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脚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tenellipes,英文名:Pale-legged Leaf Warbler)是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
淡脚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tenellipes,英文名:Pale-legged Leaf-Warbler)又叫灰脚柳莺,属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分布比较狭窄,在中国东北的中部和东南部繁殖,迁徙时途经沿海各省直至云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译注:“鉴于本种的脚为浅粉色而非灰色,建议将中文名更为淡脚柳莺而与其英文名同。”
中文学名:淡脚柳莺
拉丁学名:Phylloscopus tenellipes
英文俗名:Pale-legged Leaf Warbler
命名作者:Swinhoe, 186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柳莺科(Phylloscopidae)
中文属名:柳莺属(Phylloscop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9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淡脚柳莺
灰脚柳莺的辨识图
中等体型(11厘米)的色暗但有特色的柳莺。上体橄榄褐色;具两道皮黄色的翼斑(春季迁徙期由于磨损往往仅见一条翅斑);白色的长眉纹(眼前方皮黄色),过眼纹橄榄色;嘴甚大,腿浅粉;腰及尾上覆羽为清楚的橄榄褐色;下体白,两胁沾皮黄灰色。较极北柳莺褐色较重而较乌嘴柳莺嘴小且嘴色淡。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暗,下嘴带粉色,但在嘴尖端为浅色;脚-浅粉红(明显较其他柳莺浅)。
叫声:特征性短而高音调的金属声tink,似欧亚鸲。鸣声为似蟋蟀的吱吱干叫而突然收尾。鸣声为类似极北柳莺节奏的“sresresresre……”。
淡脚柳莺头部特写(摄于印度)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淡脚柳莺的羽色与极北柳莺较为类似,但头部颜色偏灰色,与背部的橄榄绿色有明显对比。淡脚柳莺不似其他如极北柳莺等绿色系的柳莺,更喜欢活动于靠近地面的灌丛,不上至高处。
地理分布
淡脚柳莺
繁殖于东北部及日本;越冬于中国华东及华南和东南亚。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东部沿海等地。
罕见季候鸟。繁殖于中国东北的长白山;迁徙经中国东半部;偶有鸟在南方沿海及海南岛越冬。
生活习性
灰脚柳莺
栖于山间茂密的林下植被,高可至海拔1800米。冬季于红树林及灌丛。隐匿于较低层,轻松活泼地来回跳跃,以特殊的方式向下弹尾。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