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2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宋文骢不仅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歼击机歼10总设计师,也是战机科研体制的改革者,为中国战机研制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文骢
传承,三代人的歼10基因
袁新立
早在歼10战斗机研制立项之初,党和国家就提出了“研制一代先进战斗机,建设一流研制基地,培养一支掌握先进设计技术人才队伍”的三大目标任务,这三大目标寄托了党和国家对于研制先进航空武器装备,提升航空武器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培养优秀航空人才的殷切希望。而今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以宋文骢为代表的歼10战斗机研制团队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
歼10战斗机从立项研制到现在已经过去30多年了。30多年里,当初在项目研制中担当中坚力量的那一代人,或已永远离我们而去,或已苍髯皓首年逾古稀,而他们眼中那群或刚出校门或显稚嫩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成长为各个岗位上的骨干,接过并扛起了他们当年高举的大旗。
更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与壮大,受宋文骢这一辈航空人的精神感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航空,并选择了成为一名新的航空人,他们有着一样的青涩和稚嫩,但是多年以后,他们又将是各自岗位上的中流砥柱。
宋文骢和歼10总工程师薛炽寿
这就是传承的力量。歼10战斗机研制项目不但完成了培养一支掌握先进设计技术的人才队伍的目标,更传承并培育着一种精神基因,航空报国的基因。这种基因有着极强的感召力和认同性,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你走近中国航空工业,成为一名航空人,你就会自觉地接受它,会像航空工业的先辈一样不忘初心,勇于奉献。
歼10战斗机的研制成功,让我们有了可以为之自豪的主力航空武器装备,而人才培养的成功则让我们面对未来更有信心,是航空武器装备迭代更新的基石,歼10B、歼20、“翼龙”等新装备的群星闪耀已经给予了证明。
曾有人在歼10项目开展之初问宋文骢说,一个型号飞机少则10年8年,多则20年,而你已经50多岁了,这架飞机在你手里最终能设计定型吗?
当时的宋文骢笑着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老宋还能活多少年,这架飞机能不能在我手里定型,我说了不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架飞机的研制,中国一大批现代飞机设计研制的人才肯定会成长起来!我们只要为他们铺好了路,到时候我老宋在不在没关系,自然会有比我更高明的人接着干。”
话里透出了那一代人的坚定、豁达与自信。如今的中国航空工业人才济济,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创新的激情,他们的身体里传承着报国的基因。宋老可以笑慰九泉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