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菲律宾蜂鹰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环境、生长繁殖

菲律宾蜂鹰的图片

菲律宾蜂鹰为鹰科蜂鹰属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约0.6米,背部羽毛深褐色。脸部呈有小而致富的羽毛,看上去像鳞片一样。它们脸部鳞片一样的致密羽毛像头盔一样,使蜂群奈何不得。蜂鹰在夏季常随蜂群移动而转移栖息地。冬天,它们则又回到较温暖的地区。蜂鹰不仅吃蜂,它们也吃蝈蝈、蝽象、鼠类、蛙及蛇等小动物。

鸟种简介

南洋蜂鹰(学名:Perniscelebensis)为鹰科蜂鹰属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约0.6米,背部羽毛深褐色。脸部呈有小而致富的羽毛,看上去像鳞片一样。蜂鹰经常栖息于稀疏的松林中,常到乡村田野和草原上活动。蜂鹰挖掘蜂巢,吞食蜂卵、蜂幼虫甚至长有毒刺的成年蜂。它们脸部鳞片一样的致密羽毛像头盔一样,使蜂群奈何不得。蜂鹰在夏季常随蜂群移动而转移栖息地。冬天,它们则又回到较温暖的地区。蜂鹰不仅吃蜂,它们也吃蝈蝈、蝽象、鼠类、蛙及蛇等小动物。

菲律宾蜂鹰
菲律宾蜂鹰中文学名:南洋蜂鹰

拉丁学名:Perniscelebensis

别称:菲律宾蜂鹰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隼形目

科:鹰科

亚科:蜂鹰亚科

属:蜂鹰属

命名时间:Wallace,1868

英文名称:BarredHoney-buzzard,

英文名称:BarredHoneyBuzzard

外形特征

菲律宾蜂鹰是一种中型猛禽。雌鸟略比雄鸟更大。头小,雄性蓝灰色,而雌性的头部为粉棕色。头侧具有短而硬的
菲律宾蜂鹰
菲律宾蜂鹰鳞片状羽毛,而且较为厚密,是其独有的特征之一。头的后枕部通常具有短的黑色羽冠,显得与众不同。喉部灰,前胸部棕色,有黑色竖纹。腹部的褐色和黑色相间的横纹。虹膜为金黄色,非常美丽。嘴为黑色,脚和趾为黄色,爪黑色。在空中的飞行时翅膀腾起显得平稳有力,有一个较长的尾巴,翅膀上有两道宽而深暗的带状斑纹。

地理分布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生活环境

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中,尤以疏林和林缘地带较为常见,有时也到林外村庄、农田和果园等小林内活动,平时常单独活动,冬季也偶尔集成小群。飞行灵敏,多为鼓翅飞翔。常快速地煽动两翅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偶尔也在森林上空翱翔,或徐徐滑翔,边飞边叫,叫声短促,象吹哨一样。有时也见停息在高大乔木的树梢上或林内树下部的枝叉上。
菲律宾蜂鹰
菲律宾蜂鹰

生长繁殖

筑巢于高大乔木上,多以枯枝叶为巢材,有时利用鵟或苍鹰等的旧巢。5月下旬到6月产卵,每窝2~3枚,淡灰黄而带红褐色斑点。孵卵期30~35天,育雏期40~45天。繁殖期为4—6月。求偶时,雄鸟和雌鸟双双在空中滑翔,然后急速下降,再缓慢盘旋,两翅象背后折起6—7次。营巢于阔叶树或针叶树上,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28米。巢主要枯枝构成,中间稍微下凹,形状为盘状,内放少许草茎和草叶,有时也利用鸢和苍鹰等其他猛禽的旧巢。每窝产卵2—3枚,一般为2枚。卵为砖红色,被有咖啡色的斑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菲律宾蜂鹰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环境、生长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