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新英格兰棉尾兔

阅读(81)

动物百科小编_天使兎兎。给大家整理了新英格兰棉尾兔的资料,包括新英格兰棉尾兔的图片资料、新英格兰棉尾兔的形态特征、新英格兰棉尾兔的生活习性、新英格兰棉尾兔的品种和种类、新英格兰棉尾兔的寿命等与新英格兰棉尾兔相关的详细信息。

新英格兰棉尾兔New England cottontail

新英格兰棉尾兔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兔形目 Lagomorpha
科: 兔科 Leporidae
属: 林兔属 Sylvilagus
种: 新英格兰棉尾兔 S. transitionalis
        ( Bangs, 1895 )
分布: 美国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新英格兰棉尾兔(拼音:xīn yīng gé lán mián wěi tù);
英文名:New England cottontail;
学名:Sylvilagus transitionalis。
新英格兰棉尾兔,是一种分布于美国新英格兰部分地区,即缅因州南部至纽约州南部的棉尾兔,其标准标准采于康乃狄克州新伦敦县。与东部棉尾兔很相似。由于数量与栖地的减少,本种可能会被纳入《濒危物种法》的保护范围。在一些两种共生的地区,狩猎被限制,以保护余下的种群。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标签: 兔形目兔科林兔属美国特有植食棕色

体长:

身高:

体重:

生命:

食性:

繁殖:

习性:

分布: 美国

新英格兰棉尾兔

新英格兰棉尾兔

新英格兰棉尾兔

新英格兰棉尾兔英文名:New England cottontail

新英格兰棉尾兔

年幼的新英格兰棉尾兔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新英格兰棉尾兔分布于美国新英格兰部分地区,即缅因州南部至纽约州南部。

新英格兰棉尾兔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New England cottontail (Sylvilagus transitionalis), also called the gray rabbit, brush rabbit, wood hare, wood rabbit, or cooney, is a species of cottontail rabbit represented by fragmented populations in areas of New England, specifically from southern Maine to southern New York. This species bears a close resemblance to the Eastern Cottontail (Sylvilagus floridanus), which has been introduced in much of the New England Cottontail home range. The eastern cottontail is now more common in it.

麝袋鼠

阅读(166)

动物百科小编精灵鼠小弟给大家整理了麝袋鼠的资料,包括麝袋鼠的图片资料、麝袋鼠的形态特征、麝袋鼠的生活习性、麝袋鼠的品种和种类、麝袋鼠的寿命等与麝袋鼠相关的详细信息。

麝袋鼠Musky rat-kangaroo

麝袋鼠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双门齿目 Diprotodontia
亚目: 袋鼠亚目 Macropodiformes
科: 麝袋鼠科 Hypsiprymnodontidae
属: 麝袋鼠属 Hypsiprymnodon
种: 麝袋鼠 H. moschatus
        ( Ramsay, 1876 )
分布: 澳大利亚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麝袋鼠(拼音:shè dài shǔ);
英文名:Musky rat-kangaroo;
学名:Hypsiprymnodon moschatus。
麝袋鼠,一种有袋动物,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中。生性胆小害羞,独居,四足行走,擅长攀爬。杂食性,以水果、种子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双门齿目麝袋鼠科麝袋鼠属澳大利亚特有雨林独居胆小杂食棕色

体长: 22-26厘米

身高:

体重: 300-400克

生命: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次产2仔

习性: 胆小害羞,独居

分布: 澳大利亚

麝袋鼠

麝袋鼠学名:Hypsiprymnodon moschatus

麝袋鼠

麝袋鼠英文名:Musky rat-kangaroo

麝袋鼠

麝袋鼠的背部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麝袋鼠体长22-26厘米;尾长7-10厘米;重量300-400克。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麝袋鼠繁殖季节在2-7月份,通常雌性产2仔,幼鼠要在育儿袋中生活大约4个月。麝袋鼠1岁性成熟。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麝袋鼠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中。

知 识Knowledge

麝袋鼠学名:Hypsiprymnodon moschatus,由澳大利亚动物学家–爱德华·皮尔逊·拉姆齐(Edward Pierson Ramsay)于1876年命名。

麝袋鼠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musky rat-kangaroo (Hypsiprymnodon moschatus) is a marsupial species found only in the rainforests of northeast Australia. Although some scientists place this species as a subfamily (Hypsiprymnodontinae) of the family Potoroidae, the most recent classification places it in the family Hypsiprymnodontidae with prehistoric rat-kangaroos.

东部棉尾兔

阅读(86)

动物百科小编灰兔雪牙给大家整理了东部棉尾兔的资料,包括东部棉尾兔的图片资料、东部棉尾兔的形态特征、东部棉尾兔的生活习性、东部棉尾兔的品种和种类、东部棉尾兔的寿命等与东部棉尾兔相关的详细信息。

东部棉尾兔Eastern cottontail

东部棉尾兔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兔形目 Lagomorpha
科: 兔科 Leporidae
属: 林兔属 Sylvilagus
种: 东部棉尾兔 S. floridanus
        ( J. A. Allen, 1890 )
分布: 北美洲、南美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东部棉尾兔(拼音:dōng bù mián wěi tù);
英文名:Eastern cottontail;
学名:Sylvilagus floridanus。
东部棉尾兔,又称美东棉尾兔、佛罗里达棉尾兔、东林兔,分布于的美国东部和西南部、加拿大南部、墨西哥东部、中美洲和南美洲最北部的草原和灌木林中。春夏天吃草、苜蓿、蔬菜和水果,冬天以树皮、树芽、嫩枝、枫树和山茱萸为食。野生东部棉尾兔平均寿命只有2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兔形目兔科林兔属中北美草原灌丛植食夜行性棕色

体长: 全长35.5-48.5厘米

身高:

体重: 0.8-2公斤

生命:

食性: 植食性

繁殖: 最多可产下九只兔崽

习性: 夜间活动

分布: 北美洲、南美洲

东部棉尾兔

东部棉尾兔头部特写

东部棉尾兔

东部棉尾兔站立

东部棉尾兔

出生10天的东部棉尾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东部棉尾兔全长35.5-48.5厘米;尾长:2.5-7.6厘米;耳朵长度:4.9-7.6厘米;重量0.8-2公斤。雌性略大。东部棉尾兔体型粗壮,后腿强壮,耳长,眼大棕色(以侦察外界的危险),背色呈红棕或灰褐色,腹毛白色。尾短,下方白色,蓬松,上有一铁锈色斑点。它与欧洲野兔的分别为其头颈为灰褐色,躯干颜色较浅,冬季的毛皮偏灰色。幼崽出生数星期也会长出相同颜色的皮毛,而其额头下的白斑会慢慢消失。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东部棉尾兔春夏天吃草、苜蓿、蔬菜和水果,冬天以树皮、树芽、嫩枝、枫树和山茱萸为食。
东部棉尾兔具有很高的地域性。它在夜间出没,在黎明和入夜时也很活跃,没有冬眠的习性。跑步时可跳跃至15英呎高,以助其躲避猎食 者。被追逐时,以“之”字路线奔跑,猎食者无法追踪其气味,也就较难跟上。其时速可达每小时18英里。它偏好容易躲藏的地方,但也适应旷野的环境。森林、 沼泽、杂木林、灌木丛或空地,总之能够让其挖洞的地方,都是理想的栖地。
捕猎和掠食是防止种群过剩的因素。大约20至25%的兔崽可以活到1岁,而每年都有85%的成兔和幼兔被包括人类在内猎食者的杀死。其他捕食者包括鹰、猫头鹰、郊狼、狼、鼬和猞猁。人类也以其为食物;皮毛也可作衣料。在农场和花园,本被视为害兽而被射杀或用陷阱捕捉,以保护植物。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东部棉尾兔交配期为每年二月至九月。雄兔会与多于一只雌兔交配。雌兔每年可生产二至四次,每次最多可产下九只兔崽。雌兔在地面以草与皮毛筑巢,并能于生效随即再次交配。兔崽长到三星期大就戒奶,七周后使可离巢,并于三月个月后再繁殖下一代。野生东部棉尾兔平均寿命只有2岁,人工饲养的寿命会更长。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东部棉尾兔本种分布于的美国东部和西南部、加拿大南部、墨西哥东部、中美洲和南美洲最北部的草原和灌木林中。在北美洲的中西部数量众多,也曾在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出现。其标准标本采自佛罗里达州布劳沃德县的塞巴斯蒂昂河。在欧洲殖民者开垦森林的时候,它们也随之北上。它们原本不生活于新英格兰地区,但引入后就与当地的原生种新英格兰棉尾兔争夺栖地。

东部棉尾兔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eastern cottontail (Sylvilagus floridanus) is a New World cottontail rabbit, a member of the family Leporidae. I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rabbit species in North America.

小犰狳

阅读(130)

动物百科小编蒙牛沒我牛给大家整理了小犰狳的资料,包括小犰狳的图片资料、小犰狳的形态特征、小犰狳的生活习性、小犰狳的品种和种类、小犰狳的寿命等与小犰狳相关的详细信息。

小犰狳Pichi

小犰狳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有甲目 Cingulata
科: 犰狳科 Dasypodidae
属: 小犰狳属 Zaedyus
种: 小犰狳 Z. pichiy
        ( Desmarest, 1804 )
分布: 智利、阿根廷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小犰狳(拼音:xiǎo qiú yú);
英文名:Pichi;
学名:Zaedyus pichiy。
小犰狳,分布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自然栖息地为半沙漠和干燥草原。独居,昼伏夜出,杂食性,主食无脊椎动物,偶尔吃植物和小型蜥蜴。小犰狳有冬眠的习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 标签: 有甲目犰狳科小犰狳属荒漠草原独居夜行性杂食冬眠褐色

体长: 26-33.5厘米

身高:

体重: 1-1.5公斤

生命: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胎产1-2仔

习性: 独居,昼伏夜出

分布: 智利、阿根廷

小犰狳

小犰狳英文名:Pichi

小犰狳

小犰狳

小犰狳

小犰狳头部特写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小犰狳体长26-33.5厘米;尾长10-14厘米;重量1-1.5公斤。小犰狳深褐色头甲,坚硬的背甲,爪子锋利。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小犰狳交配季节在春季,雌性孕期大约60天,每胎产1-2仔。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小犰狳,分布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自然栖息地为半沙漠和干燥草原。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Zaedyus pichiy caurinus-Thomas, 1928
Zaedyus pichiy pichiy-Desmarest, 1804

小犰狳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pichi (Zaedyus pichiy) or dwarf armadillo is a small armadillo native to Argentina and Chile. It is the only living member of the genus Zaedyus, and the only armadillo to hibernate.

侏兔

阅读(83)

动物百科小编呆萌熊宝给大家整理了侏兔的资料,包括侏兔的图片资料、侏兔的形态特征、侏兔的生活习性、侏兔的品种和种类、侏兔的寿命等与侏兔相关的详细信息。

侏兔Pygmy rabbit

侏兔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兔形目 Lagomorpha
科: 兔科 Leporidae
属: 侏兔属 Brachylagus
种: 侏兔 B. idahoensis
        ( Merriam, 1891 )
分布: 北美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侏兔(拼音:zhū tù);
英文名:Pygmy rabbit;
学名:Brachylagus idahoensis。
侏兔,是最小的兔科动物。分布于北美洲,栖息在山间地带半干燥的灌木干草原地区。常见于高大茂密的三齿蒿丛中,它们全年依靠这种植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处。1890年首次在爱达荷州中部被发现。它曾先后被列入兔属和林兔属,但事实上与它们都有明显差别,一般被视为侏兔属的唯一一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兔形目兔科侏兔属最小美国特有草原灌丛植食灰色

体长: 23.5-29.5厘米

身高:

体重: 375-500克

生命:

食性: 植食性

繁殖: 每窝产4-8只幼仔

习性: 全日皆活动

分布: 北美洲

侏兔

侏兔

侏兔

侏兔头部特写

侏兔

侏兔学名:Brachylagus idahoensis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侏兔体长23.5-29.5厘米;尾长1.5-2.4厘米;重量375-500克;后腿长6-8厘米。雄性略大。侏兔是最小的兔科动物,也是在美洲两种会自挖洞穴的兔子之一(另一种是墨西哥的火山兔)。它与其他兔的差别在于其较小的体形、短耳、灰色的体表、短小的后腿,以及尾部没有白色的毛。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侏兔全日皆活动,并以早上中段最为活跃。常见于高大茂密的三齿蒿(Artemisia spp.)丛中。它们全年依靠这种植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处。其天敌包括郊狼、美洲獾、长尾鼬、短尾猫、大雕鸮、长耳鸮、灰泽鵟、渡鸦、王鵟和赤狐。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侏兔一岁即可繁殖,繁殖季节2-7月份。雌性在1年中最多可以繁殖3次,每窝产4-8只幼仔。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侏兔历史上广泛分布在美国本土西部大盆地及邻近的山间地带半干燥的灌木干草原地区,即蒙大拿州、爱达荷州、怀俄明州、犹他州、内华达州、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的一部份。此种受到了栖地受损、捕猎、疾病、基因多样性消失等因素的威胁。最后的雄性纯种侏兔发现于华盛顿州的哥伦比亚盆地,2006年3月20日死于波特兰洲的俄勒冈动物园,该动物园最后1只雌性纯种侏兔死于2008年。一项由动物园方面、华盛顿州立大学和西北野生动物园主持的混种计划正尝试把雌性个体与爱达荷种群繁殖,以维持血统。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此种在美国哥伦比亚河流域的种群虽然在2003年被联邦政府列为濒危物种(化石证据显示它在全新世早期因气候因素而与其他种群分开),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则把它列为低危物种。这是因为哥伦比亚河种群是一个子遗种,其基因的特点显示它正在形成新的亚种,而IUCN只以整个品种作考虑。2007年9月26日,美国联邦区域法院法官爱德华·洛吉(Edward Lodge)就 Western Watersheds Project 等环保组织起诉美国内政部部长盖尔·诺顿和美国渔业暨野生动物局的案件中作出提前判决,把渔业暨野生动物局否决原告要求把侏兔列为濒危或易危物种的九十天裁决发回。裁决要求渔业暨野生动物局在判决发出后九十天内制订一份新的九十天裁决。2008年1月8日,原告成功争取局方进行状况审查。

侏兔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pygmy rabbit (Brachylagus idahoensis) is a North American rabbit, and is one of only two rabbit species in America to dig its own burrow. The pygmy rabbit differs significantly from species within either the Lepus (hare) or Sylvilagus (cottontail) genera and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within the monotypic genus Brachylagus. One isolated population, the Columbia Basin Pygmy Rabbit, is listed as an endangered species by the U.S. Federal government, though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lists the species as lower risk.

山貘

阅读(323)

动物百科小编ペ笨笨猪@给大家整理了山貘的资料,包括山貘的图片资料、山貘的形态特征、山貘的生活习性、山貘的品种和种类、山貘的寿命等与山貘相关的详细信息。

山貘Mountain tapir

山貘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科: 貘科 Tapiridae
属: 貘属 Tapirus
种: 山貘 T. pinchaque
        (Roulin, 1829)
分布: 南美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山貘(拼音:shān mò);
英文名:Mountain tapir;
学名:Tapirus pinchaque。
山貘,也称毛貘、安第斯貘,是现存五种貘中最小的一种,主要栖息于海拔1400-4700米的山地森林中,主要以灌木、蕨类等植物为食。分布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的安第斯山脉地区。现存野生山貘数量估计少于2500只。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奇蹄目貘科貘属最小山地森林独居胆小植食黑色

体长: 约1.8米

身高: 肩高0.8-0.9米

体重: 150-225公斤

生命: 约27岁

食性: 植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独居,生性胆小

分布: 南美洲

山貘

山貘学名:Tapirus pinchaque

山貘

山貘头部特写

山貘

山貘的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山貘体长约1.8米;肩高0.8-0.9米;重量150-225公斤。山貘身体大部分长有棕色至黑色的长毛,唇部四周为白色。成年山貘臀部有两块无毛区域。幼年貘身体带有伪装性质的条纹。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山貘主要栖息于海拔1400~4700米的山地森林中,主要以灌木、蕨类等植物为食。白天和黄昏活跃,独居,生性胆小。山貘的天敌有美洲狮、眼镜熊和美洲豹。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山貘3通常每隔一年繁殖一次,孕期大约392天,每胎产1仔,新生山貘重约5.4-6.2公斤,哺乳期3个月,到3岁性成熟。人工饲养的山貘寿命大约27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山貘分布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的安第斯山脉地区。

山貘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mountain tapir or woolly tapir (Tapirus pinchaque) is the second smallest of the five species of tapir, only the recently described Tapirus kabomani being smaller, and is the only one to live outside of tropical rainforests in the wild.It is most easily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tapirs by its thick woolly coat and white lips.The species name comes from the term "La Pinchaque", an imaginary beast said to inhabit the same regions as the mountain tapir.

拉河三带犰狳

阅读(67)

动物百科小编ω猫咪ω给大家整理了拉河三带犰狳的资料,包括拉河三带犰狳的图片资料、拉河三带犰狳的形态特征、拉河三带犰狳的生活习性、拉河三带犰狳的品种和种类、拉河三带犰狳的寿命等与拉河三带犰狳相关的详细信息。

拉河三带犰狳Southern three-banded armadillo

拉河三带犰狳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有甲目 Cingulata
科: 犰狳科 Dasypodidae
属: 三带犰狳属 Tolypeutes
种: 拉河三带犰狳 T. matacus
        (Desmarest, 1804)
分布: 南美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拉河三带犰狳(拼音:lā hé sān dài qiú yú);
英文名:Southern three-banded armadillo;
学名:Tolypeutes matacus。
拉河三带犰狳,分布于南美洲,通常栖息于干燥草原。几乎不自己挖掘洞穴,而是占用废弃的其他动物的洞穴。属杂食性,以蚂蚁、白蚁、甲虫和水果为食。人工饲养的拉河三带犰狳寿命17岁以上。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 标签: 有甲目犰狳科三带犰狳属草原杂食棕色

体长: 21.8-27.3厘米

身高:

体重: 1-1.6公斤

生命: 17岁左右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分布: 南美洲

拉河三带犰狳

拉河三带犰狳英文名:Southern three-banded armadillo

拉河三带犰狳

拉河三带犰狳

拉河三带犰狳

拉河三带犰狳学名:Tolypeutes matacus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拉河三带犰狳体长21.8-27.3厘米;重量于1-1.6公斤。拉河三带犰狳是唯一能将整个身体卷曲成完整球体以保护自己的犰狳。一般为黄或棕色,较其他犰狳为小。背上有三片特出的鳞甲,能在卷曲时将头及尾部完整收藏于硬壳内,令它们较脆弱的下腹、四肢及眼耳口鼻等完全藏于壳内。与巴西三带犰狳的分别主要为分布及爪的数目。巴西三带犰狳有五爪,而本种只有四爪。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拉河三带犰狳交配季节在11-1月份,雌性孕期大约120天,每胎产1仔,哺乳期10周左右,9-12个月性成熟。人工饲养的拉河三带犰狳寿命17岁以上。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拉河三带犰狳,分布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北部、巴西西南部、巴拉圭及玻利维亚。

拉河三带犰狳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southern three-banded armadillo (Tolypeutes matacus), also called the La Plata three-banded armadillo, is an armadillo species from South America. It is found in parts of northern Argentina, southwestern Brazil, Paraguay and Bolivia, at elevations from sea level to 770 m (2,530 ft).

条纹原海豚

阅读(116)

动物百科小编黑猫仔仔给大家整理了条纹原海豚的资料,包括条纹原海豚的图片资料、条纹原海豚的形态特征、条纹原海豚的生活习性、条纹原海豚的品种和种类、条纹原海豚的寿命等与条纹原海豚相关的详细信息。

条纹原海豚Striped Dolphin

条纹原海豚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鲸目 Cetacea
科: 海豚科 Delphinidae
属: 原海豚属 Stenella
种: 条纹原海豚 S. coeruleoalba
        (Meyen, 1833)
分布: 热带至温带海域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条纹原海豚(拼音:tiáo wén yuán hǎi tún);
英文名:Striped Dolphin;
学名:Stenella coeruleoalba。
条纹原海豚,为海豚科原海豚属的动物。主要生活于热带至温带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美拉普拉塔附近。通常集大群活动,喜欢跳出海面,作出杂技班的动作。以鱼、鱿鱼、章鱼、磷虾和其他甲壳类动物为食。最高寿命可达55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鲸目海豚科原海豚属海洋温暖水域群居肉食长寿灰色

体长: 2.4-2.6米

身高:

体重: 150-160公斤

生命: 最高寿命55岁

食性: 鱼、鱿鱼、章鱼

繁殖:

习性: 大群活动

分布: 热带至温带海域

条纹原海豚

条纹原海豚游泳

条纹原海豚

条纹原海豚学名:Stenella coeruleoalba

条纹原海豚

条纹原海豚的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条纹原海豚体长2.4-2.6米;重量150-160公斤。雄性体大。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条纹原海豚通常集大群活动,喜欢跳出海面,作出杂技班的动作。以鱼、鱿鱼、章鱼、磷虾和其他甲壳类动物为食。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条纹原海豚生活在温带或热带近海水域,大量分布在大西洋北部和南部,包括地中海和墨西哥湾、印度洋和太平洋,大致说来分布范围从40°N -30°N。已经发现的水温从10-26°C。

条纹原海豚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striped dolphin (Stenella coeruleoalba) is an extensively studied dolphin found in temperate and tropical waters of all the world’s oceans. It is a member of the oceanic dolphin family, Delphinidae.

加拉帕戈斯海狗

阅读(92)

动物百科小编苯苯猪给大家整理了加拉帕戈斯海狗的资料,包括加拉帕戈斯海狗的图片资料、加拉帕戈斯海狗的形态特征、加拉帕戈斯海狗的生活习性、加拉帕戈斯海狗的品种和种类、加拉帕戈斯海狗的寿命等与加拉帕戈斯海狗相关的详细信息。

加拉帕戈斯海狗Galapagos fur seal

加拉帕戈斯海狗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亚目: 鳍足亚目 Pinnipedia
科: 海狮科 Otariidae
属: 毛皮海狮属 Arctocephalinae
种: 加拉帕戈斯海狗 A. galapagoensis
        (Heller, 1904)
分布: 加拉帕戈斯群岛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加拉帕戈斯海狗(拼音:jiā lā pà gē sī hǎi gǒu);
英文名:Galapagos fur seal;
学名:Arctocephalus galapagoensis。
加拉帕戈斯海狗,主要分布于厄瓜多尔以西太平洋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雄性具有较强的的领地意识。以鱼类和鱿鱼为主食。鲨鱼和虎鲸是它们最大的天敌。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食肉目海狮科毛皮海狮属厄瓜多尔特有岛屿领地意识肉食雄雌异形褐色

体长: 长度130-150厘米

身高:

体重: 27-64公斤

生命:

食性: 鱼类和鱿鱼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较强的的领地意识

分布: 厄瓜多尔

加拉帕戈斯海狗

雄性加拉帕戈斯海狗

加拉帕戈斯海狗

雌性加拉帕戈斯海狗

加拉帕戈斯海狗

加拉帕戈斯海狗的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加拉帕戈斯海狗长度130-150厘米;重量27-64公斤。雄性体大。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加拉帕戈斯海狗为一个一夫多妻制,繁殖季节从8月中旬到11月中旬,雌性每胎产1仔。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加拉帕戈斯海狗主要分布于厄瓜多尔以西太平洋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

加拉帕戈斯海狗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Galápagos fur seal (Arctocephalus galapagoensis) breeds on the Galápagos Islands in the eastern Pacific, west of mainland Ecuador.Galápagos fur seals live in large colonies on the rocky shores. These colonies are then divided into territories by the female seals during breeding season, which is mid-August to mid-November. Every mother seal claims a territory for herself and breeds her pup there.

火山兔

阅读(132)

动物百科小编懶、羊羊给大家整理了火山兔的资料,包括火山兔的图片资料、火山兔的形态特征、火山兔的生活习性、火山兔的品种和种类、火山兔的寿命等与火山兔相关的详细信息。

火山兔Volcano rabbit

火山兔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兔形目 Lagomorpha
科: 兔科 Leporidae
属: 火山兔属 Romerolagus
种: 火山兔 R. diazi
        (Ferrari-Pérez, 1893)
分布: 墨西哥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火山兔(拼音:huǒ shān tù);
英文名:Volcano rabbit;
学名:Romerolagus diazi。
火山兔,又名墨西哥兔,是墨西哥特有物种。夜间活动,属植食性。火山兔是世界第二最细小的兔,仅次于侏兔。于1969年统计,它们野外只有1000-1200只。据估算野生火山兔的寿命不超过12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兔形目兔科火山兔属墨西哥特有针叶林夜行性植食灰色

体长: 27-36厘米

身高:

体重: 400-500克

生命: 不超过12岁

食性: 植食性

繁殖: 每产1-4仔

习性: 小群生活,夜间活动

分布: 墨西哥

火山兔

火山兔学名:Romerolagus diazi

火山兔

火山兔

火山兔

火山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火山兔体长27-36厘米;重量400-500克。雌性略大。火山兔是世界第二最细小的兔,仅次于侏兔。它们的耳朵很圆,脚短,毛短而厚。会发出很高音的声音来警告其他兔子。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火山兔一般栖息在海拔2800-4250米的针叶林及岩石地带。以小群生活,成员约有2-5名,夜间活动。火山兔吃萨卡通草的叶子及赤杨的树皮等。在雨季,它们会吃麦及谷类等农作物。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火山兔为一夫一妻制,全年可繁殖,繁殖高峰期在3-7月份,雌性孕期38-42天,每产1-4仔,重约80克,人工饲养的火山兔哺乳期为3周。雄性5月龄性成熟,雌性8月龄性成熟。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火山兔分布在墨西哥,只限于伊斯塔西瓦特尔火山、佩拉多火山、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及特拉洛克火山。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火山兔的衰落是因失去栖息地及猎杀所致。它们的栖息地受到山火、过度放牧、城市及农业发展及伐林等破坏。故此,已有计划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以保护它们。另外,在一些动物园亦已有培育的计划。于1969年统计,它们野外只有1000-1200只。

火山兔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volcano rabbit also known as teporingo or zacatuche (Romerolagus diazi) is a small rabbit that resides in the mountains of Mexico. It is the world’s second smallest rabbit, second only to the pygmy rabbit. It has small rounded ears, short legs, and short, thick fur and weighs approximately 390–600 g (0.86–1.3 lb). It has a life span of 7 to 9 years. The volcano rabbit lives in groups of 2 to 5 animals in burrows (underground nests) and runways among grass tussocks. The burrows can be as long as 5 m and as deep as 40 cm. There are usually 2 to 3 young per litter, born in the burr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