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鹞(学名:Circus aeruginosus,英文名:Western Marsh Harrier)是鹰科鹞属的鸟类。
白头鹞(学名:Circus aeruginosus)是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鹰科鹞属的一种鸟类。常见于沼泽中的芦苇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夏季它们在中欧和南欧出现,最东在中亚也有出现。在中欧它们是鹞属中体形最大的鸟。
中文学名:白头鹞
拉丁学名:Circus aeruginosus
英文俗名:Western Marsh Harri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鹞属(Circus)
繁殖区:古北界 : w, wc
非繁殖区:非洲,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76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基本信息
白头鹞白头鹞
中文学名: 白头鹞
中文俗名 白尾巴根子,泽鵟,泽鹞 。
拉丁文名:Circusaeruginosus
英文名:EurasianMarshHarrier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地理分布
白头鹞浅绿色:生育区;蓝色:过冬地区;深绿色:全年生活
全世界有8个亚种:指名亚种(C.aaeruginosus)分布新疆西部喀什、阿克苏、天山,中部库尔勒、哈密(繁殖鸟);西藏南部;我国东北中部和北部(夏候鸟);欧洲,中亚,托木斯克东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贝加尔湖,南到地中海,高加索山脉和以色列。(C.aharterti)分布于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C.aspilonotus)分布于托木斯克东部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贝加尔湖,中国北部、东北,朝鲜北部。(C.amacrosceles)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和科摩罗岛。(C.amaillardi)分布于留尼汪岛。(C.aspilothorax)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西部和中部。(C.aapproximans)分布于瓦利斯群岛、罗亚蒂群岛、苏格兰、斐济、汤加群岛、赫布里底群岛等。(C.agouldi)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和南部,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塔斯马尼亚,新西兰直到诺福克岛。
外形特征
成鸟
白头鹞白头鹞
白头鹞中等体型50~52厘米,雄鸟平均重540克,雌鸟平均重740克。雄鸟:似雄性白腹鹞的亚成鸟,但头部多皮黄色而少深色纵纹,上体黑色,下体色淡,头颈部有黑褐色纵斑。翼背面的初级飞羽基部有灰色部分。张开翼时初级飞羽先端的黑色羽十分鲜明。雌鸟及亚成鸟:似白腹鹞,但背部更为深褐,尾无横斑,头顶少深色粗纵纹。雌鸟腰无浅色。翼下初级飞羽的白色块斑(如果有)少深色杂斑。 虹膜-雄鸟黄色,雌鸟及幼鸟淡褐色;嘴-灰色;脚-黄色。
白头鹞比其它鹞健壮,翼展要大,它的翼展达130厘米。在滑翔时它们和其它鹞一样翅膀呈V形。
幼鸟
幼鸟孵出后不能飞,也不能走,它们只有在头上、躯干上和大腿上有绒毛,绒毛无法覆盖住身体,因此可以看到粉色的皮肤。新孵出的白头鹞上喙是黑色的,下喙是肉色或者粉色的。喙的边缘是红色的。随着幼鸟逐渐长大它们的喙边缘和腿变成黄色,眼睛边上的皮肤成为黑灰色,喙完全黑色。在变色的过程中喙根一开始是淡蓝灰色的,然后慢慢变黑
叫声
白头鹞的叫声类似凤头麦鸡,只有在孵育地,尤其是在它们刚从过冬地区回来后,能够听到。它们主要用来吸引对偶或者保护领域。雄鸟在俯冲时发出鼻音的hij?e、qui?或者kj?h的叫声。在抵抗对手保护领域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比较软的鼻音的guig。雌鸟在孵蛋的时候会发出沙哑轻轻的psie…的声音。
生活习性
白头鹞白头鹞
白头鹞使用低空、翅膀呈V行、左右摇晃的滑行来寻找食物,它们试图出其不意地袭击,一般它们在地面上袭击,很少在水上或者空中。它们的食物中70-80%是鸣禽和水禽如鸭科、黑水鸡和骨顶鸡(水禽一般是幼鸟)。假如有足够多的田鼠的话它们的食物组成部分也可能包含大量田鼠。此外还有少量小哺乳动物(至麝鼠大小)以及鱼、蛙、蜥蜴和比较大的昆虫。
虽然在它们的食物中鸟类占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在它们的巢附近很难找到猎物的羽毛。一般它们就在抓到食物的地方吃,这往往就在旷野或者在树桩上,不像其它一些猛禽那样它们没有专门进食的地方。
求偶
从三月和四月开始可以观察到雄鸟的求偶飞行:它们对雌鸟俯冲,然后突然向旁边斜飞出去。
生长繁殖
繁殖于古北界的西部和中部至中国西部;越冬于非洲、印度及缅甸南部。繁殖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及周边地区。冬季南迁至印度的阿萨姆。不常见。筑巢在芦苇丛水地、湿地和干旱地上。营巢持续到孵化期。巢外径36~80cm,内径20~27cm,巢深7~12cm,巢高14~50cm,巢间距100m以上。每窝卵4~5枚。卵为青色或青白色,卵磊小45~54mm×35.6~42.1mm。
一般筑在水面上芦苇密集的地方或者沼泽地植被多的地面上,偶尔也会筑在麦田里,很少筑在草地上。其它对偶可能会再次使用过去的鸟筑的巢。巢由一大堆树枝、芦苇和类似的物质组成,白头鹞的巢比其它鹞属鸟的巢大。几乎只有雌鸟参加筑巢的工作。
白头鹞白头鹞
白头鹞每年只孵育一次。在中欧它们从五月初开始生蛋,晚的可能性到六月才生。一般每巢有四至五只蛋,非常大的巢也可能有八个蛋。蛋椭球形,表面光滑,没有光泽,蓝白色,在孵蛋的时候往往被筑巢用的东西染成其它颜色。只有雌鸟孵蛋,在孵蛋期间熊鸟喂雌鸟。孵蛋期为31至36天。
雌鸟孵卵,雄鸟给雌鸟提供食物。育雏期取食困难时,雌鸟把弱雏给其他雏鸟吃掉。
每个幼鸟孵出的间隔不等。幼鸟刚孵出的七至十天里雌鸟非常照管它们,在这段时间里幼鸟和雌鸟全部由雄鸟喂。雄鸟会飞过巢时在飞行中把猎物投下,也可能降落到巢边交给雌鸟。此后两只成鸟都开始狩猎。21至28天后幼鸟羽翼健全,35至40天后它们能够飞。在刚飞出后的十四天内它们依然徘徊在巢附近。一般要到23个星期后它们才完全自立。
迁徙
白头鹞是徙鸟。八月底至十月初它们通过法国、西班牙、直布罗陀然后沿非洲大西洋海岸飞往它们的越冬地,有些甚至飞到塞内加尔,有些也在西班牙和法国过冬。三月中至四月初它们返回孵育地。
保护现状
从19世纪末开始由于狩猎、偷蛋和破坏孵育地区白头鹞的数目大量减少。从1970年代开始其数量又开始增加,原因是全年保护以及禁止使用DDT等化学药剂。由于生活地带的破坏(沼泽和湿地派干)它们依然受到威胁。
白头鹞在芦苇丛中筑巢,近年来由于全球暖化使得海平面上升,海水慢慢的渗进芦苇丛中,芦苇丛能忍受一点盐分,但当海平面上升的越来越高时,大量的盐分会使芦苇丛大量枯死,少了栖息地,白头鹞就无法繁殖,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因此白头鹞的处境正岌岌可危。
地理分布
在北非、欧洲(除不列颠群岛外)、亚洲(西亚至库页岛和朝鲜)以及新几内亚、留尼汪、马达加斯加和科摩罗有白头鹞孵育,主要地区是俄罗斯的平原地区、北欧和中欧。它们尤其典型出现在芦苇丛中。
食物
白头鹞使用低空、翅膀呈V行、左右摇晃的滑行来寻找食物,它们试图出其不意地袭击,一般它们在地面上袭击,很少在水上或者空中。它们的食物中70-80%是鸣禽和水禽如鸭科、黑水鸡和骨顶鸡(水禽一般是幼鸟)。假如有足够多的田鼠的话它们的食物组成部分也可能包含大量田鼠。此外还有少量小哺乳动物(至麝鼠大小)以及鱼、蛙、蜥蜴和比较大的昆虫。
虽然在它们的食物中鸟类占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在它们的巢附近很难找到猎物的羽毛。一般它们就在抓到食物的地方吃,这往往就在旷野或者在树桩上,不像其它一些猛禽那样它们没有专门进食的地方。
亚种
白头鹞指名亚种(学名:Circusaeruginosusaeruginos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