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草鹬(学名:Tringa ochropus,英文名:Green Sandpiper),属鸻形目鹬科鹬属。腹部白。是一种珍贵的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北和华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为旅鸟或冬候鸟。
中文学名:白腰草鹬
拉丁学名:Tringa ochropus
英文俗名:Green Sandpip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鹬属(Tringa)
繁殖区:古北界 : 广泛分布
非繁殖区:sw 古北界, 非洲, 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4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白腰草鹬
中等体型(23厘米),矮壮型,深绿褐色,腹部及臀白色。飞行时黑色的下翼、白色的腰部以及尾部的横斑极显著。上体绿褐色杂白点;两翼及下背几乎全黑;尾白,端部具黑色横斑。飞行时脚伸至尾后。野外看黑白色非常明显。冬羽和夏羽基本相似,但体色较淡。上体呈灰褐色。背和肩具不甚明显的皮黄色斑点。
虹膜-褐色;嘴-暗橄榄色;脚-橄榄绿色
叫声:响亮如流水般的tlooeet-ooeet-ooeet,第二音节拖长。
白腰草鹬
白腰草鹬:飞行姿态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腰草鹬和矶鹬的区别:矶鹬黑色眼线过眼,肩部具白斑。
白腰草鹬与林鹬的区别:白腰草鹬近绿色的腿较短,外形较矮壮,下体点斑少,翼下色深。
矶鹬
林鹬
地理分布
白腰草鹬地理分布
白腰草鹬在中国繁殖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新疆西部。越冬于西藏南部、云南、贵州、四川和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以及海南岛、香港和台湾。迁徙经过河北、宁夏、青海、甘肃等省。在国外繁殖于欧洲,往东到中亚、阿尔泰、外贝加尔湖、蒙古、黑龙江中游,一直到西伯利亚太平洋沿岸。越冬于欧洲南部、地中海、非洲、波斯湾、伊朗、日本和菲律宾等地。
生活习性
白腰草鹬
白腰草鹬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山地或平原森林中的湖泊、河流、沼泽和水塘附近。栖息海拔高度可达海拔3000米左右。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沿海、河口、内陆湖泊、河流、水塘、农田与沼泽地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活动在水边浅水处、砾石河岸、泥地、沙滩、水田和沼泽地上。迁徙期间也常集成小群在放水翻耕的雌性地上觅食。尤其喜欢肥沃多草的浅水田。常上下晃动尾,边走边觅食。遇有干扰也少起飞,而是首先急走,远离干扰者,然后到有草或乱石处隐蔽。若干扰者继续靠近,则突然冲起,并伴随着“啾哩一啾哩”的鸣叫而飞。飞翔疾速,两翅煽动甚快,常发出“呼呼”声响。
白腰草鹬主要啄食蠕虫、虾、蜘蛛、小蚌、田螺、昆虫、昆虫幼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小鱼和稻谷。
生长繁殖
白腰草鹬
白腰草鹬的繁殖期为5—7月。刚到繁殖地时多活动在林外开阔的湖边、河岸和沼泽地上。以后逐渐进入森林繁殖。通常营巢于森林中的河流、湖泊岸边或林间沼泽地带,也在林缘河边沼泽湿地及河边小岛上的草丛中或疏林中营巢。巢多置于草丛中地上或树下树根间。也有报告营巢于树上。一般不筑巢,而是利用鸫、鸽等鸟类废弃的旧巢。每窝产卵3—4枚。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桂红色、污白色,灰色或灰绿色,其上被有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4—42×25—30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卵期间亲鸟甚为护巢。若有入侵者侵入巢区,亲鸟则在空中来回飞翔或站于附近树上鸣叫不已,直至入侵者离去。孵化期20—23天。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