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各地疫情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相继有保险公司下架隔离险产品,引发市场较多关注。据记者了解,2月初监管发文要求规范隔离险业务的经营和销售后,险企已经相继进行了整改。此番产品下架不是规范性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个别险企的“自有动作”,和隔离险产品赔付率走高、产品投诉率高企有关。
所谓“隔离险”,是指投保人若在保险期内因新冠肺炎疫情被隔离,可在隔离期内享受一定的津贴补助,每天补助金额从上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从去年以来,已有多家保险企业都推出了隔离险。受各地疫情反复影响,隔离险在互联网上不断升温,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当然,这其中,不少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人在社交平台上推波助澜式的宣传,也让隔离险成了“新网红”。
不过,隔离险在热销的同时,未如实宣传、理赔困难等问题也有所发生。
近期,购买过“隔离险”的姜女士因为办公大楼出现密接被要求在楼栋集中隔离,但最终被保险公司拒赔。险企给出的拒赔理由是“由于您本次为封闭管理以及健康监测,非保单约定之强制集中隔离,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故不予理赔。”
姜女士的遭遇不是个案,根据消费者普遍反映的情况,隔离险被拒赔的理由大同小异。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和隔离险有关的投诉高达1800多条。其中,隔离津贴与宣传不符、拒绝赔付等,就是主要的投诉原因。
实际上,隔离险作为互联网创新险种,从本质上看,就是一年期以内的意外险附加一定的隔离责任。之所以会发展成现在这种“买易赔难”的局面,和产品设计、产品宣传、消费者盲目投保等都有关系。
被不少消费者忽视的是,隔离险理赔条件中的所谓“隔离”,在保险免责条款中有着各种限制。诸如携程上购买机票时选择购买航意航延组合险,有的就含隔离津贴,但仔细点击阅读“投保须知”可以看到,所谓的隔离津贴3000元/天,条件是被要求集中医学隔离(居家隔离除外)。
可见,市面上的“隔离险”看起来很美,似乎被隔离了就能获赔,但实际上的限制条件很多。有的产品甚至将强制隔离但未自费支付隔离费用的情况也列为免责条件。对于消费者而言,不仔细研究清楚这些细微的保险条款就盲目投保,就很容易导致“买易赔难”。
监管早已行动。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2022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隔离”津贴保险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保险公司端正经营理念,规范销售及宣传行为。 其中提到,保险公司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应充分履行说明义务,对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以及理赔条件等进行充分说明,并依法依规对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和说明。
不过,记者发现,目前蚂蚁保平台上搜索隔离险已经没有相关产品信息,搜索平安产险、众安保险、众惠相互保险、复星联合健康等险企也均未发现隔离险相关产品。
“最近,流量大的渠道,产品确实基本都下架了。我们确实没想到这波疫情形势会这么严峻,现在全国疫情多地、多点暴发,导致产品赔付走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各地疫情防控下,居家风控等隔离政策的界定层次越来越复杂,导致很多消费者最后理赔不了,投诉飙升。”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前隔离险产品其实已经根据监管要求整改过了,在宣传页面等方面都做了进一步规范,只是疫情来势汹汹,不得不先下架产品。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