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斑尾鹃鸠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相关信息

斑尾鹃鸠的图片

斑尾鹃鸠(学名:Macropygia unchall,英文名:Barred Cuckoo-Dove)是鸽鸠科鹃鸠属的鸟类。体大而尾长的褐色鹃鸠。分布于自克什米尔地区、至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的华南一带北抵四川、福建等地,主要生活于丘陵的树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数量稀少,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斑尾鹃鸠

拉丁学名:Macropygia unchall

英文俗名:Barred Cuckoo-Dove

命名作者:Wagler, 1827

中文目名:鸽形目(Columbiformes)

中文科名:鸽鸠科(Columbidae)

中文属名:鹃鸠属(Macropygi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79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斑尾鹃鸠
斑尾鹃鸠

体大(38厘米)而尾长的褐色鹃鸠。背及尾满布黑色或褐色横斑。头灰,颈背呈亮蓝绿色。胸偏粉,渐至白色的臀部。

雌鸟无亮绿色。背上横斑较密,尾部横斑有别于同地区的其他鹃鸠。

虹膜-黄色/浅褐色;嘴-黑色;脚-红色。

叫声:响亮的kro-uum或u-wa声,第二音节比第一音节更响更高,仅在近处可闻。

地理分布

斑尾鹃鸠
斑尾鹃鸠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东南亚、爪哇及巴厘岛。国外分布于克什米尔、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

分布状况:不常见,于海拔800~3000米间的山地森林。亚种tusalia为四川中部的夏候鸟、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留鸟;minor 为留鸟,见于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广东,于海南岛也有分布;上海有过迷鸟记录。

生活习性

生 境

通常成对活动,偶尔单只,很少成群活动。行动从容,不甚怕人,见人后并不立刻飞走,总要停留对视片刻才起飞。叫声低沉似’coo-um-coo-um’声。

习 性

结小群活动。疾速穿越树冠层。落地时尾上举。

体 型

体重雄性160-220g,雌性165-230g;体长雄性333-371mm,雌性324-410mm;嘴峰雄性14-16mm,雌性15-22mm;翅雄性166-184mm,雌性168-183mm;尾雄性158-185mm,雌性149-201mm;雄性跗蹠20-24mm,雌性17-27mm。

食 性

主要以榕树果实和其他植物浆果、种子、草子为食,有时也吃稻谷等农作物。

生长繁殖

繁殖期5-8月。成对营巢于茂密的森林中,有时也在竹林中营巢,通常置巢于树枝桠上或竹桠上。巢甚简陋,主要由枯枝和草构成。每窝产卵1枚,偶尔2枚。卵的大小为30-38mm×20-28mm。

亚种分化

斑尾鹃鸠
斑尾鹃鸠

斑尾鹃鸠华南亚种(学名:Macropygiaunchallminor)。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上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

斑尾鹃鸠西南亚种(学名:Macropygiaunchalltusalia)。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

相关信息

斑尾鹃鸠
斑尾鹃鸠

江西武夷山保护区篁村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在黄沙坑龙潭巡护时,发现大种群数量的斑尾鹃鸠。据管理站工作人员观察,该斑尾鹃鸠种群数约有200至300只,活动范围只有1至2平方公里。

篁村保护管理站郑站长介绍,斑尾鹃鸠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稀有种。从2006年开始,武夷山科考局鸠鸽科就开始记录斑鸠在武夷山的活动,以前只有关于火斑鸠、朱颈斑鸠和山斑鸠的鸠鸽科鸟类的记录,这次发现的大种群斑尾鹃鸠填补了该斑鸠在武夷山记录的空白。此次发现的大种群数量的斑尾鹃鸠有成体和亚成体,属于亚种留鸟和繁殖鸟,但并不是向武夷山迁徙。斑尾鹃鸠通常成对活动,偶尔单只,很少成群活动,此次发现大种群数量斑尾鹃鸠实属罕见。龙潭周边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森林生态保存完好,较适合斑尾鹃鸠生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斑尾鹃鸠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