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身世之谜。
金樱子是一种落叶灌木,高可达2米,树皮灰褐色,有纵裂纹,枝条纤细,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4-6厘米,宽2-3厘米,先端端钝,基部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重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侧脉每边5-7条,网脉明显;叶柄长1-2厘米,被柔毛毛。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5-10厘米,密被白色绒毛;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先端渐尖,具缘毛;花梗长1-1.5厘米,密被白色绒毛毛;花萼钟状,长约1.5毫米,外面密被白色绒毛,萼齿三角形,长约1毫米,先端锐尖;花冠白色,旗瓣倒卵形,长约1.5毫米,翼瓣长约毫米,龙骨瓣长约4毫米,龙骨瓣基部具短爪,龙骨瓣柄长约1毫米,翼瓣近圆形,长约4毫米,龙骨瓣柄长约2毫米,翼瓣基部具短爪爪;子房长约2毫米,花柱长约1毫米。荚果长圆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基部具宿存萼片。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于于海拔800-1400米的山坡林下。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昆明。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效。用于湿热黄疸,水肿,淋浊,带下,痈肿疮毒。外用治毒蛇咬伤,疔疮肿毒,跌打损伤。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凉凉。归心、肝、脾经。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主治: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胆结石,胆管炎,胆石症,急性肾炎,尿路感,尿潴留,高血压,糖尿病,小儿惊风,癫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镇痛、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