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白眉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白眉鹀的图片

白眉鹀(学名:Emberiza tristrami,英文名:Tristram’s Bunting)是鹀科鹀属的鸟类,俗名白三道儿、小白眉、五道眉。属小型鸣禽,体长13-15cm,雄鸟头黑色,具白色中央冠纹、眉纹和颚纹,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不为黑色而为褐色。分布于俄罗斯、朝鲜半岛、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常见于山地森林、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带以及喜在山溪沟谷、林缘、林间空地和林下灌丛或草丛活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厦门。

中文学名:白眉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tristrami

英文俗名:Tristram’s Bunting

命名作者:Swinhoe, 187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鹀科(Emberizidae)

中文属名:鹀属(Emberiza)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 China, n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31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白眉鹀
白眉鹀

中等体型(15厘米)的鹀。头具显著条纹。

成年雄鸟:不可能误认,头部有黑白色图纹,喉黑,腰棕色而无纵纹。

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色暗,头部对比较少,但图纹似繁殖期的雄鸟,仅颏色浅。

虹膜-深栗褐;嘴-上嘴蓝灰,下嘴偏粉色;脚-浅褐。

叫声:于林上层鸣唱,以清晰高音组起始,接或高或低的第二组音。叫声结尾有一可变的且简单而迅速重复的音组,通常以短促的chit声收尾。

辨识方法:白眉鹀腰棕色;下体纵纹不明显,下颊纹黑色且清晰。

白眉鹀:腰棕色
白眉鹀:腰棕色
白眉鹀:下体纵纹不明显,下颊纹黑色且清晰。
白眉鹀:下体纵纹不明显,下颊纹黑色且清晰。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眉鹀与黄眉鹀的区别:黄眉鹀眉纹黄色,颏、喉胸均白色,胸无栗色横带。白眉鹀尾色较淡,黄褐色较多,胸及两胁纵纹较少且喉色较深。

白眉鹀与田鹀的区别:两者雄鸟的脸部图案很相似,都具有耳后白色点斑,有时两者都略显头冠,较难区分,白眉鹀较田鹀少红色的颈背。但:(1)白眉鹀具白色顶冠纹,而田鹀头无白色中央冠纹;(2)白眉鹀雄鸟下颊纹粗黑,而田鹀雄鸟颏、喉白色而不是黑色。

田鹀:雄鸟
田鹀:雄鸟

地理分布

白眉鹀
白眉鹀

分布范围: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的邻近地区,越冬至中国南方,偶尔在缅甸北部及越南北部有见。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的林区,越冬于中国南方的常绿林,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华东及沿海省份。

生活习性

白眉鹀
白眉鹀

栖息于海拔700-1100m的低山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阔叶林、林缘次生林、林间空地、溪流沿岸森林,尤以林下植物发达的针阔叶混交林中较常,不喜欢无林的开阔地带。

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期间多成家族群或小群。

性胆怯,善隐蔽,整天多数时候都躲藏在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和觅食,很少暴露在外,如遇惊扰,或在灌丛间低飞逃窜,或飞到附近树上,注视一会再飞走,飞行快而直。繁殖期间站在茂密的树冠层间鸣唱,鸣声清脆、响亮。

食性

主要以草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食物。

迁徙
白眉鹀
白眉鹀

白眉鹀在中国东北地区为夏候鸟,在中国南部为冬候鸟。每年4-5月由南方迁来东北地区繁殖,最早在3月中下旬即有少数个体迁来,我们在3月15日就在长白山采得过标本。9月末10月初开始迁离东北繁殖地,最晚迟至11月初还有。

生长繁殖

白眉鹀:雄鸟
白眉鹀:雄鸟
白眉鹀:雌鸟
白眉鹀:雌鸟

白眉鹀繁殖期5-7月。5月初至5月中旬,雄鸟站在树枝间不停地鸣叫,尤以早晨和上午最为频繁。5月中旬开始营巢,以林下灌丛和草丛尤其是溪边和沟谷附近的林下灌丛最容易被选择。

在长白山发现的6窝中有4窝是在小溪附近的原始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地上筑巢,仅有2巢是在远离水边的混交林深处。1年繁殖1窝,也见繁殖2窝。巢呈碗状,外层用禾本科草叶、草茎构成,内层用细软的莎草科草茎、细草根、松针等材料构成,外层较松散,内层较紧密,有的还垫有少量兽毛。

巢的大小为外径8.5-9.0cm×8.0-9.0cm,内径6.0-6.5cm×6.0-6.0cm,高5.2-7.0cm,深4-4.6cm。营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每个巢需5-7天完成。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最早在5月中旬即已开始产卵,大量在5月末至6月中旬,每窝产卵通常4-6枚,以5-6枚居多,卵灰色或浅蓝绿色,其上被有黑色或褐色片状、线状或点状斑纹,卵为椭圆形,大小为15-18mm×18-21mm,重2.0-2.2g。孵化期13-14天,留巢期11-12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白眉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