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要分享

电影《少年阿罕默德》颖评,达顿兄弟新作品

电影《少年阿罕默德》颖评,达顿兄弟新作品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看达顿兄弟的作品,这对在坎城两度抡元兄弟档导演新片《少年阿罕默德》在题材和评价上引起相当的争议,虽然拿下了坎城最佳导演奖,实际看片时也确实感受到两种批评倾向的矛盾。其一是本片明显地回到导演较早作品的招牌元素,透过写实精确的跟拍镜头调度,对具有偏执行动的主人公进行角色的情绪与身体的侧写,经由凝视「受苦」进而感受其存在或转化的某种人性状态(《美丽萝赛塔》《儿子》《孩子》)。

另一个角度正是从他们原本就有的「社会关怀」政治取向切入,仿佛达顿兄弟为了证明他们有能力处理当前欧洲文化冲突的议题,而选择在新片描写一位沉迷于穆斯林极端主义的摩洛哥裔比利时少年。身为「老白男」的他们是否有资格处理这么敏感的跨文化议题?片中呈现出少年「难以理解」的执迷是否是一种对穆斯林的标签化处理?甚至「达顿兄弟式」的宗教性救赎是不是一种白人创作者的自大与偷懒?

简化来说,又是一场关于「艺术创作」和「政治正确」的权力论战,而导演们也在访谈中一再声明他们的白人与基督教背景的身份不代表他们不能拍摄关于穆斯林的题材。并保证在宗教和文化的细节上已经尽力做过研究并寻求具种族与宗教代表性专家的协助。

就缺乏宗教经验的我而言,很难判定本片的呈现是否合理,然而导演也表示在基督/天主教或是其他宗教的极端主义其实都是很类似的(现今的观众应该对此不陌生) 。与其说阿罕默德对不洁的敏感与杀人的执着是「难以理解」,我倒是认为剧本刻意设计让少年信仰的封闭逻辑和达顿兄弟信仰的自然主义相互冲突碰撞,创造一个微型的个人世界崩解,仍然是很值得一看的细致设计。

片中宗教极端主义的科技网路意像(少年沉迷于笔电、网路中的圣战士图像),到家庭、学校、监䕶机构被塞在一个又一个的室内空间,反应了人为的社会建构、管理、评估(却无法感化少年),到动物、农场的自然符号,以及男孩与女孩间的性吸引力引发的宇宙震荡(注意两人相吻的空间,和男孩要求女孩成为穆斯林的「告白」背后的逻辑,以及换来「神不存在」的「无神论」)。最后转化少年杀意的意外,正是以身体的痛苦与死亡的恐惧,逼迫他回归成为一位呼喊妈妈的小男孩,而这正是导演试图跨越各种宗教的意像,寻找到的人类共通情感。

但因为太容易感受到现实的难解,不免会对这样的「解答」感到某种天真或是傲慢,但回想《美丽萝赛塔》或是《儿子》,如果曾为其现实主义的力量所感动,其实《少年阿罕默德》同样是作者在其创造的现实中对角色进行本能式的人性式的刺激,并且信仰着人心更美好的可能,实在很难就这么将这部作品视为一次「不正确」的失败。

相关推荐:

  1. 昆汀·塔伦蒂诺《无耻混蛋》电影颖评:豆瓣8.6的高分电影好看吗?
  2. 《老爷车》(Gran Torino)电影颖评: 经典应该发光,值得收藏
  3. 《黑镜》第五季(Striking Vipers-Black Mirror)——好兄弟竟成为最棒性伴侣?黑镜子映照断背山
  4. 阿部宽《罗马浴场》真人版电影颖评: 后现代拼贴谐仿,荒诞不经
  5. 《妈咪》电颖评价: 加拿大天才导演哈维尔·多兰宣告成熟的作品
  6. 乔治克鲁尼《总统杀局》电颖评价:竟然可以引人落泪的选战电影
  7. 【动画电影】《爱宠大机密2》颖评:凌乱的故事线让人感觉创意不足
  8. 【动画片】《雪怪大冒险》评价: 欢乐之余,亦隐含着对人类这所谓万物之灵的叱责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