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要分享

陈吉(作家)简历图片

人物简介

  陈吉,曾用笔名:星河、陈吟至今、梦为马。1993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安康市。2012年入四川学习。

文学成绩

  陈吉从2010年起在《榆林晚报》、《中国中学生报》、《红都》、《语文周报》、《小作家》、《疯狂作文》、《家园文学》、《陕西诗歌网》 等媒体发表杂文、小说和诗歌。中华语文网小作家,博语网驻站少年作家。月光文化旗下电子刊物《星岫》副主编。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雨花奖”作文大赛二等奖、第二届“语文报杯”原创文学大赛铜奖等20余项奖项。2012年12月,首部长篇玄幻小说《潮汐》于《疯狂作文》高中版开始连载。

代表作品及经典语录

  公交车上的那点事

  公交车每到一站必有人蜂拥而上、如流而下把你挤得七扭八歪,偶尔也有些人提着大包小包挡在中道令你出入不得。再探头一望,整个车内人头济济,身在其中犹如瓮中之鳖又像塞棉花似的憋得慌,霎时眩晕不已。你也不可能义正词严地敦促人们把道让开,弄不好还会引起公愤。所以现在某些人眼睛甚为明亮,一上车就朝门边坐,就是为了方便下车。但是这种行为却亏了手脚不方便的人。

  公交车拥挤对于人口大国中国来说,足以谅解。而后者就不好理解了。像某些司机年轻气盛心也不正,驾驭个车,身子前摇后摆晃头晃脑,宛若在山间开拖拉机。某些司机每逢站口见有耆老就直接撇开驶过,耆老则在后头穷追不舍或是咒骂不止。待下车一打听,哦,原来耆老都享有国家优惠政策,坐车是免费的。年轻人可不买国家的帐,对这合法的“霸王餐”不太招理。笔者对此般行为都已见惯不怪了,曾一度见一位耆老在路旁等公交车足足等了半个钟头之久,结果竟无一辆公交车愿意载他,后来耆老失望地改坐出租了。

  某些年轻人不仅“气盛”,更懒惰到了极点,车窗也“不舍得”用抹布擦拭,玻璃上落满了灰尘或沾满了广告纸的黏胶,污垢星罗棋布地屏蔽了乘客的视线。就拿“美女”来说吧,中国美女如云,在公交车上是难觅的,多见于车外,你若凝神注目车外,定能找出个绝代美女来。但这美女就像在《西游记》里一样,摇身一变,很容易就变成鬼魅了,就因那脏兮兮的车窗往那一搁,所展现的景观就立马大变,明明美女身材窈窕,经过车窗却扭曲变形得不成样子了。

  某些年轻人爱财但往往取之无道。笔者多次瞧见年轻司机鬼鬼祟祟地用铁钩子把钱从投币箱里费尽心思地往出钩,钩出后多个司机平分的景象。也有那么几次被年轻人瞪了几眼又臭骂了一顿,遂“无地自容”地离开。还有,公交车的投币箱是装小钱的,有些乘客钱多没处使似的,投个大钱进去,年轻司机在一隅看得乐滋滋的,乘客脑子转过弯来方知多投了,随之转身要求司机找零,司机给的答案简单到极致——一概不找零。然后箴言劝说乘客离开,乘客死活不从,不找零不下车,到头来还是被司机骂得狗血淋头和笔者过去一样“无地自容”而去。此等场面皆能令见者咋舌终日,闻者疑窦丛生。

  公交车固然有种种不便之处,但观其大体尤为完美,上述所针砭的只是个别现象。大体上公交车还是好的——环保的交通工具,价格实惠,远近皆一元钱了事;乘公交车开一半小窗自有冷风扑面而来;还有大部分司机属于老实厚道型的,所以乘之甚美。

  作品经典语录:

  1.风不应该是这样吹的,风应该是那样吹的,比如湿暖的南风。但我无论如何睁眼闭眼,这风就是实实在在的西北风。每年南风来时,骀荡的不仅是山是河,还有一个被压迫了很久又释放了的灵魂。而现在,灵魂又荒谬地从被释放走向被压迫了。就像我曾怀着三百六十度的热情突然在某天攀上了顶峰,到此非但没有惊喜,反而充满了恇惧,因为这顶峰简直就是立锥之地,而我就是比一个锥大得多。

  ——《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风》

  2.有时候我会想地球一直在我们的屁股下,我们抬头就能看到天空,我们处在这个中间部位真好。如果要用阴影遮盖地球和天空的一部分,首先遮盖掉生物,你能想象地球是个什么玩意?你闭目动用全体细胞去感受,这个世界是不是空荡荡的,是不是很荒凉,是不是更像其它什么恶劣的天体?你想好后,觉得地球缺的是什么?是实实在在的充斥着活力的生物。而你呢,你不能摆脱掉生物的身份,当然地球也需要你,因为你的存在才使地球愈发美丽。

  我应该正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我的一个美丽的小小举动,也会引起这个世界或世界的某个角落风吹草动。

  大晚上的,远方的人打来电话说:“兄弟,我好累,我天天都在做苦力,如果突然死去那该多好。”还好这位远方的人并不像那失意的人,他接着说:“这个世界需要我啊,兄弟。这个世界还不很美丽,还需要我去改变呢。”我忽然精神上得到了伟大满足,我为这个世界需要你感到高兴,我为你的思想不贫贱感到高兴。

  ——《这个世界需要你》

  3.一个被“囿”起来的人,日月之行,他看得不会很清楚,因为一叶就可障目。笔者身为90后,也深知被贬为“垮掉的一代”的不幸。从上学开始,90后的孩子们好像被“囿”了起来——长期被“囿”于学校。90后们在大小补习中,没有时间切实地去体验社会生活,成为一台台“纸上谈兵”的学习机器。据说如今00后的学业更为繁重了,成天熬夜学习不说,又要被迫着进行所谓的“全面发展”。每次从小学经过时,看着那些架着厚重眼睛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被应试教育牢牢“囿”住,我寒心不已。他们的“幸福人生”真是令人担忧。

  ——《“囿”如荆棘》

  4.有的人一生伸张正义捍卫真理,活着时四处奔波布道,世人却不屑一顾当其吹牛,有幸的顶多死后他的真理渐渐敲开了世人的大脑而名垂不朽,尼采就是这样不幸与幸共存的人。然而在信仰缺失物欲侵蚀人心的所谓文明时代,牛是不好吹的。吹牛之人多为个性十足棱角分明的人,况且有时吹牛近似实话实说,而我国大多人民向来抱残守缺一再奉行什么谦谦之道〔这些人喜欢听小话,往往把正常的话叫:大话〕,由此内心再狡黠的人都能为自己定做一层软棉棉的羊皮给人以温顺的错觉,突然一天与个性十足的人狭路相逢,个性之人性情直率实话实说大谈特谈什么真理或机密事件,谦谦小人听起来逆耳心里自然不爽,把其当做硁硁之谈也罢,内心还恨不得骂其:“吹!”,但为了保持个人谦谦形象要隐忍以防脏字出口。因此吹牛之人饱受世人冷眼,不过也有幸运儿好像经历了脱胎换骨深得三昧:“名人放的屁叫名言,凡人放的屁叫废气。”由此,名人随便一吹,人们以为拾得牙慧就将其奉为圭臬了。

  ——《吹牛的艺术》

  5.塞万提斯一生蹭蹬不遇,年迈之时,依然穷困潦倒。于是,有人建议西班牙政府向塞万提斯发放津贴,可是,立刻遭人反驳:“假如他是迫于穷困才写作,那么,愿上帝一辈子别让他富裕,因为他自己穷困,却丰富了所有的人。”这一语道破多数作家的命运,除了少数畅销作家外,其他作家真的要发扬安贫乐道的精神了。不过诺贝尔非常留心,知道作家各种艰难困苦,自从1895年诺贝尔立下遗嘱设诺贝尔文学奖,决定把大奖颁发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后,好像就已经慢慢形成了一种“诺贝尔效应”——上到作家,小到平民百姓,大多都有种病态心理:崇“诺”、得不到“诺”而梦“诺”,更甚者得不到“诺”而愤“诺”。

  一提起诺贝尔,往往会听到人们抱怨、失望和感叹的声音:“中国没有一个诺贝尔奖。”好像他们一旦成为作家,就要像神舟飞船一飞冲天似的,直奔瑞典捧个诺奖回来光耀中国。而中国作家在这种大氛围中,也难免受“诺贝尔效应”的影响,虽然多数作家都会夸耀自己虚怀若谷不求功利,但那颗悸动的心脏早已如溽暑时节的知了,热而难耐了,80后作家张一一就曾以60万美金“投资”给瑞典文学院某院士兼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以求获得提名,2012年10月斯人还抒发“胸怀”:“莫言获奖,我就裸奔。”(其实这人就没胸怀,我们中国人现在都没见到他付诸行动)。与那些对诺贝尔文学奖锲而不舍的人不同,畅销作家韩寒却反其道而行之,说了句惊世妙语:“我想如果哪天我们某个山西挖煤的老板拿出1000万美圆,设立了世界挖煤文学奖,我想,也得有很多著名外国作家要遗憾没得到挖煤奖。”但是此言并没有打击到人民的“崇诺之心”,如果一直都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人一定会发扬愚公精神仍将把这个梦继续下去。

  不料,2012年10月11日,中国人梦想成真了,当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到国内时,立马就引起了中国社会和文学界轩然大波,因此很多欢呼雀跃的中国人好似看到了中国文学的希望,中国文学好像迅速走向了繁荣。我不以为然,首先繁荣的绝对不是中国文学,高额的奖金和世界名气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无形造势,首先是让莫言迅速走向了繁荣,现在莫言很忙,忙着接受采访应聘、演讲、书籍再版,他的书一时呈现洛阳纸贵的局面。我只能说在这过程中,中国文学走出了一小步,莫言走出了一大步。因为在诺贝尔效应下被迅速繁荣的中国文学,还是和以前区别不甚很大,也没激起多少人对文学的兴趣,也不见得多少人走进书店捧本其他作家的文学书籍滋润心灵,不过捧着诺奖得主莫言的书的读者倒是比以往倍增,也许他们读的不是“文学”,读的是“诺贝尔”,真的读文学的人早先就已经去读莫言了。其实能够获奖更好,但是能像莫言这样脚踏实地去奋斗的作家又能出多少。

  最后我要说,在诺贝尔效应下,要想让中国文学真的繁荣起来,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热爱读书,广大作家用心写作,形成这种互动关系,才叫繁荣,否则就是在做春秋大梦。

  ——《诺贝尔效应》

  6.在一个忽略了良知、正义和博大爱心的畸形环境下,良知和爱心就会受到误解,而越来越多的人会受到不良影响。

  ——《时代青年》

  7.屈平鸿烈,投于汨罗江。临近端午,与余同道,虽事过千年,余心犹忆,能人当勿没于史,没者乃史之错。

  天下大兴庆端午,唯我以此当清明。

  ——《汨罗江吟》

  8.屋者,人生前之处所也。墓者,人肉身之所归也。然我中国民,无论古与今,都嫌屋少,忽如一夜挣大钱,急急忙忙备房产。一到迟暮,就开始对墓产生恐惧,但又不得不与墓打交道,有些人沉疴卧床都要想着眼睛如此一闭,入土难安,又为墓操心。古代帝王就是这样。因此流传了这样的神话——生前嫌屋“少”,死后嫌墓“小”。

  9.这是个大众化的年代,流行大众化的教育,大众化的思想,以塑造大中华(大众化)的国民。

  10.如果你说别人思想极端,同时,很有可能你思想贫贱。

  11.走着走着就醒了,醒了醒了就没了。

  12.《潮汐》选段:

  这里是西奈岛,凡人和巫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多少年来,海岸遍布了无数足迹。有的情侣在这里牵着手赤脚漫步;有的孩子在这里嬉戏且挥洒人类年少时天真无邪的笑颜;有的人,来这里却只是为了怀念,从此做一个未完的但永远也不会有续集的梦。可是这些足迹难以像化石一样保存下来,在日月之行中它们逐渐被海浪侵蚀,而当事人伫立在海湄进行撕心裂肺地反刍,然后又对岁月细嚼慢咽之时,难免泣不成声。

  如果生命真的像潮汐一样一退一进,那么宿命论将无处不在,那么所有受到宿命印染的个体也真的太可笑可悲了,他们一出生就离死亡不远,光阴荏苒,个体的生存时间也是稍纵即逝,就如这潮汐就在一天之内涨涨退退。而留下的只有凡人那点模糊的记忆、繁复的怅惘。

  他无法逃过这劫,他的一生是一场终会融化的大雪。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