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鹃隼(学名:Aviceda leuphotes,英文名:Black Baza)是鹰科鹃隼属的鸟类。是一种小型猛禽,头顶具有长而垂直竖立的蓝黑色冠羽,极为显著。栖居于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时也出现在疏林草坡、村庄和林缘田间,多在晨昏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蜥蜴、蝙蝠、鼠类和蛙等小型脊椎动物。栖息于高大树木的顶枝,以细树枝筑巢。常单独活动,有时也集3—5只的小群。繁殖期间每次产卵2~3枚。属留鸟。黑冠鹃隼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另有褐冠鹃隼在中国分布。
中文学名:黑冠鹃隼
拉丁学名:Aviceda leuphotes
英文俗名:Black Baza
命名作者:Dumont, 1820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鹃隼属(Aviced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57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黑冠鹃隼: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小(32厘米)的黑白色鹃隼。头顶具有长而垂直竖立的蓝黑色冠羽,极为显著。整体体羽黑色,胸具白色宽纹,翼具白斑,腹部具深栗色横纹。两翼短圆,飞行时可见黑色衬,翼灰而端黑。飞行时振翼如鸦,滑翔时两翼平直。
虹膜-红色;嘴-角质色,蜡膜灰色;脚-深灰。
叫声:作一至三轻音节的假声尖叫,似海鸥的咪咪叫。
黑冠鹃隼
黑冠鹃隼:飞行图
地理分布
国外分布
黑冠鹃隼分布图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国内分布
黑冠鹃隼: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越冬在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有三个亚种出现:wolfei在四川,syama在华南及西南,指名亚种在海南岛。地区性并不罕见,栖于开阔有林的低地。
亚种分化
黑冠鹃隼
中国有分布,分布于四川、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等地。全世界共有5个亚种,中国有3个亚种:
黑冠鹃隼指名亚种(学名:Aviceda leuphotes leuphote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等地。
黑冠鹃隼南方亚种(学名:Aviceda leuphotes syama)。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黑冠鹃隼四川亚种(学名:Aviceda leuphotes wolfe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等地。
生活习性
黑冠鹃隼
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振翼作短距离飞行至空中或于地面捕捉大型昆虫。黑冠鹃隼地区性并不罕见,在中国四川、云南为留鸟,其他地区为夏候鸟。
栖息于平原低山丘陵和高山森林地带,也出现于疏林草坡、村庄和林缘田间地带。常单独活动,有时也有3-5左右的小群活动。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和盘旋,间或作一些鼓翼飞翔,活动极为悠闲,有时也在林内和地上活动和捕食。
性警觉而胆小,但有时也显得迟钝而懒散,头上的羽冠经常忽而高高地耸立,忽而又低低地落下,好象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情都非常地敏感。
活动主要在白天,特别是清晨和黄昏较为活跃。
主要以蝗虫、蚱蜢、蝉、蚂蚁等昆虫为食,也特别爱吃蝙蝠,以及鼠类、蜥蜴和蛙等小型脊推动物。由于嘴峰上有2个尖尖的齿突,显得十分锋利。
叫声作一至三轻音节的假声尖叫,似海鸥的咪咪叫。
生长繁殖
繁殖期4-7月。营巢于森林中河流岸边或邻近的高大树上,巢主要由枯枝构成,内放草茎、草叶和树皮纤维。每窝产卵2-3枚,卵钝卵圆形,灰白色缀有茶黄色,大小为35-46mm×29-38mm,平均39mm×32mm。
保护现状
1.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2.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
4.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