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萍
的确,在当前银行整体利润下滑、主要商业银行两极分化愈发严重的大背景下,正如麦肯锡报告所言,未来2-3年,中国银行业所遭遇的挑战是空前严峻的。
曾经,ofo的戴维也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愿望,但最终却倒在了资本的漩涡之中;
曾经,对事业有着无限情怀的贾先生也对未来充满激情和希冀,但结果却深陷在“回国了吗”的窘境之下。
解决了多少人的燃眉之急,成为人见人爱的“非银之友”,但最终却因严重信用风险被监管机构接管。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当丰满的理想照进现实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谁都可以做曾经,那个被誉为“明星银行”的城商行亦无私为人,到“归来仍是少年”。
于中国银行业而言亦是如此。
在“大零售转型”、“金融科技”之声竞相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不约而同的口号后才仿佛有所醒悟,不是只要扣上了这顶带有转型、创新光环的大帽子,就能成为行业中的翘楚,也并不是所有改革创新的理想主义者,最终都能成为自己所期望的样子。
这就是现实,稍有不慎便可能沦为“硬币的另一面”。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成立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达100亿元。有分析指出,在目前市场信用风险上升的情况下,亟需建立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和退出机制,存款保险基金管理公司正是由此应运而生。
的确,在当前银行整体利润下滑、主要商业银行两极分化愈发严重的大背景下,正如麦肯锡报告所言,未来2-3年,中国银行业所遭遇的挑战是空前严峻的。那幺,如何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之中立于不败之地,无疑是各大银行所必须面临并解决的重要难题。
推倒老城建新城 建行脱颖而出
5月24日,在银保监会宣布包商银行因严重信用风险被央行、银保监会接管后,中国建设银行(下称“建行”)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因为在公告中赫然显示着“建行为托管行”。
“为什幺是它(建行),而不是其他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对此,央行、银保监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公开表态:建行将以国有大行稳健的经营理念、长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领先的金融科技力量,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包商银行开展全面合作,在提升客户体验、加强内部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优化IT架构和功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托管期间,建行将全力帮助完善包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风控体系,促进其正常经营和稳健发展,推动包商银行价值提升。作为托管银行,建行将依法、公正履行托管职责,与包商银行建立利益冲突“防火墙”,不争抢包商银行客户资源,不发生不当关联交易。
毫无疑问,对于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包商银行来说,这实为一大幸事。但对于建行来说呢?
“是挑战,但更是实力的彰显。”业内资深人士如是讲道。“通过央行与银保监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回复便可以看出,这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做过多方考察后所做的慎重决定。无疑,建行是最佳之选。”
这一点,谁都极难否认。
的确,在“赚钱都赚得不好意思”的中国银行业黄金十年,有太多的个体仅只是停留在用所谓的“大零售转型”、“金融科技”等口号来装点门面,其实质上根本没有要进行改变的动力与行动。如今,就连它们自己也没想到,这才几年的光景,形势陡转直下,想要再去改变,早已错过了改革转型的窗口期。
正如“华尔街之王”杰米·戴蒙坚持所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世界终需要银行。只是在新的世界里,银行的发展面临艰难挑战。”
无疑,建行上上下下对此一直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应对艰难挑战,现如今建行的抉择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增长曲线”。
如果说第一曲线是银行的消亡魔咒、焦虑之源,那幺第二曲线会是银行的凤凰涅槃、希望之光吗?
《金融理财》了解到,建行决策层是这样认为的:“有的创新尚未经过时间充分检验,还不能轻言成功,因此也有的人担心三五年后会不会出问题。但我们想说的是,创新本身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守成求稳而回避不确定性,不敢主动拥抱变革,那幺三五年后建行就可能被时代、被新金融甩在身后。到那个时候,就不是短期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的问题,而是我们错失未来发展、丧失生存空间的危机。”
生于忧患,义无反顾,建行已经奋力奔跑在追梦的路上。
回顾建行近年来的一系列领行业之先的重大举措,包括进军住房租赁、创立金融科技公司,亦或是推出“劳动者港湾”、组建“建行大学”,启动“金智惠民”工程……这一切无一不在诠释着国有大行的担当与魄力。
2018年4月18日,建行在上海率先成立了国有大行中第一家全资金融科技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金科”)。由此,建行也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内部科研力量整体市场化运作的第一家。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寻常的转型,这是建行运筹多时的大工程。自股改上市以来,建行顶住种种压力毫不犹豫地推倒了之前的“老城”,小到“下水道”、“输水管”,大到“护城河”、“高速公路”,如今已重新建立起一座四通八达的“科技新城”。
“只有身临其中,才能体会到这座‘新城有多炫酷,运行起来有多顺畅,根本不会出现类似‘老城那样出现‘拥堵情况。”某位对建行有着深入了解的专家解释说。“如果将建行的一系列动作简单地归根为业务转型、流程再造、产品创新、服务升级……那就错了!这可以被称之为整个中国银行业的惊世之作,是全方位的颠覆与重塑。”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已经显着拉开,想要再重建“新城”赶超已毫无可能,因为过了窗口期,即便你再有毅力与决心也于事无补。
已经没有时间了!“现在,任何一家商业银行也不敢冒这种风险,一切推倒重来,业务就会停摆,客户也会彻底流失,它们只能对‘老城修修补补,效果可想而知。”某国有商业银行科技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坦陈,他所在的银行也仅只是在原有的科技系统基础上进行完善,功能是健全了,但运行效率上与建行相比差距不是一点点。而其他几家国有大行本质还是一座旧城,功能尚且有待完善,更何谈效率。
的确,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之后,无论是郭树清时代还是王洪章时代都力挺“重建科技系统”这一宏大工程,前后持续了近10年时间,甘苦自知,很多一线骨干人员都青丝熬成白发……
一位接近建行信息技术管理部的人士在接受《金融理财》采访时回忆,“压力可想而知啊,好在当时大多数客户都习惯在柜台办理业务,各家商业银行系统的运行速度也不是很快,用人工替代差距不是很明显。因此,各项业务在新系统建成之前基本没有受到什幺影响。”
思危方能居安。正因为建行的危机意识才能有如今的“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增长曲线”。
据说不久前,某位国家领导人视察宗教系统时询问,“为何是建行来做这项业务”,身边的人马上回复到,“只有建行能做”。针对自身复杂的账户情况,宗教系统曾向多家商业银行提出需求,只有建行迅速拿出了解决方案。
同样的情况,在监狱等系统也发生过……
股份行差距拉大 四朵金花明显走在前列
两极分化现象,在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行梯队中体现得则更为明显。
麦肯锡之前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自2015年至2017年,银行业的经济利润持续下滑。其中,在不良贷款率(以2017年1.74%为基准)继续上升20%的情景下,银行平均ROE下降1.5%-2.7%;有28家主要银行的经济利润为负,仅10家银行经济利润为正,而1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的整体经济利润皆由正转负。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透露,未来两到三年,国内银行业会有两大趋势:一是分化更为严重,好的银行会更好,差的银行会更差;二是,各主要商业银行之间会存在重大的并购机会。而股份行缘于自身业务太过于集中、风险偏好过高、存款成本高企等沉疴,两极分化会更为明显,不排除有极个别股份行被并购的可能性。
综合目前股份行发展的格局来看,招商、兴业、浦发、中信等四朵金花已明显走在前列。其中,“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以下简称招行)显然稳坐头把交椅之位,近年来其凭借着先发制人的业务优势,已经牢牢地守住了一片“疆土”。
2018年,招行对零售金融组织体系进行了调整,在总行网络银行部的基础上重组了零售金融总部,至此,招行可能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没有单设网络银行部的银行。可以看出,招行的金融科技野心,绝不止于科技手段的运用,而是对标金融科技公司,从基础设施到队伍建设、从服务模式到业务流程,从组织机制到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转型。
从线下来看,虽然招行在规模上与四大行不在一个量级上:网点数量是工行的1/9,个人客户数量是工行的1/5。但是,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世界里,凭借“‘招商银行和‘掌上生活两大App达8100万的月活跃用户(MAU)”,招行俨然已经成长为一个不容任何一家银行忽略的竞争对手。
据易观刚刚发布的2019年1月份的App月活排行榜显示,如果在银行中比较,招行8100万月活仅次于工行的8300万,排名第二。
被称为“同业之王”的兴业银行则是最早一批大力发展同业业务的银行,从过去几年的同业业务占比可以看到,兴业的同业资产及负债占比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数(股份行),只是近两年来因为监管的原因同业业务占比持续下滑。目前,虽然业内排名不及招行,但它给人感觉则是创新型银行,善于开新的业务模式,在同业及中间业务上(B端客户)都取得了很优良的成绩。
同属一个梯队,以对公业务起家的浦发银行自2017年以来,零售业务也在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8年年报显示,浦发银行零售业务去年实现营业净收入663.26亿元,增幅16.15%,占全行营业净收入的42.48%,成为第一大收入板块。与此同时,在科技方面,自2017年11月该行推出业内首个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以来,如今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形成了以“批量获客、投贷联动、以大带小”为核心的科技金融生态圈服务模式。
截至2018年末,浦发银行科技型企业客户超过3万户,较2016年户数翻一翻,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500亿元,较2016年增长50%;科技型企业投贷联动客户数逾500户,签署战略合作基金近百家,基金托管数量逾550家。
而素以稳健着称的中信银行则通过加快布局财富管理、消费金融生态和平台建设等举措,构架了涵盖生活、娱乐、文化、商旅等全消费场景的“无界金融生态圈”,牢牢占据着自已应有的一席之地。
数据显示,2018年该行零售中高端客户(日均管理资产在50万以上)73.5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5.11%;私人银行客户3.3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7.02%;信用卡累计发卡6705.69万张,比上年末增长35.27%;实现零售客户管理资产余额1.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09%;个人存款余额突破5900亿元,同比增长35.26%;信用卡交易量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39.48%。
并购战役已经打响 转型为价值银行
“和招行、兴业、浦发、中信等相比,其他几家银行的发展则显得较为迟缓,想要赶超已经几无可能。”权威人士分析说,有的股份行早在几年前便已经另寻他途,被一些集团收购。
比如,平安银行(原名深圳发展银行)于2012年被中国平安集团收购,正式改名为“平安银行”;广发银行则于2016年被中国人寿集团收购;同年11月,华夏银行宣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仅次于首钢总公司。
而曾一度被誉为极具狼性色彩的民生银行,近几年的发展也是愈加显露颓势。该行虽净利润规模排名靠前,且首次突破500亿元,但同比增速仅1.03%,增速较慢。同时,市净率徘徊在0.6左右,也处于同业低位。
对此,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近日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深刻反思到:
1、纵观过去几年的发展,民生银行对民企的服务缺乏精细化的分层管理,为大中小企业都在提供一揽子服务,当时行业事业部的产品研发方面能力确实不足。
2、总结公司业务事业部制改革得失时,洪崎指出,行业事业部在放贷资产方面很有竞争力,但在综合服务包括存款、结算上不足,导致民生银行至今负债成本较高。这一问题在此前由分行开展业务时并不存在。
3、七个行业部,管理链条太长导致管理缺位,这也使民生银行2015年之前在合规方面的处罚比较多。
4、从2015年开始到2017年,民生的营收以及净利润,业务发展速度以及不良资产处理实际上都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5、行业事业部有专业的营销能力,但对行业风险研究不到位;对民企的服务也缺乏精细化分层管理,因为即便在同一行业,大中小客户风险特点和服务需求也不同。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洪崎用三句话回复称:
第一,坚定方向做正确的事,久久为功,不急不躁,要有战略定力;
第二,一定要转变发展方式,从粗放的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服务和精细化管理的价值增长;
第三,围绕客户,战略聚焦,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很显然,在如今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对于银行业来说,粗放式的经营模式确实已经行不通了,如何避免同质化、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如何真正从业务上做深度剖析与创新才是重中之重,不然只会沦为别人口中的食物。
很显然,一场属于国内商业银行间的并购战役已经打响!接下来的几年势必将是中国银行业转型生存的关键期,各大银行亟需从规模银行转型为价值银行。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