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麋鹿

阅读(92)

动物百科小编小犬薰给大家整理了麋鹿的资料,包括麋鹿的图片资料、麋鹿的形态特征、麋鹿的生活习性、麋鹿的品种和种类、麋鹿的寿命等与麋鹿相关的详细信息。

麋鹿

麋鹿(学名:Elaphurusdavidianus)又名“四不象”,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

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

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1]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2]

中文学名麋鹿拉丁学名Elaphurusdavidianus别称四不像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亚纲真兽亚纲目偶蹄目亚目反刍亚目科鹿科亚科鹿亚科属麋鹿属种麋鹿命名者及年代Milne-Edwards,1866同义学名Elaphurusdavidiensis同义学名Cervusdavidianus英文名称PèreDavid’sDeer英文名称PereDavid’sDeer

目录

1物种学史史料记录绝迹中原重新引进2形态特征3栖息环境4生活习性5分布范围6繁殖方式7亚种分化8种群现状9保护级别

物种学史

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千多年前,中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它曾在中国生活了数百万年,已出土的野生麋鹿化石表明,麋鹿起源于距今200多万年前,距今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3000年时最为昌盛,数量达到上亿头,中国境内无论是麋鹿化石点的数目或某个化石点的标本数量都极为丰富,但在距今约3000年的商周时期以后却迅速衰落,直到清朝初年野生麋鹿最后绝迹。[3]

野生麋鹿的最后栖息地是长江口附近沿海地区。尽管麋鹿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及中部地区的长江南北,但主要分布中心仍在长江三角洲的沿海地区。它们十分喜爱温暖湿润的沼泽水域,甚至喜欢接触海水,衔食海藻。从1967年至1998年先后出土麋鹿化石12处。考古发现,1万年至4000年前人类遗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数量,大致与家猪骨骼数量相当。[3]

史料记录

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朝,古人对麋鹿的记述不绝于书。它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也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孟子》中记述,“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这证明至少在周朝,皇家的园囿中已有了驯养的麋鹿。[3]

汉朝以后,野生麋鹿数量日益减少。元朝建立以后,善骑射的皇族把野生麋鹿从黄海滩涂捕运到大都(北京),供皇族子孙们骑马射杀。野生麋鹿逐渐走向灭绝。到清朝初年,中国已只有一群约二三百只的麋鹿圈养在210平方公里的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3]

绝迹中原

1865年秋季,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大卫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无意中发现了南海子皇家猎苑中的麋鹿。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群陌生的、可能是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的鹿。大卫以20两纹银为代价,买通猎苑守卒弄到了两只麋鹿,制作成标本。1866年,他将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被确认为从未发现的新种,而且是鹿科动物中独立的一个属。由法国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确定拉丁种名,从此,麋鹿被称为“大卫鹿”(学名:Elaphurusdavidianus)。1866年之后,英、法、德、比等国的驻清公使及教会人士通过明索暗购等手段,从北京南海子猎苑弄走几十头麋鹿,饲养在各国动物园中。[4]

1894年,北京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猎苑的围墙,许多麋鹿逃散出去,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麋鹿在中国本土灭绝。[4]

随着时间的流逝,圈养于欧洲一些动物园中的麋鹿纷纷死去,种群规模逐渐缩小。从1898年起,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出重金将原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地动物园中的18头麋鹿悉数买下,放养在伦敦以北占地3000英亩的乌邦寺庄园内。这18头麋鹿成为地球上所有麋鹿的祖先。二战时,这个种群达到255头,乌邦寺庄园因害怕战火,开始向世界一些大动物园转让麋鹿。到1983年底,全世界麋鹿达到1320头。[4]

重新引进

  麋鹿的故乡中国希望麋鹿能重返家园。1956年和1973年,北京动物园分别得到了一对和两对麋鹿,但因繁殖障碍和环境不适,一直未能复兴种群。[4]

1985年,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努力下,英国政府决定,伦敦5家动物园向中国无偿提供麋鹿。1985年8月,22头麋鹿被用飞机从英国运抵北京,当晚运至南海子原皇家猎苑,奇兽重新回到了它在中国最后消失的地方。1986年8月,39头麋鹿从英国经上海运抵江苏省大丰市,麋鹿重新回到它的野生祖先最后栖息的沿海滩涂。[4]

至2012年,中国已在北京、江苏省大丰市、湖北省石首市、河南省原阳县等地实施麋鹿散养计划,形成种群,全国已有麋鹿2000多头。江苏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有麋鹿648头,有效种群已达到50个,这表明这个保护区已形成了世界第一家麋鹿基因库,麋鹿的遗传基因已不会再流失。2003年3月,世界第一头纯野生的麋鹿在大丰麋鹿保护区内出生。[4]

形态特征

麋鹿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5]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眉杈,角干在角基上方分为前后两枝,前枝向上延伸,然后再分为前后两枝,每小枝上再长出一些小杈,后枝平直向后伸展,末端有时也长出一些小杈,最长的角可达80厘米;倒置时能够三足鼎立,是在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麋鹿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多肉,趾间有皮健膜,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带有响亮的磕碰声;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中行走。夏毛红棕色,冬季脱毛后为棕黄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尾巴长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5]

雄性小鹿在两岁时长角分叉,6岁叉角才发育完全。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尾特别长,有绒毛,呈灰黑色,腹面为黄白色,末端为黑褐色。夏季体毛为赤锈色,颈背上有一条黑色的纵纹,腹部和臀部为棕白色。9月以后体毛被较长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5]

栖息环境

从麋鹿宽大的蹄及蹄间有皮腱膜分析,适于在沼泽地活动;长而多毛的尾,利于驱赶飞扰的昆虫;从饲养麋鹿喜泡水和泥浴的习性判断,它们过去生活于温暖潮湿泽地。喜平原、沼泽和水域,长江三角洲平原湿地显然是它栖息的理想生境。[6]

生活习性

麋鹿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据人工多年的饲养、观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发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那样攻击人,而且占群公鹿见到人接近即逃跑。在哺乳期,人给幼仔打耳号、测量时,幼仔的叫声只能吸引母鹿在远处观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样,母鹿为了保护幼仔而攻击人。雄性麋鹿之间为争夺配偶的角斗也相对温和,没有激烈的冲撞和大范围的移动,角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失败者只是掉头走开,胜利者不再追斗,很少发生鹿之间的伤残现象。公鹿占群后,其他公鹿窥视母鹿时、占群公鹿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赶走对方。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差,较易被天敌和人类捕杀。[7]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人工饲养其饲料种类由三部分组成:“细粮”包括小麦麸、大麦、玉米、豆饼;大豆秸秆纤维化程度较高是“粗粮”。将“细粮”、“粗粮”分别粉碎,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发酵,与此同时,还用鲜嫩、可口的胡萝卜、麦青等“水果蔬菜”来补充维生素。[8]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9]

麋鹿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在10000年-3000年以前相当繁盛,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分布西从山西省北到黑龙江省,在朝鲜和日本也发现过麋鹿化石。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的猎杀,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蒙古士兵将残余的麋鹿捕捉运到北方以供游猎。在自然界已经灭绝。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约200-300头。1866年,被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甫发现并命名拉丁种名,各国公使用贿赂、偷盗等手段,为自己国家动物园搞到几只。1894年永定河泛滥,冲毁皇家猎苑围墙,残存的麋鹿逃出,被饥民和后来的八国联军猎杀抢劫,从此在中国消失。[7]

野生的麋鹿虽然绝灭了,但是通过放养,最终在中国重新建立了麋鹿的自然种群。1986年8月从英国乌邦寺迎归了20头年轻的麋鹿,放养在清代曾豢养廉鹿的南海子,并建立了一个麋鹿生态研究中心及麋鹿苑;1987年8月,英国伦敦动物园又无偿提供了39头麋鹿,放养在大丰麋鹿保护区至今,这两处的麋鹿都生长良好,并且繁殖了后代。[9]

繁殖方式

每年5月下旬,麋鹿自然保护区槐花飘香,绿草如茵,白鹭云集。在这个生动的季节里,雌鹿身上发射出一种神秘的气味,在没有风的日子里,这种气味相对稳定地在离地面约5米的空气中,沿水平方向在灌木和草丛间弥漫,成年麋鹿开始进入发情期。雄鹿陶醉在这种浓烈的气味中,它跟在母鹿的身后,猛吸一口,然后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歪侧着头,良久,再舒缓地呼出,神态如醉如痴。之后,成年雄鹿开始装扮自己,它们往身上涂泥浆,用角挑戳青草作为装饰,在麋鹿的眼里,这是威武的象征。雄鹿希望以此来博得雌鹿的青睐。在麋鹿的王国里,有着严格的等级秩序。在麋鹿的发情期里,尽管许多雄鹿徘徊在雌鹿身边虎视眈眈,但是,它们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在所有的雄鹿中,只有鹿王才拥有惟一的交配权。其他雄鹿稍越雷池半步,就会遭到无情的驱赶,甚至猛烈地攻击。因此,绝大多数雄鹿极有可能一生都无法留下一儿半女。[3]

求偶发情于5月底至8月。交配期间,雄兽之间发生对峙或角斗的现象,性情突然变得暴躁,发出出阵阵叫声,以角挑地,眶下腺分泌液体,涂抹于树干之上。雌兽的怀孕期为270天左右,是鹿类中怀孕期最长的,一般于翌年4-5月产仔。裹着灰白色胎衣的小鹿刚落地就能抬起头,母性极强的大鹿迅速转身为孩子舔舐并吃掉胎衣。初生的幼仔体重大约为12千克,毛色桔红并有白斑,6-8周后白斑消失,出生3个月后,体重将达到70千克。2岁时性成熟,雄性小鹿2岁长角分叉,6岁叉角发育完全,理论寿命为25岁。[8]

亚种分化

麋鹿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距今约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动物分类学家将它归类为鹿科,麋鹿属,达氏种。历史上麋鹿共有5个物种,即双叉种、蓝田种、台湾种、晋南种、达氏种,现存者为达氏种。[10]

种群现状

麋鹿是一种仅限于第四纪中后期的动物,从已知的190多个麋鹿化石出土地点确认,历史上麋鹿的分布区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辽宁的康平,南到浙江余姚,东到沿海平原及岛屿。到了晚更新世,麋鹿种群迅速发展,到全更新世中期达到鼎盛,但商周以后麋鹿迅速衰落。原始人类由于人口密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不构成对麋鹿的威胁。而商周以后,由于自然变迁、麋鹿自身的原因和人为干扰等因素,造成了麋鹿的不断减少。[7]

从自然因素看,由于麋鹿是一种喜爱温暖湿润的动物,而中国近5千年来的气温是在逐渐变冷,沼泽和水域也明显减少,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麋鹿有较大的影响。从自身因素看,麋鹿主要采食水生和陆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食性狭窄也是麋鹿生存受到威胁的自身因素。[7]

人口增长和农业的发展,侵占了麋鹿的生活地域。人类的捕杀,严重影响了麋鹿的生存。考古学发现,1万年至4千年前人类遗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的数量,与家猪骨骼的数量相当。可见当时麋鹿是被人类当作食物而遭到大量猎杀的。甲古文中记载,古代一次猎获麋鹿的数量达348只。另外麋鹿还被制成治病和强身的各种药品,《本草纲目》中记载,“麋茸功力胜鹿茸……麋之茸角补阴,主治一切血症,筋骨腰膝酸痛,滋阴益肾……”《彭祖服食经》、《家藏经验方》及现代的《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用麋鹿茸、角、骨等做配方的方剂就有几十项。麋鹿由此也就成为人类为治病而追杀的对象。[7]

自然因素、麋鹿自身的因素是麋鹿分布区逐渐缩小、数量减少的原因,而人类活动的干扰是麋鹿走向野外灭绝的决定因素。[7]

麋鹿作为野生种群早已绝迹多年,1986年8月14日,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中国林业部的共同努力下,来自英国七家动物园的39头麋鹿返回故乡——江苏大丰,放养在大丰麋鹿保护区。中国麋鹿主要分布在三大保护区内,即江苏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北京大兴麋鹿苑、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面积达117万亩的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处麋鹿保护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种群,约占世界麋鹿数量的28%。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林茂草丰,人迹罕至,是麋鹿野生放养的天然理想场所。适宜的生境加上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精心管护,其野生种群数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经过繁衍扩大,已达到1000多头。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约52头麋鹿在这里被野化放归。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了完全摆脱对人类依赖、可自我维持的麋鹿野生种群,结束了数百年来麋鹿无野生种群的历史。[7]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野外绝灭(EW)。[9]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7]

注:麋鹿图册网址[11]

海牛

阅读(148)

动物百科小编〃喵〃给大家整理了海牛的资料,包括海牛的图片资料、海牛的形态特征、海牛的生活习性、海牛的品种和种类、海牛的寿命等与海牛相关的详细信息。

海牛

海牛(学名:Trichechu;英文名:Manatee):仅1科1属3种。美洲海牛、亚马逊海牛和非洲海牛。海洋哺乳动物,形状略像鲸,前肢像鳍,后肢已退化,尾巴圆形,全身光滑无毛,皮厚,灰黑色,有很深的皱纹。以海藻或其他水生食物为食。皮可以制革,脂肪可以炼油。

海牛外形呈纺锤形,颇似小鲸,但有短颈,与鲸不同。体长2.5-4.0米,体重达360千克左右;海牛皮下储存大量脂肪,能在海水中保持体温;前肢特化呈桨状鳍肢,没有后肢,但仍保留着一个退化的骨盆;有一个大而多肉的扁平尾鳍;躯干基本无毛,仅嘴唇周围有须,头部有触毛;头大而圆,唇大,由于短颈,头能灵活地活动,便于取食;鼻孔的位置在吻部的上方,适于在水面呼吸;眼小,视觉不佳;高频听觉良好,低频则退化。

生活于大西洋温暖水域,通常在浅海及河口,仅少数种类栖息在河流中。行动迟缓。雄海牛睾丸生在腹腔中。雌兽具双角子宫,环状胎盘。每年繁殖1次,妊娠期约1年,每胎在水中产1仔。草食。[1]

其他直播

有错误66071已反馈

有错误48826已反馈

有错误5518338已反馈

有错误2533已反馈

有错误8456已反馈

有错误2230557已反馈

纠错

关闭纠错

直播-长隆横琴海洋王国的海牛百科海洋馆,14种珍稀海洋生物直播中

收起
>

海牛-长隆横琴海洋王国

收起
>

海牛-长隆横琴海洋王国

看回放

中文学名海牛拉丁学名Trichechu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哺乳纲目海牛目科海牛科属海牛属种美洲海牛亚马逊海牛非洲海牛亚种佛罗里达海牛(属于美洲海牛)英文名称Manatee、SeaCows

目录

1物种学史2形态特征3分布范围4栖息环境5生活习性食物感知听力6该科种类7繁殖方式8种群现状9典故传说10保护级别

物种学史

海牛被认为与6千万年前由陆地上的哺乳四足动物进化而来,与其亲缘关系比较近的长鼻目的大象以及蹄兔目的蹄兔。据考证,海牛原是陆地上的“居民”,是大象的远亲。近亿年前,由于大自然的变迁或缺乏御牧能力而被迫下海谋生。进入海洋后,依旧保持食草的习性,已有两千五百万年的海洋生存史,是珍稀海洋哺乳动物。其庞大的身躯和厚厚的皮肤(3-4厘米)色泽酷似大象。

海牛的的体型很大,成年约3-4米长(雌性海牛通常比雄性体型更大),无背鳍,后肢退化消失演化为宽大成桨状的尾鳍。没有门齿和犬齿,仅具有臼齿,牙齿的替换方式是由口腔深处往前水平地移动,而且换齿的过程持续终生,在同一时间段内,上颌或下颌内的牙齿一般不会超过6颗。有可伸缩的上唇,可以用于含住食物,也有与同类通讯和社交的作用。海牛的皮肤厚重,不具汗腺,前肢基部处各有1个乳头。肺很大,是浮力的主要来源。与马相似,海牛的胃结构简单,但有一个很大的盲肠以消化粗糙的植物类食物,通常消化道总长度可达45米,远远大于其它同等体积的哺乳动物。

海牛皮下储存大量脂肪,能在海水中保持体温;前肢特化呈桨状鳍肢,没有后肢,但仍保留着一个退化的骨盆;有一个大而多肉的扁平尾鳍;胚胎期有毛,初生的幼兽尚有稀疏的短毛,至成体则躯干基本无毛,仅嘴唇周围有须,头部有触毛;头大而圆,唇大,由于短颈,头能灵活地活动,便于取食;鼻孔的位置在吻部的上方,适于在水面呼吸,鼻孔有瓣膜,潜水时封住鼻孔;肠的长度超过20米;胃分两室,贲门室有腺状囊,幽门室有1对盲囊;眼小,视觉不佳;听觉良好。肺窄而长,无肺小叶;头骨大,但颅室较小,脑不发达。

海牛与同属于海牛目的另一科儒艮科动物儒艮在外观上很相近,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于尾部的形状:海牛的尾部扁平略呈圆形,外观类似大型单片的船桨;而儒艮的尾部则是中央分岔的,和鲸相类似。[2]

形态特征

海牛是海洋哺乳动物,平均体长范围可达2.8-3.0米,体重400-550千克,雌性比雄性更大,更重。外观颇像纺锤,头小而头骨厚。人一样的脸,有鼻有眼,眼睛小,眼后有小耳孔。口里有牙齿,雄性的门齿,突出口外,臼齿像圆筒,没有珐琅质。毛发短而稀,前肢像鳍,没指甲,尾鳍为圆形。它们平时吃海藻和鱼虾为生。每年生一仔。在哺乳时,雌海牛用一对偶鳍将孩子抱在胸前将上身浮在海面,半躺着喂奶,这一点倒与传说中的美人鱼颇相似。幼儿吃奶时,要把鼻露外面,免得闷死。海牛的牙齿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前面的颊齿脱落了,由后面的补充上。[3]

野生的海牛多半栖息在浅海,从不到深海去,更不到岸上来,每当海牛离开水以后,它们就像胆小的孩子那样,不停地哭泣,“眼泪”不断地往下流。但是它们流出的并非泪水,而是用来保护眼珠,含有盐分的液体。海牛喜欢潜水,它用肺呼吸,能在水中潜游达十几分钟之久。它的肺脏、胸腔很大,自然肺活量也相应很大。海牛呼吸用它的2个都有“盖”的鼻孔,当仰头露出几乎朝天的鼻孔呼吸时“盖”就像门一样打开了,吸完气便慢条斯理潜入水中,平时总是慢吞吞不知疲倦游动,有时也爱翻筋斗,但动作迟缓。真像一头笨牛。但是,它在海上垂直地竖起时,远远看去,还真像神话里的人身鱼尾怪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巴哈马、伯利兹、博内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萨巴-地区灭绝,圣尤斯特歇斯-地区灭绝)、开曼群岛、哥斯达黎加、古巴、库拉索岛、多明尼加共和国、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圭亚那、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多黎各、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国、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维尔京群岛、安哥拉、贝宁、喀麦隆、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多哥。[4-5]

可能灭绝: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区域性灭绝: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岛、巴巴多斯、多米尼加、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马提尼克岛、蒙特塞拉特、圣巴泰勒米岛、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属)、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马丁岛(荷属)。[5]

栖息环境

海牛栖息在河流中,喜欢浅水,无论是在河流、河口、河渠或沿海地区。它们不能在寒冷的水域生存,这就是它们为什么被发现在亚马逊河流域、佛罗里达州、西非、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水的温度必须高于60°F(16℃)。在冬季当温度降低时,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它们会转移到温暖的地方。这是因为这些哺乳动物的身体虽然非常巨大,但脂肪非常少。因此,它们很容易感到寒冷,并且在冰冷的海水中无法生存。[6]

生活习性

食物

海牛是海洋中的草食哺乳动物(同类儒艮也是草食哺乳动物),海牛的食量很大,每天能吃水草相当体重的5%一10%。肠子长达30米,是典型的草食动物。它吃草像卷地毯一般,一片一片地吃过去,誉有“水中除草机”之称。这在水草成灾的热带和亚热带某些地区,是很有用的。在那些地方,水草阻碍水电站发电,堵塞河道和水渠,妨碍航行,还给人类带来丝虫病、脑炎和血吸虫病等。非洲有一种叫水生风信子的水草,曾在刚果河上游的1600公里的河道蔓延生长堵塞严重,连小船也无法通行,当地居民由于粮食运不进去,被迫背井离乡。扎伊尔政府为解决这一社会危机,花了100万美元,沿河撒除莠剂,仅隔2周,这种水草又加倍生长出来。后来,在河道放入2头海牛,这一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在新鲜水中,海牛进食水生的植物,如水风信子;在盐水中,它们吃大部分海草。成年的海牛每日吃相当于它们身体重量的10%的海草。当吃到草的末端时,更多的是用牙来研磨、搅拌、消磨,很少的动物有坚固的臼齿足以经受住研磨,“所以海牛有掉牙的绝招,贯穿海牛的终生,新牙冒出促使磨损的牙从前面掉出。[6]

感知

海牛的脑子小,成年海牛的脑大小像一个葡萄柚(热带产物),只有大多数水生或陆生的哺乳动物脑子的四分之一大。如果认为它的脑小就没有其他的哺乳动物聪明,那是错误的。海牛的大脑有一个平滑的表面,譬如人的大脑,其中有许多皱褶。这些动物被认为是相当智能。它们有一个很好的长期记忆能力,这使得它们很容易训练。它们也能够区分颜色。海牛是和人类很友好的动物,经常与浮潜和潜水的人进行交互。[6]

佛罗里达兽医学院的生物学家罗杰·里普和汤姆奥·谢伊经过研究提出。里普说,海牛脑小,但有很大的身体,这是自然形成的,有助于海牛活的时间长。“首先,它们不用寻找捕食,也不被捕食,所以不需要复杂的行为,抢夺、追捕或逃跑。但这样并不意味海牛过着一种迟钝的生活。第二,海牛的新陈代谢低。这能帮助它保持一定的体温,适应过热或变冷的环境。当水温下降至华氏68度时,海牛开始迁移。海牛悠闲的生活方式与它低的新陈代谢率相适合,它正常的巡游速度是沉稳的,时速2-6英里。食物通常充足丰富,一天可自由地睡眠12个多小时。在活动中,海牛大约每5分钟上升呼吸一次;当它们休息或睡着时,经常露出水面呼吸。[7]

听力

海牛的听力迟钝。海牛容易与船碰撞,除身体笨大、移动速度慢外,听力衰退也是原因之一。动物实验表明,海牛最多能听到像它们拥有的鸟叫样的发声相同区域的高频率的声音。船的发动机声是低频率的,直到离一头海牛50英尺远,它都不能正常的注意一艘船的发动机的声音和方向。[7]

海牛通过触觉,听觉,嗅觉,味觉,视觉进行相互沟通。用这些感知器官表达恐惧、愤怒,相互搭配发挥作用。而最明显的通信方式是母亲在小腿之间观察到。它们彼此之间的沟通方式,包括鸣叫,发出呼呼或吱吱声,可以在很远的距离检测到声音在水中振动的高频声波。[6]

该科种类

亚马逊海牛(Trichechusinunguis):亦称南美海牛

分布于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8]

美洲海牛(Trichechusmanatus):亦称西印度海牛

分布于巴哈马、伯利兹、博内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萨巴-地区灭绝,圣尤斯特歇斯-地区灭绝)、巴西、开曼群岛、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库拉索岛、多明尼加共和国、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圭亚那、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多黎各、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国、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维尔京群岛。

可能灭绝: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区域性灭绝: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岛、巴巴多斯、多米尼加、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马提尼克岛、蒙特塞拉特、圣巴泰勒米岛、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马丁岛。[9]

非洲海牛(学名:Trichechussenegalensis):亦称西非海牛

分布于安哥拉、贝宁、喀麦隆、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多哥。[10]

佛罗里达海牛(学名:Trichechusmanatusssp.latirostris):亦称北美海牛

分布于大西洋-西部中心。[11]

繁殖方式

海牛的新陈代谢低影响它们的交配行为,虽然精力旺盛,但比其他哺乳动物动情要少。一头雌性的海牛在动情期会与一小群雄性的海牛在一起,它们中间几头可以与她连续交配,海牛是不爱攻击的动物。海牛的怀孕期需要11-13个月,出生的小海牛重量约30千克,通常要紧随妈妈一年或更长时间。雌性达到性成熟在五岁,而雄性是九岁。特殊的低生育率使保持它的总体数量上升陷入困境,如果没有灾难,一头海牛可以活50至60年。[7]

雄海牛睾丸生在腹腔中。雌兽具双角子宫,环状胎盘。每年繁殖1次,妊娠期约1年,每胎在水中产1仔。生出后,母兽把幼兽举出水面,驮在背上,过两小时,又逐渐把幼兽浸到水中,幼兽便能随着母兽游泳。海牛吃水草须潜入水中,10-16分钟后浮至水面呼吸。[7]

种群现状

1493年,哥伦布航行到加勒比海,多米尼加比亚克河河口,看到不计其数的海牛时,他在日记中说当时他都惊呆了。然而,加勒比海牛今天的命运如同中国的大熊猫,正濒临灭绝。原来,海牛长期遭到捕杀。因为海牛肉细嫩味美,脂肪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DHA和EPA,还可以提炼润滑油,皮可以制耐磨皮革,甚至肋骨也可作象牙的代用品,全身是宝。这是导致它濒临灭绝的根本原因。

1973年,美国等北美和拉美国家,都先后把它列入濒危动物名单,加以保护。但海牛仍然在逐年减少,除了人为偷捕,无意中杀害也很严重。如美国佛罗里达沿海,因水质污染,连年发生赤潮,海牛也连年死亡不断。

早年有报道,说海牛听力灵敏,可是研究的结果证实,海牛的听力较差。据资料报道,仅在佛罗里达半岛周围,每年被螺旋桨和高速快艇撞死的海牛就有百多头。为了不使海牛成为昔日的恐龙,当前,加勒比海周围各国除了划定海中禁捕区,还成立了各种宣传和保护海牛的“俱乐部”。据调查,加勒比海牛只有2600头,也有人说仅有千头左右。墨西哥政府赠送给中国的海牛,可见其珍贵程度。[12]

许多海产禁猎区一直不能在佛罗里达海岸为海牛提供安全地带。佛罗里达环境保护部门教育游客了解海牛的困境,要像保护美国的鱼和野生动物一样保护海牛。生物学家帕蒂·汤普森说:“海牛缺乏掠夺性,没有善意的防护,它们就无法生存繁衍,海牛是可爱的温柔的动物。”[7]

典故传说

海牛又有“美人鱼”之称。这一称谓的由来可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那时美洲大陆刚刚被发现,欧洲各国纷纷派船去美洲探险寻宝。每当黄昏日落,或者明月高悬的时候,海上漂泊的探险者和水手们,常常会透过弥漫的水雾,看到一些袒胸露肤的美丽“女人”在海上游泳、嬉戏,还有的把自己的“婴儿”抱到胸前喂奶。而这些“女人”的下身像鱼一样,她们时而出现,时而又被海上的迷雾遮住,因此,“美人鱼”的传说也随之诞生。其实他们看到的是母海牛。母海牛的乳房丰满,高高隆起,像人的拳头那么大,还生有一对4至5厘米的乳头,当它给幼仔哺乳时,常用两个肥大的胸鳍抱起幼仔露出海面,所以在傍晚或月色朦胧中使人容易产生错觉。[12]

美人鱼的传说,富有浪漫色彩而广为流传,风靡全球。1912年,丹麦雕塑家爱德华·埃里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中的故事,用紫铜雕塑了“美人鱼”的塑像,置放在哥本哈根港口的沙滩上。那半鱼半人的“海姑娘”,成为今天丹麦的象征和骄傲。

其实,海牛的“面相”很丑怪。正如航海家哥伦布在1493年的航海日记中写到:“美人鱼”不像寓言中描写的那么惹人喜爱。它有两只深陷的小眼,没有耳轮,偌大的鼻子连着上唇,隆然鼓起,两只可以闭合的鼻孔位于顶端;下唇内敛,嘴边生着稀疏的短髭。前身两侧各有手臂似的前肢一条,顶端外侧尚有指甲,与大象相似。后肢退化,肥大的身躯向后渐渐收小,末端有一似鱼尾鳍的扁平尾巴,外形呈纺锤形。

保护级别

三种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13]

美洲海牛——易危(VU)(亚种“佛罗里达海牛”——濒危(EN));亚马逊海牛——易危(VU);非洲海牛——易危(VU)。[4]

河狸

阅读(81)

动物百科小编自说自话的小鹿给大家整理了河狸的资料,包括河狸的图片资料、河狸的形态特征、河狸的生活习性、河狸的品种和种类、河狸的寿命等与河狸相关的详细信息。

河狸

河狸(Castorfiber),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啮齿目Rodentia,河狸科Castoridae,河狸属Castor,蒙古亚种C.f.birulaiSerebrennikov,中文学名“河狸”,别称“海狸”。体型肥壮,头短而钝、眼小、耳小及颈短。门齿锋利,咬肌尤为发达,一棵直径40厘米的树只需2小时就能咬断。前肢短宽。无前蹼,后肢粗大,趾间具全蹼,并有搔痒趾。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林缘的河边,穴居。

中文学名河狸拉丁学名Castorfiber别称海狸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哺乳纲目啮齿目科河狸科属河狸科属英文名beaver俄文名Борб日文名ビーバー

目录

1形态特征2生活习性3成长繁殖4分布范围5主要价值6物种保护保护级别致危因素保护措施保护区域

形态特征

河狸是中国啮齿动物中最大的一种,体型肥壮,头短而钝、眼小、耳小及颈短。门齿锋利,咬肌尤为发达,一棵40厘米宽的树只需2小时就能咬断。前肢短宽。无前蹼,后肢粗大,趾间具全蹼,并有搔痒趾。指端有铲状的爪。第4趾十分特殊,有双爪甲,一为爪形,一为甲形。身上的皮毛细密光亮,尾大而宽,无毛[1],上下扁平覆盖角质鳞片。肛腺前见一对香腺分泌“河狸香”。体重17~30kg、体长60~100cm、尾长21~38cm[2-3]。

生活习性

河狸多成对活动,常群居在一起,营半水栖生活,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缘的河边,穴居,洞穴在河边树根下面或水流缓慢的土质陡岸。河狸喜食多种植物的嫩枝、树皮、树根,也食水生植物,杨、柳的幼嫩枝叶及树皮;喜欢夜间活动,善游泳和潜水,不冬眠;陆地上行动缓慢,营水栖息,水中筑巢,喜欢安静的环境。[3]

家庭观念重:河狸常常被人称为“野生世界中的建筑师”,除了人类河狸是以自己的建筑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唯一的动物。相对于人类活动不同的是,河狸所创造的是一个可持续发展潜力更大的世界。它们筑起小水坝,并在水坝四周围起静水区,以此建成自己的巢穴。除了休息,巢穴还是河狸觅食的处所。[4]河狸对大片生境区域所作的改造有助于维护沼泽地的生态和养护生活其间的各种动植物,例如鱼类、水獭、水禽、狐狸和獐等。[4]

河狸堪称动物王国最著名的建筑师。它们咬断大树,用于建造堤坝。在堤坝周围,它们还会建造封闭的池塘,而后在池塘建造冬屋。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河狸还是出色的木工,懂得如何防风防雨。每年,它们都会用泥巴覆盖小屋,为冬季的到来做好准备。泥巴“外套”能够起到加固作用以充当一道屏障,抵御低温和捕食者。[5]

分类系统: Animalia:动物界-Chordata:脊索动物门-Mammalia:哺乳纲-Rodentia:啮齿目-Castoridae:河狸科-Castor:
学名: CastorfiberLinnaeus
中文名:

河狸

中文拼音: HéLí
分类等级:
概述:   
原始属名   
模式标本产地   
模式标本保存地   
国家保护级别 不祥
CITES公约级别 未定
IUCN红色名录等级 未予评估(NE)
红皮书等级 未定
中国特有 是[3]

成长繁殖

河狸每年繁殖1次,1~2月交配,4~5月产仔,每胎1~6仔,妊娠期为106天左右,哺乳期约2个月,幼仔出生后2天就会游泳,第3年性成熟。寿命为12~20年。[6]

分布范围

河狸主要分布在美洲北部,亚洲、欧洲数量很少,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

格里河、布尔根河和它们交汇的乌伦古河是河狸的唯一分布区。[6]

中国新疆和蒙古国的河狸属于欧亚河狸中的蒙古亚种,分布窄,数量少,在中国仅分布于乌伦古河及其上游的青格里河、布尔根河、查干郭勒河两岸,尤以布尔根河最为集中。[6]

中国境内由于生态破坏和人为因素,其分布区迅速缩小,现已濒临灭绝。全乌伦古河水系河狸数量波动在500~800只之间,其中布尔根河有35个家族,查干河有2个家族,布尔根河至乌伦古河福海段约有130个家族。而蒙古国的河狸保护得好,数量多。布尔根河上游部分在蒙古国境内,离边境约40km为河狸自然分布区,据说在蒙古国的其他几条河流已有人工迁养的河狸。

主要价值

河狸有香腺,能分泌名贵的香料,这种香料叫“海狸香”(castoreum),因此河狸与海狸一样,是世界上著名动物香料的来源之一。海狸香也添加到医药中做兴奋剂使用。因此,河狸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7]

河狸广泛分布于200万年前,当时的动物大都早已灭绝,少数则演化为新种,而河狸幸存下来,但体形蜕化得仅有原来的1/10。因此,河狸又被称为古脊椎动物的一种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致危因素

1、布尔根河两岸分布着杨、柳等树种组成的天然河谷林,

20世纪80年代初保护区刚成立时,这里林草丰茂,布尔根河流域两岸次生林锐减近60%,河水水位下降1m多;河狸分布范围大大缩小,其他动物和鸟类也极其稀少。由于植被的人为减少,造成水土流失,河床塌陷,河流局部改道,河狸的一些窝也塌了。由于河狸以植物为食,植被的破坏必定减少了河狸的环境容载量,河狸需要长途奔徙采集食物,也就增加了遭到天敌的机率。

2、布尔根河上的水利设施,人为地阻断了河狸的迁徙路线,导致河狸数量减少。水坝水电站的建立,由于未修迁徙通道,使中国和蒙古国的河狸不再能上下迁徙,自由“通婚”了。由到了冬季,由于蓄水发电的原因冰层不断加高,水甚至淹没了一些河狸的巢,河狸需要一个干燥的环境,于是它们只有逃出。

3、偷猎河狸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张网捕鱼误伤小河狸的情况也有发生。

4、乌伦河水系两岸农牧活动逐年增加,河狸栖息地正在缩减。牲畜不仅与河狸争夺饲料,还损坏河狸的洞穴和地面巢。据统计,1989~1990年保护区的洞穴废弃率增加1倍。废弃洞穴数已超过有效洞数,继续下去河狸难以再寻找到合适的地段修筑洞巢。

5、常住人口剧增。自1992年在保护区内开通与蒙古国通商的口岸,政府有意在此建立一个商镇,要求牧民在此定居,现保护区内常住人口从20年前的2800多人增长到4400多人,并仍然不断增加,可以说保护区有成为开发区的趋势。人口的增加造成资源环境的恶化,是造成河狸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保护措施

国家于1981年在布尔根河流域建立了中国惟一的河狸自然保护区。

欧洲河狸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作为一份政府间协议,《濒危物种公约》旨在确保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不会威胁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依据该公约,猎杀欧洲河狸或毁坏其巢穴均属非法。[4]

由于认识到河狸对养护沼泽地的重要作用,自然资源保护者们努力把河狸再次引入这种动物早已灭绝的国家,如匈牙利、英国和荷兰等。如今,在这些国家的河狸工作十分卖力,似乎想要证明给人类看:自己微不足道的巢穴对环境养护是多么的有效。[4]

保护区域

布尔根河狸保护区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查干郭勒乡布尔根河流域。东经90°30′~91°00′,北纬46°10′。距青河县城直线距离为63km,平均海拔1110m。[6]于198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林业部门建设管理,主要保护布尔根河50km河段沿岸河狸分布区的河谷林河狸生境及世界上稀有的兽类河狸。保护面积5000h㎡。[6]

尔根河是一条由东向西的河流,发源于蒙古国境内,流入中国50km后,与青格里河汇合到乌伦古河,河流两岸1km以内的地方,都划入了河狸保护区的范围。其中河狸分布较多的几个段落,被划作绝对保护区。[6] 保护区内设有河狸保护站。保护站设在青河县查干郭勒乡塔克什肯口岸。该口岸同蒙古国科布多省布尔干县毗邻,为中蒙边境国家二类陆路口岸,1989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从塔克什肯出境,至蒙古国布尔干县60km,至科布多市270km。[6]

逆戟鲸

阅读(106)

动物百科小编燃烧的小麻雀给大家整理了逆戟鲸的资料,包括逆戟鲸的图片资料、逆戟鲸的形态特征、逆戟鲸的生活习性、逆戟鲸的品种和种类、逆戟鲸的寿命等与逆戟鲸相关的详细信息。

逆戟鲸

虎鲸(学名:Orcinusorca)是一种大型齿鲸,身长为8~10米,体重9吨左右,头部略圆,具有不明显的喙;背鳍高而直立,弯曲长达1米;身体黑、白两色。两翼骨远隔开。颞窝大。下颌骨相对较短。在上、下颌每齿列有10~12枚圆锥形的齿。嘴巴细长,牙齿锋利,性情凶猛,食肉动物,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时它们还袭击其它鲸类,甚至是大白鲨,可称得上是海上霸王。虎鲸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有一些群体组成的家族是动物界中最稳定的家族。虎鲸的一些复杂社会行为,捕猎技巧,和声音交流,被认为是虎鲸拥有自己的文化的证据。分布于几乎所有的海洋区域,从赤道到极地水域,以北美洲海域居多。水温或深度没有限制其范围。分布延伸到许多封闭或半封闭的海域,如地中海,鄂霍次克海,加利福尼亚湾,墨西哥湾,红海和波斯湾。

中文学名虎鲸拉丁学名Orcinusorca别称逆戟鲸、杀人鲸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目鲸目科海豚科属虎鲸属种虎鲸分布区域无限制,以北美洲海域居多。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58英文名称KillerWhale英文名称Orca

目录

1外形特征2栖息环境3生活习性游水声音集群社会祖系捕猎4分布范围5繁殖方式6亚种分化7种群现状8保护级别9饲养驯化

外形特征

虎鲸成年雄性身长最大记录是9.75米,体重9524千克。是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身体大小、鳍肢大小和背鳍高度有明显的性二型。雌性最大体长达7.70米,雄性体长达9米。雄性成体的背鳍直立,高可达1.0~1.8米,雌性的背鳍明显地镰刀形,高不及0.7米。头部略带圆,具有不明显的喙。椭圆形的鳍肢位于体全长的前1/4处。雄性的鳍肢长可达体全长的20%,雌性的达11%~13%。尾叶宽可超过体全长的1/5。体背面黑色,在背鳍后方有1个浅灰色的鞍斑。下颌及从下颌前端到尿殖区的体腹面白色。有1个白色的叶状斑从尿殖区向上伸到背鳍后的体侧。尾叶的腹面白色或浅灰色,可能具黑色边缘。在每侧眼的后上方各有1个白色椭圆形斑。鞍斑在年幼时不明显,性成熟后更显著。[1]

成体头骨的髁基长可达1000mm。在眶前凹前方过两前颌骨的宽小于吻突宽。两翼骨远隔开。颞窝大。下颌骨相对较短。在上、下颌每侧都有10~12枚齿,其横切面呈椭圆形,齿尖向内和向后。在一些较老的个体,齿常被磨蚀或溃烂损坏。[1]

虎鲸体形很大,呈纺锤形,表面光滑,皮肤下面有一层很厚的脂肪用来保存身体的热量。体长约为600~1000厘米,体重5000~000千克。身体上的颜色黑白分明,背部为漆黑色,只是在鳍的后面有一个马鞍形的灰白色斑,两眼的后面各有一块梭形的白斑,腹面大部分为雪白的颜色。头部较圆,没有突出的吻部,鼻孔在头顶的右侧,有开关自如的活瓣,当浮到水面上时,就打开活瓣呼吸,喷出一片泡沫状的气雾,遇到海面上的冷空气就变成了一根水柱。前肢变为一对鳍,很发达,后肢退化消失。高耸于背部中央的强大的三角形背鳍,十分显眼,雄兽的可达1.5米高,既是进攻的武器,又可以起到舵的作用。嘴很大,上下颌上共有40~50枚圆锥形的大牙齿,能把一只海狮整个吞下。[2]

   体长(最长) 体重(最重)
雄性 9.8米 9000千克
雌性 8.5米 5,500千克

初生虎鲸

2.1~2.4米 180千克

[3]

栖息环境

虎鲸的生境为极地和温带海域为主。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海域日本北海、冰岛,对于水温、深度等因素似乎没有明显的限制。它们在高纬度地区有相当高的栖息密度,特别是在猎物充足的海域。它们的移动情形普遍与追踪猎物或增加捕食率有关,时间通常在鱼类产卵季与海豹的生产期。到了夏天,大西洋中大多数的虎鲸都栖息于浮冰边缘或有浮冰的水道,以须鲸、企鹅、海豹等为食。它们会迁徙至何处、会移动多远,仍未有定论。部分虎鲸会终年停留于南极海域,而在北极的虎鲸则很少接近浮冰。据华盛顿州与英属哥伦比亚的虎鲸研究者指出,当地有定居型与过境型两种型态的虎鲸群,当地终年皆可发现此二种群体。部分个体有非常大的活动范围,由各地的照片辨识结果发现,有些虎鲸的活动范围自阿拉斯加一直到美国南方的加州。

生活习性

游水

虎鲸时常会有跃身击浪、浮窥等行为,或是以尾鳍或胸鳍拍击水面。在海湾的浅水地带,它还喜欢用尾巴上的缺刻去钩拉海藻,发出“呼呼”的声音,不久,浑身就披满了半透明的海草。虎鲸的泳速最快可达时速55公里,可闭气17分钟左右。当周遭空气凉爽时,通常可看见它们低矮而呈树枝状的喷气。虎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不像须鲸一样,又细又高。它们对船只的反应多样,冷漠忽视或是充满好奇心都有可能。偶尔会集体搁浅,群体有时会被困在潮池或海湾中。在北极与南极海域,因为风吹而快速产生的浮冰对虎鲸而言是一大麻烦,有时会因此迫使它们停留于水面狭窄的小水域里相当长的时间。[4]

声音

如果说座头鲸是鲸类中的“歌唱家”,白鲸是海中“金丝雀”,那么虎鲸就是鲸类中的“语言大师”了,它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且这些声音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在捕食鱼类时,会发出断断续续的“咋嚏”声,如同用力拉扯生锈铁门窗铰链发出的声音一样,鱼类在受到这种声音的恐吓后,行动就变得失常了。虎鲸不仅能够发射超声波,通过回声去寻找鱼群,还能够通过超声波判断鱼群的大小和游泳的方向。这种能力,对生活在海洋里的食肉动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海水下面十分黑暗,很难在这种环境里看清远处的捕食目标。[4]

集群

虎鲸喜欢群居的生活,有2~3只的小群,也有40~50只的大群,每天总有2~3个小时静静地呆在水的表层,因为肺部充满了足够的空气,所以能够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露出巨大的背鳍。群体成员间的胸鳍经常保持接触,显得亲热和团结。如果群体中有成员受伤,或者发生意外失去了知觉,其它成员就会前来帮助,用身体或头部连顶带托,使其能够继续漂浮在海面上,就是在睡觉时也扎成一堆,这是为了互相照应,并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它们在一起旅行、用食,以种群为社会组织,在广大的家庭中休息,互相依靠着生存长大。[4]

社会祖系

位于华盛顿州与英属哥伦比亚的定居型虎鲸,其基本社群单位为小型母系群体,一般由2至9头血缘关系相近的虎鲸所组成,此母系群体会长期维持稳固,所有成员似乎会共同分担养育工作。几个这样的群体会共同组成一个小群(通常用以描述一群彼此间有社交行为联系的鲸目动物),典型的小群通常包含成年、未成年的雌雄虎鲸与仔鲸,多半由最年长的雌鲸居于领导地位,而待在小群里的雄鲸通常是该雌鲸的后代。甚至有的雄性虎鲸长到9米还在小群中生活。[5]

虎鲸的社会形态是母系,交配对象的选择比较复杂,不是由雄性的力量决定一切:例如鲸群的族长有时能活到80岁,在晚年也有交配的例子,她们选择交配的对象一般是鲸群内部年长的雄性。雌鲸选择对象的标准科学家并不清楚,很少观察到交配的现场,只知有母亲,不知父亲在哪。[2]

鲸群内没有父子关系和父女关系,雄性的责任是出去寻找食物,然后引导鲸群集体猎杀,分工明确,没有地位的高低;而母女、母子关系则非常稳定,是一辈子的关系,一般不会离群。出现孤鲸的原因一般是受伤或迷路。当族群过大时,会“分家”,产生一个新的族群。[6]

捕猎

有时虎鲸会采团体的方式打猎,它们利用从隆额(海豚科用来制造回音定位的部位,会将声音集中成一束)发出的超音波互相沟通和联系,并策画战术。它们也会合力将鱼群集中成一个大球,然后轮流钻入取食。猎捕海狗时,虎鲸会在满潮前观察直达海滩的裂缝沟渠,当满潮时沟渠会灌满水,并在沙滩上形成一片浅水域,此时虎鲸会沿着沟渠冲上海滩,并故意让自己搁浅,以趁机捕食海狗或海狮,有时一只虎鲸会露出大背鳍吸引海狗群的注意,这时另一只虎鲸就会悄悄的靠近捕杀海狗,当猎物脱逃时,另一只虎鲸就会冲上去接替捕食。类似地,虎鲸有时会将腹部朝上,一动不动地漂浮在海面上,很像一具死尸,而当乌贼、海鸟、海兽等接近它的时候,就突然翻过身来,张开大嘴把它们吃掉,有时也会用尾巴将猎物击昏,如海狮等,再进行捕食。[3]

虎鲸的食物包括鱼类、其他鲸类、鳍足类、海獭类、鸟类、爬行类和头足类。在南极采集的虎鲸的362个胃中,217个含有鱼类,75个含有小须鲸的残余,35个含有鳍足类,35个含有头足类。[1]

虎鲸的大脑非常发达同时身体拥有强大力量,凭借这些优势,这些高智商动物能够追赶和捕杀海洋中的很多顶级捕食者。一些虎鲸家族成员的菜单上至少列出了9种鲨鱼美味,其中就包括令很多动物闻风丧胆的大白鲨和灰鲭鲨。

虎鲸专家、对虎鲸行为进行了长达17年研究的英格里德·维萨尔博士表示:“令人印象最深的策略就是施展空手道中的掌劈。”虎鲸会利用尾巴将鲨鱼赶出水面,整个过程中甚至不用与鲨鱼发生身体接触。借助于尾巴产生的上升力,它们能够制造一个漩涡,将鲨鱼置于其移动时形成的水流之上。一旦猎物露出水面,虎鲸便转动身体同时将尾巴伸出水面,而后像施展空手道中的掌劈一样攻击鲨鱼。[2]”

将鲨鱼劈晕之后,虎鲸会抓住鲨鱼并将其翻转过来。这显然是一项令人不敢相信的策略,说明虎鲸非常了解自己的对手。在被迅速翻转倒置之后,鲨鱼进入瘫痪状态,也就是所谓的“肌肉紧张性停滞”,从此任由虎鲸宰割。[3]

来自新西兰诺斯岛图图卡卡的维萨尔表示:“虎鲸并不了解鲨鱼的生理学结构,但所表现出的行为确实说明,它们知道采取一项确定的行动之后会带来怎样的效果。你不必为了开车就去掌握汽车的工作原理,你所要了解的就是怎么做才能让车子行驶起来。同样地,虎鲸似乎知道一旦将鲨鱼翻转过来,它们便会丧失反击能力。虎鲸所做的就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虎鲸身上,科学家还观察到其它一些攻击手法,其中就包括“围捕”,即鲸群围住一条落单的鲨鱼而后展开正面进动,或者从下方悄悄逼近,趁其不备迅速偷袭鲨鱼下腹部。[6]

维萨尔说:“通常情况下,虎鲸都会将鲨鱼翻转过来,此时的鲨鱼已经无力反击,一次成功的捕猎行为就此结束,最后要做的就是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认为虎鲸并不会专门制定外出捕杀鲨鱼的计划。在海洋觅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机会出现,它们便毫不留情地对鲨鱼展开攻击。”[7]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美属萨摩亚,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阿鲁巴,澳大利亚,巴哈马,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贝宁,百慕大,巴西,英属印度洋领地,汶莱,柬埔寨,喀麦隆加拿大,佛得角,开曼群岛,智利,中国,科科斯群岛,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古巴,丹麦,吉布提,多米尼克,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法罗群岛,斐济,法国,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加蓬,冈比亚,加纳,直布罗陀格陵兰,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关岛,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洪都拉斯,冰岛,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毛里塔尼亚,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摩纳哥,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瑙鲁,荷兰,荷属安的列斯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利亚,纽埃,北马里亚纳群岛,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帕劳,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皮特凯恩,葡萄牙,波多黎各,俄罗斯联邦,圣赫勒拿,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新加坡,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西班牙,斯里兰卡,苏里南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多哥,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阿留申群岛,夏威夷群岛,乌拉圭,瓦努阿图,委内瑞拉,越南,维尔京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西撒哈拉,也门。[9]

旅鸟:德国。[9]

繁殖方式

虎鲸全年都可以交配,雌兽每3~5年生育一次,怀孕期为1年,每胎产1仔,哺乳期也需要1年左右,在出生后的1~2年内,幼仔在饥饿或者呼唤雌兽时,只能发出粗厉的声音。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模仿成体的声音,改进和丰富自己的叫声,但由于虎鲸的语言复杂而多变,幼仔要完全掌握成体的“语言”,至少需要花上5年多的时间。[2]

虎鲸为多配性的。在西北太平洋,多数在5~7月间进行交配。在东北太平洋,它们大多在10月至次年3月间产仔。雄性性成熟体长5.2~6.2米,雌性性成熟体长4.6~5.4米。雌性在11~16年间生产第一个可存活的仔鲸,在北太平洋记录的最小的新生仔鲸长2.28米。产仔间隔约5年。雌性约在40龄时停止产仔,其后生殖期平均约10年,可延长到30年以上。平均寿命估计达80~90年。雄性约在15龄达性成熟,平均寿命约29年,最大寿命约50~60年。[1]

亚种分化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在《基因组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虎鲸线粒体的脱氧核糖核酸测序后发现了至少3个新的虎鲸物种,这也表明全球海洋中存在不止一种虎鲸。[10]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高度平行测序技术”对139只虎鲸线粒体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行了测序。这批虎鲸来自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以及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研究人员最终发现,在南极海域生活的两种分别主要以鱼和海豹为食的虎鲸可能属于新物种,此外,北太平洋地区也存在新的虎鲸种群。[10]

领导这项研究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遗传学家菲利普·莫林表示,与其他鲸类一样,虎鲸体内的线粒体也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因此不查看整个基因组很难发现新进化的虎鲸物种。但利用“高度平行测序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来自世界各地的虎鲸组织样本完成对虎鲸线粒体的基因组测序,从而分辨出新物种。[10]

种群现状

历史上,虎鲸在日本、挪威、和前苏联曾是直接捕猎的对象。已没有直接捕猎虎鲸的渔业。20世纪60年代水族馆中虎鲸表演的兴起,促使活捕虎鲸的渔业迅速发展。随着虎鲸饲养下繁殖技术的发展,活捕的需求已经下降。海上石油泄漏和其他有毒物质的污染对虎鲸的健康构成了一些威胁,海上交通对虎鲸猎物的干扰则是一个潜在的影响。在南极估计有70000头虎鲸,对其他海域的虎鲸只有一些零星的数量调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虎鲸被列为低危(LR)等级。[1]

虎鲸并没有灭绝之虞,但人为猎捕可能已造成部分地区族群的减少。位于华盛顿州与英属哥伦比亚的虎鲸,无论是定居型或过境型皆仅余数百头,同时深受污染、重型船只行驶,以及猎物减少等生存威胁。密集的赏鲸活动可能会干扰虎鲸的生活,而那些为了保护鲑鱼养殖场免受鳍脚类入只行驶,以及猎物减少等生存威胁。密集的赏鲸活动可能会侵的人们可能会将虎鲸驱逐出它们原本偏好的栖地。估计在太平洋东部热带海域约有8500头虎鲸,在阿拉斯加水域至少有850头,日本外海可能达2000头以上,而夏季在南极水域约有8000头虎鲸分布,分布范围内的其他地区可能在数百至千余头之间。当前在日本、印尼、格陵兰、与西印度群岛的捕鲸者仍持续捕捉虎鲸,虽然捕杀量少,但对当地族群却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影响。[9]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数据缺乏(DD)。[9]

饲养驯化

虎鲸在水族馆里可以饲养驯化,既聪明又听话,还能学会许多技艺,表演各种节目,最激动人心的节目有“迎客”:随着铃声将巨大的头部露出水面,向观众徐徐游去,以示“欢迎”,或者任凭饲养员骑在背上到处跑,甚至还让饲养员把头伸人它的巨嘴里,一动也不动;“跃水吞鱼”:破水而出,张开大口,跃到5米多高处,吞下挂在那里的一条大鱼;“速游中纵跳”:先沿着池边快速游泳,破浪疾驶,时而跃出水面;“召之即来”:听到召唤信号,立即游过来;“猫捉老鼠”:虎鲸腹部朝上,两只胸鳍露出水面,驯养员坐在它的胸部,一只手握着它的牙齿,随虎鲸在水中兜上几圈之后,便跳进水中,这时,虎鲸从背后追上,再次把他驮在背上,并且多次重复着这个动作……。其实,虎鲸变得这样温顺是因为人们掌握了它的一个弱点:一旦离开了同类而单独生活时,胆量就变得很小了。当然,在精彩的表演之后,鲑鱼、金枪鱼等美味佳肴作为奖赏也是必不可少的。[2]

由于虎鲸智力出众,也被人们通过驯化来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务,例如美国海军夏威夷水下作战中心,每年要花费数百万美元来训练一只动物部队,虎鲸就是其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可以进行深潜、导航、排雷等工作。人们还训练虎鲸打捞海底遗物,播放虎鲸的声音吓跑海水中的害兽,或者把它当成海中警犬,看护和管理人工养殖的鱼群等。[2]

注:虎鲸图册网址[11]

长毛象

阅读(102)

动物百科小编偷懒的猪猪给大家整理了长毛象的资料,包括长毛象的图片资料、长毛象的形态特征、长毛象的生活习性、长毛象的品种和种类、长毛象的寿命等与长毛象相关的详细信息。

长毛象

长毛象,学译真猛犸象。一类身披长毛,体形高大的猛犸象。存在于冰河时期。源自于俄罗斯的古字mammut,意思是地下潜伏的事物,因为所有长毛象在被发现时,都已死亡并半埋于土中。

猛犸象中最为世人熟知的,就是生活于寒带冰原的长毛猛犸象,又称长毛象,外表披着长毛,因而称为长毛象。

长毛象的体型和现代的非洲象相似,但具有一身的长毛,头部前额高耸,门齿卷曲呈缠绕状,臼齿齿板数较多且密集等主要特征,为草食性的动物。长毛象是一种在石器时代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动物,已经绝种了。古生物学家却在西伯利亚和冰雪地带等地,发掘到保存得很完整的长毛象尸体。

中文学名长毛象拉丁学名Mammuthusprimigenius别称真猛犸象、长毛猛犸象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亚纲真兽亚纲目长鼻目科象科属猛犸象属种真猛犸象分布区域更新世的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已灭绝。

目录

1形态特征2生存区域3生物学进化灭绝遗骸4神秘动物学

形态特征

长毛象的形状和现代象差不多,

头盖骨比较尖。长毛象最与众不同的,也就是与现代的象不同的地方是:它浑身长满了毛,毛的长度甚至可垂到地面;象身在颈部突起成峰,耳朵比较小,一层黄棕色的蓬乱长毛夹杂着黑色的长毛,遮住了长毛象的整个身体,甚至耳朵上都有毛;象牙的形状也很奇特,向上翘起,坚固并且锋利。

长毛象是象类中唯一能在极地气候下生存的,这全要仰仗它的一身长毛了。长毛象在西伯利亚生存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冰河时期,长毛象在欧洲广泛分布,它们体型非常巨大,重约6吨,高达3米,象牙狰狞弯曲,长达2米,是它的主要防御武器。

生存区域

它们在北半球的分布极为广阔,从欧洲西邻大西洋起向东,横跨整个欧亚大陆北部,越过白令海峡,一直延伸到北美洲。

生物学

地球在150万年前左右曾出现过几次冰河期。所谓冰河时期是地球上的气温急速下降,在地表高纬度的广大范围,全年都被冰层所覆盖着。

若要举冰河时代而生存的动物为代表,可以以长毛象为例。长毛象是在冲积世

中期,大约37万年出现,但在1万年前就绝种的动物。全身长着褐色的长毛,且有着大而弯曲的牙齿。它的长毛和肥厚的皮下脂肪能保护身体,御防酷寒,而长大的牙能帮它挖起被冰雪所覆盖的草。长毛象的化石在欧洲、西伯利亚、北美和北海道发现。从西伯利亚的永久的冻土层中发掘出骨、皮、肉、毛、完全保存着冷冻前形状的化石。像这样冷冻的长毛象,被发现有2.5万头之多还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

长毛象的骨骸至少在十五世纪就为欧洲所知,但数百年间,它们一直被视为是巨人的骨骸。在这些早期阶段,我们对于这些绝种大象的知识就开始形成。我们拥有许多保存良好的骨骸,而西伯利亚北部与阿拉斯加的永久冻土层经常可以找到结冻的尸体,它们在「大自然的冰箱」中已保存了数万年之久。

进化

在新生代中期和晚期,长鼻类动物主要沿着两条进化路线发展成为世界性分布的、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其中一条是进化主线,是经由古乳齿象进化出现在的象类,另一条则进化小分支,演化成恐象类,但早已经灭绝了。

从远古时代,分化出很多类型的象。始祖象,和猪一般大小,没有长鼻子和长牙。后来渐渐出现了乳齿象、铲齿象、恐象,到了中新世时已经发展得十分繁盛,种类很多。历史车轮一下子就转到了第四纪时期,在此之前的象类很快绝灭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种类的象。剑齿象、古菱齿象和长毛象是象类大家族中的典型代表。

象类在快进入近代以前分三个占山为王,剑齿象占领南方和热带地区,古菱齿象在中部地区,占领亚热带,再往北冰天雪地的地方,它的霸主是长毛象!长毛象与今天的大象有亲缘关系。但是,它却比今天的大象凶猛得多!成年的长毛象体形庞大,在平原上,其他的动物对它们构成不了什么威胁,科学家们声称,长毛象会忽然去攻击任何在它看来是“威胁”的动物,而对手往往在“醒过神”来之前就被碾死,毫无疑问,长毛象处于整个食物链的顶端。但是年幼的长毛象需要15年的时间才能发育成型。因此,凶猛的捕食动物很容易伤害这些幼象。

灭绝

长毛象大约出现在晚更新世时期,主要繁盛时期在15万年前左右,从1万年开始衰退。长毛象又叫长毛猛犸象,体型很壮硕也很肥胖,主要生活在西伯利亚北部,主要以干草和松针叶为食,是当时体型最大的动物。和美洲剑齿虎、不翼鸟以及同地区的板齿犀并称为冰河时期四强。

长毛象生活到距今1万年的时候突然全部绝灭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专家们做过仔细的研究,找出了许多的原因,但归纳起来还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造成的。气候变暖,长毛象被迫向北方迁移,它们的身体塑造完全是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随着大片的草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林,这种环境无法给予长毛象庞大的身躯的食物需求。另外,早期人类的过度猎杀也给还在顽强生存的仅剩的长毛象施加着压力。

学界对于长毛象的灭绝大概有两种推断,其一是因冰河时期结束,气候遽然的变化使得栖息地环境的改变等,双重的变化让它们无法适应而灭绝;其二是人类的过度猎杀使得猛犸象消失。这个问题在2005年9月22日至25日于美国南达科塔州的温泉村,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象类会议中,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热烈的讨论,会中出现了一个折衷的说法,认为因气候的剧变使得长毛象濒临绝种,而人类的猎捕,让仅存的一些巨兽走入了历史,而造成了长毛象的灭绝。

由西伯利亚广大冻原上偶而会发现长毛象的骨骸,甚至有些骨骸上还残留有毛皮、肌肉、内脏等柔软组织,只是或因长毛象死亡时尸体被食腐动物啃咬,或因解冻露头时被啃咬、冲刷等原因,很难发现完整的整付骨骸。这些出土的「冷冻」长毛象,和消化道中的最后一餐,及毛发中夹带的花粉,让世人有机会更进一步的了解它们及当时的环境和生态。

在更新世的后期,人类大量出现,这些石器时代的人,经常猎杀长毛象,以食其肉。在许多石器时代的洞窟中,遗留有长毛象的壁画,画得非常逼真。

事实上,在新生代中期和晚期,长鼻类动物主要沿着两条进化路线发展成为世界性分布的、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其中一条是进化主线,是经由古乳齿象进化出现在的象类,另一条则进化小分支,演化成恐象类,但早已经灭绝了。

从远古时代,分化出很多类型的象。始祖象,和猪一般大小,没有长鼻子和长牙。后来渐渐出现了乳齿象、铲齿象、恐象,到了中新世时已经发展得十分繁盛,种类很多。历史车轮一下子就转到了第四纪时期,在此之前的象类很快绝灭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种类的象。剑齿象、古菱齿象和长毛象是象类大家族中的典型代表。

象类在快进入近代以前分三个占山为王,剑齿象占领南方和热带地区,古菱齿象在中部地区,占领亚热带,再往北冰天雪地的地方,它的霸主是长毛象!长毛象与今天的大象有亲缘关系。但是,它却比今天的大象凶猛得多!成年的长毛象体形庞大,在平原上,其他的动物对它们构成不了什么威胁,科学家们声称,长毛象会忽然去攻击任何在它看来是“威胁”的动物,而对手往往在“醒过神”来之前就被碾死,毫无疑问,长毛象处于整个食物链的顶端。但是年幼的长毛象需要15年的时间才能发育成型。因此,凶猛的捕食动物很容易伤害这些幼象。

科学猜测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已绝种多年的长毛象(猛犸),有可能仍然生存!泰国《

民族报》日前报道,当地一批科学家根据一幅空中拍摄的照片,已开始在北部丛林区寻找这种世所罕见的动物。

由丛林部官员、科学家及记者组成的探险队是从清迈出发开始追踪泰国长毛象之旅的。事件中的照片是由泰国王室的朗西内巴东公主所拍得,她一向关注保护丛林及野生动物。照片中的影像虽然十分模糊,但已令部分人大为兴奋,他们相信照片证明长毛象仍未绝迹或者发现新的大象品种。大象专家巴实表示,虽然他并非百分之百相信这次发现的动物跟长毛象是同一品种,但几率很高。

泰国皇家丛林部主管表示,该部已下令有关官员全力协助科学家寻找这种长毛象,并相信它可能是一种从未在泰国发现过的印度品种大象。其他大象专家则大泼冷水,指出所有幼象出生时均长满长毛,这次发现的所谓长毛象,有可能只是一头未完全脱清长毛的幼象。

不过,泰国保护大象组织的工作人员在北部清迈府沙吉山的深山老林中,也声称多次发现长毛象的踪影。据称这群象共有27头,每头都全身长满了长长的黑毛,特别是脊背上的毛更长。长毛象动作迅速,性情凶猛,不像一般的大象那样行动缓慢,性情温顺。专家认为,长毛象很可能是一种已在泰国绝迹多年的大象后代。

一般人认识的长毛象已经消失了数千年,科学家前不久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挖掘出一具活在2万多年前的长毛象的遗骸,现正研究如何保存它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甚至可能以克隆技术,令长毛象重现人世。

长毛象的全盛时期是从上一次冰河期到10万年前,它们的活动范围遍及整个北半球。这些庞然大物重约6吨。现代大象,无论是非洲象还是印度象,都是长毛象的“表兄弟”。不少科学家相信,人类的过量猎杀、疾病或自然灾难是长毛象灭绝的原因。

遗骸

2014年10月28日,

俄罗斯莫斯科展出长毛象YUKA。实体长毛象YUKA遗骸冰封在西伯利亚永冻层长达39000年,是全球第一头完整出土的幼年雌象,四肢完整,带有毛发,还保有完整的大脑组织。[1]

神秘动物学

有指真猛玛象并非完全灭绝,在北半球较偏远的冻土层仍可能存有少量的群落。于19世纪末,不断有指它们仍在阿拉斯加生存。于1899年,有人声称在阿拉斯加杀死了一头真猛玛象且将尸体捐给了史密森尼学会,但遭到史密森尼学会否认。也有传言称在俄罗斯出现了大型及长满毛的野兽。[2]另外,据泰国《民族报》报道,已绝种多年的长毛象(猛犸),有可能仍然在泰国境内生存,且当地一批科学家根据一幅空中拍摄的照片,已开始在北部丛林区寻找这种世所罕见的动物。[3-4]但该资讯真实性很低,文中的猛犸象应该是把纳玛象错译导致。

水獭

阅读(120)

动物百科小编白兎i给大家整理了水獭的资料,包括水獭的图片资料、水獭的形态特征、水獭的生活习性、水獭的品种和种类、水獭的寿命等与水獭相关的详细信息。

水獭

水獭(拉丁学名:Lutralutra)为鼬科动物,又名獭、獭猫,分布在欧亚大陆及其邻近的岛屿,中国各地都有栖息,以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等多水域地区为主要栖息地,以西藏和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所产的水獭个体大而且皮毛质量好。水獭共有10多个品种,中国至少有5个品种。水獭为世界珍贵的毛皮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水獭是半水栖兽类,流线型的身体,头部宽而略扁,吻短,下颚有须,眼略突出,耳短小而圆,体背灰褐,胸腹颜色灰褐,喉部、颈下灰白色,毛色还呈季节性变化,夏季稍带红棕色。水獭常独居,不成群。它们傍水而居,喜欢栖息在湖泊、河湾、沼泽等淡水区。水獭的洞穴较浅,多居自然洞穴,常位于水岸石缝底下或水边灌木丛中。

中文学名水獭拉丁学名Lutralutra别称獭、獭猫、鱼猫、水狗、水毛子、水猴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目食肉目科鼬科亚科水獭亚科属水獭属分布区域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中国青海、新疆、浙江、湖南、四川等。​英文名CommonOtter拼音shuǐtǎ保护级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

目录

1外形特征2生活习性3生长繁殖4分布范围5亚种分化6保护级别7致危因素8现有保护措施及建议9人工养殖栏舍建造饲养管理繁殖技术

外形特征

水獭体长55—82厘米,尾长30—55厘米,体重5—14千克,雌性较小。体表被有又粗又密的针毛,背部为暗褐色,腹部呈淡棕色,喉、颈、胸部近白色,迎着太阳时反射油亮的光泽,里面是咖啡色的绒毛,水不能透进反而会被弹开。身体细长,呈圆筒状,头部宽扁,吻部短而不突出,鼻子小而呈圆形,裸露的小鼻垫上缘呈“w”形,鼻镜上缘的正中凹陷。上唇为白色,嘴角生有发达的触须,上颌裂齿的内侧具大型的突起。眼小,耳也较小,呈圆形。四肢粗短,趾爪长而稍锐利,爪较大而明显,伸出趾端,后足趾间具蹼。尾长而扁平,基部粗,至尾端渐渐变细,长度几乎超过体长的一半。

[1-2]水獭流线型的身体,体毛较长而细密,呈棕黑色或咖啡色,具丝绢光泽;底绒丰厚柔软。体背灰褐,胸腹颜色灰褐,喉部、颈下灰白色,毛色还呈季节性变化,夏季稍带红棕色。

生活习性

水獭属于半水栖动物,在水流较缓、水的透明度较大、水生植物贫乏而鱼类较多的河流、沼泽、池塘、湖泊等淡水水域,尤其是两岸林木繁茂的小溪。也有的生活在沿海咸、淡水交界的地区,靠近海岸的小岛上,还常常到海水中去捕鱼。大多掘洞而居,其巢穴筑在靠近水边的树根、树墩、芦苇和灌木丛下,利用自然的低洼来筑巢。如同“狡兔三窟”一样,水獭的洞穴也有好几个出入口,洞道向上倾斜,以防水进入洞穴,但其中有一个洞口通到水下,开口于水下1—3米处,使水陆连通,不仅进出方便,可以直接潜入水中觅食和躲避食肉兽类的袭击。白天隐匿在洞中休息,夜间出来活动,洞内以草做铺垫物,大小便也都有固定的地方。除了交配期以外,平时都单独生活。为了寻找更多的食物,除了繁殖季节外,也经常迁移,从一条河到另一条河,或从上游到下游。[1]

水獭水性娴熟,善于游泳和潜水,柔软的身体和粗长的尾巴能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游进时前肢靠近身体,用后肢和尾巴打水推动,同时也起着舵的作用,使身体作波浪式起伏,姿态很像鳗鱼。游动的速度很快,每分钟可以游50多米,而且升降和转向十分灵活,在水中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翻滚自如,还喜欢像画圆圈一样游动,卷起水底的泥沙或水中的小鱼,紧急时还会像海豚一样在水面上跳跃。在水下潜游可达4—5分钟,潜行距离相当远。听觉、视觉、嗅觉都很敏锐,在水中能自行关闭鼻孔和耳孔的瓣膜,防止水流入。游近水面时,习惯于把头、背和尾巴露出来,因此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水怪。有时候仰卧着缩起脚,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它很爱玩耍,常常采用踩水的方式站立起来,使头部和颈部露出水面,做观看远方的动作,或者顺着河堤的斜坡爬上滑下,在冰雪上滑行、打滚等,这些行为使它的反应变得更为敏锐,使捕猎的技巧更为精湛。不过它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主要用腹部贴着地面匍匐前进、滑行、打滚和断续地跳步,以及蹒跚地在薄冰或浅雪上漫游,遇到敌害时立即钻到冰窟或雪下逃遁。遇见光亮时不像其他夜行性兽类那样停留片刻,而是一边逃走边回头观看,显现出一副奇特的模样。[1]

水獭的食物主要是鱼类,常将捉到的鱼托出水面而食,也捕捉小鸟、小兽、青蛙、虾、蟹及甲壳类动物,有时还吃一部分植物性食物。喜欢从岸边或河崖上潜入水中追逐鱼群,但最常用的狩猎方法是伏击,尤其是在冬季,常常躲在冰窟窿里,等待鱼游过来时突然冲出捕食。当发现水鸟在水面上缓慢游动时,也会从水下俏俏潜近,然后一口咬住猎物,再慢慢吃掉。但是如果水中杂物较多或者水生植物丛生,鱼群可以藏匿其中,水獭捕食便较为困难,所以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养鱼池塘中,常投放一些松枝在水中,以防止水獭等盗食。由于水獭贪食,发现鱼群后就一条接一条地捉住放在岸边,排列整齐,很象人祭祀时摆放的贡品,而水獭在食物旁边观察的动作又好似人叩头的样子,所以古人认为它在进食之前需要“祭天”,早在《礼记·月令》中就有“鱼上冰,獭祭天”的记载。就其体形大小而论,它属于力气最大的哺乳类动物之一,能搬动60千克重的岩石。饱食以后就在水边的沙滩、石板或岩穴等处休息,在沙滩上选择休息地点之前,有用爪在沙面上拨弄的动作,留下的痕迹被人们称为“挂爪”。[1]

性凶猛,在遭到猎犬围捕时,敢于向身形较大的进攻者发起反抗,常有咬死猎犬的记载。2014年,曾有水獭在美国国家公园被捕捉到攻击鳄鱼的画面。[3]

生长繁殖

在自然界中,水獭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一年四季都有交尾。许多猎人认为,幼水獭多在春夏季发情。一年可繁殖两胎,通常一胎2仔。少见一胎1仔或3仔。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在一周岁以上才可繁殖。发情时间依产地而不同。在北方,每年2-4月份发情;云南水獭每年可发情2次,在3-5月份和9-11月上旬,发情持续15-30天。发情母水獭食欲下降,神态不安,大声嘶叫,相互追逐,互咬被毛。雌水獭阴道口红肿,雄獭睾丸突出。

交配多在水中,于清晨或傍晚进行。交配前,公、母水獭在水中追逐嬉戏,并发出”吱吱”声和断断续续的尖锐哨声,然后母水獭头部平伏水面,后躯稍稍下沉,公水獭迅速爬上母水獭背部,衔住其头部,在游动中完成交配。交配时间5-10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当气候在-12℃-6℃时,也可在陆地上交配。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曾遍布于南北各地包括台湾和海南岛,如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贵州省,陕西省,河南省,江西省,台湾省,海南省,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安徽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省,甘肃省,黑龙江省,云南省,山西省,江苏省。[4]

【国外分布】: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

亚种分化

拉丁学名

Lutralutraangustifrons

Lutralutraaurobrunnea

Lutralutrabarang

Lutralutrachinensis

Lutralutrahainana

Lutralutrakutab

Lutralutralutra

Lutralutrameridionalis

Lutralutramonticola

Lutralutranair

Lutralutranippon

Lutralutraroensis

Lutralutraseistanica[5]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7]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8]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致危因素

1、栖息地环境劣变。由于獭类生活环境污染、水质变劣,破坏了獭类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污染严重的地方獭类会直接被毒死,在污染较低的地方,出现繁殖力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弱的恶果;

2、无度狩猎。獭皮价格昂贵,肝脏被认为是贵重的中药材,猎獭者穷追不舍,使水獭数量剧减。尤其是猎獭技术益精,运用“钩帘”法捕獭,大小水獭无一幸免,多数山溪江河已罕有獭迹。

警告:水獭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对其利用应在国家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非法捕杀野生水獭将受到法律制裁。

现有保护措施及建议

保护措施: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未经省级林业厅批准,不准捕猎,实际上控制力度非常有限。现有保护区中许多都应该能对水獭保护起一定的作用,如:黑龙江的七星保护区和连三泡保护区;广西的请狮潭保护区、布柳河水源保护区、西大明山水源保护区、滑水冲水源保护区、穿洞河水源保护区等。[9]

建议:1、有必要对水獭及其栖息地进行全面调查,对其现状、衰退原因以及保护对策和行动计划认真研究和制定;2、严格实行禁止捕獭,至少在20年内,包括禁用钩帘捕獭。部分保护区应重点开展水獭保护项目,以利管护、恢复和发展水獭资源;3、应采取积极行动,限制工业废水的排放,防止水源和湿地污染及有毒化学物质的毒害。[9]

人工养殖

栏舍建造

饲养水獭需要建造饲养小室,面积2.8×3.5米,并设有3×1米的水池,在室内备有木制产箱(1×0.6×0.8米),留一小孔,箱内垫干草。小室外设有用铁丝网围栏(高3米)的水泥地面。

饲养管理

一般采用栏舍方式,露天的水泥地面运动场,面积为4.5×10.5米,四周用高3米的铁丝网作围栏。运动场上设有3×6×0.8米的游水池,池中要备有洁净的清水。运动场和小型饲养室相连,饲养室面积为2.8×3.5米,里面高有2×1米的水池。室内还需高一木制产箱,规格为1×0.6×0.8米,产箱上盖高1个观察孔,箱内垫上干草。

仔獭生下后40-50天即可断奶,但断奶后要捉到另一个塘里养,每塘饲养密度8-9只。仔獭生长较快,1年后可达成年体重。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水獭的饲料以新鲜的淡水杂鱼为主,每日每只供饲0.8-1.2公斤,并配合少量的动物肉渣、内脏和谷物、蔬菜等。在天气寒冷时,饲料标准需要增加25%。到了夏季气温高时,可喂一些小鱼、泥鳅、青蛙和青绿饲料。成年水獭日喂3次,冬季每日喂两次。幼龄水獭日喂4次,可喂淡水杂鱼,或以米饭、碎肉、鱼粉等代替鲜鱼。非繁殖期雌雄水獭应分开饲养,待繁殖期,把雄水獭捉到雌水獭塘里让其交配。水獭很容易驯化,驯化后的水獭可听出人对它的呼唤,并从人手中取食,椐悉,原苏联莫斯科动物园曾进行过旱养水獭试验,从小旱养幼水獭,长大后拒绝进水。

繁殖技术

发情与交配

在自然界中,水獭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一年四季都有交尾。水獭一般在春夏季繁殖,产在南方的水獭一年可繁殖2次。发情的公母水獭大声嘶叫追逐,互相咬被毛,情绪十分不安,食欲下降。母獭阴门红肿,发情的持续期一般为半个月至1个月。交配的地点是在水中,交配的时间多在夜间或清晨进行。交配1次约5-10分钟,交配时公獭咬着母獭的头部,在水里游动或翻滚。每只雄水獭可与9只雌水獭交配,交配时不让人接近,以免影响其繁殖。母水獭受孕后雌雄分开饲养,怀孕初期食欲有所下降,怀孕1个月以后食量增加,腹部膨大,运动量应逐渐减少。母獭受孕后的妊娠期一般为55-57天。母水獭临产前性情凶猛,常伏在窝里不出来。这时要备好产仔箱,箱里放上一些柔软的干草,以备母獭絮窝需要。母獭产仔期根据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如我国北方的母獭受孕后一般春夏季产仔,每胎产仔2-4只,生下的仔獭哺乳3个月后便能独立生活。许多猎人认为,幼水獭多在春夏季发情。一年可繁殖两胎,通常一胎2仔。少见一胎1仔或3仔。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在一周岁以上才可繁殖。发情时间依产地而不同。在北方,每年2-4月份发情;云南水獭每年可发情2次,在3-5月份和9-11月上旬,发情持续15-30天。

交配多在水中,于清晨或傍晚进行。交配前,公、母水獭在水中追逐嬉戏,并发出”吱吱”声和断断续续的尖锐哨声,然后母水獭头部平伏水面,后躯稍稍下沉,公水獭迅速爬上母水獭背部,衔住其头部,在游动中完成交配。交配时间5-10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当气候在-12℃-6℃时,也可在陆地上交配。

妊娠与产仔

母水獭受孕后,就不再受精。妊娠期54-58天。变动范围52-71天。受精卵有游离期。妊娠30天后,食量增加,运动量减少,腹部稍膨大。产前,卧于小室内不出来,并叼草做巢,性情变得凶猛。在母水獭妊娠后期,应为其设置产箱,并在箱内放进柔软的干草,以供其絮窝用。水獭产仔的时间因地区而异。中国北方多在春、夏季产仔,前苏联大部分地区4-5产仔,伏尔加河流域6-7月份产仔,个别地区晚秋产仔,并且每年只产一胎。在低纬度地区,水獭产仔无固定季节。每胎产仔1-5头,但以两头多见。

仔水獭生长发育

初生水獭体重54克左右,体长14.5厘米,全身被有乳白色或浅灰色胎毛。闭眼,3日后,变成银灰色,7日后变成烟灰色。28-31日龄睁眼。50日龄左右断乳。断乳后幼水獭可跟母水獭出窝,缓缓爬行,2个月龄时,母水獭常把幼水獭领到水边,引诱其下水,或把幼水獭叼入浅水,强迫其游泳。有时,背驮幼水獭在水中游泳,幼水獭则衔着母水獭颈部练习。一周后,便可自己游泳和捕鱼。三个月后,可完全独立生活,各自分居。仔水獭生长发育迅速。4日龄体重达97克,体长16.5厘米,尾长6.7厘米。30日龄体重达800-840克。116日龄,雄水獭体重2.25千克,雌水獭体重达2.0千克。

狨猴

阅读(208)

动物百科小编米熊 ゝ给大家整理了狨猴的资料,包括狨猴的图片资料、狨猴的形态特征、狨猴的生活习性、狨猴的品种和种类、狨猴的寿命等与狨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狨猴

狨猴(Marmosets),狨猴科下属物种统称。狨猴科包括跳猴亚科和狨猴亚科。已知的包括狮狨、皇柽柳猴、顶柽柳猴、侏狨、黑白柽柳猴、普通狨猴等有3属35种。

狨猴科动物体小尾长,尾部具有缠绕性,头圆、无颊囊、鼻孔侧向。与其它高等灵长类不同,只有大脚趾具指甲,其余各趾和指均为爪子。

狨猴因其生理特性与人类极其相似,被广泛饲养应用于生命科学诸多研究领域。[1]

中文学名狨猴拉丁学名Marmoset别称拇指猴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亚纲真兽亚纲目灵长目亚目猿猴亚目科狨猴科分布区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森林价值研究药用

目录

1形态特征2生活习性3主要品种4繁殖方式5人工饲养6分布地域7保护级别8致危因素9物种价值

形态特征

狨猴特点

是体小尾长,尾部具有缠绕性,头圆、无颊囊、鼻孔侧向。

狨猴属大多体长约19~25cm,尾长约27~35cm,体型比松鼠略大,头、脸的模样似哈巴狗或狮子头、头圆,耳大,丝绒状体被毛,尾长、末端具长毛;雌性体重220~350g之间,雄性约260~450g之间;仅大脚趾具扁甲,其余各指、趾均为爪状的尖爪,趾可以握合;胸部有1对乳头;后肢比前肢长;牙齿32枚;齿式为异齿型,有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颊齿通常为丘型齿和低冠齿,臼齿呈四方形并有4个较低的锥状突起,适于咀嚼;嗅觉敏锐、听、视觉次之;具双角子宫或单子宫、有盲肠;.脸部的皮肤在阳光下会改变颜色、体温也不稳定。

生活习性

狨猴是杂食性动物。森林中的花果、树胶、昆虫都是它们喜欢的食物,有时候它们也会偷食鸟蛋,捕食小型的脊椎动物和爬行动物。[2]

狨猴休息一般在笼底或栖木上,四肢爬行或后肢站立,但是没有看到站立行走,他们在移动位置时,一般是跳跃、“飞行”式等迅速灵巧的行为,在爬行或移位时靠尾巴保持平衡,但是没有看到把尾巴卷在栖木上悬挂着身子的情景;没有看到猕猴“挠头”的情景,但是发现它有时啃咬膝关节的情景;当发现有陌生人时它会耳旁的白毛竖立,把脸不断地摇晃,甚至发出呲牙咧嘴地发现高频率尖叫以表示恐惧、警示的状态;在人类没有明显表现出攻击或捕捉的情况下很少看到会有主动攻击的行为发生,反之则会发起攻击;抓取食物时,它们会用单“手”接住/抓住食物塞进嘴里去,如果是流质食物,它们会用舌头直接舔舐;普通狨会使用瞪眼、眯眼、张口、发声和嗅觉进行沟通、表达情感和传递警报;它们以尿液或身体特殊的气味辨别对方和领土范围,如果过度则是不好的现象;狨猴啃咬木头做标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持久的啃咬木头表示一种烦躁的体现,可能饲养管理没有同步其需求;在处理群体间相互关系时,它们通过相互清理对方被毛或皮肤、两者“熊抱”或舔舐对方而紧紧地依靠对方都是一种良好的社交行为。

狨猴的视力非常敏锐,并且和人类一样同时靠两只眼睛准确判断物体的远近,从而能在丛林中跳跃翻飞、来去自如。不过,狨猴对色彩的识别没有我们厉害,所有的雄性狨猴都是红绿色盲。有趣的是,雌性狨猴中只有一部分是红绿色盲,另一部分和我们一样有正常的色彩视觉。[2]

狨猴的叫声非常丰富,和鸟类的叫声类似。它们有些叫声的频率甚至超出了人耳的识别范围。它们的听力也进化得很出色。在森林中,狨猴的个体小而活动范围大,再加上有树叶遮挡,因此声音交流几乎是狨猴之间最重要的交流方式。[2]

狨猴的嗅觉也很灵敏,不但可以靠嗅觉找寻食物并判断食物有没有成熟,还可以预警潜在的入侵者和天敌。更重要的是,狨猴还会利用气味做标记和交流,例如用尿液划定自己的领地,或给其他狨猴留下可识别身份的气味信息。[2]

主要品种

狨猴科有3属35种之多,是产于中南美洲的小型低等猿类。

皇柽柳猴(Saguinusimperator),又名皇狨猴、帝髭獠狨、长须狨、帝王獠狨或皇帝塔马林猴,它被称为“皇”是因它像德国的威廉二世。这个名字原先只是一个笑话,后来成为了正式的学名。

棉耳绒猴,又叫普通狨猴。成年体长最多只有20厘米,体重300~400克。[2]

黄头狨又名黄冠狨,是巴西特有的一种狨属。狨是南美洲出产的小型长尾猴。它像松鼠一样,是树栖动物,行动相当敏捷。喜欢白天成小群活动。除了大脚趾以外,其余的趾上都有爪,利于在树上跳跃。不像其余的美洲灵长类动物,它们缺少第三对磨牙。从17世纪初开始,狨就被当作宠物来饲养。主要的食物是昆虫,也吃一些水果。狨的犬牙较短,身长一般为15~25厘米,不包括25~40厘米长的尾巴。它的皮毛较密,像丝一样细和光滑。

[3]侏狨,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小的猴子,生活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里,一种外貌及行为似松鼠的小猴,由于它体小尾长,停息在极为细小的植物枝干上,而且行动敏捷,常在树林间穿东奔西,蹿跳自如,因此当地叫它“松鼠猴”、“鸟猴”等等。经动物学家研究,确定它的科学名字为侏狨或倭狨。

繁殖方式

狨猴妊娠期为146(140~150)天,性成熟为14个月,有月经,性周期为16天。交配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在笼内人工繁殖,每胎1~3仔,双胎率约为80%。[4]

狨猴的家庭也与人类的家庭组成很相像。在野外,一个狨猴家庭有3~15个成员,分别是一只雄狨猴、一只狨猴妈妈以及它俩的孩子。大约1岁半的狨猴就可以离开父母组建自己的家庭。

狨猴家庭成员有明确的分工。雄狨猴承担着抵御外敌保卫家园的重任,同时还要负责出去寻找食物。妈妈负责生育和哺乳,但带幼猴的任务仍然主要由雄狨猴负责。幼猴的哥哥姐姐们也会参与照顾幼猴,尤其是家庭中的长子,一方面可以帮父母分担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以后出去新组家庭积累经验。新生的狨猴会紧紧地趴在父母或哥哥姐姐的背上;出生后第3~5个星期,幼猴的各项运动技能开始发育,就可以独自活动了,出生后第8周,幼猴的运动技能已经基本发育成熟。[2]

人工饲养

1、种用狨猴的选择

挑选毛色有光泽、活泼好动、尾根没有脱毛、生殖力强、母性好的健康猴合适的组合在一起。

2、狨猴的配种要求

狨猴3~4月龄达到性成熟,5月龄达到体成熟。性成熟与体成熟与狨猴的性别、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体没有达到成熟配种容易引起早产、流产和难产,对狨猴的身体也会造成某些不可逆的损坏,影响狨猴的繁殖利用。一般达到5月龄,雌性260g以上、雄性300g以上,曾经有难产、产后后遗症的不宜再次配种,否则再次产仔风险率高。

3、配对时间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全年的狨猴都可以配种,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春夏是繁殖高峰,秋冬是繁殖低谷期。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把握好狨猴的发情规律,可以提高繁殖率。雌猴的发清周期28天左右,在发情周期内随时可以配种,最好在排卵期配种,雌猴发情时没有很明显的症状,通常在清晨和上午。

4、配对方式

狨猴属于单雄交配系动物,可以采取一雄一雌或一雄多雌的繁殖方式。

5、妊娠检查

妊娠检查时间:合笼配种后对狨猴每30天检查一次。

6、妊娠、哺乳期狨猴的饲养管理

狨猴的妊娠期是142天左右,每胎的间隔期是158天,仔狨猴一般出生后的3周内都在母亲的背部,吸吮乳汁;到第4周时才被迫的在时而在地面活动,也可以给于少量的流质食物;第8周断奶,开始采食固体食物。

7、仔狨猴的培育

笼内空间狭小、饲喂制度不科学,噪声、人为的频繁出入等等都可能对狨猴“母子”和谐建立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幼崽死亡率的上升。

日常饲养管理中尽可能减少不利因素影响,对出后5天内的幼崽给于全天候的专人悉心照顾。

母猴分娩后饲养员应当及时检查哺乳、体温、精神、性别等基本情况,详细记录新生狨猴的数量、性别、出生日期等信息。

幼崽的哺乳方式,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幼崽哺乳的方式可分为自主哺乳、人工辅助哺乳和全人工扑入3种方式。

狨猴的幼崽一般出生后的2周内在“父亲”的帮助子啊全天候的趴在母亲背上,仅以吸允乳汁保持生长,在第2周后,如果条件允许,父母亲开始轮流“背”着幼崽,从第3周开始,在父母亲背上的时间慢慢减少,开始在单笼内玩耍。在第3个月断奶,第5个月进入青春期,第14个月左右达到性成熟,第15个月体成熟可以进入繁殖年龄段。

在此期间,除了注意合理过渡外,还应根据幼崽需要,增加营养水平,促进幼崽的生长发育,但要特别注意营养的均衡。

分布地域

狨猴大多生长在南美洲亚马孙河上游森林中 也有部分倭狨分布在巴西西部、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亚马孙河上游。[5]

保护级别

狨猴属于CITES公约附录II的动物,是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6]

由于受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影响,有灭绝的危险。濒危的等级逐步增大。

致危因素

由于受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影响,有灭绝的危险。濒危的等级逐步增大。

栖息环境的缩小、恶化和人为的捕猎是本种致危的主要因素。由于此种猴类进化至此仍然带有原始的面貌及生活特征,所以极为稀缺。狨猴在整个猴类家族中,在全世界范围中仅仅只有十几种,然而皇狨猴的数量也为数不多,而且现在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打开了狨猴的交易大门,所以极为容易构成猎手们的捕捉对象。

物种价值

狨猴的优势是个体小、繁殖快、饲养空间小。并且,狨猴在某些方面与人类更相像,例如狨猴的家庭结构和人类更接近,可以用来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狨猴具有更丰富的声音交流,比猕猴更适用于研究人类语言。[2]

普通狨猴具有体型小、经济性好繁殖率高的灵长类实验动物的优点,近年来已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多项研究。[7]

普通棉耳狨猴(Cotton-earedMarmoset,CallithrixJacchus)由于其生理特性与人类极其相似,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诸多研究领域。[1]

狨猴主要用于生殖生理、孕避药物研究和甲型肝炎病毒和寄生虫病的研究。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在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培育出了转基因普通狨猴,并确认转入的基因在第二代普通狨猴体内也能表达。这是科学家首次培育出第二代还能继承转入基因的转基因灵长类动物。

负鼠

阅读(165)

动物百科小编金丝刺猬给大家整理了负鼠的资料,包括负鼠的图片资料、负鼠的形态特征、负鼠的生活习性、负鼠的品种和种类、负鼠的寿命等与负鼠相关的详细信息。

负鼠

负鼠是负鼠目、负鼠科动物的通称。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有袋类动物,主要产自拉丁美洲。

2016年1月,在美国洛杉矶山脉处发现一只身中数箭的负鼠。这只负鼠被弩箭击中头部和躯干,疼得眼中含泪。[1]

中文学名负鼠拉丁学名possum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亚纲真兽亚纲目负鼠目(有袋目)科负鼠科亚科绵毛负鼠亚科,负鼠亚科分布区域南美洲,澳洲,美国,加拿大

目录

1物种学史2形态特征3栖息环境4生活习性食性敌害装死特性5繁殖方式6分布范围7科学研究8物种文化

物种学史

北美和南美的负鼠是惟一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它邻近岛屿之外的有袋动物。由于种类的多样性和超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美洲负鼠走过了7000万年的漫漫长路。与现生美洲负鼠十分相似的化石,最早见于白垩纪晚期的地层中,可见负鼠科在有袋类中是一个相当古老的种群。白垩纪晚期,那是6500~9000万年前,那时的北美和南美还紧紧联在一起。不久,南北美洲被“扯”开了,当时,只有极少数食草的真兽类出现在南美洲。没有食肉类的天敌,南美洲的有袋动物(可不至负鼠一种)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可惜好景不长,二三百万年前,南北美洲通过巴拿马陆桥搭线再次携起手来,使得真兽类中的食肉动物由北美洲入侵南美洲。南美洲的有袋类动物大都灭绝了,只有负鼠成为不死族。

哺乳动物包括单孔类、有袋类、有胎盘类三大类群,单孔类动物通过下蛋的方式繁殖后代,如针鼹科动物;有袋类动物也属于原始兽类,而胎盘类动物属于真兽类。单孔类最原始,有袋类进化了一步,胎盘类最高级。最小的负鼠,个头只有田鼠般大;而最大的负鼠——弗吉尼亚负鼠,头身长33~54厘米,和小狗的身量差不多。

2016年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动物服务部门工作人员在洛杉矶山脉处发现一只身中数箭的负鼠。这只负鼠被弩箭击中头部和躯干。[1]

形态特征

负鼠小的有老鼠那么大,最大的要比猫还要大得多。别看它们个头差异很大,却拥有许多共同性:长的口鼻部,像老鼠一样的小尖嘴;小耳朵没毛,薄得有些透明;像软鞭一样能缠握树枝的长尾巴;每只脚上有5个趾头,每只后脚上的大拇指能折起来,贴近脚底;50颗功能齐全的牙齿,荤素通吃。这些共性只是一般而言,短尾负鼠在地面上讨生活,很少上树,短短的尾巴起着平衡的作用。

栖息环境

在已知所有有袋目哺乳动物的栖息地中,草原负鼠的生活区域最靠南端,该物种也是最鲜为人知的有袋目哺乳动物之一。草原负鼠生活在阿根廷干旱而寒冷的巴塔哥尼亚和蒙特沙漠(MonteDesert)地区,主要以老鼠和节肢动物为食。
  人们只在南纬33~48度的区域内发现少于10个种群,但从当地猫头鹰粪便中发现的草原负鼠残骸,使人们相信其种群数共有90多个。草原负鼠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巴塔哥尼亚地区沙漠化加剧所导致的栖息地丧失。
  草原负鼠生活范围内有几个保护区。由于人们对其确切地理分布、生活习性和自然历史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以确定该物种的确切现状。

生活习性

食性

负鼠性情温顺,常常夜间外出,捕食昆虫、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也吃一些植物性食物。平时,负鼠喜欢生活在树上。它行动十分小心,常常先用后脚钩住树枝,站稳之后再考虑下一步动作。如果发现树下有入侵者,它并不马上逃跑,而是用前肢紧紧地握住树枝,并张大两只眼睛,注视着入侵者的一举一动,然后再决定对策。

敌害

负鼠的天敌很多,比如狼、狗等等,但是在遭遇敌害的时候,它们还是有一些绝活的,否则也无法生存到今天。负鼠在来不及躲避敌害时,往往装死,有人曾认为负鼠的“装死”并非骗术,而是它们在大难临头时真的被凶神恶煞的猛兽吓昏过去了。科学家们运用电生理学的原理对负鼠进行活体脑测试,揭开了这一谜底。针对负鼠身体在不同状况下记录在案的生物电流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负鼠处于“装死”状态时,它们的大脑一刻也没有停止活动,不但与动物麻醉或酣睡时的生物电流情况大相径庭,甚至在“装死”时,负鼠大脑的工作效率更高。

装死特性

负鼠在躲避敌害时还有一个“装死”的绝招,十分灵验,可以迷惑许多敌害。它在即将被擒时,会立即躺倒在地,脸色突然变淡,张开嘴巴,伸出舌头,眼睛紧闭,将长尾巴一直卷在上下

颌中间,肚皮鼓得老大,呼吸和心跳中止,身体不停地剧烈抖动,表情十分痛苦的做假死状,使追捕者一时产生恐惧之感,在反常心理作用下,不再去捕食它。如果这种戏剧性的翻倒还不足以迷惑对方的话,负鼠会从肛门旁边的臭腺排出一种恶臭的黄色液体,这种液体能使对方更加相信它已经死了,而且腐烂了。此刻,当追捕者触摸其身体的任何部位时,它都纹丝不动。大多数捕食者都喜欢新鲜的肉,一旦死了,身体就会腐烂并且全身布满病菌,这时,捕食者就会离去。因此,不少食肉动物看见负鼠的确已经“死”了,鼻孔中一点气也不出,连体温都下降了许多,所以就不再管它了。待敌害远离,短则几分钟,长则几个小时,负鼠便恢复正常,见周围已没有什么危险,就立即爬起来逃走,拣得一条性命。

科学家采用一种仪器对负鼠进行检测,才发现了负鼠装死的奥秘。由于动物的大脑细胞能够不断地发出脉冲,形成一种生物电流。根据大脑生物电流的特性,完全可以判断出动物是睡觉,还是麻木;是昏迷,还是清醒。对装死的负鼠进行仪器测试,仪器记录下来的电流图表明,它们在装死时,其大脑细胞一刻也没有停止活动,甚至比平时更为活跃。显然,负鼠在装死时肯定在紧张地等待逃命的机会,它既未昏迷,也没休克,是真正地装死。

负鼠“装死”时的情况,与癫痫病人的举动实在太像了。不过,人患了癫痫症会感到十分痛苦,而且担心以后会复发。然而,负鼠的“癫痫症”就不同了,不仅无痛无痒,还是死里逃生的一种绝招。一遇到危险,“癫痫症”就马上发作。

那么,负鼠的“癫痫症”为什么会发作得如此快呢?原来,负鼠在遭到敌害威胁或袭击时,体内会很快分泌出一种麻痹物质,这种物质迅速进入大脑,会使它立即失去知觉,躺倒在地,似乎已一命归天。这种“假戏真做”的办法,是大自然赋予负鼠的一种特殊的自卫本能。

负鼠会在疾奔中突然立定不动,这种快速刹车的本领恐怕在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动物能与之匹敌,也正是它们的这种本领迷惑了捕食者。捕捉它们的动物往往会被这个动作吓得大吃一惊,也急忙“刹车”,并且还会在停在那里,好一会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这时,站立不动的负鼠却又突然跃起,疾步逃奔。这种突变使追捕它们的动物感到惊惶失措,常常站在那里呆若木鸡,眼睁睁地看着煮熟的鸭子又飞了。等追捕者清醒过来想再去捕捉负鼠之时,它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负鼠的这种本领使它们在动物界赢得“刹车手”的称号。[2]

繁殖方式

有袋类动物普遍妊娠期(怀孕期)短,哺乳期长。没办法,有袋类动物的胎盘特别原始,所以这样的胎盘叫原始胎盘。胚胎有一个较大的卵黄囊可以为胚胎提供营养。卵黄消耗完了,胎儿就必须排出母体,爬入母亲的育儿袋中进行母乳喂养。美洲负鼠的孕期一般为12~13天,才这么几天,幼仔的发育当然很不完全,身体弱小不说,个头也相当小,只有小蠕虫那么大。负鼠每胎产仔6~14只,从怀孕到分娩,只有十几天。刚生下的小负鼠长不足2厘米,可以爬进育儿袋继续发育。

分布范围

负鼠主产于拉丁美洲。分布于加拿大东南部,向南通过美国东部和墨西哥到达阿根廷境内南纬47°的地区。

科学研究

负鼠是一种原始、低等的哺乳动物。科学家通过电脑计算,来估计一种哺乳动物的智商。智商大于1.0者,意味着这个种类的脑子比一般的大;而智商小于1.0者,则说明这个种类的脑子较小。人类(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是最高等的哺乳动物)的智商大约是7.5;产于北美洲和中美洲的浣熊的智商约为1.4.那么,负鼠的智商是多少呢?大约在0.35~0.57之间,所以负鼠是一种最低智商的哺乳动物。

在哺乳动物中,群居社交关系越复杂,说明它的智力越发达。科学学家用2~20分来评定动物的群居社会关系:2分是最起码的复杂动物,20分则是最复杂的动物。负鼠除母兽与幼兽之间维持大约3个月时间的母仔关系外,其余时间都过独居生活,只具备有限的行为表现,谈不上什么复杂的群居社会关系,所以只能得2分(最低分)。得分最高的当推猿、猴等高等灵长目动物,自然是20分(满分)。[3]

物种文化

堪比章鱼帝保罗的新动物明星

德国莱比锡动物园一只因为“对眼儿”的负鼠成为网络明星,势头之盛比肩“章鱼帝”保罗。莱比锡动物园认为海蒂的“对眼儿”可能是因为饮食问题,此前它被遗弃过。

海蒂的出名源于德国《图片报》的一个活动。当时该报来到莱比锡动物园拍照,为动物园新设的一个主题活动区拍摄动物明星。海蒂因为天生长着一双“对眼儿”,它的照片立即受到人们的关注。很快,海蒂激发了一位作曲家的灵感,他为其写了一首歌,并由3位女孩演唱。这首歌一发布在YouTube网站上便成为点击热门。喜爱海蒂的人们特意在Facebook上为它开设了帐户,没想到很快便吸引了超过6.5万名“粉丝”。

《冰河世纪2》里的负鼠

《冰河世纪2》里的负鼠个性鲜明、叽叽喳喳,负鼠家族在母猛犸象艾丽很小的时候收养了她,使得她浸染了所有负鼠的习性,爬树,钻岩石缝等,她常常压断大树,也少有岩石缝能容纳她庞大的身躯,可她就是认为自己是只发育比较好的负鼠。[4]

三趾树懒

阅读(95)

动物百科小编╭の蚊了‖给大家整理了三趾树懒的资料,包括三趾树懒的图片资料、三趾树懒的形态特征、三趾树懒的生活习性、三趾树懒的品种和种类、三趾树懒的寿命等与三趾树懒相关的详细信息。

三趾树懒

为披毛目(Pilosa)树獭亚目(Folivora)树獭科(Bradypodidae)及其下唯一一属树獭属(Bradypus)动物的俗称。树獭属包括四种动物——侏三趾树獭、鬃毛三趾树獭、白喉三趾树獭、褐喉三趾树獭。三趾树獭可以自成一个三趾树獭总科,而大地獭科与大獭兽科组成另一个大獭兽科总科。分布较广,北到洪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三趾树獭有9个颈椎,每一前肢有三个利爪,身子比二趾树獭小些,行动更迟钝,背上有橘红色或鲜黄色斑点

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亚纲兽亚纲目披毛目亚目树懒亚目科树懒科属树懒属分布区域美洲

目录

1特征2习性3树獭4与二指树獭的分别5三趾树獭

三趾树懒特征

三趾树獭装载了更多的搭便车的乘客。

它外面一层皮毛上覆盖着藻类,这使得它成为世界上唯一外表呈现绿色的哺乳动物。

它的孩子也需要这样的丛林伪装。

有900多种以海藻为食物的生物在三趾树獭的身上分享着这免费旅行,真是一

次动物展示会。

树獭蛾是最引人注目的乘客。

在下车之前,它们等待着难得的机会。

三趾树懒习性

每周一次,树獭离开树,去排泄。奇怪的是,它总是要找到地面上特别的厕所,来完成这件事。

蛾子很有耐心地随树獭往返两地——整个过程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这是一段看起来毫无意义,又很危险的旅程。

这就是蛾子等待的那一刻——它们只把卵产在新鲜的粪便之中。

蛾子争先恐后。

它们的幼虫以粪便为食物,并且在这里演化为蛹。

蛾子羽化后,就会去树林的某个地方找到树獭。

三趾树懒树獭

树獭,属树獭科,树栖动物,与犰狳和食蚁兽同属贫齿目。栖息在美洲中南部的热带地区。原先生活在平原上的树獭曾分布在北美大陆,现已绝种。

树獭有圆圆的头,小耳朵,短尾巴像是有些退化。扁前肢比后肢长,脚爪又长又锋利,能给敌人留下很深的伤痕。虽然多数哺乳动物有7块颈椎骨,三趾树獭却有9块,头颈能转270度。

树獭很少从树上下来,因为它们不会走路,在地面上只能用爪来爬行,很容易被美洲虎和其他食肉动物捕获。它们依靠在树干上,或者倒挂在树枝上,行动非常缓慢。食植物植物。

树獭是夜行性动物,过孤独的生活,还要经常和同性树獭打斗。它们善于游泳,在水中的生存能力比其他的陆地哺乳动物都强。在树上它们也有很好的隐蔽能力,特别是雨季的时候,绿色的藻类寄生在它们的毛发上,在树上谁也看不出来。

小树獭在母亲怀孕6个月以后生下,以后5个星期一直依附在母亲的身上。

巴西三趾树獭栖息在巴西东部沿岸的森林地带,由于森林遭受严砍伐,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已面临绝种的危险。

三趾树懒与二指树獭的分别

三趾树獭前后肢均三趾,二趾树獭后肢三趾而前肢二趾。二者颈椎数目也不相同,其中三趾树獭颈椎9枚,是哺乳动物中最多的,而二趾树獭则和多数哺乳动物一样是7枚。

由于三趾树獭和二趾树獭结构上的区别较大,有人将二者置于不同的科,树獭科只保留三趾树獭,而二趾树獭则和已经灭绝的大獭兽类的大地獭亲缘关系很近,可置于大地獭科Megalonychidae,并且三趾树獭可以自成一个三趾树獭总科,而大地獭科与大獭兽科组成另一个大獭兽科总科。

树獭已高度特化成树栖生活,而丧失了地面活动的能力。平时倒挂在树枝上,毛发蓬松而拟向生长,毛上附有藻类而呈绿色,在森林中难以发现。三趾树獭分布较广,北到洪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二趾树獭分布略狭窄,北到尼加拉瓜,南到巴西北部。

树獭的适应范围与同属贫齿目的食蚁兽十分不同,它是严格的树栖者和单纯的植食者。头骨短而高,鼻吻显著缩短,颧弓强但不完全。科颈椎数偏离一般哺乳动物的七椎模式,二趾树獭为6~7个,三趾树獭有9个。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种间,甚至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的颈椎数也不同。

三趾树懒三趾树獭

外表能见的趾不超过3个,并趾足。三趾树獭三趾等长,跤骨基部及附骨愈合,爪强而成钩状,体型较小,体重4~7公斤,体毛长而粗,毛被为藻类提供了生存条件,雨季时,藻类在毛表的凹陷处生长,使浅色毛皮变成绿色。

这些严格的植食者主要吃树叶、嫩芽和果实。难得下地,靠抱着树枝,竖着身体向上爬行,或倒挂其体,靠四肢交替向前移动。它们能长时间倒挂,甚至睡觉也是这种姿势。前肢增大,明显长于后肢。在地上时,四肢斜向外侧,不能支持身体,只得靠前肢爬,拖着身体前进。在热带盆地,雨季地面泛滥时,树獭能游泳转移。

树獭栖息的热带环境,那里温度比较稳定。树獭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全,静止时体温变幅在28~35℃之间。当环境温度降至27℃时,便有发抖现象,可见它适应温度的范围是有限的。

树獭是唯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所以它要移动2公里的距离,需要用时1个月。

尽管如此,在水里它却是游泳健将,对于树獭来说最好的食物是低热量的树叶,吃上一点要用好几个小时来消化。

冈比亚鼠

阅读(119)

动物百科小编荷兰猪给大家整理了冈比亚鼠的资料,包括冈比亚鼠的图片资料、冈比亚鼠的形态特征、冈比亚鼠的生活习性、冈比亚鼠的品种和种类、冈比亚鼠的寿命等与冈比亚鼠相关的详细信息。

冈比亚鼠

冈比亚鼠(Gambianpouchedrat),是世界上已知的鼠类,原产于非洲。它们可长到91厘米长,体重超过4公斤,甚至比家猫体型还大。冈比亚鼠的正式名称是“大颊袋鼠”,它们因为喜欢把吃不了的食物存放在腮帮子里而得名。这种鼠寿命可达8年,性情温顺,许多人将它当宠物养。冈比亚鼠嗅觉极其灵敏,能准确嗅出地雷中的TNT炸药发出的气味,丝毫不亚于专业的探雷犬。

中文学名冈比亚鼠拉丁学名Gambianpouchedrat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

目录

1特性2简介

特性

与其它探雷方法相比,冈比亚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它不会像金属探雷器那样分不出地雷与铁钉,也不会像装甲推土机那样只能在平地上工作。狗虽然也是探雷专家,却有许多局限:许多探雷犬适应不了非洲的热带气候;而且它们过于重感情,与训练员私交过深,一旦换人就不听话。与它们相比,冈比亚鼠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体形小巧,它们的平均体重只有1.3公斤,即使不小心触到地雷也不会引爆。

它们的最大优点是工作一心一意。目前正在培训的16只冈比亚鼠,如果闻到可疑气味就用两只前爪不停地抓地面。这时训练人员就敲一下金属片,它就回到他身边来领奖品:吃一口香蕉。然后又快速跑回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你扔一根棍让狗去捡,10次之后它就不耐烦了。老鼠则不然,只要它们需要食物就会一直工作下去,而且一口香蕉或几粒花生米就可以让它们很满足。它们的想法很单纯,找到地雷就可得到食物”。

简介

冈比亚鼠(Gambianpouchedrat),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鼠类,原产于非洲。它们可长到91厘米,体重超过4公斤,甚至比家猫体型还大。冈比亚鼠的正式名称是“大颊袋鼠”,它们因为喜欢把吃不了的食物存放在腮帮子里而得名。这种鼠寿命可达8年,性情温顺,许多人将它当宠物养。冈比亚鼠嗅觉极其灵敏,能准确嗅出地雷中的TNT炸药发出的气味,丝毫不亚于专业的探雷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