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李商隐的诗句和向晚意不适。希望大家喜欢。
【诗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出处】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译注】傍晚时我的心情不佳,驾车登上了古代的乐游原,观看长安城的晚景。 【全诗】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析1】 唐杜牧的七言绝句。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为游览胜地。诗曰: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诗之上联气势恢宏,有囊括宇宙之气概。于苍茫悲凉的背景中,指出万古霸业雄图,终皆消沉于历史的长河。下联感慨汉家之烈烈皇基,而今只剩下帝王陵丘,飘零于寂寞凄清的秋风之中。以汉喻唐,忧国伤时之情尤深。俞陛云《诗境浅说》曰:“言汉家盛业,青史烂然; 而五陵寂寞,只余老树吟风,已可深慨,今并树无之,其荒寒为何等耶? ” 【赏析2】 乐游原,也叫乐游苑,在长安城东南,曲江池的北面,为唐时游览胜地。其地本汉宣帝乐游庙旧址,故诗中也以“古原”称之。 一、二写诗人于“向晚”之时,因心境“不适”而驱车登上古原。起句连下五个仄声字,将心中的不适、不悦、不快之感一一弹了出来,极苍劲古朴之致。而第二句第三字则换仄为平,使与“驱车”二平,连为三平声,化抑为扬,似闸水初放,畅流而下。然后接“古”字仄声,又一抑,音节在平走之中略显顿挫。这种连声为仄的“变徵”之音,正是诗人彼时不适心境的外化。《长安志》载: “乐游原后京城之最高,四面宽敞,京城之内,俯视指掌。”当诗人登上古原,极目西天,但见霞光夕照,乱山明灭,俯视长安城阙,帝宫参差,烟霭迷茫,真是美不胜收!诗人不禁发出“夕阳无限好”的深心赞叹。但“从来尤物难流连”,韶华易逝,好景难再,因而当这种审美愉悦刚一浮现,浓重的伤感便罩上心头,发出了“只是近黄昏”的感叹。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比也。”施补华也说: “叹老之意极矣,然只说夕阳,并不说自己,所以为妙……此亦比兴也。”(《岘佣说诗》) 【赏析3】 位于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唐代盛时原是繁华热闹的登览胜地。但随着唐王朝的衰颓没落,登临古原的诗人们却失掉了往日的淋漓兴会,而每兴西风残照的衰暮之感。李商隐这首“消息甚大”的小诗,不仅表现出他的独特审美感受,而且透露了那一时代带有普遍性的审美心态。首句写登原之由,只用“意不适”三字虚点,而一种向晚时分特有的触绪无端的愁怅自蕴其中。 正如纪昀所说:“末二句向来所赏,妙在第一句倒装而入,末二句乃字字有根。”三四句写登临所见所感。诗人生当衰世,身世沉沦,岁月蹉跎,登古原骋望,见夕阳沉西之景象,不免触发郁积于胸的种种“不适”之意,情与境偕,遂浑沦书感,而家国之忧、身世之慨、时光流逝之恨遂一齐包括。诗人既发现并激赏夕阳之无限好,又因其近黄昏而低回流连,惋惜怅惘。三句之极赞反跌末句之浩叹,而末句之浩叹又正透出对夕阳的无限留连。人生的美好和值得留恋,有时往往在晚景时才真正发现和强烈感受到,而当发现这一点时却意识到了它的行将消逝,在浓重的怅惘与哀挽中所透露的便不单是对衰暮之美的欣赏流连,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