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李白的诗句和思君不见下渝州。希望大家喜欢。
【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处】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意思】〈名〉平羌 (qiāng),平羌江, 在峨眉山的东北,即今青衣江。 半轮秋月高悬在峨眉山头上,月 影映入平羌江中,又随江水流去。 【全诗】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③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自四川庐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④发:出发。⑤清溪:即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⑥渝州:指重庆。 【解题】 此诗作于开元十二年(724),时李白离蜀途中乘舟东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李白一生爱明月,对峨眉山月爱之尤深,晚年还写有《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此诗四句嵌入五地名,竟浑然天成,无斧凿痕,诗境明朗,音韵流畅,为唐人七绝所仅见。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评云:“此是太白佳境”,谓前二句明写月映清江之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乐事,玲珑剔透,古今目为绝唱。 【鉴赏】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自家乡经峨眉、渝州出蜀,途中寄给友人 的绝句。苏轼曾写过一首《送人守嘉州》诗,云:“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东坡是懂 得李白《峨眉山月歌》诗意的,所以说“请君见月时登楼”,这是告诉 友人张嘉州,如果看到月亮,就请登上高楼眺望,思念远方的我,我 也在月下思念着你。“月”是解说李白诗的关键。诗的前两句,诗 人着意创造一个优美静谧的诗歌意境。“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 羌江水流。”半轮散发着清辉的秋月,嵌在深蓝的夜空里,月光将雄 伟秀丽的峨眉山峰的身影,倒映在澄静的平羌江水上,意境中有人 在。原来,李白和友人昔日曾在峨眉山赏月,两人共同品评月夜的 美景,友情也就在宁静清秀的意境中得以交融、得以发展、得以净 化。诗的后两句,仍然从月夜着笔。诗人今夜从清溪出发,向乐山 县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进发,准备到渝州去。“夜发”,是在月 夜发舟。当行舟来到小三峡时,诗人睹月而感发兴会,眼前的蜀山 蜀水,触发他脑海中浮现出昔日与朋友在峨眉山下、平羌江畔共同 赏月的情景。尽管地点变了,故人又不在身边,而诗的意境中孕含 着深挚的友情,怎能不令诗人深深地怀念旧友呢? 于是,诗人无可 奈何地发出“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感叹,含情凄婉,抒写出他对朋友 的恳挚的情感。“月”是贯串全诗诗意的重要诗歌意象,在全诗中 成为感情发展的纽带和艺术想象的媒介。 这首诗,连用了五个地名。如果是一般诗人,将五个地名写入 仅有二十八字的一首小诗里,容易造成堆垛的毛病。但是,李白精 心组织,“天巧浑成,毫无痕迹”(《唐诗选脉会通》载金献之语)。前 两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点出昔日赏月的地点,而“峨眉山月”, “平羌江水”,又成为被描写的景物,是构成优美静谧诗歌意境不可 缺少的意象;中间两个地名清溪、三峡,点出月夜行舟的所在地,这 里的山水胜景,与峨眉山、平羌江有相似之处,所以能引起诗人的 联想。因此,这里的地名就成为表达诗思、创造意境的要素,不再 是累赘之物。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