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白尾鹞的形态介绍、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白尾鹞的图片

白尾鹞(学名:Circus cyaneus,英文名:Hen Harrier)是鹰科鹞属的鸟类。雄鸟灰色,雌鸟褐色。白尾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猛禽,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北部,美洲北部和中部,共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产指名亚种,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喜开阔原野、草地及农耕地。飞行比草原鹞或乌灰鹞更显缓慢而沉重。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白尾鹞

拉丁学名:Circus cyaneus

英文俗名:Hen Harri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鹞属(Circus)

繁殖区:古北界 : Europe, c and n Asia

非繁殖区:东洋界, 非洲: s Asia, n Afric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7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形态介绍

白尾鹞:形态特征图
白尾鹞:形态特征图

雄鸟:体型略大(50厘米)的灰色或褐色鹞。具显眼的白色腰部及黑色翼尖。外侧的尾羽则是白色,杂以暗灰褐色的横斑,尾上覆羽为白色,所以被叫做白尾鹞。

雌鸟:褐色。上体为暗褐色,尾上覆羽为白色,下体为皮黄白色或棕黄褐色,杂以粗著的红褐色或暗棕褐色纵纹。常贴地面低空飞行,滑翔时两翅上举成“V”字形,并且不时地抖动。

飞翔时,从上面看,蓝灰色的上体、白色的腰和黑色的翅尖形成明显对比;从下面看,白色的下体,较暗的胸部和黑色的翅尖也形成鲜明的对比。

虹膜-浅褐色;嘴-灰色;脚-黄色。

叫声:通常无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尾鹞雄鸟和乌灰鹞雄鸟的区别:体型比乌灰鹞大。缺少乌灰鹞次级飞羽上的黑色横斑。

白尾鹞雌鸟和乌灰鹞雌鸟的区别:白尾鹞雌鸟领环色浅,头部色彩平淡且翼下覆羽无赤褐色横斑。

白尾鹞雄鸟和草原鹞雄鸟的区别:体型比草原鹞大且色彩较深。黑色翼尖比草原鹞长。

白尾鹞雌鸟和草原鹞雌鸟的区别:白尾鹞雌鸟深色的后翼缘延伸至翼尖,次级飞羽色浅,上胸具纵纹。

白尾鹞幼鸟和乌灰鹞、草原鹞幼鸟的区别:白尾鹞幼鸟两翼较短而宽,翼尖较圆钝。

地理分布

白尾鹞:地理分布图
白尾鹞: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全北界;冬季南迁至北非、中国南方、东南亚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甚常见的季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河北及东北各省。迁徙时见于中国的东半部,越冬于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及长江以南地区。

白尾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猛禽,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北部,美洲北部和中部,共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产指名亚种,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为夏候鸟,在吉林、辽宁、宁夏有一部分为留鸟,在北京、河北、山东、陕西为旅鸟,其他各省、区则均为冬候鸟。春季迁到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在3月末至4月初,离开繁殖地的时间在10—11月。

生活习性

白尾鹞
白尾鹞

白尾鹞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尤其是平原上的湖泊、沼泽、河谷、草原、荒野以及低山、林间沼泽和草地,农田耕地、沿海沼泽和芦苇塘等开阔地区。冬季有时也到村屯附近的水田、草坡和疏林地带活动。常沿地面低空飞行,频频鼓动两翼,飞行极为敏捷迅速,特别是在追击猎物的时候,有时又飘浮在草地上空,两翅上举成“V”字形,缓慢地移动,并不时地抖动两翅、滑翔时两翅微向后弯曲。有时也落在地上不动,并且密切地注视着草丛中猎物的活动情况。

主要以小型鸟类、鼠类、蛙、蜥蜴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主要在白天活动和觅食,尤以早晨和黄昏最为活跃,叫声宏亮。捕食主要在地上。常沿地面低空飞行搜寻猎物,发现后急速降到地面捕食。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4—7月,开始时常见雄鸟和雌鸟在空中作求偶飞行,彼此相互追逐。营巢于干枯的芦苇丛、草丛或灌丛间的地面上,主要由芦苇、蒲草、细枝等构成,形状为浅盘状。每窝产卵4—5枚,偶尔少至3枚和多至6枚。卵刚产出时为淡绿色或白色,被有肉桂色或红褐色的斑点。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卵期为29—31天。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时被有短的白色绒羽。通常在孵出后的头几天由雌鸟在巢中看护,雄鸟外出觅食,2—3天后,雌鸟也经常外出捕食,饲喂雏鸟,大约在35—42天后雏鸟才能离巢。

保护现状

白尾鹞
白尾鹞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二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白尾鹞的形态介绍、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