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鹞(学名:Circus macrourus,英文名:Pallid Harrier)是鹰科鹞属的鸟类。
草原鹞是鹞亚科鹞属的其中一种,中国内分布于新疆,河北,长江下游江西、江苏,西藏南部,广西和海南。
中文学名:草原鹞
拉丁学名:Circus macrourus
英文俗名:Pallid Harrier
命名作者:Gmelin, SG, 1770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鹞属(Circus)
繁殖区:古北界 : c
非繁殖区:非洲, 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79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鸟种简介
草原鹞中文名:草原鹞 拉丁名:Circus macrourus英文名:Palid Harrier
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隼形目->->->鹰科->->鹞属->
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本种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但性别和成体及幼体变异显著。
地理分布:本种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但性别和成体及幼体变异显著。
中国内分布于新疆,河北,长江下游江西、江苏,西藏南部,广西和海南。
保护现状
CITES列入附录II
鸟种简介
别名:草原鹰、白尾鹞、泽鹞、泽鵟(北名)。
野外鉴定:上体石板灰色,较乌灰鹞淡,且翅中无黑色横斑。翅下覆羽缺少暗栗或褐色点斑或横斑。翅端部黑色亦小。
形态:雄性成鸟体型中等。眼先、额和颊侧白色,嘴须黑;头顶、背和覆羽石板灰色,褐色;尾羽有明显的灰白色横斑,中央尾羽灰色,具暗色横斑,尾上覆羽也具灰色横斑;耳羽灰色;第1枚初级飞羽银灰色,第2枚初级飞羽外翈灰,内翈黑色,颏、喉和上胸银灰色,余部白色。
雌成鸟较雄鸟稍大。上体羽褐色,沾灰色,具不显的暗棕色羽缘;头至后颈淡黄褐色,各羽具暗褐色横斑,次端斑较宽阔,尾羽端缘黄褐色;翅飞羽黑褐色。下体颏、和胸部皮黄白色,具褐色羽干纵纹且较宽阔,覆腿羽和尾下覆羽白色,具不规则的淡棕褐色斑纹。
幼鸟似雌成鸟。头顶和后颈深棕褐色,羽基白色;上体棕褐色;尾羽灰褐色。翅飞羽黑褐色;下体颏、污白色,胸、腹及尾下覆羽棕褐色。
虹膜橙黄色;嘴黑褐色,嘴基淡黄色;蜡膜暗黄色;脚土黄,爪黑色。
生境:草原鹞主要栖息在草原和开阔平原,偶见于林缘。
食性:主要食物为草原鼠类,也吃草原上的鸟类如百灵、鹨类,还吃蛙、蜥蜴和昆虫等。
行为:经常在空中飞翔,常接近地面飞行,头向下左右环视,见到猎物便俯冲下去捕捉,捉到猎物后在地面撕开啄食。有时也在地上取食。不善鸣叫,繁殖期求偶炫耀时,常发出“kiki-kiki-kik”叫声。
繁殖:在地面筑巢,多在草原凹陷干燥处。繁殖期为4~5月。年产一窝,窝卵数为3~6枚,卵白色,微带淡红或褐色斑。卵大小为44.6×34.7mm。雌鸟孵卵,孵卵时雌鸟换羽,而雄鸟在幼鸟开始飞行时才换羽,育雏期为35~45天。
环境压力:它是典型草原鸟类。近年来,草原开荒种地、草原荒漠化十分严重,对此鸟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对此鸟研究甚少,数量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