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白臀叶猴

阅读(95)

动物百科小编银 小猫╮给大家整理了白臀叶猴的资料,包括白臀叶猴的图片资料、白臀叶猴的形态特征、白臀叶猴的生活习性、白臀叶猴的品种和种类、白臀叶猴的寿命等与白臀叶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白臀叶猴Red-shanked douc

白臀叶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疣猴亚科 Colobinae
属: 白臀叶猴属 Pygathrix
种: 白臀叶猴 P. nemaeus
        ( Linnaeus, 1771 )
分布: 东南亚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白臀叶猴(拼音:bái tún yè hóu);
英文名:Red-shanked douc;
学名:Pygathrix nemaeus。
白臀叶猴,也被称为黄面叶猴、毛臀叶猴、七彩叶猴。分布于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老挝以及中国西南部。是群居动物,白天活动,主食树叶。白臀叶猴平均寿命约为25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1级 标签: 灵长目猴科疣猴旧世界猴东南亚群居日行性食叶濒危灵长目

体长: 61-76厘米

身高:

体重: 8.4-11公斤

生命: 约为25岁

食性: 主食树叶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群居、白天活动

分布: 东南亚

白臀叶猴

白臀叶猴树上活动

白臀叶猴

雄性白臀叶猴

白臀叶猴

白臀叶猴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白臀叶猴体长61-76厘米;尾长56-76厘米;重量8.4-11公斤。雄性略大。白臀叶猴是一种全身色彩极其丰富的猴科动物,外表像一个上身灰色,下身黑色的佛陀,膝部到踝部是栗红色,前臂则是白色,手脚为黑色,面部为金色,眼帘部为粉蓝色,尾巴则为白色,基部有一个白色的三角区域。此外,雄性白臀叶猴的外生殖器为红白色。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白臀叶猴栖息于热带、亚热带的落叶林、雨林山地。是群居动物,其种群数量一般为4到15只,最多可达50只。每个群体中至少包括一头成年的雄性白臀叶猴,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雄性居于统治地位。白臀叶猴使用手臂和腿在树林中活动,它们的动作非常灵活,可以在树枝间跳跃6米以上。白臀叶猴栖息在树上,在日间活动。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白臀叶猴在交配前,公猴和母猴都要伸出下巴,扬起眉毛,摇着脑袋,发出求偶信号。白臀叶猴交配一般在每年的8-12月份。孕期为165-190天,每胎产1仔,极少2仔以上。幼猴出生时眼睛就会睁开,体色比成年时浅,大约10个月后接近成年的顔色。雌性4岁达到性成熟期,雄性为4-5岁。平均寿命约为25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白臀叶猴,分布于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老挝以及中国西南部。

知 识Knowledge

白臀叶猴学名:Pygathrix nemaeus,由瑞典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于1771年命名。

白臀叶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red-shanked douc (Pygathrix nemaeus) is a species of Old World monkey, among the most colourful of all primates. This monkey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costumed ape" for its extravagant appearance. From its knees to its ankles it sports maroon-red "stockings", and it appears to wear white forearm length gloves. Its attire is finished with black hands and feet. The golden face is framed by a white ruff, which is considerably fluffier in males. The eyelids are a soft powder blue. The tail is white with a triangle of white hair at the base. Males of all ages have a white spot on both sides of the corners of the rump patch, and red and white genitals.

门岛叶猴

阅读(115)

动物百科小编精灵鼠小弟给大家整理了门岛叶猴的资料,包括门岛叶猴的图片资料、门岛叶猴的形态特征、门岛叶猴的生活习性、门岛叶猴的品种和种类、门岛叶猴的寿命等与门岛叶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门岛叶猴Mentawai langur

门岛叶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疣猴亚科 Colobinae
属: 叶猴属 Presbytis
种: 门岛叶猴 P. potenziani
        ( Bonaparte, 1856 )
分布: 印度尼西亚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门岛叶猴(拼音:mén dǎo yè hóu);
英文名:Mentawai langur;
学名:Presbytis potenziani。
门岛叶猴,又名明打威叶猴或白颊叶猴,是印度尼西亚的明打威群岛特有物种。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的森林。目前它们受到失去栖息地的威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灵长目猴科疣猴旧世界猴东南亚濒危灵长目食叶特有

体长:

身高:

体重:

生命:

食性:

繁殖:

习性:

分布: 印度尼西亚

门岛叶猴

门岛叶猴

门岛叶猴

门岛叶猴Mentawai langur

门岛叶猴

门岛叶猴学名:Presbytis potenziani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门岛叶猴,是印度尼西亚的明打威群岛特有物种。

门岛叶猴分布图:


知 识Knowledge

门岛叶猴学名:Presbytis potenziani,由法国生物学家、鸟类学家–查尔斯·吕西安·波拿巴(Charles Lucien Bonaparte)于1856年命名。

门岛叶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Mentawai langur (Presbytis potenziani) is a species of primate in the Cercopithecidae family. It is endemic to the Mentawai Islands in Indonesia.
Its natural habitat is subtropical or tropical dry forests. It is threatened by habitat loss.

何氏叶猴

阅读(76)

动物百科小编汪不了给大家整理了何氏叶猴的资料,包括何氏叶猴的图片资料、何氏叶猴的形态特征、何氏叶猴的生活习性、何氏叶猴的品种和种类、何氏叶猴的寿命等与何氏叶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何氏叶猴Hose’s langur

何氏叶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疣猴亚科 Colobinae
属: 叶猴属 Presbytis
种: 何氏叶猴 P. hosei
        ( Thomas, 1889 )
分布: 东南亚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何氏叶猴(拼音:hé shì yè hóu);
英文名:Hose’s langur;
学名:Presbytis hosei。
何氏叶猴,分布于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栖息于热带密林中,海拔1000-1300米,结群活动,白天活跃。主食较坚韧的树叶,也吃水果、花和昆虫。下分四个亚种,其中一个亚种,Presbytis hosei canicrus2005年在其原分布地、婆罗洲东北部被宣布绝种。2011年6月在印尼东加里曼丹省重新被发现。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标签: 灵长目猴科疣猴旧世界猴东南亚婆罗洲日行性群居食叶阔叶林一夫多妻

体长: 48-56厘米

身高:

体重: 5.5-7公斤

生命:

食性: 主食树叶

繁殖: 每产1仔

习性: 结群活动

分布: 东南亚

何氏叶猴

何氏叶猴学名:Presbytis hosei

何氏叶猴

何氏叶猴英文名:Hose’s langurHose’s langur

何氏叶猴

何氏叶猴的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何氏叶猴体长48-56厘米;尾长65-84厘米;重量5.5-7公斤。雄性略大。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何氏叶猴为一夫多妻制,雌性每产1仔。4-5岁性成熟。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何氏叶猴分布于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何氏叶猴4个亚种的分布图:

知 识Knowledge

何氏叶猴学名:Presbytis hosei,由英国动物学家–菲尔德·托马斯(Oldfield Thomas)于1889年命名。

何氏叶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Hose’s langur (Presbytis hosei) is a species of primate in the Cercopithecidae family. It is endemic to the island of Borneo, including Brunei, Kalimantan (Indonesia), and East Malaysia. Its natural habitat is subtropical or tropical dry forests. It is threatened by habitat loss. It was first identified in Kutai National Park and Sangkulirang Peninsula, East Kalimantan, Indonesia, in 1985.

黑叶猴

阅读(178)

动物百科小编千面狐给大家整理了黑叶猴的资料,包括黑叶猴的图片资料、黑叶猴的形态特征、黑叶猴的生活习性、黑叶猴的品种和种类、黑叶猴的寿命等与黑叶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黑叶猴Francois’s langur

黑叶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疣猴亚科 Colobinae
属: 乌叶猴属 Trachypithecus
种: 黑叶猴 T. francoisi
        ( Pousargues, 1898 )
分布: 中国、越南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黑叶猴(拼音:hēi yè hóu);
英文名:Francois’s langur;
学名: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黑叶猴,是猴科乌叶猴属的一种。分布于中国的重庆、广西、贵州、四川到越南东北部地区。生活在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中,群栖树上。白天觅食,主食树叶,也吃果实、种子、花蜜、竹笋和昆虫。人工饲养的黑叶猴寿命大约26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灵长目猴科疣猴旧世界猴南亚树栖群居食叶阔叶林一夫多妻

体长: 47-64厘米

身高:

体重: 5.5-7.2公斤

生命: 大约26岁

食性: 主食树叶

繁殖: 每产1仔

习性: 群栖、白天活动

分布: 中国、越南

黑叶猴

黑叶猴学名: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黑叶猴

黑叶猴英文名:Francois’s langur

黑叶猴

黑叶猴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黑叶猴雄性体长55-64厘米;尾长82-96厘米;重量6.5-7.2公斤;黑叶猴雌性体长47-59厘米;尾长74-89厘米;重量5.5-5.9公斤。黑叶猴头小,尾巴较身体长,细长的四肢;头顶有直立的毛冠,体背毛比腹面的毛长而密,臀疣较大;全身黑色有光泽,耳基至两颊有白毛,手足均为黑色。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黑叶猴为一夫多妻制,全年可繁殖,雌性孕期约6-7个月,每产1仔,幼仔平均重量457克。4-5岁性成熟。人工饲养的黑叶猴寿命大约26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黑叶猴分布于中国的重庆、广西、贵州、四川到越南东北部地区。

黑叶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François’ langur (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also known as Francois’ leaf monkey, Tonkin leaf monkey, or white side-burned black langur is a species of lutung and the type species of its species group. It is the least studied of the species belonging to the Colobinae subfamily.
The species is distributed from Southwestern China to northeastern Vietnam. The total number of wild individuals is unknown, but there are believed to be less than 500 left in Vietnam and 1,400–1,650 in China. There are about 60 langurs in captivity in North American zoos. The species is named after Auguste François (1857–1935) who was the French Consul at Lungchow in southern China.

菲氏叶猴

阅读(88)

动物百科小编自说自话的小鹿给大家整理了菲氏叶猴的资料,包括菲氏叶猴的图片资料、菲氏叶猴的形态特征、菲氏叶猴的生活习性、菲氏叶猴的品种和种类、菲氏叶猴的寿命等与菲氏叶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菲氏叶猴Phayre’s langur

菲氏叶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疣猴亚科 Colobinae
属: 乌叶猴属 Trachypithecus
种: 菲氏叶猴 T. phayrei
        ( Blyth, 1847 )
分布: 东南亚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菲氏叶猴(拼音:fēi shì yè hóu);
英文名:Phayre’s langur;
学名:Trachypithecus phayrei。
菲氏叶猴,分布于东南亚的孟加拉国、印度、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在中国主要见于云南南部。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茂密的阔叶林中,为昼行性,树栖猴类,早晨和黄昏觅食活跃。性喜群居,十分喧闹,主要以植物的叶、花、果为食。攀援和跳跃能力很强,活动时有一定路线,受惊时多按顺序逃窜。野生菲氏叶猴寿命20-30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一夫多妻阔叶林食叶群居东南亚旧世界猴疣猴猴科灵长目

体长: 45-62厘米

身高:

体重: 6.2-7.4公斤

生命: 20-30岁

食性: 主食叶、花、果

繁殖: 每产1仔

习性: 昼行性、树栖、性喜群居

分布: 东南亚

菲氏叶猴

菲氏叶猴学名:Trachypithecus phayrei

菲氏叶猴

菲氏叶猴英文名:Phayre’s langur

菲氏叶猴

菲氏叶猴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菲氏叶猴体长45-62厘米;尾长65-86厘米;重量6.2-7.4公斤。菲氏叶猴体毛主要为灰褐色,或银灰色略带黄色,只有胸腹部为灰白色。冠毛较长,眼睛和嘴的外围皮肤有灰白色的眼圈和嘴圈。眉额之间有黑色毛。四肢和手足细而长。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Phayre’s leaf monkey (Trachypithecus phayrei), also known as Phayre’s langur, is a species of lutung found in Southeast Asia. The species epithet commemorates Arthur Purves Phayre.
Its range includes Bangladesh, India, Myanmar, China, Thailand, Laos and Vietnam.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菲氏叶猴为一夫多妻制,全年可繁殖,雌性孕期约205天,每产1仔。3-4岁性成熟。野生菲氏叶猴寿命20-30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菲氏叶猴分布于东南亚的孟加拉国、印度、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在中国主要见于云南南部。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菲氏叶猴分成三个亚种
Trachypithecus phayrei phayrei
Trachypithecus phayrei crepusculus
Trachypithecus phayrei shanicus

知 识Knowledge

菲氏叶猴学名:Trachypithecus phayrei,由英国动物学家–爱德华·布莱思(Edward Blyth)于1847年命名。

长尾叶猴

阅读(132)

动物百科小编狮虎兽给大家整理了长尾叶猴的资料,包括长尾叶猴的图片资料、长尾叶猴的形态特征、长尾叶猴的生活习性、长尾叶猴的品种和种类、长尾叶猴的寿命等与长尾叶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长尾叶猴Northern plains gray langur

长尾叶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疣猴亚科 Colobinae
属: 长尾叶猴属 Semnopithecus
种: 长尾叶猴 S. schistaceus
        ( Dufresne, 1797 )
分布: 亚洲南部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长尾叶猴(拼音:chǎng wěi yè hóu);
英文名:Northern plains gray langur;
学名:Semnopithecus entellus。
长尾叶猴,又名长尾猴、白猴、白脸猴、雪猴,属于猴科长尾叶猴属,是叶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分布于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中、高山地带的松林或杉林里,地栖性强,每天80%的时间都是在地面上活动。主要吃各种树叶枝芽,亦偶而取食花朵、果实。野生长尾叶猴寿命18-30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灵长目猴科疣猴旧世界猴南亚群居食叶森林地栖最大一夫多妻

体长: 58.5-64厘米

身高:

体重: 10-13公斤

生命: 18-30岁

食性: 主食树叶枝芽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群居,地栖性强

分布: 亚洲南部

长尾叶猴

长尾叶猴学名:Semnopithecus entellus

长尾叶猴

长尾叶猴英文名:Northern plains gray langur

长尾叶猴

长尾叶猴母子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长尾叶猴体长58.5-64厘米;尾长86-91厘米;重量10-13公斤。雄性较大。长尾叶猴是叶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以几乎与身长相当甚或更长的尾部得名。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长尾叶猴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中、高山地带的松林或杉林里,地栖性强,每天80%的时间都是在地面上活动,由于冬天的积雪很厚,因此亦有人称之为雪猴。平时喜欢结成十余只的小群或者接近100只的大群在一起活动,每天要花上5个小时来互相理毛。叫声低沉,经常发出“呜波”的声音,既是成员之间联络的信号,又对相邻的其他种群起到占有领地的警告作用。长尾叶猴常在河谷两旁林间石崖上出没,也有时与熊猴一同行动,但长尾叶猴较为喜欢空旷地方。每个猴群各占一个活动范围,约三十-六十平方公里,之间少有斗争,各群的活动范围多有重叠,甚至在同一树上两群相遇,也不争斗。长尾叶猴群有的是清一色的雄猴群,有的为雌雄两性合群。如果单身雄猴闯进两性群,两性群的头猴会立即出击,驱赶这个闯入者,在雌雄两性群里,担任头猴的雄猴经常调换。觅食大多于早晨与黄昏时进行,中午作较长时间歇息,下午再进行活动,傍晚回到树上睡觉。主要吃各种树叶枝芽,亦偶而取食花朵、果实。有的地方的长尾叶猴旱季可以好几个月不饮水,除了从植物中摄取水分外,还会饮用自己的尿以解干渴。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长尾叶猴为一夫多妻制,繁殖季节在7-10月份,孕期200-212天,雌性每胎产1仔,极少有产2仔的情况。雌性3岁性成熟,雄性5岁性成熟。野生长尾叶猴寿命18-30岁,雌性较雄性寿命长。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长尾叶猴分布于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

知 识Knowledge

长尾叶猴学名:Semnopithecus entellus,由法国鸟类学家–路易·杜弗兰(Louis Dufresne)于1797年命名。

长尾叶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northern plains gray langur (Semnopithecus entellus) is a species of primate in the Cercopithecidae family. It is found in India on the lowlands north of the Godavari and Krishna rivers and south of the Ganges. It is thought to be introduced to western Bangladesh by Hindu pilgrims on the bank of the Jalangi River. Its natural habitats are subtropical or tropical dry forests and subtropical or tropical dry shrubland. It is threatened by habitat loss.

喜山长尾叶猴

阅读(90)

动物百科小编挨打★奥特曼给大家整理了喜山长尾叶猴的资料,包括喜山长尾叶猴的图片资料、喜山长尾叶猴的形态特征、喜山长尾叶猴的生活习性、喜山长尾叶猴的品种和种类、喜山长尾叶猴的寿命等与喜山长尾叶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喜山长尾叶猴Nepal gray langur

喜山长尾叶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疣猴亚科 Colobinae
属: 长尾叶猴属 Semnopithecus
种: 喜山长尾叶猴 S. schistaceus
        ( Hodgson, 1840 )
分布: 亚洲南部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喜山长尾叶猴(拼音:xǐ shān zhǎng wěi yè hóu);
英文名:Nepal gray langur;
学名:Semnopithecus schistaceus。
喜山长尾叶猴,分布于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的林区,数量稀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其他长尾叶猴一样,它们以树叶为食。成年雄性喜山长尾叶猴重量可达26.5公斤,是叶猴中最重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灵长目猴科疣猴旧世界猴群居食叶森林最重

体长:

身高:

体重: 26.5公斤左右

生命:

食性: 主食树叶

繁殖:

习性:

分布: 亚洲南部

喜山长尾叶猴

喜山长尾叶猴Nepal gray langur

喜山长尾叶猴

喜山长尾叶猴学名:Semnopithecus schistaceus

喜山长尾叶猴

喜山长尾叶猴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喜山长尾叶猴分布于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的林区。

知 识Knowledge

绿疣猴学名:Procolobus verus,由英国博物学家-布莱恩·霍顿·霍奇森(Brian Houghton Hodgson)于1840年命名。

喜山长尾叶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Nepal gray langur (Semnopithecus schistaceus) is a gray langur endemic to the Himalayas in Nepal, far southwestern China (Tibet), northern India, northern Pakistan, Bhutan and possibly Afghanistan. It is found in forests at an altitude of 1,500 to 4,000 metres (4,900 to 13,100 ft). Its easternmost limit in India is Buxa Tiger Reserve in northern West Bengal, at least till the Rydak river.
The Nepal gray langur is both terrestrial and arboreal, and has a diet composed of leaves. At 26.5 kilograms (58 lb), the heaviest langur ever recorded was a male Nepal gray langur.

绿疣猴

阅读(96)

动物百科小编萌虎给大家整理了绿疣猴的资料,包括绿疣猴的图片资料、绿疣猴的形态特征、绿疣猴的生活习性、绿疣猴的品种和种类、绿疣猴的寿命等与绿疣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绿疣猴Olive colobus

绿疣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绿疣猴属 Procolobus
种: 绿疣猴 P. verus
        ( van Beneden, 1838 )
分布: 西非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绿疣猴(拼音:lǜ yóu hóu);
英文名:Olive colobus;
学名:Procolobus verus。
绿疣猴,分布于西非的科特迪瓦、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多哥等国,栖息于亚热带和热带干燥森林和沼泽地区。成群活动,性情机敏,颇为胆小。主要以嫩叶和花为食,偶尔吃水果和种子。目前受到栖息地减少的威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 标签: 灵长目猴科疣猴旧世界猴群居素食胆小森林

体长: 43-50厘米

身高:

体重: 3.3-5.7公斤

生命: 20-29岁

食性: 嫩叶和花

繁殖: 每产1仔

习性: 成群活动,性情机敏

分布: 西非

绿疣猴

绿疣猴学名:Procolobus verus

绿疣猴

绿疣猴Olive colobus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绿疣猴头体长43-50厘米;重量3.3-5.7公斤。雄性略大。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绿疣猴全年可繁殖,雌性每2年繁殖一次,孕期5-6个月,每产1仔。雌性3-4岁长性成熟,雄性5-6岁性成熟。人工饲养的绿疣猴寿命最高为29岁,估计野生绿疣猴寿命在20岁左右。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绿疣猴,分布于西非的科特迪瓦、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多哥等国。

绿疣猴分布图:

知 识Knowledge

绿疣猴学名:Procolobus verus,由德国博物学家-皮埃尔·约瑟夫·贝内登(Pierre-Joseph van Beneden)于1838年命名。

绿疣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olive colobus monkey (Procolobus verus), also known as the green colobus or Van Beneden’s colobus, is a species of primate in the Cercopithecidae family. Its English name refers to its dull olive upperparts. It is the smallest example of all colobine monkeys and is rarely observed in its natural habitat because of its cryptic coloration and secretive nature. It is found in the rain forests of West Africa, ranging from southern Sierra Leone to Nigeria. The olive colobus is classified as near threatened by the IUCN Red List, the cause of its decline attributed to habitat loss and hunting. Though much of the land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olive colobus has been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it retains its ability to thrive in small degraded forest fragments.

塔那河红疣猴

阅读(82)

动物百科小编浅浅鼠~给大家整理了塔那河红疣猴的资料,包括塔那河红疣猴的图片资料、塔那河红疣猴的形态特征、塔那河红疣猴的生活习性、塔那河红疣猴的品种和种类、塔那河红疣猴的寿命等与塔那河红疣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塔那河红疣猴Eastern red colobus

塔那河红疣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绿疣猴属 Procolobus
种: 塔那河红疣猴 P. rufomitratus
        ( Peters, 1879 )
分布: 肯尼亚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塔那河红疣猴(拼音:tǎ nà hé hóng yóu hóu);
英文名:Eastern red colobus;
学名:Procolobus rufomitratus。
塔那河红疣猴,是近肯尼亚东南部塔纳河长廊林中特有的一种濒危猴子,是世界上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之一。塔那河红疣猴是完全素食的,每天会进食大量的树叶,偶尔吃水果、苔藓和种子,每天的进食量可达2-3公斤。它们会吃土和木炭,以帮助消化叶子上的毒素。它们与塔那河长尾猴是1978年在塔纳河成立保护区的原因,但在此区内仍受有人类的骚扰。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灵长目猴科疣猴旧世界猴群居素食濒危灵长目

体长:

身高:

体重:

生命:

食性: 主食树叶

繁殖:

习性:

分布: 肯尼亚

塔那河红疣猴

塔那河红疣猴学名:Procolobus rufomitratus

塔那河红疣猴

雌性塔那河红疣猴与幼仔

塔那河红疣猴

雄性塔那河红疣猴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塔那河红疣猴生活在近肯尼亚东南部塔纳河长廊林中。

知 识Knowledge

塔那河红疣猴学名:Procolobus rufomitratus,由德国博物学家-威廉·彼得斯(Wilhelm Peters)于1879年命名。

塔那河红疣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Tana River red colobus (Procolobus rufomitratus), also called the eastern red colobus, is a highly endangered species of primate in the Cercopithecidae family. It is endemic to a narrow zone of gallery forest near the Tana River in southeastern Kenya. As all red colobuses, it was formerly considered a subspecies of a widespread P. badius.

鬼狒

阅读(131)

动物百科小编极速蜗牛给大家整理了鬼狒的资料,包括鬼狒的图片资料、鬼狒的形态特征、鬼狒的生活习性、鬼狒的品种和种类、鬼狒的寿命等与鬼狒相关的详细信息。

鬼狒Drill

鬼狒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猕猴亚科 Cercopithecinae
属: 山魈属 Mandrillus
种: 鬼狒 M. leucophaeus
        ( Cuvier, 1807 )
分布: 非洲西部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鬼狒(拼音:guǐ fèi);
英文名:Drill;
学名:Mandrillus leucophaeus。
鬼狒,又名灰狒狒,是猴科山魈属的一种,主要生活在非洲西部的喀麦隆、尼日利亚和赤道几内亚的热带雨林中。群居,具领地意识,白天在地面觅食,晚上爬到树上睡觉。杂食性,以果食、种子及昆虫为食。近几十年来由于非法商业狩猎和栖息地的破坏,严重威胁鬼狒的生存,野生鬼狒目前估计有不足3000只,鬼狒是非洲最为濒危的灵长目动物之一。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群居杂食日行性雨林领地意识濒危灵长目

体长: 约70厘米

身高:

体重: 12-25公斤

生命: 28-46岁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群居,具领地意识

分布: 非洲西部

鬼狒

雄性鬼狒

鬼狒

雌性鬼狒

鬼狒

鬼狒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鬼狒体长大约70厘米;尾长5-7厘米;重量12-25公斤。雄性较大。鬼狒身体呈暗灰色,腹部浅色。雄性下唇为粉色,下巴长有白色胡须,雌性则没有。尾短。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鬼狒出生高峰在12-4月份,雌性孕期168-179天,每胎产1仔,幼仔平均重约770克。性成熟大约3.5岁。人工饲养的鬼狒平均寿命为28岁,最高的寿命记录为46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鬼狒,又名灰狒狒,主要生活在非洲西部的喀麦隆、尼日利亚和赤道几内亚的热带雨林中。

鬼狒分布图: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Mandrillus leucophaeus leucophaeus
Mandrillus leucophaeus poensis

鬼狒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drill (Mandrillus leucophaeus) is a primate of the family Cercopithecidae (Old World monkeys), closely related to baboons and even more closely to mandrills.Drills are found only in Cross River State in Nigeria, southwestern Cameroon (south to the Sanaga River), and on Bioko Island, part of Equatorial Guinea, in rainforest habitats. Their entire world range is less than 40,000 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