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丹顶鹤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致危因素、保护现状、研究历史、文化意义

丹顶鹤的图片

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是鹤科鹤属的鸟类。

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也叫仙鹤、鴜鷜、日本鹤,中国古籍文献中对丹顶鹤有许多称谓,如《尔雅翼》中称其为仙禽,《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胎禽。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它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

中文学名:丹顶鹤

拉丁学名:Grus japonensis

英文俗名:Red-crowned Crane

命名作者:Statius Müller, 1776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鹤科(Gruidae)

中文属名:鹤属(Gr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05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濒危物种

Endangered(EN)

有灭绝危机的物种!

外形特征

丹顶鹤
丹顶鹤

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

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传说中的剧毒鹤顶红(也有成鹤顶血)正是此处,但纯属谣传,鹤血是没有毒的,古人所说的“鹤顶红”其实是砒霜,即不纯的三氧化二砷,鹤顶红是古时候对砒霜隐晦的说法。丹顶鹤的尾脂腺被粉(冉羽)。幼鸟体羽棕黄,喙黄色。亚成体羽色黯淡,2岁后头顶裸区红色越发鲜艳。

生活习性

栖息地
丹顶鹤
丹顶鹤

丹顶鹤的栖息地是丹顶鹤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海滩及近水滩涂。成对或结小群,迁徙时集大群,日行性,性机警,活动或休息时均有只鸟作哨兵。

食物

主要是浅水的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及水生植物的叶、茎、块根、球茎、果实等为食。以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

换羽
丹顶鹤
丹顶鹤

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

声音

丹顶鹤的鸣声非常嘹亮,作为明确领地的信号,也是发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

迁徙

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当地的留鸟,不进行迁徙,这可能与冬季当地人有组织的投喂食物,食物来源充足有关。

迁徙时,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更精确的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44′8″(与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相同)。

生长繁殖

繁殖状况

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若无特殊情况可维持一生。每年的繁殖期从3月开始,持续6个月,到9月结束。它们在浅水处或有水湿地上营巢,巢材多是芦苇等禾本科植物。丹顶鹤每年产一窝卵,产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化期31~32天。雏鸟属早成雏。繁殖期求偶伴随舞蹈、鸣叫,营巢于具一定水深的卤芦苇丛、草丛中,每产1~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鸟,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繁殖区

中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北京动物园1954年首次饲养展出丹顶鹤,1964年繁殖成功。

繁殖地

内蒙古达来诺尔、乌拉盖、科尔沁、呼伦湖、辉河、嘟噜河下游、迎春、小兴凯湖、兴凯湖、吉林向海、莫莫格、辽宁辽河三角洲。

地理分布

丹顶鹤
丹顶鹤

丹顶鹤繁殖地在中国的三江平原的松嫩平原、俄罗斯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

历史上丹顶鹤的分布区比现在要大得多,越冬地更为往南,可至中国福建、海南岛、台湾等地。由于这种鸟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地方志书中一直有着详细的记载,为研究它的古代分布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致危因素

栖息地的破坏
丹顶鹤
丹顶鹤

在中国东北和远东地区人类活动对湿地的破坏在1960年代以后急剧加重,对湿地的围垦不仅侵占了原有的栖息地,还使原本连通的水系阻断,再加上近些年远东地区气候干旱化趋势明显,水域面积缩小严重。人类活动引入的污染也威胁着丹顶鹤的生存,此外如烧荒等开垦方法,对丹顶鹤的巢材和掩蔽处毁坏严重,致使其分布更为狭窄。

偷猎

由于自古东亚地区对丹顶鹤就有着对其羽毛和器官的需求,猎杀就难以避免。虽然近些年随着保护法规的建立,直接的猎杀很少发生,但是投毒用来猎捕其他水禽的方法,已成为丹顶鹤的重要死因。

保护现状

丹顶鹤
丹顶鹤

丹顶鹤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皮书中是濒危物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列入附录一。

日本在1935年指定丹顶鹤及其繁殖地为天然纪念物,1952年指定“钏路的丹顶鹤”为特别天然纪念物,1967年指定全国各地域的丹顶鹤为特别天然纪念物,1993年指定丹顶鹤为稀少野生动植物种。

研究历史

丹顶鹤由于体形大、颜色分明,很容易辨认。人们对丹顶鹤的知识很早就有了一定的积累。中国的地方志书对其有连续的记录,丹顶鹤很早就被人们所饲养,唐宋年间尤为盛行。现在许多地方都有饲养的丹顶鹤供观赏之用。

1980年代后,对丹顶鹤的专项研究展开,至今已对其分布、繁殖地和越冬地的生态和行为、迁徙等掌握的一定的信息。目前丹顶鹤的人工繁殖和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成熟。1990年代以后,根据环志研究和人造卫星跟踪技术,丹顶鹤的迁徙路线已经明确。

文化意义

丹顶鹤
丹顶鹤

东亚地区的居民,用丹顶鹤象征幸福、吉祥、长寿和忠贞。在各国的文学和美术作品中屡有出现,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道教中丹顶鹤飘逸的形象已成为长寿、成仙的象征。

在日本,8世纪的皇族长屋王的邸宅迹地,出土绘有丹顶鹤的土器,此为绘有丹顶鹤的最古老的作品。1964年,指定丹顶鹤为北海道的道鸟。1984年发行的一千日圆纸币,背面采用丹顶鹤的图案。日本航空的“鹤丸”标志,也是以丹顶鹤为设计的原型。明代朝服用丹顶鹤补子为文官最高象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丹顶鹤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致危因素、保护现状、研究历史、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