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鹈鹕(学名:Pelecanus onocrotalus,英文名:Great White Pelican)是鹈形目鹈鹕科鹈鹕属的鸟类,也叫东方白鹈鹕或大白鹈鹕,是一种大型鹈鹕。产于欧洲到亚洲以及非洲的沼泽地和浅湖区。在中国见于新疆的天山西部、准噶尔盆地西部和南部水域、塔里木河流域,青海湖。白鹈鹕在欧洲东南地区繁殖,越冬在亚洲西南部以至非洲。白鹈鹕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白鹈鹕
拉丁学名:Pelecanus onocrotalus
英文俗名:Great White Pelican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鹈鹕科(Pelecanidae)
中文属名:鹈鹕属(Pelecanus)
繁殖区:古北界 : c, sw
非繁殖区:非洲, n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6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白鹈鹕:形态特征图
体型甚大(160厘米)的白色鹈鹕。体羽粉白,仅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褐黑。头后具短羽 冠,胸部具黄色羽簇。亚成鸟褐色。
虹膜-红色;嘴-铅蓝;裸露喉囊-黄色;脸上裸露皮肤-粉红;脚-粉红。
叫声:通常无声,但能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鹈鹕
白鹈鹕的体形比卷羽鹈鹕小,体长为140~175厘米,体形粗短肥胖,颈部细长。与卷羽鹈鹕不同的是嘴虽然也是长而粗直,但呈铅蓝色,嘴下有一个橙黄色的皮囊,黑色的眼睛在粉黄色的脸上极为醒目,脚为肉红色。另外它的尾羽为24枚,比卷羽鹈鹕多2枚。它全身的羽毛都是雪白的颜色,稍微缀有一些橙色,头的后部有一束长而狭的悬垂式冠羽,胸部有一束淡黄色的羽毛,翼下的飞羽为黑色,与白色的翼下覆羽形成明显的对照。
生活习性
白鹈鹕
白鹈鹕主要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泽地带。常成群生活,善于飞行,善于游泳,在地面上也能很好地行走。飞行时头部向后缩,颈部弯曲靠在背部,脚向后伸,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来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没有鹰飞的高。在水中游泳时,颈常曲成“S”形,并不时地发出粗哑的叫声。它主要以鱼类为食,觅食时从高空直扎人水中。
地理分布
白鹈鹕
白鹈鹕没有亚种分化。
国外分布:欧洲南部、非洲、亚洲中部和南部等地;
国内分布:曾见于新疆西部及天山、青海湖,以及河南、福建等地,均为冬候鸟或旅鸟。
我国共有3种鹈鹕,即卷羽鹈鹕、白鹈鹕和斑嘴鹈鹕,它们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豫北黄河故道湿地 青海湖鸟岛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准噶尔盆地 艾比湖 北部天山山地 伊犁谷地 尤尔都斯盆地 南部天山山地 塔河中下游平原 伊犁河
生长繁殖
白鹈鹕
繁殖期为4~6月,结成大群一起在湖中小岛、湖边芦苇浅滩,以及河流岸边和沼泽地等处营巢。通常将巢筑于芦苇丛中的浅水处或者湖边的泥地上,也有的筑于树上。巢的结构较为庞大,主要由树枝、枯草和水生植物等构成。每窝产卵2~3枚,偶尔为4枚。卵刚产出时为白色,孵化后变为黄褐色,大小为95×60毫米。
白鹈鹕春季于3~4月,秋季于9~10月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迁徙,其种群数量较为稀少,在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我国境内连1只都未记录到,但1992年在亚洲其他地区共记录到5666只。
保护现状
白鹈鹕
它曾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常见鸟类,但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外数量已经十分稀少。虽对渔业生产有一定影响,但在我国境内数量极为有限。系大形水禽,可在动物园饲养供观赏。
保护等级
CITES濒危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97
白鹈鹕IUCN濒危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96
IUCN濒危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未定生效年代:1996
致危因素
● 种内生物学特点: 白鹈鹕在我国的繁殖区狭小,食物亦较单纯。
● 栖息地破坏: 越冬区环境条件严酷,加之青海湖等地近年来自然条件不断恶化,沙丘淹没了许多草地,植物更加稀少,湖内大量捕鱼,故数量急剧减少,致使白鹈鹕迁至他处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