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氏牡丹鹦鹉(学名:Agapornis fischeri,英文名:Fischer’s Lovebird)是鹦鹉科牡丹鹦鹉属的鸟类,又叫牡丹鹦鹉、费氏情侣鹦鹉、费氏爱情鸟。是七彩缤纷的小鹦,国内现有9个品种,为较珍贵的人工繁育鸟。常见的品种有琉璃腰牡丹鹦鹉(棕头牡丹鹦鹉)、黄领黑牡丹鹦鹉(黑头牡丹鹦鹉)、金红桃牡丹鹦鹉(桃脸黄牡丹鹦鹉)、小樱哥牡丹鹦鹉(桃脸绿牡丹鹦鹉)及蓝牡丹鹦鹉等品种。牡丹鹦鹉性情凶猛,以强欺弱,发情雌鸟更为突出,叫声大而杂,有时噪声扰人,还可向其他鸟进攻,这时若将雌鸟与雄鸟配对繁育则鸣声锐减,性情好转,所以饲养牡丹鹦鹉以成对为佳。经人工培养还有多种色系的品种:如黄、白、钴蓝、紫、灰、银、乳白及杂纹等。平均寿命约10–15年。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坦桑尼亚以北,维多利亚湖附近之草原,是近危物种。
中文学名:费氏牡丹鹦鹉
拉丁学名:Agapornis fischeri
英文俗名:Fischer’s Lovebird
命名作者:Reichenow, 1887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牡丹鹦鹉属(Agapornis)
繁殖区:非洲 : Tanzani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红色
外形特征
费氏牡丹鹦鹉
略小于同属的桃脸爱情鸟, 一般长度为13-15厘米(约5-6吋), 50-55g。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额头、鸟喙和眼睛之间、脸颊、喉咙为橘红色;头顶和头部後方为橄榄绿色;胸部上方和颈部为橙黄色;身体两侧、腹部、尾巴内侧覆羽黄绿色,尾部上方为蓝色;翅膀内侧覆羽蓝绿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宽的白眼圈,鸟喙红色,虹膜棕色。幼鸟体色较暗,鸟喙带有黑色。
生活习性
费氏牡丹鹦鹉
主要栖息于灌木丛和金合欢属植物分布的高原地区、介于1100米到2000米之间各种棕榈树和其他数种分布的林区、刺丛平原区、开阔的草原地型和农耕区等。他们在繁殖季会组成20到80只左右的群体,生性非常吵杂,往往还没看见他们的踪迹就会先听见那尖锐刺耳的鸣叫;他们平时会大批聚集於农耕区,觅食黍类、玉米和谷类作物等,有时候会高达数百只;平时他们大多在地面觅食,个性十分活泼大胆,可以在很近的距离内接近他们;他们有季节性迁移的习性,平常是游牧性质的鸟种,活动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而定。
生长繁殖
费氏牡丹鹦鹉
在乾燥季节他们的繁殖季为1月和2月、4月和6月、7月;他们会寻找枯死的树洞为筑巢地点,也有些鸟会在峭壁上的裂缝中筑巢;人工豢养的佛伊斯奇氏爱情鸟非常容易繁殖,繁殖期大多在春季开始,可以提供20*20*30公分的厚木巢箱;他们一次会产下3到6枚卵,孵化期为20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32天。如果缺乏矿物质,亲鸟会有拔去幼鸟身上羽毛的倾向,照顾得宜的话一年他们可以繁殖数次,但是为了亲鸟的健康一年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春天一月至四月为繁殖期, 下蛋四至六枚,每隔一天一枚。孵化期21至23天,孵化后约40 天可离巢,自行觅食,于第一次换毛后八个月进入成熟期,满週岁进入生育期,一年可有一至三胎。因为母雀比较凶,故选年纪大一的雄雀匹配比较容易成功。繁殖最好避免与其他不同种之爱情鸟杂交,以免影后代带有不良因子,诞下不孕或有缺陷的后代。
其实同种中已有多种不同色彩的品种,可随意交配产生新的颜色,不必与其他种如桃脸,黑脸等杂配。牡丹小鹦在筑巢时喜用喙将草或筑巢物料搬回巢中,有别于桃面小鹦喜将物料藏在羽翼底下,带回巢箱中。筑巢物料用抹手纸,恐防干草生虫及回潮,对小鸟健康有影。
地理分布
非洲坦桑尼亚以北,维多利亚湖附近之草原,但亦有生存在1.5公里之山区。
栖息地:坦尚尼亚北部、赛伦盖提国家公园、卢旺达、蒲隆地;从龙中逃脱的鸟在各地都有族群,大多栖息于坦桑尼亚、肯尼亚等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