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黄山雀(学名:Machlolophus holsti,英文名:Yellow Tit)是山雀科黄山雀属的鸟类。
台湾黄山雀(学名:Parus holsti)为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是台湾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台湾本岛,一般栖息于海拔800-3000米的阔叶林内,以昆虫为主食 。
中文学名:台湾黄山雀
拉丁学名:Machlolophus holsti
英文俗名:Yellow Tit
命名作者:Seebohm, 189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黄山雀属(Machlolophus)
繁殖区:东洋界 : Taiw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6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基本资料
台湾黄山雀
编号:3928
拉丁目名:PASSERIFORMES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山雀科
拉丁科名:Paridae
中文属名:山雀属
拉丁属名:Parus
拉丁种名:holsti
定名人:Seebohm
年代:1894
中文名:台湾黄山雀
原始文献: Bull. Brit. Orn. Cl. 4:7
模式产地:台湾
英文名称:Taiwan Yellow Tit
生境: Broadleaf forest from 800 to 3000 m in altitude
海拨上限:3000
海拨下限:800
国内分布:台湾
特有: y
资料来源: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十三卷, 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 (中国鸟类区系纲要)
科学分类
台湾黄山雀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山雀科 Paridae
属: 山雀属 Parus
种: 台湾黄山雀 P. holsti
外形特征
台湾黄山雀
台湾黄山雀体小(13厘米)的山雀。冠羽长,下体柠檬黄色。雄鸟:背及翼覆羽黑色,冠羽背面白色,两翼浅蓝,尾蓝而外缘白色,眼先斑黄色,臀斑黑色。雌鸟:色暗,背橄榄绿色,无臀斑。幼鸟色浅,下体偏白。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灰色。
叫声:重复欢快的chichishui-chichishui;zijide, zijide或jijiang, jijiang, jijiang声;示警时作似责骂的叫声。
生活习性
黄山雀常单独或成对 溷群于其他画眉科和山雀科鸟类中 ; 以昆虫为主食 。黄山雀栖息中海拔阔叶林,是台湾特有种鸟类中唯一的山雀科鸟类,然族群数量不多,是较 少见的留鸟,以昆虫类为主食,植物之浆果、种籽、果实等亦为喜爱的食物之一. 台湾特有种 。 栖息于中 、 高海拔之阔叶林或结群栖于林冠层。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生长繁殖
台湾黄山雀繁殖为 4~ 7月 , 以枯叶 、 兽毛筑巢于大树上的天然树洞中,巢碗状 , 每窝 产 3~ 4 枚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