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负鼠动物界的胆小鬼

阅读(207)

负鼠

负鼠

负鼠是美洲唯一的有袋类动物,外形像老鼠,尖嘴尖腮,满脸胡子,是夜行杂食性动物。初生的小负鼠长不到2厘米,发育不全,要在妈妈的袋囊中紧紧衔住妈妈的乳头,生活两个月后,小负鼠才离开“袋子”,爬到妈妈背上,相互用尾巴缠着不放。妈妈背驮着孩子,爬树觅食,同出同进。
负鼠,是负鼠目、负鼠科动物的通称。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有袋类动物,主要产自拉丁美洲,只有一种(北美负鼠)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
在英语环境中,负鼠opossum和澳洲的袋貂possum相似,因此澳洲的华人广泛将“袋貂”称呼为“负鼠”。但此用法属于误用,澳洲“负鼠”,详见“袋貂”一词。

负鼠是一种身长40~45厘米、外形似老鼠的小动物,生长在美洲地区的负鼠与澳大利亚的袋鼠有相同的生活习性,即母负鼠以其别致的育儿袋带着小负鼠四处活动。偶尔,母负鼠也把小负鼠背在背上,小负鼠的尾巴则与负鼠妈妈的尾巴缠绕在一起,在小负鼠长大之前,它是不会离开母负鼠的。

负鼠在遇到不测、突如其来的袭击以至于无法逃生脱险时,就会装死以求保全生命。为此,负鼠得了一个“骗子”的坏名声。其实,在紧急关头耍点儿小花招也无可非议,因为不装死就得白白送死,那多不合算呀!负鼠“装死“的伎俩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任何凶残的猛兽——狮子、老虎、狼都不敢贸然接近刚死的猎物,何况负鼠的“装死”来得突然,意想不到之间就把猛兽吓住了。

这就是负鼠的拿手好戏——“心理”自卫对策的成功所在。恐惧感使猎食者的食欲受到抑制,使它们对已到手的猎物暂时失去了兴趣,这就给负鼠提供了伺机逃生脱险的机会。而负鼠从“装死”的状态突发性地撒腿逃命,这一反常的再度表现,又把猎食者给唬住了,也就不会再去追杀这到手的猎物了。

过去,有人曾认为负鼠的“装死”并非骗术,而是它们在大难临头时真的被凶神恶煞的猛兽吓昏过去了。科学家们运用电生理学的原理对负鼠进行活体脑测试,揭开了这一谜底。针对负鼠身体在不同状况下记录在案的生物电流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负鼠处于“装死”状态时,它们的大脑一刻也没有停止活动,不但与动物麻醉或酣睡时的生物电流情况大相径庭,甚至在“装死”时,负鼠大脑的工作效率更高。

看来,负鼠名下的“骗子”称号并没有张冠李戴。

铁锂子-似猫非猫的潍坊特有动物

阅读(267)

铁锂子

铁锂子

潍坊地区有一种动物,当地名曰“铁狸子”。和猫差不多,不过比猫大,并不怕人,生性凶恶,文章发出后,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不光在潍坊周边,在山东很多地区,甚至河北江苏多个地方都有这种动物,只是叫法不同,有的叫野狸子,也有的叫山狸子。

见过的人都说,这种似猫非猫的动物,挺神秘的,不敢直视它的眼睛,说是有股邪乎劲儿,在一些农村民间流行一句话:千年白万年黑。对于这两种毛色的铁狸子,在以前的一些地方,被人供奉着,比如潍坊五道庙以前那里有个老师傅庙,铁狸子化身白胡子老头,是为庙里雕像,被人尊称老师傅,不过是民间的一种信仰罢了。

由于城市进程化不断加快,即使在农村山野,这种动物也很少见了。民间传说其为捉猫吃猫好手。家猫被它盯上了,就得乖乖地跟着去井边河边拼命喝大量水,然后把肚子里东西吐干净,最后等着被吃掉。真实场景谁也没见,在民间口述流传此类比较多。更有甚者,传闻其吃狗吃山羊,可见生性凶恶之残忍狠。此物像猫,却不会发出家猫那样的喵喵叫声,可以判断并不是家猫。

前面文章里,贴出猞猁、豹猫、大灵猫、丛林猫大量图片,对于铁狸子为何物,相信大家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有人还是觉得这些都不像铁狸子,并提出它有能是北方豹猫或者是豹猫的北方亚种,豹猫南北差异较大,不论体型还是其他,这也能理解,毕竟动物受气候、温度、地域等条件的影响也是有的。

土拨鼠(Marmota)-阿尔卑斯山里的野生动物

阅读(160)

如果要评选本年度的人类网络迷惑行为,那么数百万用户热衷在视频网站上围观各种各样的“土拨鼠劝架”,大概能榜上有名。
这个风潮或许起源于上个月底B站一段名为“动物的迷惑性行为之—土拨鼠劝架”的视频,内容大致如下:动物园里两只土拨鼠正在用小短手互相扒拉,看上去似乎在打架,激动时甚至会发生亲小嘴的行为。

而这一次,土拨鼠又又又引发了两脚兽的围观,还是因为它近似人类的行为。

开头那段三只土拨鼠吵架的画面,出自B站UP主“獣伊黑猫君”,视频是他自己在动物园拍摄的。獣伊黑猫君平日上传了多个有关动物的录像,但唯独这一个莫名其妙地引发了网友的一场狂欢。

在土拨鼠的焦灼争执中,一度和“啊——”深度绑定的它们实际上并没有发出太多声音,仅凭借三双小短手就让观众们为之疯狂。不过这也给予了网友们发挥的空间,猜测它们吵架原因的同时,擅长配音的人干脆自己动手二创,来赋予这段剧情不同的意义。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土拨鼠彻底化身语言大师,从东北话到客家话,河南话到闽南语,乃至外语,任何语言吵架都能与这段视频完美契合。

去西藏除了看风景,还有很多高原特有动物值得去看看

阅读(142)

西藏所有生物物种种类数量
西藏所有生物物种,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98亚种,爬行类动物56种,两栖类动物45种,鱼类68种,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

在这些动物中,虎,豹,猴,野驴,野牦牛,马鹿,白唇鹿,羚类,猞猁,麝,小熊猫,水獭,藏马鸡,鹤类,蟒等123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滇金丝猴,孟加拉虎,雪豹,西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牛,白唇鹿,赤斑羚,黑颈鹤,红胸角雉等45种。

野生脊椎动物是濒危灭绝或西藏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在海拔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麓的吉隆,聂拉木等地,偶尔可以见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喜马拉亚塔尔羊。陆生无脊椎动物昆虫在西藏有2307种,隶属20目173科1160属,其中,中华缺翅虫,墨脱缺翅虫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西藏高原野生动物大全(青藏高原有哪些野生动物)

青藏高原有什么野生动物
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大约210种野生哺乳动物,占全国总种数的50%左右。在这些野生动物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种占有很大比例如:金丝猴、藏羚、野牦牛、藏野驴、盘羊、雪豹、羚牛、白唇鹿、梅花鹿等。

一、金丝猴

金丝猴(拉丁学名:Rhinopithecus),毛质柔软,鼻子上翘,有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6种,其中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栖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长毛可耐寒。6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均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

二、藏羚

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

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

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印度拉达克地区。

三、野牦牛

野牦牛(拉丁学名:Bos mutus),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是食草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四、藏野驴

西藏野驴(学名:Equus kiang):是所有野生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肩高为140厘米。外形与蒙古野驴相似。头部较短,耳较长,能够活转动。吻端圆钝,颜色偏黑。

全身被毛以红棕色为主,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颜色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被毛污白色,与躯干两侧颜色界线分明。

它们外形似骡,体形和蹄子都较家驴大许多,显得特别矫健雄伟,因此在当地人们常常把它们叫做“野马”。

五、盘羊

盘羊(学名:Argali sheep):雄性肩高可达120厘米,体重可达200千克。雄性的弯角粗大,长达1米以上,向下扭曲呈螺旋状,外侧有环棱。

雌性的角非常短,而且弯度不大。毛的颜色从淡棕色至白灰色,胸、腹部的颜色浅一些。脖子白色,没有类似赤羊的鬃毛。

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广阔地区,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蒙古。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内蒙古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藏高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丝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羚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牦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藏野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盘羊

西藏有哪些野生动物?
藏野驴,野牦牛,雪鸡,棕尾红雉,白尾梢红雉,马鹿,石貂,普氏原羚,白唇鹿,藏羚羊,雪豹,白琶鹭,金雕,小灵猫,小熊猫,长尾叶猴,红隼

一、西藏珍稀野生动物有125种,隶属于16目29科86属。其中:哺乳类52种,隶属于5目13科34属;鸟类69种,隶属于8目13科49属;其它种类4种。

二、分布:

1、青藏高原特有种类该类珍稀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包括自然界限亦属于青藏高原整体的一部分国外毗邻地区。据统计,西藏自治区拥有青藏高原特有种约13种,其中鸟类6种,哺乳类7种,分属于6目6科11属,约占西藏珍稀野生动物种的10.4%。代表种类有:藏野驴(Equus kiang)、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野耗牛(Bos mutus)、藏原羚(Procaprapicticaudata)、黑鹇( Lophura leuo melana )、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棕尾虹雉( Lopho phorus impe janus)、白尾梢虹雉( Lophorus sclateri)等。

2、古北界分布种类该类主要分布在高原腹地、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诸大河中游的高山地带,绝大部分属于生活在开阔环境的种类。据统计,西藏珍稀野生动物中有古北界成分种类47种,分属于10目16科37属,约占西藏珍稀野生动物的37.6%,其中哺乳动物16种,鸟类31种。古北界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布于高原北部或东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种。它们在高原的分布比较广泛,包括青藏高原的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有些种可沿横断山脉-喜马拉雅高山带在高原的东南边缘一直向西延伸。代表种类有:马鹿(Cervus te mporaria)、石貂(Martes foina)、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 walskii)、雪豹(Panthera uncia schreber)、白尾鹞(Circus cyaneus)、白琶鹭( Platalea leucorodia)、斑尾棒鸡(Tetrastes se we rzo wi)等;另一类是分布于中亚及邻近地区的种类,如鹅喉羚(Gazella sub gutturosa)、兔狲( Felis manul)、金雕(Aquila chrysaetos)、大(Buteor he milasius)等。

3、东洋界分布种类 该类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翼及横断山脉大河中游高山带以下的河谷地区,绝大部分为森林的种类。据统计,西藏珍稀野生动物中有东洋界成分种类46种,分属于14目19科35属,约占西藏珍稀野生动物的36.8%。其中哺乳类21种、鸟类21种,其它种类4种。东洋界成分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印度一马来西亚分布的种类,分布较为广泛,见于自印度、马来西亚或再向北分布于中国东南部亚热带地区的种类,如大绊胸鹦鹉( Psittaculade rbiana)、猕猴(Macaca spp.)、小爪水獭(Aonyx cinerea)、红斑羚(Nae morhedics cranbrooki)、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长尾叶猴( Presbytis entellus)等;另一类是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及附近山地的种类,如小熊猫(Allurus fulgens)、羚羊(Budorcas taxicolor) ,栗鸢(Haliastur indus)、白额雁(Anser albi frons)、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鹰雕(Spizaetus nipalensis)等。

4 、广布种类该类有19种,分属于6目10科19属。其中哺乳类8种、鸟类11种。代表种类有:豺(Cuon alpinus)、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水獭( Lutra lutra)、斑羚(Naemorhedus goral)、鸢(Milvus korschun)、鹗(Pandion haliaetus)、红隼(Falco tinnunculus)等。

西藏高原野生动物大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青藏高原有哪些野生动物、西藏高原野生动物大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喜马拉雅旱獭-青藏高原区域鼠疫预防的重点监控对象

阅读(112)

科 属 松鼠科;旱獭属

形态特征 喜马拉雅旱獭又叫哈拉、雪猪。其体形粗壮,头部又短又宽,耳壳短而小,颈部短粗,尾巴短小而且末端略扁。四肢短粗,前足长有4趾,后足长有5趾。自鼻端经两眉间到两耳前方之间有似三角形的黑色毛区。

喜马拉雅旱獭

生活习性 喜马拉雅旱獭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4500m的高山草甸草原。营家族群栖穴居生活,洞穴可分为临时洞和栖居洞,有冬眠习性。喜欢吃带有露珠的嫩草茎叶、嫩枝,偶尔也会捕捉一些昆虫与小型啮齿动物作为食物。每年繁殖一次,孕期约5周左右,每胎1—9崽。其主要天敌为狼、雪豹、棕熊及金雕等。

分布范围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祁连山地带、新疆、内蒙古等区域。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酒泉片区广泛分布于党河南山、野马南山等大片区域。其高密度分布会对当地草地造成一定破坏,且是鼠疫等病原体的自然宿主。

这种动物就是喜马拉雅旱獭,别名土拨鼠、雪猪。喜欢栖息于海拔为1500至4500米的高山草原地带,是有名的草原“挖掘机”。它们有强有力的四肢,可以轻松地刨开土层并挖掘出一条条错综复杂的暗道通向巢穴,有的洞穴深度可达10米。

喜马拉雅旱獭为群居动物,洞巢为家族性。它们的洞穴很典型,可分为临时洞穴和栖居洞穴,栖居洞穴又分为冬季栖息洞穴和夏季栖息洞穴。

喜马拉雅旱獭的冬季栖息洞穴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常常有几个洞口,一般在洞口前面均有土丘,洞口被它们“设计”为外洞口与内洞口,外洞口的直径大约在40厘米左右,内洞口的直径大约在20厘米左右。洞道内的形状类似于半圆形,由洞口开始向下慢慢倾斜并逐渐与地面平行。在洞穴内,它们会垫上厚厚的干草,用以保暖。一般情况下,冬季洞穴内的温度可保持在0℃以上10℃以下。另外,它们还喜欢将冬季栖息洞穴和夏季栖息洞穴连在一起,以便在寒暑交替时更换栖居地。

喜马拉雅旱獭的毛皮品质非常好,具有皮板坚实柔韧,富有弹性,针毛平齐、绒毛丰厚的特点,非常适宜做各种衣帽。其尾毛和针毛的刚性非常好,是制作高级画笔的上等原料。同时,喜马拉雅旱獭的肉质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非常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喜马拉雅旱獭的长相憨态可掬,看上去非常可爱,而且,一般也不会咬人。基于此,有网友将拍摄到的喜马拉雅旱獭的短视频传到了网上,使得它们迅速成了网红。最近一两年来,在不少短视频平台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而且,还有人特意到青海、西藏等地区给它们喂食拍照。不过,网友的这种行为非常危险,因为喜马拉雅旱獭的身上携带有最恐怖的瘟疫之一——鼠疫!经研究发现,喜马拉雅旱獭是鼠疫的自然宿主之一。当跳蚤叮咬过带有鼠疫病菌的喜马拉雅旱獭后再去叮咬人,就能够将鼠疫传播到人的身上,从而导致人患上鼠疫;即便是人没有被带有鼠疫病菌的跳蚤叮咬,当人直接接触喜马拉雅旱獭后,也很容易被鼠疫病菌感染。曾有报道称,有人对带有鼠疫的喜马拉雅旱獭剥皮,最后被感染上了鼠疫。鼠疫在欧洲曾被称为“黑死病”,传染性非常强,一旦人体感染了鼠疫后没有及时得到医治,其病死率可高达30%以上。在历史上,几次鼠疫大流行曾夺走了数以千万人的性命,因此,鼠疫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病。说出这个原因后恐怕就没有人再愿意与喜马拉雅旱獭接触了。因为,它们看上去虽然可爱,但它们却是传染病之源!所以,远离喜马拉雅旱獭才能够使自己的健康永在。

伊犁鼠兔-最会养生的伊犁鼠兔

阅读(127)

2022年8月,摄影师在天山山脉拍到伊犁鼠兔。间隔8年,伊犁鼠兔又重新回来了!它是濒危物种,只生活在我国,全部的数量加起来不到1000只。上一次露面,还是在2014年。

伊犁鼠兔

伊犁鼠兔

伊犁鼠兔可不是普通的鼠兔,它是所有吃草动物中,最具慧眼的一种动物。伊犁鼠兔会专门挑拣好东西吃,主要食谱为:雪莲、红景天、虎耳草、金莲花、火绒草、青兰,统统都是有治病养生功效的中草药材。

珍稀药材当饭吃,最会养生的伊犁鼠兔,为什么会沦为濒危物种?我们从头说起。伊犁鼠兔和高原鼠兔的区别
鼠兔,长得像仓鼠的兔子。

鼠兔是兔形目,鼠兔科的动物。跟兔子最大的区别是,鼠兔没有长耳朵,而有一双像米老鼠一样的圆圆大耳朵。另外,鼠兔的后腿也没有兔子的强健。

鼠兔科里有30种鼠兔,我们最熟悉的是高原鼠兔。伊犁鼠兔和高原鼠兔主要有3点不同,外貌、居住环境、还有食物。图片上是两种鼠兔的对比。

伊犁鼠兔的脑门、脖颈、背脊上有红棕色的毛发,而高原鼠兔通体都是灰褐色。

另外,伊犁鼠兔比高原鼠兔的个头更大,耳朵也更大更圆,后腿也更长。

高原鼠兔生活中海拔3100~5100米的高寒草原,伊犁鼠兔生活在海拔2850~4100米的高寒裸岩地区。同样是生活在高海拔地带,高原鼠兔主要在草原上活动,在泥地上挖洞居住。而伊犁鼠兔是在天山山脉的岩石峭壁间活动,居住在岩石堆积的石缝、洞穴里。1983年,生物学家第一次在伊犁的高山上,发现伊犁鼠兔这种新物种,于是以地名来给鼠兔命名。

生活在岩石峭壁上的伊犁鼠兔,能找到的食物种类比高原鼠兔的更少,但是它的食材也更加珍稀高级。伊犁鼠兔的食物
伊犁鼠兔生活在高海拔的高山地带,冬天寒冷且漫长。

在大雪覆盖的山区,冬天很难找到食物。伊犁鼠兔并不会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用冬眠来对抗漫长的冬季。不会冬眠,冬天也要进食的伊犁鼠兔,只能提前储备好越冬的粮食。在夏天花草茂盛的时候,伊犁鼠兔采摘大量的花花草草,藏在岩石缝隙里。在不会积雪的岩石下面,伊犁鼠兔把收集来的青兰、火绒草的绿叶和花梗分成一小堆一小堆,分开摆放。天山山区干燥,分成小堆的花草很快就干枯了,能保存很长时间,帮助鼠兔度过寒冬。(图片上是伊犁鼠兔晾晒在洞口的食材)伊犁鼠兔的食谱很广,生长在高原岩石缝隙间的高山植物都是它的粮食。冬天,它会啃食岩石上的地衣和苔藓,补充身体需要的盐分和矿物质。在花草茂盛的夏天,伊犁鼠兔的主要粮食是青兰、红景天、金莲花、珠芽蓼这些可以入药的中草药植物。专门挑选珍稀仙草吃的伊犁鼠兔,妥妥地是一只罕见的“食灵兽”。伊犁鼠兔是草药大师吗,为什么专门寻找有治病功效的中草药?
生物学家曾经抓到伊犁鼠兔,人工饲养过一段时间,研究它的生理特性。在喂食鼠兔的时候,发现它并不挑食,新鲜蔬菜、胡萝卜、苹果、甜饼干、葵花籽都吃。但是,伊犁鼠兔特别喜欢带有芳香气味的植物,在以前没有吃过的食物中,带有特殊香味的芹菜是它的最爱。人工投食缺少野生雪莲、红景天供应时,饲养员就给鼠兔准备它爱吃的芹菜和蒲公英。

根据人工饲养得出的经验,生物学家推测,草药大师伊犁鼠兔是依靠嗅觉来寻找中草药的,红景天、金莲花这些草药特殊的香味,吸引到鼠兔,成为它的最爱。伊犁鼠兔生活在高山岩石地带,食物资源有限。为了不浪费稀缺的资源,它有吃自己便便的习惯。

伊犁鼠兔有双重消化功能,它吃下的植物,经过盲肠汇集了大量的维生素,形成一种像胶囊一样的软粪排出。这种软粪胶囊里,维生素的含量是正常粪便的4、5倍。伊犁鼠兔会吃下软粪,再次消化,吸收维生素,排出最终粪便,第二次排出的粪便是圆圆的硬颗粒。(图片上是伊犁鼠兔的硬便便。)专吃灵草的伊犁鼠兔,为什么会濒临灭绝?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伊犁鼠兔大约有3000只。到了现在,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不足1000只。

跟其他濒临灭绝的动物一样,伊犁鼠兔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活领域缩减。

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鼠兔是耐寒不耐热的动物。看个实验室数据,同样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北美鼠兔,在25.5℃气温里,只能生存6个小时。

几十年里,气候一直在持续变暖,新疆天山上的冰川也在加速退缩。耐寒不耐热的伊犁鼠兔,被迫跟着冰川一起往高处迁徙。随着领土缩小,伊犁鼠兔的种群被自然环境隔离,分成互不相通的小群体。种群隔离的后果是,伊犁鼠兔找不到合适的配偶,导致“老龄化”现象严重,还出现近亲繁殖的情况。

擅长寻找珍贵药材的食灵兽,却不擅长开拓疆土,繁衍后代,走向没落的困境。

这次间隔8年后,重新出现在相机镜头里的伊犁鼠兔,又给人们带来一丝希望。希望食仙草的伊犁鼠兔能度过气候变暖的难关,重新壮大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食灵兽”家族。好了,伊犁鼠兔的秘密先聊到这儿。

关注法兰西is培根,为你讲解自然界的秘密,下期见。

参考资料:

1、伊犁鼠兔人工饲养试验初报

2、伊犁鼠兔分布区与栖息地的初步研究

南极狼:种陆栖的哺乳动物,也被称为福克兰狼

阅读(99)


福克兰群岛狼(学名:Dusicyon australis),头体长97厘米, 尾长28.5厘米。模样同狗很相近,只是眼较斜,口稍宽,吻尖;尾巴短些,从不卷起,垂在后肢间;耳朵竖立不曲。毛色是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夏季毛色变深,有的为浅黄,有的则呈红色;冬季毛色变浅,有的甚至变为白色。
这种犬科的特有种于1876年绝种(于西福克兰岛)。最接近的亲源种是栖息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南美灰狐,它们在近代也被引进福克兰群岛。
在19世纪以前, 阿根廷最南端的圣克鲁斯省西面的福克兰群岛上生活着一种狼,由于福克兰群岛非常接近南极圈,因此动物学家们为此种狼取名为南极狼。南极狼可以说是世界上生活在最南端的狼。
科学家们长久以来一直想知道狼似的捕食者是如何在孤立的福克兰群岛上独立于任何相关物种而发展起来的。福克兰群岛从未与大陆相连,也没有其他本土陆地哺乳动物。其他拥有本土犬种的岛屿更接近大陆。有一种理论认为,它的祖先已经从巴塔哥尼亚的冰上漂过。第二个理论是,它是岛上人口稠密的冰川前森林的唯一幸存者,然而,在冰河时代,类狗的捕食者不可能在这些岛上幸存下来。 福克兰群岛狼与土狼类似,另一种理论认为它来自南美洲的山狐。驯化的山狐被火地岛的亚甘人用作猎狗。如果它与山狐密切相关,它的祖先将不得不在南美洲一直存在,直到大陆被人类定居。来自博物馆标本的DNA分析表明,它最近的共同祖先大约在33万年前居住,而福克兰群岛狼将在人类之前抵达福克兰群岛。一种叫做Dusicyon avus的灭绝物种,最近6000年至8000年前居住在巴塔哥尼亚,可能是福克兰群岛狼的近亲大陆亲属。 [2]
福克兰群岛狼首次由约翰·斯壮船长在1690年所目击到,法国航海家路易斯·安东尼·布干维尔(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则在福克兰群岛建立居住地,并称它为“loup-renard”(意为胡狼)。当查尔斯·达尔文于1833年登上岛上调查时,将这种犬科动物命名为Canis antarcticus,称它为南极犬,将其与家养的狗,狼和土狼放在同一属中。并认为它们是相当常见且温驯的食肉动物。 [2]
1880年,动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从颅骨比较中得出结论,它与土狼有关。后来的研究表明它更接近狐狸而不是狼。1914年,奥德菲尔德·托马斯(Oldfield Thomas)将其归属到南美胡狼属(Dusicyon)属,其中也包括山狐和南美狐。其确切的分类仍然存在争议 – 对遗骸的DNA研究表明其最接近的活体亲属是南美洲鬃狼。它目前的科学名称是Dusicyon australis,意思是南方愚蠢的狗,暗指它缺乏对人类的恐惧。作为岛上唯一的掠食者,它无所畏惧,导致其消亡。 [2]
移居者认为福克兰群岛狼对于他们带来的绵羊是一种威胁,所以有组织的大量毒害与射杀它们。再加上人类对树林的砍伐使它们藏身树林的大量丧失,因为缺乏可以躲藏的地方,所以福克兰群岛狼很快就灭绝了。由于缺乏掠食者,所以福克兰群岛狼相当温驯,就像一般的岛屿物种。人们可以一手拿一块肉,另一手用刀子或棍子杀害它们。不过如果有必要的话,福克兰狼偶尔也会抵抗。
一只福克兰狼在1868年被带往英国伦敦动物园,不过只活了几年而已。在福克兰狼已经绝种的1880年时,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认为福克兰狼与郊狼的关系接近。不过欧德菲尔德·汤玛斯(Oldfield Thomas)在1914年将它们重分类在福克兰群岛狼属,并认为它们与南美灰狐关系较近。
福克兰狼不寻常的栖息范围是值得人们探讨的,其他原生于海岛的犬科动物只有加利福尼亚州的岛屿灰狐与栖息在智利的达尔文狐,不过它们的栖息地并不像福克兰群岛那样偏远。一些头骨的细部结构显示它们原本是与原住民抵达这些岛屿,并且半驯化成一种宠物。如果这是事实的话,并且在最后一次冰河时期中灭绝。博物馆的DNA分析不确定它们与这些已灭绝的亲缘种间的关系。一些生物学家甚至认为福克兰群岛狼是驯养过程中的犬与狼的杂交种,不过对于这个推论是否可能发生。另一个可能是:在冰河时期时,福克兰群岛与南美洲之间的陆桥让它们的祖先得以越过海洋的分隔。无论如何,福克兰群岛狼都是一个生物地理学的谜。
来自该大学澳大利亚古DNA检测中心(以下简称“ACAD”)的研究人员从该狼样本的头骨上取下的微小组织碎片进行了研究。这些样本曾由达尔文本人亲自收集。分析显示,Dusicyonavus是福克兰群岛狼最近的亲缘种,它们是在约1.6万年前才分离的,但它们是如何来到岛屿上的还不得而知。缺少其他哺乳动物说明不太可能有通往大陆的陆桥。而令人惊喜的是,在阿根廷沿岸发现了海底阶地。它们显示在上一次盛冰期(约2.5万至1.8万年前)时海平面突然降低了。那个时候,在岛屿和大陆之间有条窄而浅的海峡,从而使福克兰群岛狼能在海面结冰时穿过,很可能它们是为了追捕海豹或企鹅等猎物。而老鼠等其他小型哺乳动物是无法跨越冰面的。
2013年3月,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自然历史上最难解谜团之一的答案:已灭绝的福克兰群岛狼的起源以及它们如何成为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这个孤立岛屿(离最近的陆地阿根廷有460公里)上唯一的陆地哺乳动物。
这个有320年之久的谜团最早是由英国探险者在1690年提出的,后来达尔文在1834年乘坐“贝格尔号”到这里后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阿德莱德大学澳大利亚古代DNA中心的研究人员从达尔文个人收集的样本头骨组织中提取了小部分物质。他们还使用了从新西兰奥塔戈博物馆阁楼中被重新发现的一个样本。
发表在《自然通讯》网络版上的研究报告指出,与此前的理论不同的是,福克兰狼是在距今约1.6万年以前的上一个盛冰期的时候被孤立出来的。“此前针对博物馆标本的古老DNA进行的研究得出结论说,福克兰群岛狼是在大约700万年前从其最近的亲缘种鬃狼演化而来。据认为,这些狼是在约33万年前通过尚不得而知的方式来到岛上的,”该中心副主任杰里米・奥斯汀说,“然而很关键的一点是,这些研究没有考虑来自大陆的一种已灭绝的Dusicyonavus。科学家提取了在阿根廷和智利收集的6个Dusicyonavus样本的DNA,并与属于同一种类的多个已灭绝或健在的物种进行了比较。”
2017年在《哺乳动物评论》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表明,就头骨形状和摄食习惯而言,福克兰群岛狼更像狐狸而不是狐狸或狼。科学家通过浏览南美洲的化石,发现它的直系祖先是一种被称为Dusicyon avus的灭绝狐狸,曾被发现在巴塔哥尼亚最南端。

双阳梅花鹿-来自鹿乡双阳的正宗纯梅花鹿

阅读(124)

一、娄乐鹿场初认识

大家好,我是娄乐,出生于中国梅花鹿之乡的鹿乡镇,我们家世代养鹿,从我爷爷开始就一直从事梅花鹿养殖销售,到我这代已经参与养鹿几十年了。

最近我的微信被咨询的朋友挤爆了,都在说:“你们这家鹿茸质量真的好!”所以趁着现在给各位老铁说下咱们鹿场,让更多朋友了解下梅花鹿的生长环境和采摘鹿茸过程。以及鹿茸的作用和吃法常见问题。

双阳梅花鹿

在双阳鹿厂中我们娄乐鹿厂的规模算是很大的,鹿场位于鹿乡镇核心产区,我们家梅花鹿产品全部都是采用古法养殖,一代代传下来,一点也不敢有半点瑕疵,尤其这几年养生热潮,让鹿茸的销量突增,我们后期又新建了两个新的养殖场已满足市场需求,在这几十年当中,见证了鹿茸市场的浮浮沉沉,也见到了太多不是行内人看不到的潜规则!

二、鹿茸的吃法

关于鹿茸吃法的问题,属于老生常谈的问题了,鹿茸咱们平时最常见的就属于泡酒,咱们家泡酒套餐分为不同等级,满足各个阶层的需要,哪怕你月薪两千都可以吃的起。

三、鹿茸煲汤

四、鹿茸如何分辨真假

真正的纯花干鹿茸毛较短,而且非常柔顺柔软,如同汗毛一般,且分布均匀。其他鹿茸多毛长,又密又硬,还有剃毛的鹿茸毛发分布不均匀,而且非常扎手不柔顺。

纯花干鹿茸的颜色上下有区别,下半部分发黄,上半部分发黑。其他茸通体都是黑色,或用药剂浸泡的黄色不均匀,有斑点。

五、鹿茸市场内幕

鹿茸行业进几年现状,真的令人痛心疾首,平时如果有想购买梅花鹿茸的朋友,以下我说的两点人要注意:

商家1:马鹿茸作为梅花鹿鹿茸来卖

在业内,双阳梅花鹿鹿茸的品质优,因为是人工养殖的,虽然产量不足国内的25%,但是放眼望去,大部分的商家都号称卖的是”双阳鹿茸”。他们是哪种鹿茸便宜发哪种的,才不管什么品种的鹿,反正你也看不出来!

如果你对鹿茸、鹿产品等方面问题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挑选鹿茸你也可以添加微信,我会把几十年的经验分享给你!你可以学会辨别,学会如何挑选,不再被坑!

商家2:回收干鹿茸用药水处理

“回收干鹿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这个行业是这么产生的:李总送干鹿茸给王总,王总没吃,2年后快放坏了,就找到了回收贩子,以50%的价格卖给了贩子,贩子拿到后用特质药水浸泡处理,去除霉斑和腐虫,再流通到各个实体店销售,其特点是气味刺激扑鼻,没有鹿茸特有的腥味。如果你不幸买到了,可以快递给我几片免费鉴定。

 

娄乐分享3个,掏心窝子的内行经验

经验1:认准品质产地:双阳鹿乡镇 目前,全国鹿茸,主要分为梅花鹿鹿茸,在双阳的鹿乡镇;马鹿茸,主要在主产于新疆、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平心而论,两种鹿茸各有特点,马鹿茸产量高,但是营养成分低,梅花鹿鹿茸产量低,但是营养成分高。国家把”梅花鹿之乡”的桂冠给了双阳,此事已有定论:那就是品质。

经验2:找娄乐买鹿茸,他们打死也不敢,掺杂售假 鹿乡镇是梅花鹿之乡,他们的子孙都是世世代代养鹿人

经验3:好鹿茸才”土里土气” 有些不懂鹿茸的朋友,希望同等级的鹿茸,长短胖瘦颜色一致,这是不可能的,鹿茸是天然生成,除非用药水和人力干预……正确的方式是,只对源头产地苛刻要求,产地对了,鹿茸的自然外观,已经上乘。天然的鹿茸,看起来”土里土气”,但是,”鹿茸匠人”,如果连他们都被迫开始关注鹿茸的精美外观,那么,还有谁来守护源头品质呢?

八、鹿茸收获过程

鹿乡镇的割茸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五月底-六月中旬开始,这是头茬茸的割茸时间,如果不是在这个时间有人卖给你说是当季鲜鹿茸的就一定要注意了。第二季割茸期在每年的八月份。每到割茸季节,我们每天都要来观察几次茸的生长情况,观察茸是不是采收时间。收早了品相差未完全成熟,收晚了骨质化高茸变老。全程跟踪判断要3-4天,采收时刻却只在短短几个小时。 在观察鹿茸头有分叉的苗头之前,刚凸起半圆的时候,这个时候收是比较合适如果我们没有割鹿茸,秋冬季节鹿茸骨化后是非常坚硬锋利的,他们争夺配偶打架很容易造成伤亡。并且鹿茸如果不割,当年骨化成鹿角后过段时间他也是会自然脱落的。 所以说不割鹿茸的后果也是很惨重的。

 

长鼻浣熊 南美高原的精灵

阅读(123)

南美洲有什么动物?盘点南美洲的十大代表动物(附图)

长鼻浣熊

主要分布在南美和北美,尤其是墨西哥和秘鲁。它们通常长127厘米,重约11公斤,身体的颜色是红色或黄褐色,在某些情况下被发现是黑色的。作为一种社会生物,它生活在大群体中。然而,雄性只在繁殖季节接近雌性,并通过咕噜或呼吸交流。

第一位成员是长鼻浣熊。长鼻浣熊的鼻子比较长,让它的外形看起来更加“成熟”,而不像普通浣熊那样呆萌可爱。据工作人员介绍,长鼻浣熊和普通浣熊的生活习性差不多,但是长鼻浣熊体型更加瘦小,体毛比普通浣熊的要浅,呈灰色或褐色。最有特点的就是它的脸部,有长长的像野猪一样的尖鼻口。它喜欢用鼻子寻找食物,所以嗅觉非常灵敏。

长鼻浣熊理想的栖息地是紧邻水域和沼泽地的落叶林。它们不仅是优秀的“游泳健将”,爪子还能像猴子一样灵活。它们是杂食性动物,吃鱼蛙和小型陆生动物,也吃野果坚果种子橡树籽等,独居,夜行性。为了让这位“朋友”能够更快熟悉大青山野生动物园的环境,工作人员模拟它们的野外生存环境,用木头搭了栖架,在地面也有木头做的休息区,让它们可以舒适的生活在这里。

南美的长鼻浣熊的体长达到43-59厘米,尾巴长度在42-55厘米,体重在2-7.2千克之间,它分布在安第斯山脉,从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到阿根廷北部和乌拉圭北部,被引进到智利罗宾逊岛屿,生活在海拔2500以下的热带雨林,云雾森林,河谷森林,干旱矮树林以及塞拉多和潘塔纳尔沼泽稀树草原中的树木栖息地,能够利用遭受过干扰但具有隐蔽条件的栖息地,比如牧场——林地的交错分布,以及农场-森林的交错分布地。长鼻浣熊是浣熊的近亲,它长着猪一样的鼻子,又长着长长的尾巴,毛色通常是浅色到深橄榄色-褐色,体色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明亮的姜黄色到近黑色,大多数毛色型的下颚白色,喉部通常是浅黄色或橙黄色,吻鼻部深色,和白鼻浣熊有明显区别,两种浣熊分布没有重叠

长鼻浣熊也是标准的杂食性,主要食物是地表枯枝落叶层的无脊椎动物,特别是甲虫,蚂蚁,马陆蜘蛛以及掉落的植物果实,偶尔捕捉小型脊椎动物,也是劫掠凯门鳄巢穴的主要捕食者,一般集体觅食,主要白天在地面上活动,但是偶尔也会在树上纠结的藤木或凤梨科植物上觅食,主要是靠嗅觉发现食物,也会捡食腐肉,人类的垃圾和人类的投食,和浣熊不一样,它过招群居的生活,由血缘关系的雌性和它们的后代结成母系群体,数量再几只到几十只之间,成年雄性通常是单独栖居,只是在繁殖的时候才会加入群体,但是在阿根廷地区的某些公园中,科学家观察到有些雄性也是常年和群体一起生活,群体的活动区域面积在几平方千米到几十平方千米,区域的活动面积受制于食物的丰富程度,食物越丰富,活动的区域面积越小,反之,则亦然。

长鼻浣熊属于季节性繁殖,一般在秋天开始交配,10-11月生产,妊娠期达到二个月左右,每一胎可以产下1-5幼崽,群体中的雌性同步产仔,但是会离开群让单独生产,这种动物的死亡率不算太高,幼崽的存活率低一点,威胁它们的主要是它的天敌,已知的天敌有虎猫,美洲狮和美洲虎。
长鼻浣熊分布在南美洲地区,相对来说分布比较广泛,对栖息的要求不高,能利用经过改变的栖息地,是一些自给型狩猎社区的重要肉食来源,深受当地居民喜欢,目前整体数量相对稳定,处于无危之中,只希望人们对它的捕杀能够控制在合理之中。

三趾树懒(学名:Bradypus tridactylus)

阅读(127)

三趾树懒主要栖息于热带森林潮湿的树梢密叶中,完全树栖,很少到地面。

分布范围

分布于巴西(阿马帕亚马孙,帕拉罗)、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形态及特征

三趾树懒体长50-60厘米,尾长6-7厘米,体重4-5千克。身上针毛长而粗糙,长5-6厘米,绒毛密而有弹性。身上被毛原是灰棕色,喉部灰白色,但因栖息地潮湿,针毛上长满藻类,致使毛呈绿色。头小而圆,鼻吻部短,眼及耳都小。前肢明显长于后肢,趾有倒钩状的爪。其毛生长的方向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四肢及全身的毛都逆向背面。

生活习性

三趾树懒生活形态非常奇特。从出生就依靠四肢将身体悬挂在树上,几乎终生在树上生活,休息、行动、吃东西,甚至连睡觉都是倒悬于树枝上或坐在树杈间。在地面不能站立和行走,但能游泳。在树上活动也很缓慢,三趾树懒视觉和听觉差,主要靠嗅觉和触觉觅食。

三趾树懒平均每分钟移动2.7米,常常数小时不移动,故难被发现,每天睡眠15小时以上,因为不爱活动,环境又潮湿,身上长了一层绿色的藻类,远看和树皮差不多,成为一种保护色,但也因此招来一些虱子、甲虫和蛾子的幼虫。

三趾树懒生存的温度在27℃-36℃之间,它们仅仅以几种桑科植物的嫩枝、幼叶及芽为食,能对一些使其他动物致死的毒药免疫。三趾树懒可以从树叶中获得水分,所以它们一生多不喝水。因为它们体力消耗特别少,如果没有食物,一个月不吃东西,也饿不死。

繁殖方式

三趾树懒全年繁殖。妊娠期约180天。每胎一仔。产仔时也不筑巢,在树上产仔。哺乳期约1个月。幼仔随母兽生活半年后独立谋生,3-4岁性成熟。

价值及其他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1999年,在圭亚那,种群密度估计1.7只/平方公里。2008年,在巴西玛瑙斯,种群密度为221只/平方公里。2013,至少130只三趾树懒被发现生活在苏里南的一个0.07平方公里孤立的森林里。

三趾树懒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太高,否则很容易死掉。也正因为如此三趾树懒种群面临得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破坏。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近种分别

三趾树獭与二趾树獭在形态上比较相近。三趾树獭前后肢均三趾,二趾树獭后肢三趾而前肢二趾。二者颈椎数目也不相同,其中三趾树獭颈椎9枚,是哺乳动物中最多的,而二趾树獭则和多数哺乳动物一样是7枚。

由于三趾树獭和二趾树獭结构上的区别较大,有人将二者置于不同的科,树獭科只保留三趾树獭,而二趾树獭则和已经灭绝的大獭兽类的大地獭亲缘关系很近,可置于大地獭科Megalonychidae,并且三趾树獭可以自成一个三趾树獭总科,而大地獭科与大獭兽科组成另一个大獭兽科总科。
三趾树懒,是树懒科、树懒属的哺乳动物。三趾树懒头小而圆,体长50-60厘米,身上针毛长而粗糙;身上被毛原是灰棕色,后显绿色。三趾树懒终生在树上生活,在地面不能站立和行走,是世界上行动最缓慢的动物之一。三趾树懒平均移动速度为162米/小时,常常数小时不移动,故难被发现,每天睡眠15小时以上。

三趾树懒属于树栖生物,它们终生生活在树上,很少到地面上来。原因是因为三趾树懒的行动速度非常缓慢,平均每分钟的移动距离只有2.7米,而这就导致它们一旦爬到地面上,将会被地面狩猎者所捕食,甚至狩猎者都不用费心捕捉它们,放它们先跑10分钟都没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有超过一半的树懒都是在下树的时候死亡。

三趾树懒

然而,三趾树懒又是一种非常讲究的动物,对比其他树栖动物会发现,许多生活在树上的猴子会直接在树上拉粑粑,将粑粑空投到地面。但是三趾树獭却非常讲究,它们每次排便都会回到上次排便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