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原话揭示的是生活哲学问题和对少部分人的批判。意思是用通常道德标准衡量,一个貌似可怜之人现实的不如意,一定是由于之前的过错造成的或咎由自取,知道自己错了还屡教不改和咎由自取即是此类人的可恨之处。中文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外文名Whoever is pitiful must have a cause to be despised.类别生活哲学揭示内容生活哲学问题和对少部分人的批判具体做法假可怜之人心理详细解释路边的老乞丐伸着一双裂满口子的手,你忍心拒绝?小姐妹情场屡屡失意,你不给她的“梨花带雨”贡献个肩膀?亲戚在股市上把家底都搭进去了,你不伸把援手?中国人讲究“人情味”,以“铁石心肠”为耻。可是,偏偏这句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话,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让人们去批判这些可怜人。这是落井下石,还是理智行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