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山魈

阅读(116)

动物百科小编「傻Cat」给大家整理了山魈的资料,包括山魈的图片资料、山魈的形态特征、山魈的生活习性、山魈的品种和种类、山魈的寿命等与山魈相关的详细信息。

山魈Mandrill

山魈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猕猴亚科 Cercopithecinae
属: 山魈属 Mandrillus
种: 山魈 M. sphinx
        ( Linnaeus, 1758 )
分布: 非洲西部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山魈(拼音:shān xiāo);
英文名:Mandrill;
学名:Mandrillus sphinx。
山魈,是世界上最重的猴科动物。主要生活在喀麦隆南部、加蓬、赤道几内亚、刚果的热带雨林和草原中。群居,白天活动,杂食性,主要吃地面上的植物、昆虫和其他小动物。成年山魈性情凶猛。人工饲养的山魈寿命可达31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群居杂食日行性雨林草原凶猛最重

体长: 55-95厘米

身高: 肩高45-65厘米

体重: 10-37公斤

生命: 可达31岁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群居,白天活动

分布: 非洲西部

山魈

雄性山魈

山魈

雌性山魈

山魈

雄性山魈头部特写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山魈雄性体长75-95厘米;肩高55-65厘米;重量19-37公斤;山魈雌性体长55-66厘米;肩高45-50厘米;重量10-15公斤。山魈脸长,鲜红的鼻梁,鼻两侧有深深的纵纹,颔下一撮山羊胡子,头部掩映于长毛之中,身上的毛为褐色,蓬松而茂密;腹面为淡黄褐色,毛长而密;臀部因富集了大量血管而呈紫色,在情绪激动时,颜色会更为明显。雌性及未成年山魈面部的色彩相对雄性而言相对暗淡许多。前肢较后肢长而强健,因而行动时后部向下倾斜。尾短,大约5-10厘米。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山魈栖息于热带雨林和草原中。群居,一个种群由一头成年公山魈带领,包括几头母山魈和年幼的山魈,其他大部分成年公山魈则为独居。杂食性,主要是地面上的植物、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天敌是豹,但成年山魈性情凶猛,豹也不敢轻易招惹。山魈白天活动,夜晚爬至树冠休息。它们爬树本领高超,行动敏捷,在树间可以做的横向跳跃。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山魈交配季节在6-10月份,孕期大约175天,每胎产1仔,幼猴多在雨季出生。雌性每隔2年繁殖1次。人工饲养的山魈寿命可达31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山魈主要生活在喀麦隆南部、加蓬、赤道几内亚、刚果的热带雨林和草原中。

山魈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mandrill (Mandrillus sphinx) is a primate of the Old World monkey (Cercopithecidae) famil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boons and even more closely to the drill. It is found in southern Cameroon, Gabon, Equatorial Guinea, and Congo. Mandrills mostly live in tropical rainforests and forest-savanna mosaics. They live in groups called hordes. Mandrills have an omnivorous diet consisting mostly of fruits and insects. Their mating season takes place from June to October.

狮尾狒

阅读(131)

动物百科小编皮卡猫给大家整理了狮尾狒的资料,包括狮尾狒的图片资料、狮尾狒的形态特征、狮尾狒的生活习性、狮尾狒的品种和种类、狮尾狒的寿命等与狮尾狒相关的详细信息。

狮尾狒Gelada

狮尾狒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猕猴亚科 Cercopithecinae
属: 狮尾狒属 Theropithecus
种: 狮尾狒 T. gelada
        ( Rüppell, 1835 )
分布: 埃塞俄比亚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狮尾狒(拼音:shī wěi fèi);
英文名:Gelada;
学名:Theropithecus gelada。
狮尾狒,是埃塞俄比亚特有物种。是一种昼行性的地栖猴类,群居性强。基本是草食性,有时也吃种子、根茎、花和水果。野生狮尾狒平均寿命大约19岁。狮尾狒目前还有50000-60000头,由于偷猎和栖息地的破坏,目前狮尾狒的数量也在不断缩减之中。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特有日行性杂食群居旧世界猴猕猴猴科灵长目

体长: 50-74厘米

身高:

体重: 12-20公斤

生命: 大约19岁

食性: 草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群居、地栖

分布: 埃塞俄比亚

狮尾狒

雄性狮尾狒

狮尾狒

雌性狮尾狒

狮尾狒

狮尾狒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狮尾狒雄性体长69-74厘米;尾长46-50厘米;重量15-20公斤;狮尾狒雌性体长50-65厘米;尾长30-41厘米;重量12-16公斤。狮尾狒狮尾狒因尾端有一撮毛簇,酷似狮尾而得名。体毛从深褐至黑色,毛色艳丽,雄性肩披长毛并有突出颊毛,雌性则无。狮尾狒区面颊凹陷、呈葫芦型,鼻孔开口在两侧。更独特的是,狮尾狒具明显的胸斑,雄性胸斑环以白色毛发,雌性胸斑呈圆珠水泡突出状。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狮尾狒是一种昼行性的地栖猴类。是典型的群居动物,一个种群一般由一头成年公猴、几头母猴以及它们的后代组成。小的种群可能组成多达350头的大种群,共同觅食。狮尾狒基本是草食性,有时也吃种子、根茎、花和水果。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狮尾狒的繁殖高峰在雨季,雌性孕期5-6个月,每胎产1仔。雌性4-5岁性成熟;雄性5-7岁性成熟。野生狮尾狒平均寿命大约19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狮尾狒,是埃塞俄比亚特有物种。

狮尾狒分布图: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Theropithecus gelada gelada
Theropithecus gelada obscurus

狮尾狒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gelada (Theropithecus gelada), sometimes called the gelada baboon and bleeding-heart baboon, is a species of Old World monkey found only in the Ethiopian Highlands, with large populations in the Semien Mountains. Theropithecus is derived from the Greek root words for "beast-ape." Like its close relatives the baboons (genus Papio), it is largely terrestrial, spending much of its time foraging in grasslands.

藏酋猴

阅读(108)

动物百科小编小香猪给大家整理了藏酋猴的资料,包括藏酋猴的图片资料、藏酋猴的形态特征、藏酋猴的生活习性、藏酋猴的品种和种类、藏酋猴的寿命等与藏酋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藏酋猴Tibetan macaque

藏酋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猕猴属 Macaca
种: 藏酋猴 M. thibetana
        ( Milne-Edwards, 1870 )
分布: 中国、印度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藏酋猴(拼音:zàng qiú hóu);
英文名:Tibetan macaque;
学名:Macaca thibetana。
藏酋猴,又名藏猕猴,在峨眉山一带也被称为峨眉灵猴。在中国分部广泛,在印度北部也有少量分部。栖息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海拔在800-2500米之间。昼行性、半地栖的动物,杂食动物,主要采摘野果为食。藏酋猴的平均寿命可达20多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保护依赖(CD)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群居杂食日行性一夫多妻

体长: 51-71厘米

身高:

体重: 9-17.5公斤

生命: 20多岁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胎产1只小猴

习性: 昼行性、群居

分布: 中国、印度

藏酋猴

藏酋猴学名:Macaca thibetana

藏酋猴

藏酋猴Tibetan macaque

藏酋猴

藏酋猴头部特写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藏酋猴雄性体长61-71厘米;尾长8-14厘米;重量14-17.5公斤;藏酋猴雌性体长51-63厘米;尾长4-8厘米;重量9-14公斤。藏酋猴周身长有棕色厚长的毛发,但其面部无毛。新生的小猴毛发呈银黑色,在大约两岁时转变成棕色。另外,雄猴的脸部为肉色,眼围为白色;而雌猴的脸部带有红色,眼围为粉红色。藏酋猴是亚洲猕猴中最大的品种,最大个体的重量记录为30公斤。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藏酋猴栖息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海拔在800-2500米之间。是群居动物,一个群体可由10只至30只组成,由2至3只成年雄猴为首领。群体成员之间等级地位鲜明,“猴王”的统治地位多通过打斗取得。藏酋猴是昼行性、半地栖的动物,喜在地面活动,及在崖壁缝隙、陡崖或大树上过夜。它们是杂食动物,主要采摘野果为食,但也吃植物的种子、叶子和花,以及小型的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藏酋猴的婚配采取一夫多妻制,交配季节多在秋天。雌猴的孕期为6-7个月,每胎产1只小猴,由母亲负责养育。藏酋猴的平均寿命可达20多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藏酋猴分布在中国的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陕西、四川、西藏和云南。印度东北部的阿鲁纳恰尔邦、阿萨姆邦和梅加拉亚邦。

藏酋猴分布图: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Macaca thibetana thibetana
Macaca thibetana esau
Macaca thibetana guiahouensis
Macaca thibetana huangshanensis

藏酋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Tibetan macaque (Macaca thibetana), also known as the Chinese stump-tailed macaque or Milne-Edwards’ macaque, is found from eastern Tibet east to Guangdong and north to Shaanxi in China. It has also been reported from northeastern India, but this is disputed. This species lives in subtropical forests (mixed deciduous to evergreen) at altitudes from 800 to 2,500 m (2,600 to 8,200 ft) above sea level.

熊猴

阅读(124)

动物百科小编擁抱火焰的蝶给大家整理了熊猴的资料,包括熊猴的图片资料、熊猴的形态特征、熊猴的生活习性、熊猴的品种和种类、熊猴的寿命等与熊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熊猴Assam macaque

熊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猕猴属 Macaca
种: 熊猴 M. assamensis
        ( McClelland, 1840 )
分布: 亚洲南部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熊猴(拼音:xióng hóu);
英文名:Assam macaque;
学名:Macaca assamensis。
熊猴,产于印度、尼泊尔、越南以及中国南部云南、广西、西藏等地。生活在海拔2500米左右的高原地区,喜欢在树上攀爬,很少下地活动。群居,日行动物,以果实、树叶、谷物、小型无脊椎动物、蛙类和鸟类为食。熊猴面临的主要生存威胁是栖息林地的破坏以及偷猎。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群居杂食日行性南亚树栖

体长: 51-73.5厘米

身高:

体重: 5-12公斤

生命: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产1仔

习性: 群居,日行动物

分布: 亚洲南部

熊猴

熊猴学名:Macaca assamensis

熊猴

熊猴英文名:Assam macaque

熊猴

熊猴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熊猴体长51-73.5厘米;尾长15-30厘米;重量5-12公斤。雄性较大。熊猴毛色为黄灰色、暗棕色,面部深褐色或紫红色,肩膀、头部和手臂颜色较浅。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熊猴孕期158-170天,每产1仔,重约400克。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熊猴产于亚洲南部的印度、尼泊尔、越南以及中国南部云南、广西、西藏等地,生活在海拔2500米左右的高原地区。

熊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Assam macaque (Macaca assamensis) is a macaque of the Old World monkey family native to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Since 2008, the species has been listed as Near Threatened by IUCN, as it is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declines due to hunting, habitat degradation and fragmentation.

日本猕猴

阅读(85)

动物百科小编不喝牛奶的猫给大家整理了日本猕猴的资料,包括日本猕猴的图片资料、日本猕猴的形态特征、日本猕猴的生活习性、日本猕猴的品种和种类、日本猕猴的寿命等与日本猕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日本猕猴Japanese macaque

日本猕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猕猴属 Macaca
种: 日本猕猴 M. fuscata
        ( Blyth, 1875 )
分布: 日本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日本猕猴(拼音:rì běn mí hóu);
英文名:Japanese macaque;
学名:Macaca fuscata。
日本猕猴,也叫雪猴,是生活在日本北部的一种猕猴。白天活动,大多数时间都在森林中,范围包括落叶林、阔叶林和常绿林。它们以种子、根茎、花蕾、水果、无脊椎动物、浆果、树叶、鸟蛋、蘑菇和谷物为食。野生日本猕猴寿命28-32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群居杂食日行性特有日本

体长: 47-60厘米

身高:

体重: 8公斤-11公斤

生命: 28-32岁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白天活动,喜泡温泉

分布: 日本

日本猕猴

雄性日本猕猴

日本猕猴

雌性日本猕猴

日本猕猴

日本猕猴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日本猕猴体长47-60厘米;尾长7-12厘米;重量8公斤-11公斤。日本猕猴是世界上生活地区最北的非人类灵长目动物。日本猕猴雄性较雌性大,毛色为灰褐色,脸部、四肢和下腹部为红色,尾巴很短。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日本猕猴在白天活动,大多数时间都在森林中,范围包括落叶林、阔叶林和常绿林。它们以种子、根茎、花蕾、水果、无脊椎动物、浆果、树叶、鸟蛋、蘑菇和谷物为食。日本猕猴一般组成一个规模为20-100头的群体,分成几个家庭,一般而言,母猴与公猴的比例约为3比1。母猴的地位有明显等级制,公猴在种群中则比较游离。日本猕猴可以在-15摄氏度的严酷环境中生存,这在灵长目动物中是非常少见的。为了能在这样低温的严酷环境中生存,日本猕猴进化出了集体泡温泉的习性。探索频道的《地球变种》纪录片摄制组也拍摄到了,为了拾取温泉底部的食物,部分日本猕猴会憋气潜水1分钟左右的新习性。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日本猕猴雌性每年繁殖1次,孕期孕期为173天,每胎产1仔,幼子出生时的重量约为500克。野生日本猕猴寿命28-32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日本猕猴,是生活在日本北部的一种猕猴。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指名亚种 Macaca fuscata fuscata
屋久岛亚种 Macaca fuscata yakui

日本猕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Japanese macaque (Macaca fuscata), is a terrestrial Old World monkey species native to Japan. They are also sometimes known as the snow monkey because they live in areas where snow covers the ground for months each year – no other non-human primate is more northern-living, nor lives in a colder climate. Individuals have brown-grey fur, red faces, and short tails. There are two subspecies.

台湾猕猴

阅读(116)

动物百科小编人鱼小猪给大家整理了台湾猕猴的资料,包括台湾猕猴的图片资料、台湾猕猴的形态特征、台湾猕猴的生活习性、台湾猕猴的品种和种类、台湾猕猴的寿命等与台湾猕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台湾猕猴Formosan rock macaque

台湾猕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猕猴属 Macaca
种: 台湾猕猴 M. cyclopis
        ( Swinhoe, 1862 )
分布: 中国台湾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台湾猕猴(拼音:tái wān mí hóu);
英文名:Formosan rock macaque;
学名:Macaca cyclopis。
台湾猕猴,又称黑肢猴,中国台湾特有种,是珍贵稀有的野生动物,是除了人类之外,唯一原住于台湾的灵长类。属于昼行性活动且群体生活的动物。目前生活于台湾中海拔以下山区,数量不明。以果实为主,其他还有昆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台湾群居杂食日行性特有

体长: 36-54厘米

身高:

体重: 4-9公斤

生命: 30岁左右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昼行性,群居

分布: 中国台湾

台湾猕猴

台湾猕猴Formosan rock macaque

台湾猕猴

台湾猕猴学名:Macaca cyclopis

台湾猕猴

台湾猕猴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台湾猕猴雄性体长45-54厘米;尾长36-45厘米;重量6-9公斤;台湾猕猴雌性体长36-45厘米;尾长38-40厘米;重量4-6公斤。台湾猕猴的前肢比后肢短,各肢具有五趾。头圆,脸扁,额裸出,颜面呈淡紫色,或深或淡,随个体的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台湾原住民将其分为白脸与红脸,脸颊上并长有粗杂的长须,尾粗且多毛,全身被厚而软的毛,冬季呈棕灰色,夏季呈棕绿色,四肢较黑故有黑肢猿之称。股间有显著的红棕色的大斑。一般而言,雌猴体型较雄猴小,颜色也较淡。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台湾猕猴属于昼行性活动且群体生活的动物。分布地区活跃于中低海拔山岳,高从玉山国家公园,低至八卦台地南部,其中低海拔以二水山区居多,设有台湾猕猴生态保护区。另外,在台北福山、恒春垦丁有台湾猕猴做为过夜地域。台湾猕猴食用的植物包含85科300种,以果实为主,最爱香蕉、芒果、荔枝、柳丁等。其他还有昆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对于食用植物的部位,会因季节月份和干湿季变化而有所不同。台湾猕猴目前生活于台湾中海拔以下山区,数量不明。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台湾猕猴交配季节在11-1月份,繁殖高峰期在4-5月份,雌性孕期平均165天,每胎产1仔。人工饲养的台湾猕猴寿命30岁左右。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台湾猕猴,又称黑肢猴,中国台湾特有种。

知 识Knowledge

台湾猕猴学名为Macaca cyclopis,其中cyclopis是指圆的,学名意指“圆头的猕猴”。

台湾猕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Formosan rock macaque (Macaca cyclopis), Formosan rock monkey, or Taiwanese macaque, is a macaque endemic to the island of Taiwan and has been introduced to Japan. Besides humans, Formosan Rock Macaques are the only native primates living in Taiwan.The Formosan rock macaque gives birth to a single offspring. During estrus, the perineum of the female swells at the base of the tail, and there is also swelling along the thighs. Their mating season is from October to January. Gestation may last about five and a half months. Females give birth to babies between spring and summer. Nursing are entirely on females. Youngsters are carried in mother’s arms for 2-3 months. Not until one year old, will youngsters be fully separated from their parents carrying.

普通猕猴

阅读(97)

动物百科小编灬狂飙的蜗牛给大家整理了普通猕猴的资料,包括普通猕猴的图片资料、普通猕猴的形态特征、普通猕猴的生活习性、普通猕猴的品种和种类、普通猕猴的寿命等与普通猕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普通猕猴Rhesus macaque

普通猕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猕猴属 Macaca
种: 普通猕猴 M. mulatta
        ( Zimmermann, 1780 )
分布: 亚洲南部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普通猕猴(拼音:pǔ tōng mí hóu);
英文名:Rhesus macaque;
学名:Macaca mulatta。
普通猕猴,也叫恒河猴,是猴科动物中最为有名的一种。原产于印度北部、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泰国、阿富汗、越南和中国南部。该物种是世界各国用于科学试验的重要品种,甚至是太空之旅的参与者。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东南亚群居杂食日行性

体长: 47-64厘米

身高:

体重: 5.4-7.7公斤

生命: 30-36岁

食性: 杂食性,主食水果

繁殖: 每产1仔

习性: 擅长攀爬,游泳,群居

分布: 亚洲南部

普通猕猴

普通猕猴学名:Macaca mulatta

普通猕猴

普通猕猴Rhesus macaque

普通猕猴

普通猕猴的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普通猕猴体长47-64厘米;尾长19-30厘米;重量5.4-7.7公斤。普通猕猴成年公猴的身体要比母猴大,体毛顔色为褐色或灰色,脸部为粉红色。具有大型颊囊,用来存储食物。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普通猕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擅长攀爬,游泳。群居,日间活动觅食。属杂食性,主食水果,也吃种子、根、芽、树皮、谷物、白蚁、蝗虫、蚂蚁和甲虫。它们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发声、身体姿势和手势,进行沟通。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普通猕猴孕期大约165天,通常每产1仔,偶有产2仔的情况,新生幼仔重约464克,1岁断奶。雌性2.5-4岁性成熟,雄性4.5-7岁性成熟。雌性25岁以后将不能再繁殖。野生普通猕猴平均寿命30岁,人工饲养的寿命最高可达36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普通猕猴,也叫恒河猴,原产于印度北部、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泰国、阿富汗、越南和中国南部。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中国将普通猕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物种。普通猕猴亦受孟加拉的野生生物(保护)法案附表III,印度的野生生物(保护)法案附表I,尼泊尔的国家公园及野生生物保护法案所保护。普通猕猴现受《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第170章)》以及《动植物(濒危物种保护)条例(第586章)》保护。

知 识Knowledge

普通猕猴是香港唯一一种原生猴子,但至约1940年代时已在九龙和新界绝种,而在香港岛亦已十分罕见。而目前在香港金山郊野公园(因有不少猴子在此栖息而被市民称为马骝山)一带栖息的野生普通猕猴并不是香港原生猕猴的后代,而是在一次大战期间引入的,目的是要猕猴将牛眼马钱(Strychnos angustiflora)吃掉以保障九龙水塘的食水安全。

普通猕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rhesus macaque (Macaca mulatta), is one of the best-known species of Old World monkeys. It is listed as Least Concern in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n view of its wide distribution, presumed large population, and its tolerance of a broad range of habitats. Native to South, Central and Southeast Asia, troops of Macaca mulatta inhabit a great variety of habitats from grasslands to arid and forested areas, but also close to human settlements.

短尾猴

阅读(117)

动物百科小编°懒懒de喵喵っ给大家整理了短尾猴的资料,包括短尾猴的图片资料、短尾猴的形态特征、短尾猴的生活习性、短尾猴的品种和种类、短尾猴的寿命等与短尾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短尾猴Stump-tailed macaque

短尾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猕猴属 Macaca
种: 短尾猴 M. arctoides
        ( I. Geoffroy,1831 )
分布: 亚洲东南部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短尾猴(拼音:duǎn wěi hóu);
英文名:Stump-tailed macaque;
学名:Macaca arctoides。
短尾猴,也称红脸猴、红面猴、红面短尾猴、红面断尾猴、华南断尾猴、大青猴、桩尾猴、截尾猕猴。主要生活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中。群居,雄性占主导地位。通常在地面活动觅食,杂食性,主食水果、种子、嫩叶,也吃淡水蟹、蛙、鸟卵和昆虫。短尾猴寿命长达30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东南亚群居森林杂食

体长: 48-65厘米

身高:

体重: 7.5-10.2公斤

生命: 30岁左右

食性: 杂食性,主食水果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群居

分布: 亚洲东南部

短尾猴

雄性短尾猴

短尾猴

雌性短尾猴

短尾猴

短尾猴母子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短尾猴雄性体长52-65厘米;重量9.9-10.2公斤;短尾猴雌性体长48-59厘米;重量7.5-9.1公斤。短尾猴背部颜色较深,黑褐色或暗橄榄色;腹部颜色较浅,多为棕黄色。面部幼年时为肉红色,成年时为鲜红,老年为紫红。尾巴极短,仅为1-5厘米长。会用颊囊储存食物。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短尾猴雌性每隔2年繁殖一次,孕期166至185天,每胎产1仔。短尾猴寿命长达30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短尾猴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印度、孟加拉、缅甸、泰国、马来半岛、越南和中国南部。

短尾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stump-tailed macaque (Macaca arctoides), also called the bear macaque, is a species of macaque found in South Asia. In India, it is found in south of the Brahmaputra River,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country. Its range in India extends from Assam and Meghalaya to eastern Aruanchal Pradesh, Nagaland, Manipur, Mizoram and Tripura. 
It is primarily frugivorous, but eats many types of vegetation, such as seeds, leaves and roots, but also hunts freshwater crabs, frogs, bird eggs and insects.

食蟹猕猴

阅读(72)

动物百科小编╭の蚊了‖给大家整理了食蟹猕猴的资料,包括食蟹猕猴的图片资料、食蟹猕猴的形态特征、食蟹猕猴的生活习性、食蟹猕猴的品种和种类、食蟹猕猴的寿命等与食蟹猕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食蟹猕猴Crab-eating macaque

食蟹猕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猕猴属 Macaca
种: 食蟹猕猴 M. fascicularis
        ( Raffles, 1821 )
分布: 亚洲东南部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食蟹猕猴(拼音:shí xiè mí hóu);
英文名:Crab-eating macaque;
学名:Macaca fascicularis。
食蟹猕猴,主要生活在亚洲东南部的原始森林、次生林、红树林以及其他一些靠近水域的森林地区。群居,它们是机会主义杂食动物,吃各种动物和植物,但通常不会吃蟹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东南亚群居森林杂食胆大

体长: 38-55厘米

身高:

体重: 3-9公斤

生命: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群居,胆子大

分布: 亚洲东南部

食蟹猕猴

食蟹猕猴学名:Macaca fascicularis

食蟹猕猴

食蟹猕猴Crab-eating macaque

食蟹猕猴

食蟹猕猴的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食蟹猕猴通常38-55厘米;尾长40-65厘米;雄性重5-9公斤;雌性重3-6公斤。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食蟹猕猴活动范围包括原始森林、次生林、红树林以及其他一些靠近水域的森林地区,有时在乡村和郊区也能发现它们的身影。它们是机会主义杂食动物,吃各种动物和植物,但通常不会吃蟹类。它的食谱中水果和种子占了很大比例,也吃鸟类、蜥蜴、青蛙、鱼类和蟹类。食蟹猕猴胆子大,不惧怕人类。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食蟹猕猴孕期167-193天,每胎产1仔,重约350克。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老挝、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地区。

食蟹猕猴分布图: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M. f. fascicularis
M. f. aurea
M. f. umbrosa
M. f. atriceps
M. f. condorensis
M. f. fusca
M. f. lasiae
M. f. tua
M. f. karimondjawae
M. f. philippensis

食蟹猕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crab-eating macaque (Macaca fascicularis), also known as the long-tailed macaque, is a cercopithecine primate native to Southeast Asia. It is referred to as the cynomolgus monkey in laboratories. It has a long history alongside humans; they have been alternately seen as agricultural pests, sacred animals in some temples, and more recently, the subject of medical experiments. The crab-eating macaque lives in matrilineal social groups with a female dominance hierarchy, and male members leave the group when they reach puberty. They are opportunistic omnivores and have been documented using tools to obtain food in Thailand and Myanmar. The crab-eating macaque is a known invasive species and a threat to biodiversity in several locations, including Hong Kong and western New Guinea. The significant overlap in macaque and human living space has resulted in greater habitat loss, synanthropic living, and inter- and intraspecies conflicts over resources.

北方豚尾猕猴

阅读(102)

动物百科小编甜心♂猫猫给大家整理了北方豚尾猕猴的资料,包括北方豚尾猕猴的图片资料、北方豚尾猕猴的形态特征、北方豚尾猕猴的生活习性、北方豚尾猕猴的品种和种类、北方豚尾猕猴的寿命等与北方豚尾猕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北方豚尾猕猴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

北方豚尾猕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猕猴属 Macaca
种: 北方豚尾猕猴 M. leonina
        ( Blyth, 1863 )
分布: 亚洲南部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北方豚尾猕猴(拼音:běi fāng tún wěi mí hóu);
英文名: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
学名:Macaca leonina。
北方豚尾猕猴,主要生活在亚洲南部的低海拔湿热森林中。群居,日间活动,通常在地面觅食,以嫩叶、芽、竹笋、菌类、昆虫、蟹和鸟类为食。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它们活动范围扩展至农耕区,现在农作物在北方豚尾猕猴的食谱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日行性东南亚群居森林杂食

体长: 40-60厘米

身高:

体重: 4.5-12公斤

生命: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群居,日间活动

分布: 亚洲南部

北方豚尾猕猴

北方豚尾猕猴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

北方豚尾猕猴

雄性北方豚尾猕猴

北方豚尾猕猴

北方豚尾猕猴的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北方豚尾猕猴雄性体长52-60厘米;尾长18-25厘米;重量6-12公斤;北方豚尾猕猴雌性体长40-50厘米;尾长16-20厘米;重量4.5-6公斤。北方豚尾猕猴体型比豚尾猕猴略小。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北方豚尾猕猴全年可繁殖,高峰期在1-5月份。雌性孕期162-186天,通常每胎产1仔,幼猴4岁性成熟。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北方豚尾猕猴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孟加拉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地,中国南部也有少量分布。

北方豚尾猕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 (Macaca leonina) is a species of primate in the Cercopithecidae family. It is found in Bangladesh, Cambodia, China, India, Laos, Myanmar, Thailand, and Vietnam. Traditionally, it has been considered a subspecies of M. nemestrina. In India, it is found in south of the Brahmaputra River,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country. Its range in India extends from Assam and Meghalaya to eastern Aruanchal Pradesh, Nagaland, Manipur, Mizoram and Tripura. A detailed report on the ecology and behaviour of 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 has been published recen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