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豚尾猕猴

阅读(86)

动物百科小编燃烧的小麻雀给大家整理了豚尾猕猴的资料,包括豚尾猕猴的图片资料、豚尾猕猴的形态特征、豚尾猕猴的生活习性、豚尾猕猴的品种和种类、豚尾猕猴的寿命等与豚尾猕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豚尾猕猴Sunda pig-tailed macaque

豚尾猕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猕猴属 Macaca
种: 豚尾猕猴 M. nemestrina
        ( Linnaeus, 1766 )
分布: 东南亚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豚尾猕猴(拼音:tún wěi mí hóu);
英文名:Sunda pig-tailed macaque;
学名:Macaca nemestrina。
豚尾猕猴,又称猪尾猕猴、猪尾猴或椰子猴,分布于东南亚,栖息于热带雨林。日行动物,擅长攀爬,群居。杂食性,包括果实、种子、谷类、植物、昆虫、蛋及小型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日行性东南亚群居雨林杂食

体长: 45-78厘米

身高:

体重: 6-14.5公斤

生命: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日行,嗅觉为佳

分布: 东南亚

豚尾猕猴

豚尾猕猴Sunda pig-tailed macaque

豚尾猕猴

雄性豚尾猕猴

豚尾猕猴

豚尾猕猴母子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豚尾猕猴雄性体长50-78厘米;尾长16-24厘米;重量10.7-14.5公斤;豚尾猕猴雌性体长45-55厘米;尾长13-22厘米;重量6-9公斤。豚尾猕猴体型矮胖,毛色虽多样化,仍有两种主要色系:灰褐色(较普遍)及红褐色。头、背部与尾巴背侧颜色较其他部位深。尾长为头身长的35-40%,尾端较细,在背上做弓形弯曲。头顶上黑色或深褐色的毛像一顶帽子,脸颊两侧浅褐色的毛形成一圈绕着头,此即为美丽醒目的遂毛,大致而言,雌性的遂毛较不显著。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豚尾猕猴栖息于热带雨林,,海拔2400米以下的地面或树枝上,均可见其踪迹。日行动物,嗅觉味觉都很灵敏,尤以嗅觉为佳。但主要是用视觉互相沟通,触觉其次而听觉辅助。杂食性,包括果实、种子、谷类、植物、昆虫、蛋及小型动物。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豚尾猕猴孕期大约6个月,通常每胎产1仔,哺乳期4-5个月。雌性每隔两年繁殖一次。幼猴3-5岁性成熟。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豚尾猕猴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主要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

豚尾猕猴分布图:

豚尾猕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southern pig-tailed macaque (Macaca nemestrina) is a medium-sized Old World monkey.They are mainly terrestrial but they also are skilled climbers. Unlike almost all primates they love water. They live in large groups split into smaller groups during the day when they are looking for food. They are omnivorous, feeding mainly on fruits, seeds, berries, cereals, fungi and invertebrates.

狮尾猴

阅读(103)

动物百科小编千面狐给大家整理了狮尾猴的资料,包括狮尾猴的图片资料、狮尾猴的形态特征、狮尾猴的生活习性、狮尾猴的品种和种类、狮尾猴的寿命等与狮尾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狮尾猴Lion-tailed macaque

狮尾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猕猴属 Macaca
种: 狮尾猴 M. silenus
        ( Linnaeus, 1758 )
分布: 印度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狮尾猴(拼音:shī wěi hóu);
英文名:Lion-tailed macaque;
学名:Macaca silenus。
狮尾猴,分布于印度西南部的西高止山脉,栖息在常绿阔叶雨林之内。日间活动,群居,有领地意识。以果实、叶子、芽、昆虫及细小的脊椎动物为食。野生狮尾猴的寿命约20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日行性西高止群居领地意识

体长: 42-61厘米

身高:

体重: 2-10公斤

生命: 20-30岁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群居,白天活动

分布: 印度

狮尾猴

狮尾猴学名:Macaca silenus

狮尾猴

狮尾猴Lion-tailed macaque

狮尾猴

狮尾猴的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狮尾猴雄性体长51-61厘米;尾长24-39厘米;重量5-10公斤;狮尾猴雌性体长42-46厘米;尾长25-32厘米;重量2-6公斤。狮尾猴的毛皮呈深褐色或黑色。其特征是围绕头部的银白色鬃毛。面部无毛,呈黑色。尾巴中等长,末端黑色,像狮子的尾巴。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狮尾猴栖息在常绿阔叶雨林之内,它们大部份时间都是在冠层之中。群居,群族有10-12只猴子,它们是有阶级的。它们是有领地的,并会保护自己的领地,最初是大叫,继而袭击入侵者。狮尾猴是日间活动觅食的,狮尾猴最特别的是会吃多种不同的果实,个别猴子间觅食的距离也很远,大部份时间都是用来寻找及吃食。狮尾猴主要吃本地的果实、叶子、芽、昆虫及细小的脊椎动物,并能透过改变行为及扩阔食性来适应环境。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狮尾猴孕期162-186天,每胎产1仔。雌猴4岁就性成熟,雄猴则要6岁。野生狮尾猴的寿命约20岁,人工饲养的则可达30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在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及泰米尔纳德邦就只有约2500只狮尾猴。它们是最受威胁及最稀少的灵长目的其中一群。它们的分布地因农地的扩张、水库的兴建及人类的发展而越来越分散。它们不会在种植林生活、觅食或经过。其栖息地的破坏严重影响它们的数量。

于1977年至1980年间,狮尾猴的保育成为印度环境保护的焦点。于1993年至1996年,在寂静山谷国家公园就有14群狮尾猴存在。另外在色夕就有32群狮尾猴,是存活在最北端的群族。于2007年,估计它们在泰米尔纳德邦Theni区的数量约有250只,而以往在此区从未有发现它们。很多动物园都有参与培育计划来帮助保护狮尾猴,估计在动物园内就有368只。

狮尾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lion-tailed macaque (Macaca silenus), or the wanderoo, is an Old World monkey endemic to the Western Ghats of South India.
The hair of the lion-tailed macaque is black. Its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is the silver-white mane which surrounds the head from the cheeks down to its chin, which gives this monkey its German name Bartaffe – "beard ape". The hairless face is black in colour. With a head-body length of 42 to 61 cm and a weight of 2 to 10 kg, it ranks among the smaller macaques. The tail is medium in length, about 25 cm, and has a black tuft at the end, similar to a lion’s tail. The male’s tail-tuft is more developed than that of the female.

巴巴利猕猴

阅读(70)

动物百科小编荷兰猪给大家整理了巴巴利猕猴的资料,包括巴巴利猕猴的图片资料、巴巴利猕猴的形态特征、巴巴利猕猴的生活习性、巴巴利猕猴的品种和种类、巴巴利猕猴的寿命等与巴巴利猕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巴巴利猕猴Barbary macaque

巴巴利猕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猕猴亚科 Cercopithecinae
属: 猕猴属 Macaca
种: 巴巴利猕猴 M. sylvanus
        ( Linnaeus, 1758 )
分布: 地中海地区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巴巴利猕猴(拼音:bā bā lì mí hóu);
英文名:Barbary macaque;
学名:Macaca sylvanus。
巴巴利猕猴,又称为叟猴、地中海猕猴或直布罗陀猿,分布在阿特拉斯山脉的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在直布罗陀有少量分布,可能为引进物种。是欧洲惟一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水果、嫩叶、树皮、树根和无脊椎动物为食。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日行性地中海群居

体长: 45-70厘米

身高:

体重:

生命: 至少20岁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通常每产1仔

习性: 群居,白天活动

分布: 地中海地区

巴巴利猕猴

巴巴利猕猴学名:Macaca sylvanus

巴巴利猕猴

巴巴利猕猴Barbary macaque

巴巴利猕猴

巴巴利猕猴跳跃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巴巴利猕猴雄性体长55-70厘米;重量7-12公斤;巴巴利猕猴雌性体长45-55厘米;重量5-9公斤。巴巴利猕猴颜色为黄褐色到灰色,下腹部较浅,面部为深粉红色,尾巴很短只有1-2厘米。前腿比后退长。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巴巴利猕猴栖息在山崖附近的杉树林、松树林和橡树林中,海拔1200-1900米或更高。群居,族群数量10-100只,雌性占主导地位。白天活动觅食,以水果、嫩叶、树皮、树根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具有领地意识。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巴巴利猕猴交配季节从11-3月份,雌性孕期147-192天,通常每产1仔,极少有产2仔的情况,3-4岁性成熟。野生巴巴利猕猴寿命至少20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巴巴利猕猴分布在阿特拉斯山脉的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在直布罗陀有少量分布,可能为引进物种。

巴巴利猕猴分布图:

知 识Knowledge

虽然巴巴利猕猴常常被称为“巴巴利猿”,但是巴巴利猕猴是真正的猴,而不是猿。

巴巴利猕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Barbary macaque (Macaca sylvanus), Barbary ape, or magot is a species of macaque unique for its distribution outside Asia and for its vestigial tail. Found in the Atlas Mountains of Algeria and Morocco and El-Kouf National Park in Libya along with a small population of unknown origin in Gibraltar, the Barbary macaque is one of the best-known Old World monkey species.

戴安娜长尾猴

阅读(107)

动物百科小编自说自话的小鹿给大家整理了戴安娜长尾猴的资料,包括戴安娜长尾猴的图片资料、戴安娜长尾猴的形态特征、戴安娜长尾猴的生活习性、戴安娜长尾猴的品种和种类、戴安娜长尾猴的寿命等与戴安娜长尾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戴安娜长尾猴Diana guenon

戴安娜长尾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猕猴亚科 Cercopithecinae
属: 长尾猴属 Cercopithecus
种: 戴安娜长尾猴 C. diana
        ( Linnaeus, 1758 )
分布: 西非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戴安娜长尾猴(拼音:dài ān nà zhǎng wěi hóu);
英文名:Diana guenon;
学名:Cercopithecus diana。
戴安娜长尾猴,又名戴安娜猴或戴安娜须猴,分布在西非的塞拉利昂至科特迪瓦。栖息在原始森林,并不会在次生林中生活,它们是日间活动及栖于树上的,它们很少会走到地上。主要吃果实及昆虫,也会吃花朵、嫩叶及无脊椎动物。戴安娜长尾猴的寿命达20岁。它们目前的主要威胁是失去栖息地及人类的捕猎。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日行性西非树栖

体长: 42-62厘米

身高:

体重: 4-5.4公斤

生命: 20岁左右

食性: 主食果实及昆虫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日间活动,群居

分布: 西非

戴安娜长尾猴

雄性戴安娜长尾猴

戴安娜长尾猴

雌性戴安娜长尾猴

戴安娜长尾猴

年幼的戴安娜长尾猴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戴安娜长尾猴雄性体长51-62厘米;尾长76-90厘米;体重5-5.4公斤;戴安娜长尾猴雌性体长42-45厘米;尾长52-73厘米;体重4-5公斤。戴安娜长尾猴一般呈黑色或深灰色,喉咙呈白色,眉及胡须呈弯月形。因它们的眉似罗马神话内戴安娜的弓,故得此名。它们的臂下也是白色的,大腿上有一白斑纹。大腿的背及下背部都是呈栗色。除了眉、胡须及四肢上的一些遂毛外,其余的都很短及光滑。戴安娜长尾猴带有可传染给人的疾病,如黄热病及结核。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戴安娜长尾猴栖息在原始森林,并不会在次生林中生活。它们是日间活动及栖于树上的。它们很少会走到地上,在冠层任何位置也会觅食,晚上会走到更高的地方休息。它们特别的毛色可以提供多种视觉上的讯号,而且也可以发出多种的警告讯号,针对不同掠食者而有不同的叫声。不过黄盔黑犀鸟却能够分辨这种警告,而作出相应的行动。它们主要吃果实及昆虫,也会吃花朵、嫩叶及无脊椎动物;它们的天敌有冠鹰雕、豹、黑猩猩及人类。群居,它们的群族只有一只雄猴及数只雌猴,和它们的幼猴。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戴安娜长尾猴全年可繁殖,雌性孕期5-6个月,每胎产1仔,幼猴需6个月的照顾。就算幼猴出生时的情况很好,母猴也会表现得很紧张,很少会让幼猴离开自己。幼猴很喜欢玩耍。幼猴3岁就达至性成熟。雌猴会留在母猴的群族,雄猴则会离开。戴安娜长尾猴的寿命达20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戴安娜长尾猴,分布在西非的塞拉利昂至科特迪瓦。

戴安娜长尾猴分布图:

戴安娜长尾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Diana monkey (Cercopithecus diana) is an Old World monkey found in West Africa, from Sierra Leone to Côte d’Ivoire.
They are generally black or dark grey, but have a white throat, crescent-shaped browband, ruff and beard; the browband gave the species its common name, since it was held to resemble the bow of the goddess Diana. The monkeys’ underarms are also white, and they have a white stripe down their thighs, while the backs of their thighs, and their lower backs, are a chestnut colour. Apart from the browband, ruff and beard, and some fringes on their limbs, their fur is short and sleek in appearance.

赤猴

阅读(90)

动物百科小编沉鱼落雁给大家整理了赤猴的资料,包括赤猴的图片资料、赤猴的形态特征、赤猴的生活习性、赤猴的品种和种类、赤猴的寿命等与赤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赤猴Patas monkey

赤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猕猴亚科 Cercopithecinae
属: 赤猴属 Erythrocebus
种: 赤猴 E. patas
        ( Schreber, 1775 )
分布: 西非、东非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赤猴(拼音:chì hóu);
英文名:Patas monkey;
学名:Erythrocebus patas。
赤猴,分布在西非和东非,主要居住在热带草原和半沙漠地区。群居,清晨和傍晚觅食,以昆虫、种子和植物根茎为食。人工饲养的短肢猴寿命可达23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最快群居日行性旧世界猴猕猴猴科灵长目

体长: 60-90厘米

身高: 肩高50-60厘米

体重: 4-13公斤

生命: 23岁左右

食性: 杂食性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群居,奔跑速度快

分布: 西非、东非

赤猴

雄性赤猴

赤猴

雌性赤猴

赤猴

赤猴的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赤猴体长60-90厘米;肩高50-60厘米;尾长50-75厘米;重量4-13公斤。雄性较大。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赤猴主要居住在热带草原和半沙漠地区。奔跑速度可达50公里/小时,是灵长目中速度最快的一种。赤猴是群居动物,一群大约12只猴,只有一只成年雄性猴。性成熟的雄性猴(大约4岁)就会离开群体。以昆虫、种子和植物根茎为食。天敌有,狮子、豹、豺、野狗、蟒蛇、鳄鱼和鹰。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赤猴雌性孕期约167天,每胎产1仔,雌性性成熟2.5岁,雄性性成熟3-4岁。人工饲养的短肢猴寿命可达23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赤猴主要分布在西非和东非的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尼日尔和乍得。

赤猴分布图:

赤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patas monkey (Erythrocebus patas), also known as the Wadi monkey or Hussar monkey, is a ground-dwelling monkey distributed over semi-arid areas of West Africa, and into East Africa. It is the only species classified in the genus Erythrocebus. Recent phylogenetic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it is the closest relative of the vervet monkey (Chlorocebus aethiops), suggesting nomenclatural revision.

短肢猴

阅读(103)

动物百科小编米兔 ゝ给大家整理了短肢猴的资料,包括短肢猴的图片资料、短肢猴的形态特征、短肢猴的生活习性、短肢猴的品种和种类、短肢猴的寿命等与短肢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短肢猴Allen’s swamp monkey

短肢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亚科: 猕猴亚科 Cercopithecinae
属: 短肢猴属 Allenopithecus
种: 短肢猴 A. nigroviridis
        ( Pocock, 1907 )
分布: 刚果盆地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短肢猴(拼音:duǎn zhī hóu);
英文名:Allen’s swamp monkey;
学名:Allenopithecus nigroviridis。
短肢猴,是猴科短肢猴属的唯一一种,生活在非洲的刚果盆地。栖息在沼泽和其他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会游泳和潜水。群居,日行动物,在地面上觅食。主食水果和树叶,有时也吃甲虫和蠕虫。短肢猴寿命可达23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灵长目猴科猕猴旧世界猴日行性群居

体长: 45-60厘米

身高:

体重: 3.5-6公斤

生命: 23岁左右

食性: 主食水果和树叶

繁殖:

习性: 日行动物,会游泳和潜水

分布: 刚果盆地

短肢猴

短肢猴学名:Allenopithecus nigroviridis

短肢猴

短肢猴Allen’s swamp monkey

短肢猴

短肢猴的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短肢猴体长45-60厘米;尾长50厘米;重量3.5-6公斤。短肢猴是一种体型健壮的动物。它的皮肤表层是灰绿色,脸部为红色,脸颊长着长毛。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短肢猴栖息在沼泽和其他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会游泳和潜水。日行动物,在地面上觅食。群居,一个群体最多可以有40头猴子,通过叫声、手势和身体接触进行交流。短肢猴的食物主要包括水果和树叶,有时也吃甲虫和蠕虫。主要天敌有:猛禽、蛇和倭黑猩猩。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短肢猴的繁殖了解甚少,目前只掌握:幼猴断奶期大约为三个月,3-5岁成熟。寿命最多可达23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短肢猴生活在刚果盆地,刚果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西部。

短肢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Allen’s swamp monkey (Allenopithecus nigroviridis) is a primate species categorized in its own genus Allenopithecus in the Old World monkey family. Systematically, it is a sister clade to the guenons, but differs in dentition and habits.

黑掌蜘蛛猴

阅读(71)

动物百科小编微微虫给大家整理了黑掌蜘蛛猴的资料,包括黑掌蜘蛛猴的图片资料、黑掌蜘蛛猴的形态特征、黑掌蜘蛛猴的生活习性、黑掌蜘蛛猴的品种和种类、黑掌蜘蛛猴的寿命等与黑掌蜘蛛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黑掌蜘蛛猴Black-handed spider monkey

黑掌蜘蛛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亚目: 简鼻亚目 Haplorrhini
科: 蜘蛛猴科 Atelidae
属: 蛛猴属 Ateles
种: 黑掌蜘蛛猴 A. geoffroyi
        ( Kuhl, 1820 )
分布: 中、北美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黑掌蜘蛛猴(拼音:hēi zhǎng zhī zhū hóu);
英文名:Black-handed spider monkey;
学名:Ateles geoffroyi。
黑掌蜘蛛猴,生活在中美洲墨西哥、伯利兹、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巴拿马的热带雨林。树栖灵长类动物,群居。主食水果,也吃叶、花、种子、树皮、蜂蜜、小昆虫。人工饲养的棕头蜘蛛猴寿命可达33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灵长目蜘蛛猴雨林中美洲树栖新世界猴

体长: 31-63厘米

身高:

体重: 6-9公斤

生命: 33岁

食性: 主食水果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树栖,群居

分布: 中、北美洲

黑掌蜘蛛猴

黑掌蜘蛛猴学名:Ateles geoffroyi

黑掌蜘蛛猴

黑掌蜘蛛猴Black-handed spider monkey

黑掌蜘蛛猴

黑掌蜘蛛猴的腹部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黑掌蜘蛛猴雄性体长39-63厘米;尾长70-86厘米;重量7.4-9公斤;黑掌蜘蛛猴雌性体长31-45厘米;尾长64-75厘米;重量6-8公斤。黑掌蜘蛛体色红棕色或黑色,手和脚通常是黑色的,面部无毛,眼睛和口鼻处周围颜色浅。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黑掌蜘蛛猴全年可繁殖,孕期7-8个月,每胎产1仔。成年雌性间隔2-4年繁殖一次。人工饲养的棕头蜘蛛猴寿命可达33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黑掌蜘蛛猴,生活在中、北美洲的墨西哥、伯利兹、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巴拿马的热带雨林。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1、Ateles geoffroyi geoffroyi
2、A. g. grisescens
3、A. g. ornatus
4、A. g. vellerosus
5、A. g. yucatanensis

黑掌蜘蛛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Geoffroy’s spider monkey (Ateles geoffroyi), also known as black-handed spider monkey, is a species of spider monkey, a type of New World monkey, from Central America, parts of Mexico and possibly a small portion of Colombia. There are at least five subspecies. Some primatologists classify the black-headed spider monkey (A. fusciceps), found in Panama, Colombia, and Ecuador as the same species as Geoffroy’s spider monkey.

棕头蜘蛛猴

阅读(119)

动物百科小编离家小猫三两只给大家整理了棕头蜘蛛猴的资料,包括棕头蜘蛛猴的图片资料、棕头蜘蛛猴的形态特征、棕头蜘蛛猴的生活习性、棕头蜘蛛猴的品种和种类、棕头蜘蛛猴的寿命等与棕头蜘蛛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棕头蜘蛛猴Brown-headed spider monkey

棕头蜘蛛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亚目: 简鼻亚目 Haplorrhini
科: 蜘蛛猴科 Atelidae
属: 蛛猴属 Ateles
种: 棕头蜘蛛猴 A. fusciceps
        ( Gray, 1866 )
分布: 中美洲、南美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棕头蜘蛛猴(拼音:zōng tóu zhī zhū hóu);
英文名:Brown-headed spider monkey;
学名:Ateles fusciceps。
棕头蜘蛛猴,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亚热带潮湿的森林中,海拔100-1700米。树栖灵长类动物,群居,通常活动于树冠层,几乎不在地面活动。主食水果,也吃叶、花、种子、树皮、蜂蜜、小昆虫。人工饲养的棕头蜘蛛猴寿命超过24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 标签: 灵长目蜘蛛猴雨林加勒比中美洲树栖新世界猴

体长: 39.3-58.3厘米

身高:

体重: 8.8-8.9公斤

生命: 24岁

食性: 主食水果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树栖,群居

分布: 中美洲、南美洲

棕头蜘蛛猴

棕头蜘蛛猴学名:Ateles fusciceps

棕头蜘蛛猴

棕头蜘蛛猴Brown-headed spider monkey

棕头蜘蛛猴

棕头蜘蛛猴站立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棕头蜘蛛猴体长39.3-58.3厘米;尾长71-85.5厘米;重量8.8-8.9公斤。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棕头蜘蛛猴雌性孕期226-232天,每胎产1仔,20个月后断奶。雌性51个月性成熟,雄性56个月性成熟。人工饲养的棕头蜘蛛猴寿命超过24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棕头蜘蛛猴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尼加拉瓜、厄瓜多尔和巴拿马。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1、Ateles fusciceps fusciceps,Gray于1866年命名,分布于厄瓜多尔。
2、Ateles fusciceps rufiventris,Gray于1866年命名, 分布于哥伦比亚西南和巴拿马东部。

棕头蜘蛛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black-headed spider monkey, Ateles fusciceps, is a species of spider monkey, a type of New World monkey, from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It is found in Colombia, Nicaragua and Panama. Although primatologists such as Colin Groves (1989) follow Kellogg and Goldman (1944) in treating A. fusciceps as a separate species, other authors, including Froelich (1991), Collins and Dubach (2001) and Nieves (2005) treat it as a subspecies of Geoffroy’s spider monkey.

红吼猴

阅读(92)

动物百科小编羽鱼爪给大家整理了红吼猴的资料,包括红吼猴的图片资料、红吼猴的形态特征、红吼猴的生活习性、红吼猴的品种和种类、红吼猴的寿命等与红吼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红吼猴Colombian red howler monkey

红吼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蜘蛛猴科 Atelidae
属: 吼猴属 Alouatta
种: 红吼猴 A. seniculus
        ( Linnaeus, 1766 )
分布: 南美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红吼猴(拼音:hóng hǒu hóu);
英文名:Colombian red howler monkey;
学名:Alouatta seniculus。
红吼猴,分布在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及巴西的亚玛逊盆地西部。红吼猴是树栖的,喜欢在日间活动,很多时间会留在林冠。主食叶子,但也会吃坚果、细小的动物、果实、种子及花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灵长目蜘蛛猴吼猴雨林加勒比中美洲群居新世界猴日行性

体长: 46-75厘米

身高:

体重: 4.2-9公斤

生命:

食性: 主食叶子

繁殖: 通常每产1仔

习性: 日间活动,群居,树栖性

分布: 南美洲

红吼猴

雄性红吼猴

红吼猴

雌性红吼猴

红吼猴

红吼猴的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红吼猴雄性体长49-72厘米;重量5.4-9公斤;红吼猴雌性体长46-57厘米;重量4.2-7公斤。雄猴及雌猴都是呈深红褐色,但随着年纪会褪色。面部周围有毛,鼻子粗短。它们的尾巴可以抓住东西,长约49-75厘米。尾巴上有毛,但最末的底部却没有毛,方便抓住东西。红吼猴像其他新世界猴般上下颚各有2只门齿、1只犬齿、3只前臼齿及3只臼齿。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红吼猴是树栖的,喜欢在日间活动,很多时间会留在林冠。它们喜欢四肢行走,很少会跳跃。它们的尾巴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它们的第二及第三指隔得很开,适合抓住树木。红吼猴主要吃叶子的,但也会吃坚果、细小的动物、果实、种子及花朵。这些食物可以供应足够生长及活动的糖份。叶子是重要的食粮,它们不能不吃叶子多于一星期。它们的齿式可以咬开叶子:窄的门齿可以帮助吞下叶子,臼齿可以帮助咀嚼食物。它们胃部的构造也很复杂,后肠及肠也会帮助消化。后肠中有消化叶子的细菌,其体积就占了红吼猴的三分之一。红吼猴会以3-9只的小群生活。它们是一夫多妻制的。当中有一只雄性领袖,负责带领成员寻找食物及保卫它们。群落内的雌猴会照顾幼猴。它们在日间很活跃,尤其在寻找另一觅食地方时。雄猴会在黎明时份吼叫,让人知道它们的存在,在远至5公里以外的地方也可听见。这样可以避免群落之间的争斗,减少因打斗而消耗能量。由于它们的食性是低糖的,故保存能量对于它们十分重要。吼叫也可以帮助群落的分布,从而减少竞争。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由于性别比的严重失衡,雄猴之间会有激烈的竞争。雌猴会伸舌头来吸引雄猴交配。若雄猴没有反应,雌猴就会寻找其他雄猴。雌性平均的妊娠期为190日,通常每产1仔。幼猴会留在母猴身边18-24个月。当雄猴达至性成熟时,就会被排挤出群落。雄猴必须入侵其他群落:杀死雄猴领袖及其幼猴,目的是要消除所有潜在的竞争。雄性入侵后幼猴的生存率少于25%。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红吼猴,分布在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及巴西的亚玛逊盆地西部。

红吼猴分布图: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传统上红吼猴有3个亚种:
Alouatta seniculus seniculus
Alouatta seniculus arctoidea
Alouatta seniculus juara

红吼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red howler (Alouatta seniculus) is a South American species of howler monkey, a type of New World monkey, found in the western Amazon Basin in Venezuela, Colombia, Ecuador, Peru and Brazil. The population in the Santa Cruz Department in Bolivia was split off as a separate species, the Bolivian red howler, in 1986, and more recently, splitting off the population in northeastern South America and Trinidad as the Guyanan red howler has been recommended. All howler monkeys belong to the family Atelidae and the infraorder Platyrrhini (New World monkeys).

懒吼猴

阅读(104)

动物百科小编_天使兎兎。给大家整理了懒吼猴的资料,包括懒吼猴的图片资料、懒吼猴的形态特征、懒吼猴的生活习性、懒吼猴的品种和种类、懒吼猴的寿命等与懒吼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懒吼猴Guatemalan black howler

懒吼猴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蜘蛛猴科 Atelidae
属: 吼猴属 Alouatta
种: 懒吼猴 A. pigra
        ( Lawrence, 1933 )
分布: 中美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懒吼猴(拼音:lǎn hǒu hóu);
英文名:Guatemalan black howler;
学名:Alouatta pigra。
懒吼猴,又名红面吼猴,是吼猴中体型最大的,生活在中美洲的常绿、半落叶及低地雨林。是日间活动的树栖的灵长类动物,群居,叶子、果实及花朵为食。在暮晨及黄昏时吼叫。懒吼猴寿命可以达20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标签: 灵长目蜘蛛猴吼猴雨林加勒比中美洲群居新世界猴

体长: 52-71厘米

身高:

体重: 6.4-11.4公斤

生命: 20岁

食性: 叶子、果实及花朵

繁殖:

习性: 树栖,群居

分布: 中美洲

懒吼猴

雄性懒吼猴 ©Dave Johnson

懒吼猴

雌性懒吼猴

懒吼猴

懒吼猴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懒吼猴雄性体长67-71厘米;尾长60-67厘米;重量11.4公斤;懒吼猴雌性体长52-64厘米;尾长50-54厘米;重量6.4公斤。懒吼猴是吼猴中体型最大的,且是新世界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尾巴可以抓住物件。成年吼猴的毛长而且黑,幼猴则呈褐色。雄性4岁后阴囊就会变成白色。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懒吼猴栖息在常绿、半落叶及低地雨林。主要吃叶子、果实及花朵,面包树占了86%的食物来源。它们的臼齿有高的展冠,可以磨碎叶子。雄性的舌骨很大,可以扩音,方便互相定位,它们主要在暮晨及黄昏时吼叫。懒吼猴的群居,群族约有1-2只成年,每一只雄性就有1.3只雌性。群族内包括幼猴约有10个成员,最多曾见过有16个成员。它们的领地占3-25公顷。在伯利兹的狒狒保留地,每平方公里可以有超过250只。懒吼猴是日间活动及栖息于树上的。它们大部份日间时间都是在休息,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觅食,10%在运动,余下的时间是在社交或做其他活动。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懒吼猴雌性4岁就达至性成熟,雄性则要6-8岁。雄性性成熟后就会离开群族,但雌性一般则会留下。它们的寿命可以达20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懒吼猴分布在伯利兹、危地马拉及墨西哥等接近尤卡坦半岛的地方。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懒吼猴是濒危,在未来的30年,其数量估计会下降达60%。它们的威胁包括有失去栖息地及捕猎等行为。它们正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保护。

知 识Knowledge

懒吼猴在墨西哥及危地马拉近尤卡坦半岛的地方,是与鬃毛吼猴共域的。有指它们与红背松鼠猴的祖先于中新世末或上新世由南美洲时迁往中美洲。后来巴拿马地峡因海水高涨而被阻塞,200万年后再次开通而引发另一次的迁徙。后来的移民包括有卷尾猴、鬃毛吼猴及黑掌蜘蛛猴的祖先,胜过早期的移民,并限制了它们祖先的分布地。

懒吼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Guatemalan black howler, or Yucatan black howler, (Alouatta pigra) is a species of howler monkey, a type of New World monkey, from Central America. It is found in Belize, Guatemala and Mexico, in and near the Yucatan Peninsula. It lives in evergreen, semideciduous and lowland rain forests.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baboon in Belize, although it is no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boons in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