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博格不畏艰难,绝不修饰,尽可能真实的为观众呈现出「波士顿爆炸案」的恐惧总和,目的就是期望以真为本,描绘给观众更多了解来龙去脉的一个捷径,来赞赏人因失去而伟大的真谛,而在导演的巧手与思想并济之下,《恐袭波士顿》在在令人惊艳,好看的不得了。
《恐袭波士顿》意不在创造出一位骁勇善战的美国英雄,而是从中插入警方,政府,甚至篇幅大量的炸弹客视角,看到「波士顿爆炸案」背后的沉沦,崩溃,坚持,勇气与爱意,最后再全权引导至主轴的核心价值—击溃再崛起的团结意识,每个画面的运行其实都真实呈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操与对于世界认知的观感与想法。
在主要的运镜,部分时刻的过场则透过鸟瞰城市的星空与繁荣,借此着墨出大事件的全国震惊其惊心动魄与压抑,另外却也同时象征着我们的土地,富有最饱满的信仰与希望,团结一致,不畏黑暗,「希望之城」的致敬与缅怀之意象存在。
彼得·博格同样的手法,屡试不爽,就是一个好样的手法,才得以引述出中后段极为丰腴的「罪恶偏执」其反义词「人心光芒」的概论见证,用最黑暗的时刻,流露出一滴滴的自我省思,在牺牲后,逐渐透出一丝丝的光辉,突显出人本真谛的爱情与温暖,才是我们不畏风雨,勇往直前与面对未来的美好道路,彼得·博格于《恐袭波士顿》当中,一样依序从各个不仅跟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有密切关联,也能在事件过后,从中看到坚强力量的几个角色日常进行切入,从爆炸案发生前到过程再到结案的后续涟漪。
《恐袭波士顿》在彼得·博格精准,充满力道的笔触挥洒下,将这个恶梦般国际事件的一天,以最怵目惊心的死伤影像,彷徨与无助的影响,完美而真实的体现了当下的恐怖情景,而后真正埋藏在底欲意表达的议题才逐一浮现出来,这尽管老套却总是励志,身而为人的根本,最纯粹的信念,彼得·博格将其论述的尽善尽美,深刻,充斥厌恶,却又那么被前因后果的扎实编排与带入而感伤。
不止史实与纪录融洽合成,《恐袭波士顿》在精心为电影提点灾难蔓延喷发的惊吓,原汁原味呈现波士顿爆炸案血腥淋漓的真实惨况之外,彼得·博格亦巧妙的将大量「波士顿爆炸案」当时摄录捕获到的资料画面剪接进电影中,多处是以类似新闻街坊侧录的监视器影像来展示现场到炸弹客的跑路过程。
虚与实的交错与手法运行,不过于夸饰放大的事件经过,皆使《恐袭波士顿》的爆炸,街头混战等等特效场面在真实事件当中取得绝佳的完美平衡。
《恐袭波士顿》剧情的张力层面上,在彼得·博格循序渐进的向下编排,细说着这股最为真实的黑暗时刻,愈往前寻找答案,窥探国情政治动机,配乐的适时点缀,也渐渐的拉抬起观众的心理紧绷感与情绪压力。
于电影基础的娱乐性上,彼得·博格不仅灵活运用各种元素与现实接轨来呈现事件原貌之外,同时也在几场肃杀感沉重而紧张的动作场面规划出了最有临场反应的压迫性,打枪普遍的夸张式动作戏,淋漓尽致实施的则是最贴近真实的紧张与压迫感,那种心跳加速,一不小心就会死亡的险境充斥于电影中,令人屏息而担忧之外,更在在强化了电影在风格上的转圜与写实力度的高低起伏。
而在起头的前一天到「爱国者日」当天发生爆炸的现场设计亦是本片精彩造诣之处,彼得·博格在此就开始了电影「伪纪录式」的叙事步调,选择透过监视器灰暗杂质却最为真实的画面来引燃爆炸案的开头,这样的手法比起经由警察或犯人的视角看待,反而更加塑造出「未知灾难」的恐惧。
那毫无预警也无所遁形的恐慌,纵然是以远景探视发生的当下,可这些的处理执行,皆是较为符合现实当下的写实情境,为什么这一个手法运作那么好,因为观影当下突如其来的爆炸使得笔者真的被吓到了。
彼得·博格维持一贯的作风与走向安排,一步一步从相连关系人到事发经过的暗色血淋淋,皆仍然可见在每个题材与议题的驾轻就熟,娱乐与史实取得最完美的平衡,在格局上《恐袭波士顿》街坊枪战的暴力运镜之美学对峙,场面虽不大,但那种一个步调,走位的运镜,冷冽肃杀的宁静气息,无疑都将氛围营造的既紧绷又阔绰。
整体塑形近乎不输《深海浩劫》的炼油厂大爆炸,令小规模的真实感引用技巧性升华为大规格的既视感,彼得·博格更在《恐袭波士顿》当中让我们看到他极力于影像上的施加编排与手法,给了电影一种「半纪录片」式的惶恐真实性,不愿刻意的卖弄「电影」的虚无娱乐效果,只为专注的呈现「史实」的真实灰暗,难怪我就那么爱彼得·博格。
《恐袭波士顿》已是马克·沃尔伯格三度与彼得·博格合作,除了依旧帅气的散发个人魅力之外,内敛,沉稳,内心却会因事件进行反思,为受害者哀伤悲痛的脆弱无助,这个角色才有这股凝聚观众感性与同情的共鸣产生,在对于炸弹客的恨与绳之以法亦是表现得精彩绝伦,就是那么爱马克·沃尔伯格,米歇尔·莫纳汉依旧很漂亮,凯文贝肯的细腻,约翰古德曼的机灵,JK西蒙斯「敌动我不动」的蓄势待发与老练神情。
纵然角色群的戏份并未太多太抢眼,但也都将其刻划的深刻内敛进而提炼出世人对于「恶」的齐聚与大爱,梅莉沙班诺伊诠释穆斯林圣战士炸弹客其中一人的妻子,那真正的偏激思想与心态,让我第一次这么看她看得牙痒痒,就可以知道他将这个角色衬托的多到位了吧!
《恐袭波士顿》没有想要塑造悬疑的解谜游戏,没有故意给观众跟着警探追随真相与犯人是谁的隐瞒到底尔后才放出解答,《恐袭波士顿》一开始就告诉你炸弹客的真面目,中途亦多以炸弹客的视角看待整起过程的惊心动魄,解析动机,用圣战士的偏执翻转同时省思「灾难」到底是何人的问题,也借此反问造成一世浩劫「911恐怖攻击事件」的是否真的是美国为了让全世界仇视穆斯林而策划的。
《恐袭波士顿》以一个恐怖攻击背后的信念与执着,抛出了诸多价值观问题问鼎世界,我们应该都需要自我省思,或许恐怖攻击的接连发生,不是「一天」造成的呢!当然这问题严肃也敏感,没人知道更没人能解惑定夺。
《恐袭波士顿》看似冲着社会敏感议题来塑造背后的提问与真实意象,但很可惜这长篇幅的炸弹客文本却也没能解构他们的动机与思想,或许正是因为这个议题「过于敏感」的关系,谁又敢轻易对其批判,倒是彼得·博格在炸弹客的眼界中再度捕捉了劫车,杀警等等的遗憾事件,分秒必争的情境有意无意的又让我们的恨意与紧张感向上攀升了不少层次,娱乐性与纪录史实的主要目的漂亮并行精湛平衡了故事主线,达成了步伐稳妥的叙事调性又不致沉闷。
《恐袭波士顿》之所以好看,依靠的不是什么夸张的大动作场面,而是那股对恐攻的畏惧与愤怒,大力堆叠了观众的情绪张力,于片尾字幕后亦献上了主要执法人员与鬼门关前走一遭的受害者幕后访谈,看到他们坚强起来的力量,搭配上马克·沃尔伯格收尾的一席话,简直是直逼人落泪,不能说十全十美,但至少这封精心描绘献给全波士顿的情书,《恐袭波士顿》是真的很好看吧!
相关推荐:
- 《前哨基地/前哨》电影颖评:集沉闷与刺激惨烈于一身之作
- 《艾米丽在巴黎》电视剧:一部评价相当两极的作品
- 韩剧《超能警探》:至少前十集还不错,就是结局太天马行空
- 《芸汐传》电视剧评价:俊男美女又甜又清爽
-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第一季颖评|儿时的回忆都在观影时一一涌现
- 《剑王朝》电视剧:剧情不合理的地方有点多啊
- 《安娜》电影:武打动作的流畅,速度感十足
- 西班牙电影《对她说》颖评:一部电影配乐非常有存在感的电影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