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纹绿鹎(学名:Pycnonotus striatus,英文名:Striated Bulbul)是鹎科鹎属的鸟类。
中文名:纵纹绿鹎·物种分类:鸟类→雀形目→鹎科→鹎属
中文学名:纵纹绿鹎
拉丁学名:Pycnonotus striatus
英文俗名:Striated Bulbul
命名作者:Blyth, 184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鹎属(Pycnonotus)
繁殖区:东洋界 : e Himalayas to n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9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纵纹绿鹎
纵纹绿鹎 Striated Bulbul
雀形目 > 鹎科 > 鹎属
PASSERIFORMES > Pycnonotidae > Pycnonotus striatus
拉丁名:Pycnonotusstriatus
英文名:StriatedGreenBulbul
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20厘米)而具冠羽的橄榄绿色鹎。下体密布浅黄色纵纹,上体橄榄色带细白色纵纹。,眼圈黄色。仅有的另一种具纵纹的绿色鹎是纹喉鹎,但其背及腹部无纵纹。
体型:雄性体重42-58g,雌性45-62g;雄性体长196-250mm,雌性208-250mm;
纵纹绿鹎
雄性嘴峰15-18mm,雌性14-17mm;雄性翅102-114mm,雌性100-109mm;雄性尾94-111mm,雌性92.5-109mm;雄性跗蹠18-21mm,雌性17-21mm。
虹膜-红褐;嘴-黑色;脚-灰褐。
叫声:高而圆润的哨音tyiwut;三音节的whee-too-wheet叫声及响亮的pyik…pyik声。鸣声为成组的颤鸣及吱吱声。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部、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以及广西南部。在我国分布面积狭窄,种群数量不丰富,属稀少种类,应注意保护。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到印度东北部支、那北部阿萨姆等东喜马拉雅山以及缅甸北部、老挝、越南、泰国等中南半岛国家。 分布状况:亚种paulus罕见于云南西南部,亚种arctus见于西藏极东南部及云南。
食性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种子、野樱桃、核果、草莓、浆果和其他果实。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1200-2500m的茂密森林中,巢多置于林下竹丛和灌木丛中,距地高0.8-1.5m,隐蔽甚好。巢为杯状,主要由细枝、草茎、草根等材料构成,有的还有苔藓、蛛网等材料,内垫有细草茎和草根。每窝产卵3枚,卵白色、具粉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2.4mm×16.3mm。
生活习性
性活泼,6~15只鸟结成吵嚷群体。栖于山区常绿林。
注:郑作新(1987,1994)将中国的所有亚种均归入指名亚种。
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而具冠羽的橄榄绿色鹎。下体密布浅黄色纵纹,上体橄榄色带细白色纵纹。眼圈黄色。仅有的另一种具纵纹的绿色鹎是纹喉鹎,但其背及腹部无纵纹。虹膜-红褐;嘴-黑色;脚-灰褐。体长20-24cm。头绿褐色具明显的冠羽,其上具细的白色纵纹。上体橄榄绿色具细的白色纵纹。眼圈浅黄色。喉和尾和覆羽黄色,其余下体暗灰黑色具黄白色纵纹。绿翅短脚鹎外形、大小和羽色与之较为相似,但绿翅短脚鹎头无冠羽,且头部为栗褐色,喉亦不为黄色而为灰色,亦可明显与之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