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脚鹬(学名:Tringa guttifer,英文名:Nordmann’s Greenshank)是鹬科鹬属的水鸟,别名诺氏鹬。全长约30cm。上体黑褐色,羽缘灰色,次级飞羽灰,下背和尾上覆羽白,后者具少许窄的黑色横斑。下背和尾像夏羽。额、头的两侧和整个下体白。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沿海各省以及海南、台湾等省区。估计全球总的种群数量在1000只以下。习性同青脚鹬。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小青脚鹬
拉丁学名:Tringa guttifer
英文俗名:Nordmann’s Greenshank
命名作者:Nordmann, 1835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鹬属(Tringa)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46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濒危物种
Endangered(EN)
有灭绝危机的物种!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小青脚鹬
小青脚鹬是中等体型(31厘米)的灰色鹬。腿偏黄,嘴呈双色。非常似青脚鹬,但头较大;颈较短较厚;嘴较粗较钝且基部黄色;上体色较浅,鳞状纹较多,细纹较少(冬季),尾部横纹色较浅;腿相对较短,黄色较深;飞行时脚伸出尾后较短,叫声也不同。拿在手上能看见三趾间连蹼,青脚鹬仅有两趾连蹼。
虹膜-褐色;嘴-黑色,基部黄色;腿及脚-黄色/绿色。
叫声:粗哑的gwark声,与青脚鹬叫声迥然不同。
小青脚鹬:飞行图
小青脚鹬:飞行图
小青脚鹬:头部和嘴
小青脚鹬:翼下白色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小青脚鹬和青脚鹬的区别:小青脚鹬头较大、颈较短较厚、嘴较粗较钝且基部黄色、翼下无细纹。
地理分布
小青脚鹬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的萨哈林岛(库页岛)。冬季迁徙经日本及中国至孟加拉国及东南亚;迷鸟有至婆罗洲及菲律宾。
分布状况:全球性濒危(Collar et al., 1994)。种群数量非常稀少。迁徙时经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偶见于上海、福州、海南岛、香港和台湾。每年春季在香港有少量出现。
小青脚鹬分布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沿海各省以及海南、台湾等省区。估计全球总的种群数量在1000只以下。
国内为偶见旅鸟。春季多于3一4月,秋季于9一10在迁徙时途经中国。数量稀少,世界种群数量不足1000只。春季迁徙在盐城的数量至少有35只(王会,1992),但在冬季1989~1990年在盐城见51只、青岛2只、洞庭湖2只,1991年11月在江苏东台见18只(中国鸟类学会水鸟级,1994)。
生活习性
小青脚鹬非繁殖羽
小青脚鹬繁殖羽
小青脚鹬栖息在沼泽繁殖期主要栖息于稀疏的落叶松林中的沼泽、水塘和湿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边沙滩、开阔而平坦的泥地、河口沙洲和沿海沼泽地带。常单独在水边沙滩或泥地上活动和觅食。觅食时常低着头,嘴朝下,在浅水地带来回奔跑。主要以水生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常涉水到齐腹深的水中去觅食。性情胆小而机警,稍有惊动即刻起飞。
栖息于海岸、沼泽、池塘、河口三角洲等地。常低头来回奔跑,步伐显得慌忙。跑得快,飞翔力强,速度也快。飞翔时,翼的鼓动不很快,但幅度大。常站立于海滨低岩的顶处等待退潮。潮退后,在淤泥或沙滩上用嘴搜索食物。以小型无脊椎物为食。
生长繁殖
小青脚鹬
繁殖期为6一8月。营巢于落叶松疏林中的沼泽、水塘或林缘湿地。巢多置于落叶松树上或其他树上,距地面的高度为2一4米。巢主要由落叶松的树枝、苔藓和地衣构成。
保护现状
受保护的小青脚鹬由于栖息地的破坏,人为捕杀,小青脚鹬的数量急剧下降,已列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