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耳鸮(学名:Asio otus,英文名:Long-eared Owl)是鸱鸮科长耳鸮属的猫头鹰,俗名长耳木兔、有耳麦猫王、虎鵵、彪木兔、长耳猫头鹰、夜猫子、猫头鹰、肖尔腾-伊巴拉格。中型猛禽,体羽棕黄色,耳羽很长。上体密布黑褐色粗羽干纹和虫蠹状细斑。嘴铅褐色,先端黑色。爪黑色。栖息于山地森林或平原树林中。主要以鼠类和昆虫为食。对于控制鼠害有积极作用,应大力保护。营巢于针叶林中的乌鸦巢穴。夜行性。两翼长而窄,飞行从容,振翼如鸥。长耳鸮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长耳鸮
拉丁学名:Asio otus
英文俗名:Long-eared Owl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长耳鸮属(Asio)
繁殖区:北美洲, 中美洲, 古北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53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长耳鸮: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36厘米)的鸮鸟。长耳鸮的辨识特征主要集中在面部,耳鸮属鸟类的面盘大多非常明显。
皮黄色圆圆面庞缘以褐色及白色,具两只长长的”耳朵”(通常不可见)。眼红黄色,显呆滞。嘴以上的面庞中央部位具明显白色”X”图形。上体褐色,具暗色块斑及皮黄色和白色的点斑。下体皮黄色,具棕色杂纹及褐色纵纹或斑块。
虹膜-橙黄;嘴-角质灰色;脚-偏粉。
叫声:雄鸟发出含糊的ooh叫声,约两秒钟一次。雌鸟回以轻松的鼻音paah。告警叫声为kwek, kwek。雏鸟乞食时发出悠长而哀伤的peee-e声。
长耳鸮:成鸟
长耳鸮:受惊的幼鸟
长耳鸮:面盘
长耳鸮:面盘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长耳鸮与短耳鸮的区别:长耳鸮的耳羽簇较长;脸上白色的”X”图纹较明显;下胸及腹部细纹较少;飞行时翼端较细及褐色较浓,且翼下白色较少。长耳鸮在栖止状态时,身体树立,基本与地面垂直,这是区别短耳鸮的一个重要特征,短耳鸮几乎是以平行于地面的姿态扒在树干上的。
长耳鸮与雕鸮的区别:雕鸮具面盘和耳羽但面盘得边界不似长耳鸮等其他常见中性鸮类那般明显,耳羽向水平方向伸展。
雕鸮
长耳鸮的面盘
长耳鸮的面盘
长耳鸮的面盘
所谓面盘是鸮类面部一圈特殊的羽毛,非常紧密地排布在一起成一个平面,形成貌似猫脸的结构。在头部两侧的是长耳鸮非常大的耳孔,隐藏在耳羽之下。有趣的是,鸮类的两个耳孔不仅形状大小不同,连高度也各不相同,
这对产生立体听觉,并依靠这种听力定位、捕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长耳鸮的面盘上,双眼之间的羽毛白色,形成一个大大的白色“X”这是其他鸮类所不具有的;本物种头顶有两簇黑黄相间的耳状羽,耳状羽很长,高高的树立在头顶非常显眼,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两簇耳状羽和耳朵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他们高高地树立在头顶,看起来很像哺乳动物的耳朵人们才习惯称它们为耳羽,而真正的耳羽是掩盖耳孔的羽毛。
它的头特别大,在棕黄色圆圆的像人脸一样的面颊上,有一对极大而向前直视的眼睛,眼睛的虹膜有浅黄色或桔黄色的绚烂光彩。头的上方,有两束能活动的耳羽簇,竖直如耳,更增加了脸部轮廓的变化。其实这对耳羽簇并没有听觉的作用,而是一个传递信号的器官,可以向自己的同类起报警的作用。
另外这对耳羽簇还是有伪装作用的装饰品,在林中如同树叶一般,使其在林中栖息时不为其他动物所发现。它的尖锐而呈钩状的暗铅色利嘴,深埋在面颊上的羽毛之中,而突出羽毛外的部分,则很像人脸上的鼻子。颈部有完整的皱翎,白色并缀有黑褐色。上体的羽毛为棕黄色,密杂以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颏部白色,下体都是棕白色并具有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腹部以下的羽干纹两侧还具有树枝状的横枝。
腿和脚上都密被有棕黄色的羽毛,一双杀气腾腾的暗铅色利爪,藏于其中,尖端为黑色。外侧的脚趾可以随时转到后方,使脚趾变成两前两后,便于抓牢树干,称为“转趾型”。
生活习性
长耳鸮
长耳鸮
长耳鸮喜欢栖息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等各种类型的森林中,也出现于林缘疏林、农田防护林和城市公园的林地中。它白天多躲藏在树林中,常垂直地栖息在树干近旁侧枝上或林中空地上草丛中,黄昏和夜晚上才开始活动。单独或成对活动较多,但迁徙期间和冬季则常结成10—20只,有时甚至多达100只以上的大群
长耳鸮喜栖息在阔叶或针叶乔木的高枝上,而且他们的栖息地往往非常精确地固定,甚至固定到某一树枝,以至于在他们的固定居索的垂直下方遍布他们或拉或吐的排泄物,常常污秽不堪,成为搜寻他们的线索。
所有的鸮形目鸟类均为典型的肉食性鸟类,长耳鸮的食物以各种鼠类为主,还包括小型鸟类,通过分析他们的唾余,人们发现长耳鸮的食谱以黑线姬鼠为主,还包括小麝鼩、小家鼠、褐家鼠等啮齿类,蝙蝠、棕头鸦雀、麻雀、燕雀等小型鸟兽。笔者在分析栖息于北京天坛公园内长耳鸮的唾余时甚至发现了灰喜鹊的残肢,说明长耳鸮有可能捕猎体形较大的鸟类,或有食腐行为。
地理分布
长耳鸮:地理分布图
生活在中国的长耳鸮除了在青海西宁、新疆喀什和天山等少数地区为留鸟外,在其他大部分地区均为候鸟,其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河北东北部等地为夏候鸟,而从河北、北京往南,直到西藏、广东,以及东南沿海各省等地均为冬候鸟。但是它们的迁徙行为不同于其他物候现象稳定的候鸟,而受食物因素的影响较大,例如在东北的沈阳也曾记录到越冬的长耳鸮群体,而其他越冬地的长耳鸮栖居的时间和地点并不十分稳定。此外,食物还影响着长耳鸮的繁殖成功率和它们的种群数量。
分布范围:全北界。,分布于整个欧亚大陆的北部、库页岛、日本列岛、伊朗、土耳其、印度西北部;非洲北部、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北部;中国全境可见。
分布状况:中国北方的常见留鸟和季节性候鸟。指名亚种为新疆西部喀什地区及天山的留鸟,又见繁殖于内蒙古东部及东北部、青海南部、甘肃南部和东北。迁徙途经中国大部地区,越冬于华南及东南的沿海省份及台湾,也有的沿大河流越冬。
生长繁殖
长耳鸮:幼鸟
它的繁殖期为4—6月,这时特别喜欢鸣叫。因为大多在夜间进行求偶炫耀,所以方式也比较简单,只能做一些近距离的表演,如鞠躬、拍打翅膀,以及互相亲吻,整理羽毛等,有时还鼓动着翅膀,嘴里发出一种奇异的噼啪声,并且轮番地倒换着双脚。营巢于森林之中,通常利用乌鸦、喜鹊或其他猛禽的旧巢,有时也在树洞中营巢。
每窝产卵3—8枚,通常为4—6枚。卵为白色,卵圆形。孵卵过程全部由雌鸟承担,孵化期为27—28天。它的雏鸟是晚成性的,孵出45—50天后离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