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保月
山东人爱听吕剧,爱看吕剧,更爱唱吕剧。从小孩生下来开始,几乎天天在吕剧的腔调里浸染着。
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大喇叭一大早就开始播放吕剧唱片,那朴实无华的方言,那欢快流畅的唱腔,那委婉动情的剧情,无不在脑海里刻下深深的烙印。作为一种地方戏,吕剧之所以在山东广受欢迎,关键是始终在传唱着百姓身边的日常生活,教育引领着民风善美,倡导传播着社会文明。
据说,吕剧是在山东琴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变成的一个剧种。大约在1900年的冬天,山东广饶琴书艺人时殿元借鉴京剧艺术形式,第一次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为化装演出,引起轰动,这便是吕剧最初的表演形式。从此可以看出,山东吕剧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吕剧的剧名,有很多种说法。一是吕剧的开山剧目《王小赶脚》中的主要道具是纸扎的毛驴,所以刚开始吕剧也称“驴剧”。二是吕剧擅长表现男女爱情、家庭伦理,多与两口子有关,也称“侣剧”。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二十五户为一闾,而这种戏尤以表现邻里生活见长,所以也称“闾剧”。经过长时间的继承发展,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吕剧艺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剧名。五十年代初,在考虑为吕剧定名时,有人提议叫“鲁剧”,时任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的我国着名作家王统照先生认为“鲁剧”的叫法欠妥,建议取我国古音乐十二律中“六吕”的“吕”字,同时,又谐“驴”“侣”“闾”之音,称之为“吕剧”,这个提议得到了一致认可。从此,家乡戏终于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
吕剧是平民戏,题材多选自民间生活,加之唱腔多以下行腔为主,委婉缠绵,长于抒情,特别擅长表现女性的内心世界,所以无论专业剧团还是业余剧组,无论传统剧目还是现代题材,女性永远是吕剧的忠实观众。因此,在山东农村里,吕剧又有一个不雅的绰号:“拴老婆的橛子”。小时候,县城里的吕剧来村里巡演,那可是四乡八邻天大的喜事。人们无论农事忙闲,全家老少抓紧吃晚饭,小孩子更是下午一早就去村中心的小广场摆放凳子,提前占好最佳位置。无论刮风下雨,戏不完人不散。一些朗朗上口的剧词,大人小孩都会哼哼,乐在其中。尤其是农闲的冬季和春节期间,村村上演吕剧,是必备的精神大餐。那火热沸腾的情景,人人都喜到了骨里去了。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形象:“听见坠琴(吕剧里的一种乐器)响,饼子烀到门框上”,可见一斑。
“文革”时期,曾有人提议将样板戏移植为吕剧,结果搞得不伦不类,京腔京韵的样板戏,与委婉悠长的吕剧,根本就不是一个味儿,观众从起初就没领情。结果,不了了之也就在所难免了。吕剧虽是山东地方戏,但她以自身的优美特色,也赢得了其他省市群众的喜爱。与山东毗邻的江苏、安徽,山东人较多的东三省,甚至远在边陲的新疆,都有吕剧的旋律在传唱。
五十年代是吕剧发展的辉煌时期,名角荟萃,新戏迭出,曾有过与安徽的黄梅戏同台进京演出的情景。随着新《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吕剧《李二嫂改嫁》唱红了大江南北,也唱红了郎咸芬。一时间,李二嫂成了人们心中的偶像。吕剧《王汉喜借年》中的台词:“大雪飘飘,年除夕,奉母命,到俺岳父家里借年去。”大人小孩人人会唱,耳熟能详。你只要夏冬季节走进农家院里,都能听到家里绣花的妇女一边干活,一边吟唱着“借灯光,我赶忙,飞针走线,做一双,新鞋儿,好给他穿”那种流行的程度不亚于今天的流行歌曲。
吕剧唱出了山东人的柔情,唱出了山东人的豪爽,唱出了山东人朴实的心声,也唱出了山东人真诚善良厚道的品性。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