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鹀(学名:Emberiza koslowi,英文名:Tibetan Bunting)是鹀科鹀属的鸟类。
藏鹀(学名:Emberiza koslowi)为雀科鹀属的鸟类,是中国特有鸟类。分布于青海、昌都北部澜沧江上游一带等地,主要生活于高山草甸、草原和灌丛鸟类以及栖于青藏高原山柳灌丛地带。藏鹀是我国青藏高原东部特有的珍稀鸟类,自1900年被发现以来,到1990年代仅有不足10次的目击记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鸟之一。
中文学名:藏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koslowi
英文俗名:Tibetan Bunting
命名作者:Bianchi, 190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鹀科(Emberizidae)
中文属名:鹀属(Emberiza)
繁殖区:古北界 : Himalayas to w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0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藏鹀
藏鹀头部
小型鸣禽。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体羽似麻雀,此鹀以具有特殊的鲜红栗色背部,及上胸的黑带与下胸的纯灰色等形态特征,与其它各种鹀显著区别。
藏鹀全长约16cm。
雄性成鸟:头顶、后颈、耳羽及颈侧均黑色;眉纹白色,自嘴基向后伸达至颈部;眼先及前颊红褐色;上背及两肩鲜红栗色,腰深灰色;后颈与上背间有一蓝灰色横带,下延至下胸;两翼除大覆羽与背同色外,其余覆羽大都暗蓝灰色,初级覆羽以及飞羽等转为黑褐色,初级飞羽的外缘渐转为与背同色;尾羽黑褐色;外侧二对,除羽基及部分外翈外,纯白色;颏、喉白色;上胸有一宽阔黑带,与颈侧的黑色相连;下胸蓝灰色,并延伸至两胁;腹白;尾下覆羽沾淡肉桂红色;翼下覆羽白色;胁羽灰或灰白色。
雄性幼鸟:上体污灰,满杂以黑褐色条纹;背、肩及内侧翼羽的羽缘均似成鸟的鲜红栗色;下体满杂以黑褐色条纹,但较上体的为细,胸及两胁已呈现成鸟的灰色。
虹膜黑褐;嘴黑色,脚皮黄色,趾稍暗,爪黑褐色。
生活习性
藏鹀
此鸟属于高山草甸、草原和灌丛鸟类,栖息于青藏高原山柳灌丛地带。喜林线以上的开阔而荒瘠的高山灌丛、矮小桧树丛、杜鹃林及裸露地面。冬季结小群活动。食物主为鳞翅目幼虫。鸣声为短促啾啾叫似戈氏岩鹀。飞行叫声为tsip tsip,联络叫声为细而拖长的seee声。
地理分布
藏鹀
为中国特产种。分布于青藏高原青海南部扎多、曲麻莱、东南部河南县,西藏昌都地区北部澜沧江上游。
保护现状
藏鹀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稀有种 。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近危(NT)。
藏鹀保护者——观鸟喇嘛
“观鸟喇嘛” @扎西桑俄绘制的藏鹀
藏鹀观察者——扎西桑俄(居中者)
扎西桑俄和果洛周杰均为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白玉乡的藏族牧民,自幼喜爱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两人在当地著名寺院白玉达唐寺出家后,藏传佛教里“众生平等”的观念使他们对动物的爱日益深刻,时常连续数日在野外观察,记录它们的习性和变化。扎西桑俄更是以精美绝伦的画作来描绘青藏高原的各种鸟类,成为当地知名的“观鸟喇嘛”。
2005年,他们在当地发现了神秘的藏鹀,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科学家的鼓励下,他们开始以青海省果洛州为中心对藏鹀进行了持续6年的观察。结果显示,藏鹀主要分布在青海的玉树、果洛和四川的阿坝一带海拔3 500~4700 m范围内的适宜栖息地,该分布区比原有认知更靠东北,更为狭小且更高海拔。封面图片由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白玉达唐寺堪布居·扎西桑俄手绘的藏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