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要分享

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王妍力

在全球高等教育不断深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也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效,受到了更多人员的关注,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不过因高校扩张以及人才培养成本的增加,高校人均经费也面临着下降的趋势,加之部分高校存在滥用教育经费的现象,导致经费使用效率十分低下,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对高等教育经费开展绩效审计显得十分必要。科学的经费绩效审计能够促进高校经费的高质量、高效率运用,降低滥用的概率,使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益及效率得到提升。通过构建科学的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能够为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参考,提升经费绩效审计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现实情况构建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提升经费审计的可操作性,提高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是助推高等教育长远发展,帮助政府实现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审计工作往往局限于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方面,很少会针对教育经费刚性支出以及业务费用等进行审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当前我国缺乏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有关的法律规范,且没有构建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未来还有待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使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下面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的现状总结如下:

一是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停留于理论研究上,缺乏实践运用。很多高校在开展绩效审计的过程中,都将重点放在了财务数据审计方面,缺乏对经费的绩效审计内容,且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等不够完善,实践运用效果不理想。

二是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处于摸索阶段,审计内容不明确,而且审计方法不够科学,不管是政府有关部门还是高校都缺乏科学健全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导致教育经费绩效审计没有明确的体系做支撑。

三是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高端人才欠缺。众所周知,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其涉及的师资队伍结构复杂,且学生数量众多,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教育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经费的运用日益复杂,所以对经费绩效审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现有情况下我国教育经费绩效审计人员往往存在综合素质低下的问题,难以适应高校的快速发展需求。例如,审计人员技术水平低下,难以对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进行运用;思想滞后,难以跟上新时代下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等,这些都导致教育经费绩效审计面临诸多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中还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高等教育经费运用存在低效或者无效的现象,是否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不仅关系到高等院校的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财政资金的运用效果。因此,构建科学的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十分有必要。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客观性原则。在构建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客观性原则,确保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与客观情况相符合,准确把握经费审计的内在规律,为高校完善和规范经费使用结构奠定基础,而不能过于注重主观意见的表达。

操作性原则。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具备较高的操作性,如此才能够使高校更好地对这一体系进行运用。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不同高校的现实情况不同,所以在构建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也要做到因地制宜,避免对其他院校的评价体系照抄照搬,或者不加思考地引入过来。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在构建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将定量指标作为基础,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定性指标,确保审计评价更为规范合理。

二、指标体系设计

根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运用情况以及经费绩效审计内涵等,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本文对高校教育经费绩效审计工作进行了分析,所构建的一级指标有三个,即经费运用的经济性指标、经费运用的效率指标、经费运用的有效性指标。同时,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各构建了三个二级指标,又在各个二级指标下设定了若干个三级指标,共同形成了科学的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经费运用的经济性指标。在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中,经济性审计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有效开展经济性审计的目的在于了解经费运用的现实情况,分析是否存在滥用或者低效运用的情况,通过审计为学校领导提供有效的参考,更好地对经费进行安排和运用,提升经费的运用效果。在该指标下设定的二级指标为人力资源投入、财力资源投入、物力资源投入,其中人力资源投入指标下的三级指标有教职工学历层次、受教育水平、教职工数量、教职工与行政管理者的比例等;在财力资源投入方面设定的三级指标有资金到位率、经费使用结构、资金运用的及时性等;在物力资源投入下设定的三级指标有所购置的固定资产总值、在线学习平台、房屋建筑面积以及每名学生平均分配到的教学楼面积等。

经费运用的效率性指标。经费运用的效率性指的是分析资金运用是否具有较高的效率,对此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经费运用低效的现象,为相关人员高效运用经费提供参考。在评价经费运用效率性的过程中,设定了三个二级指标,即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物力资源使用效率和财力资源使用效率。其中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下设的三级指标有教师人均科研经费、师生比、教师年龄、职称结构等;物力资源使用效率下设的三级指标有设备利用率、重点科研室运用率、图书馆利用率、教学房利用率、教室利用率等;财力资源使用效率下设的三级指标有人员支出、投资收益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每名学生各项费用的平均指标等。

经费运用的有效性指标。经费运用的有效性指的是各项经费是否被运用到了有效的地方,有无取得显着的成果等,其二级指标为人才培养、科研能力、社会声誉。其中人才培养主要指的是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有无取得理想的工作成效等,所以在设定三级指标的过程中,以毕业生就业率、学生获奖率、考研录取率以及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为主;科研能力指的是高校运用经费取得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是否被转化为学校的优势资源等,设定的三级指标为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学科建设情况、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科研经费投入产出比等;社会声誉指的是高校在社会中所取得的名誉、排名等,所设定的三级指标为媒体正面报道的概率、在同类高校中的排名以及学生、家长的好评率等。

三、绩效审计方法的选择

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工作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工作,上述分析也指出了绩效审计在高校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要想真正使绩效审计发挥有力的作用,切实对高校经费运用带来帮助,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因为不同的高校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内容不同,所适用的审计方法也不相同,根据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并结合高等院校的现实情况,认为在开展教育经费绩效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选用案卷研究法、技术经济分析法、复核法、询问法、比较法等方法。当然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还要对高校教育经费的项目功能、实施内容等进行分析,探索各要素对绩效审计评价的影响,并依据绩效评价的路线图、可行性等在上述方法中筛选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提升审计的有效性。例如,在审计高校重点科研室运用率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复核法和比较法等方法;而在审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过程中,则可以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法、统计法等。

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后续维护建议

国家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动过程中的,高等教育也处于持续变动中,任何高校都不可一味地局限于当前,也需要定期对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维护和更新。

一、评价和分析指标体系,明确审计效果

高校审计人员要定期对审计工作进行分析,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思考,明确其是否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是否存在漏洞或者缺失等,通过思考指出问题和建议,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改革。具体来看,需要依据上述审计方法对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并对审计过程进行总结,可以将评价指标体系设定为五个档次,即优秀档次(90-100分)、良好档次(80-90分)、一般档次(70-80分)、较差档次(60-70分)、差档次(60分以下)。审计人员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档次,并为教育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定人员提供建议或者意见,使之有的放矢对教育资源进行完善,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以取得预期目标。具体来看,在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搜集,借助于这种先进技术对各个年度中的审计内容数据进行获取,具体信息包括教育经费运用效率的审计信息、教育经费的分配情况审计信息、教育经费的运用和结余信息等,并详细对比和分析这些信息,从众多信息中推测出每个年度审计工作的情况,最终选择出档次。

二、纠正缺陷和不足

在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并对审计效益进行明确之后,就需要对其中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正了。高校要对自身的教育经费绩效审计工作进行系统分析,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思考,找出各个指标中的不足,结合现有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或者重新设定。同时还要对调整好的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再次试用,通过试用和分析了解其运用情况,并作出进一步的调整决定,经过如此的往复循环,使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更为科学,为审计人员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例如,通过第一个步骤的分析之后,发现现有的教育经费绩效审计工作在审计指标方面存在不健全的问题,那幺就可以根据当前该工作的情况加入对应的指标体系。在加入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对欠缺的地方进行详细斟酌,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指标体系,并且在指标体系被加入之后,要对新体系进行操作和试用,并对一定时期内的使用结果进行分析,明确该结果与之前相比是否有好转,如果没有好转,那幺要再次对指标体系进行诊断,直至找出问题并解决。

三、提升审计效益

开展高等教育经费绩效审计工作的目的是对高等教育经费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明确经费是否发挥出了应有的效益。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则是为了对审计工作进行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评价,目的是查漏补缺,提升审计的效果。所以在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明确、分析,并纠正缺陷和不足之后,就需要对审计工作做出进一步分析了,结合高校的现实情况对审计工作进行改进,采用先进的审计方法,明确审计内容等,以更好地提升审计效益,这也是高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明白的是,提升审计效益是根本目的,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并不容易,需要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完善和优化,上述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如果难以做到完善,都会导致审计效益的提升受影响,因此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把控,不管是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评价,还是对缺陷和不足进行纠正,都需要严格依据规范来,确保精益求精,避免出现差错。此外,还要对审计人员加强培训,使之树立端正的工作态度,在任何环节的工作中都要做到严格、规范。

高校应当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研究经费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科学的整改方案,不断提升经费绩效评价的有效性,推动经费运用率的全面提升。同时各部门也应当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动态化对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指出完善建议,推动整体体系的健全。(课题项目: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湖南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策略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QD13。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