喂野生鹦鹉的快乐感受。
食性
彩虹鹦鹉彩虹吸蜜鹦鹉
天然食物有水果、花蜜、花、种子、昆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