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杜鹃(学名:Cacomantis merulinus,英文名:Plaintive Cuckoo)是杜鹃科八声杜鹃属的鸟类,俗名八声喀咕、哀鹃、八声悲鹃、雨鹃。体小(21厘米)的灰褐色及棕色杜鹃,成鸟灰头棕腹无横纹,亚成鸟全身横纹,与栗斑杜鹃的区别在于无眼纹。八声杜鹃主要分布在印度东部、中国南部、大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及菲律宾等地。该物种已被列入三有保护鸟类名录。
中文学名:八声杜鹃
拉丁学名:Cacomantis merulinus
英文俗名:Plaintive Cuckoo
命名作者:Scopoli, 1786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文属名:八声杜鹃属(Cacomanti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to Philippine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9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八声杜鹃:左为亚成鸟
体小(21厘米)的灰褐色及棕色杜鹃。
成鸟:头灰,背及尾褐,胸腹橙褐色。
亚成鸟:上体褐而具黑色横斑,下体偏白而多横斑,似栗斑杜鹃成鸟,但无过眼线。
虹膜-绯红;嘴-上黑下黄;脚-黄色。
叫声:哀婉的哨音tay?ta?tee, tay?ta?tee,速度音高均升,有时晚上能听见。另种叫声为两三个哨音减弱为一连串下降的pwee, pwee, pwee, pee?pee?pee?pee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栗斑杜鹃
八声杜鹃亚成鸟和栗斑杜鹃的区别:两者同属,都是褐色多横斑的小型杜鹃。区别在于:
(1)八声杜鹃的叫声为八声;栗斑杜鹃叫声为四声(繁殖期音节增多)。
(2)八声杜鹃亚成鸟下体橙褐色,无过眼线;栗斑杜鹃具有过眼纹,面部偏白色,下体偏白。
地理分布
八声杜鹃
分布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斯里兰卡、东至菲律宾、苏拉威西岛、爪哇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四川、云南、至福建等以南大陆、广东、海南等地,多栖息于村边、果园、公园及庭院的树木以及甚至见于路旁的树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
分布范围:印度东部、中国南部、大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及菲律宾。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及季节性候鸟,上至海拔2000米。亚种querulus繁殖于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广西、广东及福建;在海南岛为留鸟。
生活习性
八声杜鹃:亚成鸟
叫声:哀婉的哨音tay?ta?tee, tay?ta?tee,速度音高均升,有时晚上能听见。另种叫声为两三个哨音减弱为一连串下降的pwee, pwee, pwee, pee?pee?pee?pee声。
习性:喜开阔林地、次生林及农耕区,包括城镇村庄。常被小型鸟群围攻。叫声熟悉于耳,但却难见其鸟。
生长繁殖
就像其他杜鹃科大多数鸟类一样,八声杜鹃也营巢寄生。
八声杜鹃寄生于长尾缝叶莺
八声杜鹃寄生于长尾缝叶莺
亚种分化
八声杜鹃华南亚种(学名:Cuculus merulinus querulus)。分布于印度半岛至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四川、云南、至福建等以南大陆、广东、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