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要分享

二战犹太游击队勇救上千难民

毕尔斯基游击队(Bielski Otriad)是二战期间活跃在今白俄罗斯西部地区(战前属于波兰)的一支以犹太难民为主体的反纳粹武装,在他们的营救和保护下,多达1236名犹太人侥幸躲过纳粹占领军及其帮凶的种族大清洗,熬过了最艰险的战争岁月幸存下来。因为这支游击队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都来自毕尔斯基家族(确切讲是4兄弟),遂由此得名。

毕尔斯基4兄弟原本家住在波兰东部城镇新格鲁多克附近的斯坦凯维奇村,是当地唯一的犹太家庭,世代务农,后来又开办面粉和杂货店为生。1939年,4兄弟的家乡被并入苏联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大举进攻苏联,新格鲁多克因靠近前线,7月4日即被占领,德军将之变成一处“犹太人隔离区”(Ghetto),并开始推行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政策。

毕尔斯基4兄弟分别是大哥图维亚(Tuvia)、老二亚历山大(又名祖斯)和2个弟弟阿塞尔(Asael)、亚伦(Aron)设法逃进了附近的原始森林,而他们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都于1941年12月8日不幸遇难。

怀着炽烈的复仇心理,毕尔斯基4兄弟在森林里顽强地生存下来,并着手搜罗人枪,组建反纳粹武装。到1942年春,毕尔斯基游击队已初具规模,拥有40多名指战员,同时队伍规模还在迅速扩大。

需要说明的是,毕尔斯基4兄弟中的3人都有一定军事素养——大哥图维亚在一战时当过德军翻译,会说一口流利的德语,1927至1929年还在波兰军队第30步兵营任下士。卫国战争爆发前,他和2个弟弟亚历山大、阿塞尔,又被苏军征召入伍,并在德寇入侵时参加过战斗,只因苏军失利、部队溃散才逃回家乡。

别看在军中只当过下士,但大哥图维亚颇具统帅之才。他深感麾下这支小部队势单力孤,加上对陷入纳粹魔掌的犹太难胞怀有深切同情,于是派出精干人员,多次渗透当地“犹太人隔离区”,将大批犹太人营救到位于派惹拉兹森林(Perelaz Forest)和纳利博基森林(Nalibocka Forest)的秘密营地。高峰时,营地内有1236人,其中妇孺老人占70%,武装人员约150人。

二战犹太游击队勇救上千难民

毕尔斯基游击队员合影

为了在极端恶劣艰险的环境中生存并坚持战斗,游击队员们在林中挖掘隐蔽和居住的半地下掩体,建立了学校、托儿所、教堂、厨房、磨坊、烘焙坊(制作面包)、浴室和简易诊所,以及安置伤寒病人的隔离小屋。为了维护社区秩序,他们还设立了监狱和法庭。

毕尔斯基游击队不养懒汉,男女老少都要拿出值钱的个人物品(用于易货贸易)和参加劳动,并根据个人特长分配活计——裁缝和鞋匠负责缝制、修补衣服、鞋子,农牧民饲养牛群供应乳制品,“臭皮匠”负责制作武装带和马鞍,还有木匠、帽子制造商、理发师、钟表师也都竭尽全力为这个小小的犹太社区服务。他们甚至建起一座小工厂,超过125名工匠在厂里负责制作生产生活用具并维修武器。

二战犹太游击队勇救上千难民

难民在林中密营劳作

毕尔斯基游击队的主要敌人是德国占领军及其帮凶,后者包括所谓的“白俄志愿警察”和出卖犹太人的当地居民。纳粹当局曾悬赏10万瑞士法郎抓捕图维亚,并于1943年发起旨在“清剿”该地区所有反抗力量的“赫尔曼行动”。

当时在纳利博基森林中隐藏的各路反纳粹游击队多达2.5万人,德军为彻底消灭前者,调集约5.2万重兵坚壁清野,不仅摧毁了这片森林中的大部分乡镇,更将数十万当地居民驱赶到德国服苦役,很多人命丧异国他乡。

一些反纳粹武装在战斗中遭受重创,但毕尔斯基游击队在图维亚等人指挥下,成功掩护大批犹太民众突出重围,安全脱险,转移到了更偏远的密林深处并重建社区营地,毕尔斯基游击队因此名声大噪。当地苏军游击队多次试图“全盘收编”毕尔斯基游击队,都被图维亚拒绝。

不过,出于共同对敌的目的,图维亚还是将游击队分成2拨,一支亲自带领,另一支则交由亚历山大指挥。亚历山大率部参加了苏军敌后破袭战,还站在苏联一边介入了与波兰游击队(受伦敦流亡政府领导)的冲突。有资料显示,毕尔斯基游击队共打死381名敌军,其中一些战果是配合苏军取得的。

1944年夏,苏军开始在白俄罗斯转入反攻,很快收复了失地。于是,图维亚带领约1200名毕尔斯基游击队员和犹太民众离开生活、战斗了近3年的森林,重归故里。也正在此时,毕尔斯基兄弟因“私藏战利品”等罪名遭到内务部审查,阿塞尔也被征召加入苏军,6个月后在柯尼斯堡战役中牺牲,至死没能见到他在密林中出生的女儿

战后,图维亚返回波兰,并于1945年移居到现在的以色列。最终,图维亚和亚历山大都赴美定居,哥俩在纽约共同经营卡车生意并大获成功。1987年图维亚去世,起初被安葬在纽约长岛,但1年后在一些毕尔斯基老游击队员的请求和敦促下,他的遗体被移至耶路撒冷公墓安放,在那里以色列政府给予前者以“英雄般的葬礼”,他妻子2001年去世后也长眠丈夫身边。

亚历山大打仗是把好手,经商也极具天赋。战后他除了与大哥一起做货运业务外,还拥有一家规模可观的出租车公司,由此发家致富。1995年8月18日,亚历山大在纽约布鲁克林去世,享年82岁。毕尔斯基4兄弟中年纪最小的亚伦,也于1951年移居美国,长期生活在佛罗里达,如果还健在的话此公已年届9旬。2000年,《纽约时报》曾刊文盛赞亚伦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英雄”。

或许是家族传承的战斗基因使然,在毕尔斯基4兄弟的后代中,有不少人也追随父辈脚步从戎报国。比如亚历山大的次子杰伊曾在以色列国防军服役,参加过1973年“赎罪日战争”,他的另一个儿子祖维,则作为一名以色列伞兵参加了1982年入侵黎巴嫩的军事行动。杰伊的2个儿子后来也先后加入以军精锐的伞兵突击队。

据统计,毕尔斯基4兄弟当年救下的上千犹太难民,其后裔已超过1万人。尽管当年他们也曾犯下袭击农庄(主要为抢夺食物)、对拒绝提供食品的农民施暴等恶行,但谁也不能否认,毕尔斯基游击队确实功德无量。2008年,好莱坞将前者传奇故事搬上银幕,这就是毁誉参半的《反抗军》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